书城成功励志靠自己拯救自己
5107500000016

第16章 品格成就魅力(2)

后来,玛丽·凯的愿望真的成为了现实。以她自己名字命名的化妆品公司终于成为一家具有相当规矩的大企业,也有很多她的慕名者来找她握手,她确实始终坚持她以前曾发过的誓言。她说:“我有很多次站在长长的队伍前,与各种人士作长达数小时的握手,一旦感觉疲劳了,我总是想起自己从前排队和那位经理握手的情形,一想起他不正眼瞧我给我带来的伤害,我立即打起精神,直视握手者的眼睛,尽可能地说些比较亲近的话……”

在人之上,要视别人为人;在人之下,要视自己为人。这不仅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也是一个道德问题。其实,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天晚上,闲着无事的艾森豪威尔在营帐外散步。他看见一个士兵正在营帐背后黯然神伤。便走了过去。“嗨,看来我们是同命相连啊,我的心情也特别不好,我们可以走走吗?”士兵看到艾森豪威尔的突然出现原本很紧张,可万没想到这位尊敬的将军竟在他最需要朋友倾诉的时候会来邀他散步。自然他感到万分荣幸。当然他们的谈话也很放松。用这位士兵的话说:“那天晚上他不再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我也不再是默默无闻的小兵,我们是无所不谈的朋友。”正是那次谈话,使这个一向都很悲观的士兵乐规了起来,在以后的战斗中显示了出奇的英勇。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作为英国皇权至高无上的拥有者,一向就很傲慢。

一次,在和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发生激烈口角的时候,也流露出了居高临下的语气,伤害了亲王作为男性的尊严。为了表示不满,亲王一句话也没有说就进了自己的房间,并把门紧紧地关了起来。几分钟之后,有人来敲门了。

“谁?”亲王气呼呼道。

“我,快给英国女王开门。”维多利亚依旧傲慢地回答。

阿尔伯特一听;心里就不大受用,更别说开门了。隔了许久,敲门声再次响起,但这次温柔了许多,还听到一个声音轻轻地说道:“阿尔伯特,是我,维多利亚,·你的妻子。”

房门打开了,怨气全消的阿尔伯特站在门口,两个人终于重修旧好。

维多利亚女王把宫廷里的那一套架势拿到两个人的世界来显示显然是错的。处于劣势地位的人们原本就很敏感,任何一点点异常的举动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注意,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在矮个子面前别说短话,处于高位的人要照顾底下人的情绪。同时,处于卑微地位的人们更应树立起自尊自强的信念,因为很多时候,如果连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话,又怎么能让别人看起你呢?

几年前,一家日本公司里,中国员工因工作权益问题与日方老板发生了冲突,而且愈演愈烈,最后愤怒如一头母狮的女老板提出要当事人向她下跪以示悔悟和赔礼道歉,否则就扛起行李走人。很多工人在老板的淫威下屈服了,弯下了他们那一双双本已习惯站着工作的双膝。正当女老板用她那傲慢而又洋洋自得的眼睛逡视着时,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却笔挺地站到了她的面前。“为什么不跪?”女老板咆哮着。“因为你没有权力那样做!”中国小伙子以一种愤怒而又傲不可侵的目光逼视着她。“在这里你必须听我的,不然就滚!”女老板气急败坏地将手中的文件夹狠狠地摔到了桌上。就这样,这个年仅20几岁的郑州小伙子当日就被开除了。

记得当时这次事件在国内引起一场不小的风波,几乎全国大大小小所有的媒体都予以不同程度的关注,甚至有些大学和其他机构还就此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学习和研讨。就这件事本身而言,除了民族情绪外的作用外,还有一些更为本质的东西,那就是做人的尊严。那个小伙子之所以被人崇拜,被人颂扬,就是因为他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捍卫了一个民族的尊严和自己的做人尊严。

松下幸之助在给他的员工培训时曾有过这样的一段论述:“不怕别人看不起,就怕自己没志气。人须白重,尔后为他人所重。应该让人在你的行为中看到你堂堂正正的人格。”当然,自重并不仅在于不自卑,也在于不要在行为表现中玷污甚至丧失人格。

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复杂的生活方式,各种不正当的诱惑,金钱物质的刺激都可能使这件事情发生。没有白重的人也许会以为他个人赢得了许多东西,但他却丢掉了最根本的,那就是他自己。说到行为的分寸,我们大家的体会就更多了。真理哪怕是只超过一小步,便是谬误。在表现自己的身份与他人交往时,有许多事情是极微妙和细腻的。缺乏节制的行为常是因小失大的开始。

著名的成功学者戴尔·卡耐基在谈到人际交往时也曾提道:过分自卑,缺乏自信心的人,对人际关系谨小慎微、过于敏感的人,对他人批评过分的人以及完成工作任务后过分自夸的人等,都影响与人交往。卡耐基曾指出:“指责和批评收不到丝毫效果,只会使别人加强防卫,并且想办法证明他是对的。批评也很危险,会伤害到一个人宝贵的自尊,伤害到他自己认为重要的感觉,还会激起他的怨恨。”所以,他建议不要指责别人,而要:“尝试着了解他们,试着揣摩他为什么做出他做的事情。这比批评更有益处和趣味,并且可以培养同情、容忍和仁慈。”

富兰克林说他做外交官成功的秘诀是:“尊重任何交往对象。我不会说任何人的缺点……我只说我认识出每一个人的优点。”

33.让爱成为—种力量

给人幸福的不是身体上的好处,也不是财富,而是正直和谨慎。

——德谟克利特

仔细分析,一切成败与得失,都只不过是一个数学问题,或是一个化学公式而已。

——爱默生

汤玛斯说:“真正的爱是稀世珍品,财富买不到,权势占不了。没有爱的人生,虽然有物质财富的成就,人生却离开了轨道,失了中心。”

世上的爱,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如果”的爱。如果你听从我的话,我就爱你;如果你有金钱,我便爱你等等。

第二种是“因为”的爱。我爱你,因为你有魅力;我爱你,因为你有财有势等等。

这两种爱都是有条件的,倘使条件消失了,爱也就冷却淡化,化为乌有了。

第三种爱是“虽然”的爱。我爱你,虽然你得罪了我,但我仍然爱你;我爱你,虽然你是事业失败,或是贫病交迫。这种爱是没有条件的,没有报酬的,这是人类中最伟大纯洁的爱。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爱出于至性至情,它是五条件的。”我们应效法第三种爱,它是真挚的,它是超越一切物质条件的,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快乐。

一个年老的公务员,毕生谨慎小心,后来被卷进一件他人的案子中,受到撤职处分,名誉大受损失,退休金也丧失了。亲戚朋友平素深知他的为人,都相信他受了委屈,纷纷到他家安慰、追问,希望他说出内情。这位老先生实在难驳大家的好意,就随口许了一个愿:“等我要断气的那天再告诉你们吧。”

过了若干年,这位老先生病危了,亲友环绕床前:“当初到底有什么委屈,现在可以说出来了吧?”老先生抬手拂胸,欲言又止。“如果把什么话都说出来,这里面不是都空了吗?空空洞洞的多难过?我在这里面留下点什么比较舒服。”

人总有一天是会撒手西去的,子女、玉帛,一样也不能带走,但是这个有深度、成熟的人,要带走的却是为公众所受的委屈、别人的隐私、工作的折磨、小人的暗箭,长眠地下,永远不为人知。他到世界上来做客寄居,临行前把善意留下,把肮脏收拾干净,这是何等境界。

麦克在1948年的时候,年方21岁,在军中服役,奉命参加以色列和阿拉伯之间的战争。他在一次战役中受了严重的眼伤,看不见东西。虽然承受这么大的伤害和痛楚,但他个性仍十分开朗。常常给其他病人讲笑话,并把配给自己的香烟和糖果分赠给他们。

医生都尽心尽力想帮助麦克恢复的视力。一日,主治大夫走进麦克的房间向他说道:“麦克,你知道我喜欢向病人说实话,从不欺骗他们。麦克,我现在要告诉你,你的视力是不能恢复了。”

时间似乎停止下来,房间里是可怕的静默。

“大夫,我知道。”麦克终于打破沉寂,平静的回答道,“其实,我一直都知道会有这个结果。非常谢谢你们为我费了这么多心血。”

几分钟之后,麦克对朋友说道:“我觉得我没有任何理由可以绝望。不错,我的眼睛瞎了,但我还可以听得很好,讲得很好啊!我的身体强壮,不但可以行走,双手也十分灵巧。何况,就我所知,政府会帮助我学得一技之长,让我维持生计。我现在所需要的,就只是适应一种新生活罢了。”

这就是麦克,一名拥有明亮视野的盲眼士兵,用心灵的眼睛正视自己的生活几年前,一位刚毕业的女孩打电话给父亲,说她要去深圳一家外企应聘,并无意间提起会经过靠近父母所在的城市的一个小站。那个小站在邻县,距离她父母所在城市有两个小时车程。列车停靠那个小站时是早晨六点十分,停靠时间大约十分钟。车刚停稳,女孩正倚着窗口,隐约听见有人呼唤她的名字,她探身窗外,在朦胧的晨色中竟是父母的身影。母亲急急忙忙把用毛巾包着的一个瓷缸递给她,揭开盖子,是热气腾腾的肉汤。短暂的十分钟里,她父母几乎不容她说什么,只是那样满足、幸福地催促她一口口喝汤:“天凉,汤冷得快!”

列车开动时,女孩父母握着一个空瓷缸站在月台上向女孩挥手。女孩的喉头堵着,父母身影渐远时,她已泪流满面。

而女孩,她本不是去深圳应聘的,男友不辞而别去了深圳,她痛苦,想去找他,为爱情讨个说法。列车抵达深圳时,女孩已改变了主意。她不想找回一段丢失的爱情——如果真的有爱,他不会那样不负责任地一走了之。

她留下来了,努力地求职与工作,在一家外企找到了个不错的职位以及甜蜜爱情。在写给父母的信中,她总是提到那天六点十分的汤,她说是那一缸汤给她那次应聘带来了好运与力量。

有一个著名的试验是关于爱是怎样培养起来的。

心理学教授走进教室,提着一篮黄澄澄的橘子,引得大家垂涎欲滴。

每人分到一个橘子,并被要求观察五分钟。不就是一块扁圆扁圆的黄皮吗?有什么可看的?学生们心里直犯嘀咕。可是观察片刻之后,他们开始发现自己手中橘子的特征:虫卵状白斑!针尖大小的黑点!

五分钟后,橘子被收集到一块儿。教授让大家闭上眼睛,抚摸橘子一分钟,再从混杂的橘子堆中凭感觉找出自己刚刚拿过的橘子,但找对者寥寥无几。紧接着,教授让大家睁开眼睛去找,这回只有三位找不到。同学们在嬉笑争辩中拿回自己的橘子,就像找回一件自己心爱的宝贝。

不知是故意安排还是机缘巧合,年轻漂亮的古丽娜同学分到的橘子光滑圆整、成色均匀、皮薄而有弹性;而面对皮厚硬实、疤痕累累的老橘子,最年长的学生、40多岁的李女士却悟到:虽然它的表皮坑坑洼洼,如我人老珠黄,但我坚信经过风吹雨打,它的内瓤更为丰盈甜美。

最后,教授宣布可以尽兴品尝橘子时,大家抚摩着刚刚和它们共度快乐时光、给他们启迪的橘子,没有人舍得去吃。

六分钟就和橘子培养了如此浓厚的感情,更何况共处一天、一年甚至一辈子有感情的人呢?只要用心体会,爱无处不在。

二战结束后,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他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与谩骂死在自家的窗外。

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个可怜的女人。窗户微开,她两岁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呼吸默然地观望。

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曾经因为帮助过犹太人而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街坊邻居没有人理解她,甚至没有人同意她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把孩子送到孤儿院或者把孩子扔掉。

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心存芥蒂,甚至以离家出走相威胁。可是,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小天使。

渐渐地,孩子长大了,邻居们的行动已不再那么偏激了,但是还有人常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格古怪,常常以搞恶作剧为乐。直到又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

半个月后,几乎发疯的艾娜费尽周折,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次㈩现在愤怒的邻居们面前时,艾娜紧紧护着孩子,乞求邻居们说:给他点爱吧,他也会是一个可爱的天使的。

孩子就在那个时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痛哭流涕,悔恨充斥着他幼小的心灵。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偿就是去爱,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从此,他痛改前非,认真做人。在别人的诋毁与侮辱面前,他不再针锋相对,在别人有困难时,他又总是不计前嫌乐于助人,并友善地与人相处,礼貌待人。多年来,一直有一个小小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一个不相干的女人给了自己一份母爱,我有什么理由不去爱别人?这是他生命的一点温暖的光,就是这点光让他爱上了这个世界,这个伤害了他千万次的世界。

中学毕业那年,别的同伴都会陆陆续续地收到一些礼物,或者是一支钢笔,或是一辆单车,可他什么也没有。他的母亲艾娜依旧日夜操劳,他开始有一丝失落,不知道自己的出生究竟是对是错。

终于,毕业典礼如期举行。校长念到一个人的名字,然后这个人就走上台,那一刻是多么神圣而骄傲!作为一个纳粹的儿子,他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已是不易,他多想对世界大喊——我毕业了!

雅克里……他听到校长在念自己的名字,他沉重地移动步子,沮丧地向台上走去。“雅克里,祝你正式毕业!”这时,雅克里听到台下掌声如潮,他回过头,看见自己的母亲艾娜和许许多多的邻居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台下,正璨然地冲着他微笑。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观看他的毕业典礼,这在该校可是史无前例的。

“我收到了这一生最好的礼物。”雅克里在台上激动地只说了这么一句毕业发言。

这是发生在德国的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那样的年代,一个纳粹战犯的儿子受到如此的礼遇的确罕见。如果说这算得上一个奇迹的话,那么,这是一位母亲用爱创造的奇迹。

34.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一个人应该绝对相信的是不要把事情看得太严重。

——巴特勒

人生是由需要到需要的过程,而非享受至享受的阶段。

——约翰逊

其实,任何一种真诚而博大的爱都会在现实中得到应有的回报。善待别人,即是善待自己。

一对夫妇俩平时待人不错,在街坊邻居当中自然极有人缘。下岗不久,便在朋友、亲属以及街坊邻居们的帮助下,在小城新兴的一个服装市场里开起了一家火锅店。

火锅店刚开张时,生意冷清,全靠朋友和街坊照顾;但不出三个月,夫妇俩便以待人热忱、收费公道而赢得了大批的回头客;火锅店的生意,也一天一天地见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