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靠自己拯救自己
5107500000004

第4章 天助自助主人(3)

事实上,西边是与微软在同一个饭碗里抢饭吃。斯内林毫不讳言,西边的许多东西都是从微软学来、借来甚至挖来的。先看雇员,西边现有35人,1/3是从微软挖来的。公司的创办资金也来自斯内林等人在微软挣的上百万美元。斯内林说,在微软他们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如何组织队伍进行大规模的软件开发,如何在商场上残酷无惜地拼杀,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就是微软的迷你型翻版。西边在自己的网站上贴出的招聘启事也很有意思:西边网络公司由三位前微软雇员创立,旨在塑造微软早期所具有的那种令人振奋、充满自由和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公司创始人希望自己是在推动因特网革命,而不是与之为敌。

微软成为一个偶像之后,出现了又一个新启示。

有个人是到微软去找一份清洁工的工作。在经过面试和实做(打扫厕所等)以后,人事部门告诉他被录取了,向他索要E-mail(电子信箱地址)以寄发录取通知和其他文件。他说:“我没有计算机。”人事部门告诉他,对于微软来说,没有E-mail的人等于不存在的人,所以微软不能用他。

他很失望地离开微软,口袋里只有10美元。他到便利商店去买了10公斤的马铃薯,挨家挨户转手卖出。两个钟头后他卖光了,获利100%。他又做了几次生意,把本钱增加了一倍。他发现这样可以挣钱养活自己。

于是,他认真地做起这类生意来。一些运气加上努力,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还买了车以及增加人手。5年内,他建立了一个很大的挨家挨户的配售公司,提供让人们在自家门口就可以买到新鲜蔬菜的服务。

他考虑到为家人规划未来,于是计划买一份保险。签约时,业务员向他要E-mail,他再次说:“我没有计算机,更别提E-mail了。”业务员很惊讶:“您有这样一个大公司,却没有E-mail。想想看如果你有计算机和E-mail可以做多少事!”

他说:“我会成为微软的清洁工。”

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连同他们的道路。这是生命之所以成为奇迹的原由。

6.拯救自己就要了解自己

在我生机勃勃的世界里,我容纳了各种已经腐朽的事物。

——泰戈尔

我们的生活远比我们碰巧演绎过的任何故事深刻。

——V.S.普里切特

了解自己是—句最常用的话,无论是作家或是演说家都会大量引用,每个人都强调了解自己的重要性。

但是,了解自己也常带有惯性思维的一面。因为,了解自己代表着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但有些人甚至绝大多数人在认识了解自己的同时,会认为维持现状就好,容易陷入“我就是这个样子,有什么办法”的想法,了解自己反而成了前进中的一个不小的障碍。

支配自我其实就是向肉体发出命令。简单地说,能够支配自己的人从来不会产生“我做不到”的想法,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想要,自己就一定可以做。

了解自己,就可以支配自己的行动,并引导着自己完成目标。那么,如何支配自我?这四个步骤希望我们能遵守。

第一步,想要支配自己时,就必须懂得尊重自己。任何失去自尊心的人,都无法成为自己的主人。

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原谅一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或许当我们听到要原谅自己时,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其实,仔细想一想,我们的身体就和别人的身体一样,都只是人类社会中的个体,如果原谅别人是正确的行为,那么,原谅自己同样也是正确的行为。第二步,了解自己个性中的消极一面,并制定改善的计划,与此同时,了解自己的积极面,并努力增加。进行自我分析,可将自我检讨的结果写在纸上。拿出一张纸,在中央部分画一条线。在线的一侧写上消极的特质——也就是一五一十地写下自己想要减少、消除的特质。如果感觉自己胆怯、害羞,就把它老老实实地写下来。如果为某件事烦恼,也可以写下来。如果认为自己缺乏说话的技巧,喜欢羡慕他人、妒忌他人,好与人争论,整天抱怨等,一定要事无巨细地写下来。在写自己的积极一面时,想必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在脑子里会想一下所有的令自己喜欢的特质,并记录下来。就像挖掘自己的缺点一样,也要努力找出自己的优点。在你对自己有足够的项目分析后,你就可以在脑海里描绘出自己的形象,就可以为支配自我做准备。

第三步,在对自己全面分析后,我们一定会发现一个新的事实:原来自己并不是太差劲。虽然有许多讨厌的特质,但是还有许多积极的特质可以与之抗衡。

不要一口吃成个大胖子。你有今天的成就,也是花费了许多时间的。所以,改变自己,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

第四步,在进行前三个步骤时,同时也可以执行这一步。为了使自己能够产生支配自己的意识,必须在每次思考这个问题时,对自己重复以下内容:我是我的思想、我的行为的主人。将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在消极栏中,因为只要克服自己身上的消极因素,就等于提高了自己的积极因素。在下决心消除自己身上的不良因素时,决不能退缩,要下决心,不获全胜不收兵。

“我掌握着自己的未来,我的未来光辉灿烂。因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获得健康、繁荣和幸福的未来……”不断地重复这种话,我们就会体会到,自己的体内涌现出某种不可思议的力量。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可以顺利进入“自己是肉体的主人”的状态之中。

7.天生我才必有用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爱迪生

自己想成为什么、自己想做什么,这是关系一个人毕生事业成败的基本条件,必须要与—;个人到底适合做什么相结合。

为何如此断言?这是因为只有了解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并朝此方向去努力,自己的哲学和价值观才会变得明确。如此一来,无论现状多么悲惨,遭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不会迷失自己努力的方向,才能重新站立起来。

有这样的一句话:“有了爱好才能做得精巧。”因为能对自己热衷的工作使出全力,脑袋中闪过一个接一个精彩的点子,而这些强烈的热情及信念促使行动产生,就能够让我们扎实地步上成功之道。相反的,“这工作真无聊,不适合我”的想法,心不甘情不愿去做事的话,将永远都无法成功,结果终其一生都无法找到由工作而产生的生存价值。

以前有一位张先生27岁时觉得:因为祖父和父亲都是律师,所以我也应为考取律师执照而念书。但是他几年来一直没有通过律考。

实际上,他并不适合律师那样的工作,以他个人条件而言,他最好从事富有创意性的:厂作。最终,他试着转换人生方向,结果相当的好。

没有经验也没有实际工作成绩的张先生,以建筑师之身份进入某家公司,不到一年的时间,他所构思的设计就在设计比赛中得奖了。张先生如此大逆转的改行真是非常正确的决定。因为他的天赋并不在律师,而是建筑师。其实,这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用处的人,天生我才必有用。还有一个典型例子,是关于艾尔默·汤玛士的。

艾尔默·汤玛士,年轻时家中很穷,但他后来却成为了美国国会议员。

这就是他的内心独白。

“我15岁时,长得比别人高,而且瘦得像支竹竿。除了身材比别人高之外,在棒球或赛跑各方面都不如人。他们常取笑我,我也不喜欢见任何人。”

“如果我任凭烦恼与恐惧盘踞下去,我可能一辈子无法翻身。一天24小时,我随时为自己的高瘦自怜,什么别的事也不能想,我的尴尬与惧怕实在无法用文字所能形容。我的母亲了解我的感受,她曾做过学校教师。她告诉我:‘儿子,你得去受教育,既然你的体能状况如此,你只有靠智力谋生。”’

“可是父母无力送我上大学,我必须自己想办法。我利用自己的劳动挣了40美元,用这笔钱,我到印第安纳州去上师范学院。住宿费一周1.4元,房租一周0.5元,我穿的破旧衬衫是我妈妈做的(为了不显脏,她有意用咖啡色的布),我的外套以前是我父亲的,他的旧外套、旧皮鞋都不合我用,皮鞋旁边有条松紧带,已经完全失去了弹性,我走路时鞋子随时会滑落。我没有脸去和其他同学打交道,只有成天在房间里温习功课。我内心深处最大的愿望是,有一天我能在服装店买件合身体面的衣服来穿。”

“不久以后却发生了几件帮助我克服自卑感的事。带给我勇气、希望与自信,改变了我后来的人生。

第一件:入学后八周,我通过一项考试,得到一份三级证书,可以到乡下的公立学校授课。虽然证书有效期只有半年,但是这是我有生以来除了我母亲以外,第一次证明别人对我有信心。

第二件:一个乡下学校以一天2美元或月薪40美元的薪资聘请我去教书,更证明别人对我的信心。

第三件:领到第一张支票,我就到服装店购买一套称心的服装。现在即使有人给我100万,我的兴奋程度也不及我穿上第一套新衣服时的一半。

第四件:我生命中的转折点,战胜尴尬与自卑的最大胜利,发生在一年一度举行的集会上。我母亲敦促我参加集会上的演讲比赛。对我来说,那当然是天方夜谭。我连单独跟一个人说话的勇气都没有,更何况是一群人。可是我母亲对我的信心是不容动摇的,她对我的未来有远大的梦想,把一生的期望奇托在找身上。她增强了我的信念并鼓励我去参加比赛。我抽中的题目可说是最不适合我的,题目是:“美国的美术与人文艺术”。坦白承认,我在做准备时还搞不清楚人文艺术是什么,不过反正观众也不懂什么是人文艺术,我想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把演说内容都记熟了,而且对着想像中的观众演练了上百遍。为了我母亲的缘故,我渴望有出色的表现,因此在演讲中,我真情流露。完全出乎意料的,我竟然得了冠军,我太吃惊了!群众开始欢呼,一些以前取笑我的男孩们跑米拍我的背说:“我早知道你能办到的!”我母亲紧紧拥抱我。当我回顾我的人生,看得出来那次演说得奖确实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当地一家报纸以头版文章刊登我的故事,而且看好我的未来。赢得演说使我在本地得到肯定,更重要的是,它使我的自信倍增,也提升了我的士气,开拓我的视野,并让我认识到我拥有一些从不敢想像的才能。”

“大学毕业后,我到奥克拉荷马州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接办一些印第安保留区的法律问题。我在州议会中服务了13年,并在下议院服务了4年。在我50岁那年,我终于完成了一生的抱负——成为奥克拉荷马州的国会议员。我是在1927年3月4日就任的。自从1907年11月16日奥克拉荷马与印第安保留区结合成一州,我受到民主党的肯定,先是提名为州议员,后来成为国会议员。”

“我叙述这个故事,绝非为了吹嘘自己的成就,没有人会对我的成就感兴趣。我把它说出来,只是希望它能带给贫困子弟一些勇气与信心,也许他们正像我小时候穿着父亲的旧衣鞋时一样的苦恼、害羞与自卑。”

天生我才必有用,人没有必要自卑而应快乐地生活,创造价值。

也就是说,快乐的心态决定快乐的人生。

一位心理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为了实地了解人们对于同一件事情在心理上所反映出来的个别差异。他来到一所正在建筑中的大教堂,对现场忙碌的敲石工人作访问。心理学家问他所遇到的第一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

工人没好气地回答:“在做什么?你没看到吗?我正在用这个重得要命的铁锤来敲碎这些该死的石头。而这些石头又特别硬,害得我的手酸麻不已,这真不是人干的工作。”心理学家又继续找到第二位工人,问他:“请问你在做什么?”

第二位工人无奈地答道:“为了每天的工资500元,我才做这样的工作,若不是为了一家的温饱,谁愿意干这份敲石头的粗活?”

心理学家问第三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

第三位工人眼睛中闪烁着喜悦的神采,“我正参与兴建这座雄伟华丽的大教堂。落成之后,这里可以容纳许多人来做礼拜。虽然敲石头的工作并不轻松,但当我想到,将来会有无数的人来到这儿,再次接受上帝的爱,心中便常为这份工作献上感恩。”

积极思考正如这位工人所传达的,凡事在他看来,都是美好的。

保持我们的思想积极乐观,就已成功了一大半。

在欧洲,一位雕刻匠和朋友相约吃饭,朋友看到他的脸色,大惊道:“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生了什么病?”

雕刻匠回想自己终日忙碌,连生病的时间都省下了,全身并没有哪里不适,便回答朋友说自己很好。

他的朋友直摇着头,说:“看你的脸色,仿佛大病初愈,天晓得你干了些什么事。”

过了大半年之后,雕刻匠又和那位朋友不期而遇,朋友仔细看了看他,又问道:“你最近是不是发财了,或是走了什么好运,怎么气色这么好?”

面对这位朋友,雕刻匠真是啼笑皆非,自己的生活还是和半年前一样忙碌,除了工作地点外,根本没什么改变。

想到工作地点,雕刻匠顿时醒悟过来。原来自己半年前是在巴黎圣母院工作,协助修补面目狰狞的恶魔雕像,终日心中所想的,皆是如何能将雕像修补得如原先的丑陋恐怖,难怪脸色像生了大病。

最近这段期间,他则加入西班牙圣教堂的建造行列,为了将众圣徒的容貌塑造得能表现圣徒的圣洁光辉,日夜忙碌,朋友见了他,竟以为发了什么大财。

如何才能使我们自己拥有最灿烂的笑容呢?有人说是不断对镜练习,这固然是不错的方法,不过也要提防练成一副皮笑肉不笑的嘴脸。最好的方法应是由心灵做起,培养积极的思想,根植付出、挚爱、诚实、善良、温柔、喜乐……正面的情绪,这样你的笑容已然成形了。

还记得我们上次看到婴儿的笑容是多久以前的事了?还记得他们是怎么笑的吗?如果我们忘了,赶紧去找个婴儿来看看,他们的容貌正符合前面所说的一切条件。

每个婴儿都是积极的,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从未听过有生命力消极的婴儿。如你在今天获得新生,你会是消极的婴儿吗?

这是一场历史上曾记录的世纪大赛跑。

参赛的人数非常多,有三亿多人报名参加。比赛的路程艰苦异常,而比赛的结果只取第一名,并没有亚军和季军。之所以会有那么多人参加,是因为优胜者可以获得有史以来最大的奖赏。

比赛开始,在第一道关卡的障碍处就淘汰了大多数的参赛者,一部分因畏惧障碍而退缩,另一部分则因无法通过难度极高的障碍而遭淘汰,能过关的只剩下千分之一,他们继续向前跑。

紧接而来的,是一大片绵延无垠的沙漠。根据比赛的规定,参赛者不得携带饮水,只能凭借自己的耐力与体力,跑完全程。

能通过第一关障碍的跑者,那是千人中唯一的强者。他们在干旱的沙漠上个个奋力向前,欲争夺最后的锦旗。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沙漠上耗尽体力的选手难以计数,一个接着一个倒下。跑完沙漠全程的,竟只有数十人,是通过第一道关卡人数的千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