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丰富的想象力、生动的比喻,使蓄发改装工作开展得格外顺利,毫无阻滞。
服装和发型,在这里不只是一种审美上的需要,更是一种政治上的分界线,新的发型成为太平军的独特标志。后来清政府污蔑太平军为“发匪”或“长毛”,都是拿发型这事说事儿。
蓄发改装,就有了区别,便于划清界限,分清敌我。
五号工程:建立圣库。
圣库制度是一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曾经实行,将全国物资统一调度,平均分配,保证了反外国武装干涉和平定国内反对武装的胜利),特点是一大二公。
一大是指单一的公有制,参加团营的会众都把家产变卖,折成银两,上交圣库(国库)统一管理。如果觉悟不高,敢私藏金银、私自设立小金库者,重罚。战利品也统一上交,私藏者,杀。
二公是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统一调度分配。在战争时期,这一制度保证了财政运转的正常,也有效防止了士兵在打仗时为了抢钱而消极杀敌(抢钱时由于注意力分散,也有被敌人杀掉的可能)。
有了圣库,就有了后勤保障。
好了,分工有了,组织有了,纪律有了,区别有了,保障有了,就是正式的军事政治组织了,就不再是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
这样的队伍,真的能打仗吗,能打赢经过专业训练的清军吗?
真理,来自实践;战斗力,来自实战。
业余选手三败专业选手
武装斗争的考验,说来就来。拜上帝教将迎来起义前两次重要的军事胜利。
第一次,是花洲迎主之战。
金田村团营,动静不小,清政府对这支以前并不起眼(天地会吸引了清政府的视线)的力量开始重视起来。
1850年10月,前来平南与胡以晃(一作胡以晃)商议起义事项的洪秀全、冯云山一行,引起了地方政府的格外注意。浔州协副将李殿元带兵在思旺圩布防,准备进攻洪秀全所在的花洲,先解决洪秀全,再摧毁金田基地。
气氛,登时紧张起来!
洪秀全不愧为教主,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表现得镇定而霸气。11月,洪教主指挥教众(准太平军)向清军进行突然袭击,击毙清军五十余人。
李殿元一不做,二不休,决定合围花洲,来个瓮中捉鳖。
花洲四面环山,只有一条小路与外界相连。形势十万火急!
拜上帝会的主力在桂平金田,洪秀全和冯云山手中兵力不多,随时有生命危险。
洪秀全只得派出一名小兵,从山路向金田大本营报信求援。
杨秀清闻讯,在第一时间,派蒙得恩火速驰援花洲,解救教主。
蒙得恩不负所望,带领部队日夜兼程前去营救。由于路况比较熟悉,两天就赶到花洲,背后袭击李殿元部。
李殿元手下的清兵,还没回过神来,脑袋就搬了家。
拜上帝教首战告捷,群情振奋,洪秀全率平南会众,偕蒙得恩部,从思旺花洲返回金田大本营。
这一仗,是拜上帝教同政府正规军的第一仗,史称“迎主之战”。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花洲之战是个开门红,打出了士气,同时保证了洪、冯两大巨头的安全,使分处两地的指挥中心合而为一,避免被清军各个击破。但也给拜上帝教带来了更大的考验,新的会战即将开始。
迎主之战胜利不久,拜上帝教迎来了正式起兵前的第二次重大考验——蔡村江之战!
这一次,拜上帝教需要面对的,是贵州清江协副将伊克坦布。
伊克坦布得知李殿元兵败花洲后,十分不屑,大骂李殿元无能,立即集结部队,兵分两路,决定血洗金田村。
1851年元旦,伊克坦布带领千余贵州兵从大湟江出发,进逼金田。清军队伍中还有两百多人挑着绳索,准备用来捆绑战俘,气焰相当嚣张。
洪秀全见清兵来势汹汹,命令杨秀清出战迎敌。
杨秀清在望鳌岭一带,设下埋伏圈,迎接伊克坦布的到来。
看到伊克坦布骄横直进,杨秀清暗自冷笑:你小子也太目中无人了!既然你自己把捆绑索都带来了,我就省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