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沅在广西工作不力,咸丰便想到了赛尚阿,希望这位位高权重的亲信能够替他排忧解难。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咸丰帝不遗余力。
一是人手给足:乌兰泰打前站,先行入桂帮办军务;八旗宿将巴德清、达洪阿带领京兵前行效命,姚莹、严正基担任军事参谋,丁守存等十余人负责文案秘书工作。同时还加派六千兵力,供其调遣。
二是银子拨足:分两次拨付三百六十万两。而李星沅,咸丰前后拖拖拉拉总共只给了一百三十万两。
三是权力授足:特赐遏必隆刀,以壮军威。
遏必隆腰刀乃尚方宝刀,不听调遣者,可先斩后奏。
此刀最早的持有者,是康熙初年辅政四大臣之一的遏必隆,刀因人而得名。鞘长九十四厘米,刀长六十厘米,刀鞘木质,外蒙绿鲨鱼皮,紫呢刀套。刀把上系一咸丰年制象牙牌,一面镌“遏必隆玲珑刀”,乾隆十三年赐经略大学士公傅恒平定金川用过;另一面刻“咸丰”印一方以及“神锋握胜”四个字。
遏必隆死后,刀入宫中。此后,此刀只用过两次,第一次是乾隆,第二次便是咸丰。
咸丰对赛尚阿的器重与期望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可惜遏必隆宝刀,并没有给赛中堂带来好运气。
1851年5月9日(咸丰元年四月初九),赛尚阿从北京出发,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南征之旅,行走将近两月,7月2日(农历六月初四)到达桂林。
就在他到达桂林的这一天,太平军从象州突围,杀回武宣和紫荆山区。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奋斗,眼看就要攻破太平军新圩阵地,却不料太平军突围北进,攻占永安。这时,赛尚阿才把指挥部搬到阳朔,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就近指挥。
咸丰帝当然要生气了:赛尚阿,我把生杀大权都交给你了,你这个钦差大臣是干什么吃的?拿着把遏必隆刀,怎么就不晓得它的威力呢?你以为是把菜刀啊?
一把遏必隆刀放在赛中堂手里,着实浪费,不但军威不壮,甚至连壮胆的作用都没有起到。
其实,遏必隆刀还是有杀气的,关键是赛中堂没有杀气。不信,放在曾国藩手里瞧瞧?(以后便知)
咸丰一怒之下,不但狠狠地训斥了赛中堂,还捎带处罚了向荣几人。
其实,赛中堂的失败,咸丰也是负有责任的——知人不明。
赛尚阿担当广西平乱事宜,是不合适的。
其一,专业不对口。赛尚阿文官出身,不懂军事,外行管内行,没有说服力。
其二,能力有欠缺。赛尚阿长于审案,弱于驭人,品德示范有余,政治手腕不足。据其幕僚丁守存《从军日记》记载,“各营将帅互相推诿,揆帅仁厚有余,动多掣肘,昼夜焦劳,形神疲瘁”。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看来领导也不例外。属下将帅必是看赛帅好欺,这才相互推诿啊。赛中堂累是累了,效果却不甚理想,算得上劳模,却算不得能人。
其三,性格有缺陷。丁守存记载:“予知事不济,泣恳揆帅以差回京省母,揆帅知不可留,亦泣下曰,我亦有母,将若何?然断不忍误汝。”(《从军日记》)丁守存一看建功立业没指望,申请走人,赛中堂一面表示理解,一面哭哭啼啼,这成何体统,哪有统率千军万马的英雄气概?
这样一位不懂专业、没有手段、性情慈祥、哭哭啼啼的老妈妈形象的领导,如何会拔遏必隆刀斩杀不服军令之人?如何能驾驭向荣、乌兰泰这些久经沙场、诡谲狡诈的悍将?的确难为这位老人家了。他自己后来也承认,要我拿刀杀人,下不了手啊!
可咸丰却认识不到用人不当,他在批评赛中堂后,仍然严令他务必聚歼永安太平军。
赛尚阿只得督促各路人马,迅速向永安集结,一举歼灭太平军。
最早到达永安的是乌兰泰、秦定三和经文岱一路共计六千余人马,驻扎于永安南大门水窦西北面的佛子村,伺机从南面攻击永安。向荣、巴德清部五千余人徘徊于太平圩和蒙江一带,离永安尚远。刘长清、李能臣等七千余人,陆续开赴永安城北的荔浦、新圩一带。参谋姚莹,随行参赞军务。张敬修、刘继祖和平南等地团练八千余人分散在蒙江一带,短期还不能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