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秦皇汉武:从秦汉帝国的经略之道看企业做大做强
5190100000032

第32章 开疆拓土宣扬国威(2)

聂一快马加鞭,星夜兼程,赶回长安,报告武帝。武帝闻报,心中大喜,当下传旨,命李广、公孙贺、韩安国、王恢4人为大将,在雁门关前的马邑城埋伏下30万大军,等浑邪王人马到达,即将匈奴人马一网打尽。

10月下旬,浑邪王统率10万人马,井然有序地向前进发。按约定,聂一、王恢在马邑相迎。雁门是匈奴进入中原的门户。在此之前,匈奴人要想进入中原,都要在雁门经过一番苦战,待到艰难取胜,匈奴一方已精疲力尽,而汉朝的增援人马却从各地赶来,匈奴不得已只好退兵,无功而返。因为有了雁门这个屏障,匈奴总是难以取得大胜。现在,雁门可以不战而取,然后长驱直人,对整个河东地区形成顺手牵羊之势,这怎不令人欣喜。

然而,浑邪王在欣喜之余突然发现,遍野牲畜却不见一个放牧的人,便起了疑心。

浑邪王说:“此处地处边境,我大军经常奔袭,以往原野中莫说是这成百上千的牛马牲畜,就连一只鸡都难得见到,今日却有如此众多的牲畜悠闲地吃草,岂不是太反常?”

于是,浑邪王传令:“原地休息。”他也下了战马,卫将为他铺上地毡,浑邪王席地而坐,静候探马回报。

马邑城里,大将军李广和王恢在焦急地等待着匈奴大军进人伏击区。马邑城外10里路程内,两侧都是崇山峻岭,中间有一条官道,汉军30万已经严阵以待,只要浑邪王率军进人,就会全军覆没。

匈奴都护将军达鲁到达马邑后,要求王恢和聂一与他一起去迎接浑邪王。王恢和聂一意识到此去危险甚大,都不愿意前去迎接浑邪王。最后,在达鲁的催促下,王恢便命聂一与达鲁一起去了。

浑邪王等得心急火燎,见达鲁归来,劈头便训斥道:“本王还以为你死在路上了,为何迟迟不归?”

“大王,下官不敢耽误,见到了王大人后,他就派聂都尉来迎。”

聂一上前拜见:“王大人让卑职禀告大王,一切按原计划准备就绪,恭迎大王圣驾进城,雁门全郡已是大王囊中之物。”

这番话说得浑邪王心花怒放:“好好,雁门这道难开的屏障已属我所有,且看我大军直捣中原。”

说罢,他就让聂一在前领路,匈奴大军由浑邪王统率又继续前进,向着汉朝30万大军布成的埋伏阵迈进。

接近谷口,地势异常险峻。奇峰耸立,怪石嶙峋,古树参天,遮荫蔽日。一阵阵凄风从谷口里涌出,吹得浑邪王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噤。

“且住!”浑邪王下令全军停止前进。

浑邪王望着前方的险峻山谷,又起了疑心,他要再查探一下虚实。

他看到,在前方谷口山坡处有一个烽火亭,心下顿时有了主意,叫过达鲁来:“你带100个精兵到那烽火亭中,务必抓一个活口来,我自有用处。”

达鲁当即挑点人马。

聂一听了这话,心说糟糕,要是抓了个活口来,自己岂不就要暴露。他意欲制止浑邪王的行动,就说:“大王,那烽火亭是以往为防敌人人侵报信用的,而今我与王恢俱已归顺,又何必要抓人来核实呢?”

浑邪王说:“此事无须你多言,本王自有道理。”

聂一见浑邪王下定了决心,情知难以阻止,伏击全歼的计划要泡汤,就顾不得别的了,自己逃命要紧。

于是,他主动请缨:“既然大王要活口,我与达鲁将军一同前去捉人,由我带路会方便许多。”

浑邪王说:“由达鲁率百人足矣,何劳聂都尉辛苦。”

“为大王效劳,乃理所当然。”聂一哪管他批准与否,就跟随着队伍纵马出发了,转眼即已去远。

不过一刻钟,达鲁即将烽火亭亭长捉来。经过一番逼问5亭长说出了山中埋伏有军队的实情。

开始,浑邪王还不相信这是真的,便准备找聂一问话,结果 发现聂一早就跑了,才确信王恢是诈降,前面有大量汉军埋伏。

浑邪王当机立断,传令全军,后队改为前队,准备全速退回。

在马邑城中,王恢与李广在为是否采取军事行动正展开激烈争论。李广主张,匈奴迟迟不进,不能坐失战机,应当出战。王恢认为,匈奴大军进人伏击谷地,方能将其全歼,如果从埋伏地杀出,浑邪王势必退走不战,那么这数月的准备,岂不全都付诸东流?

等聂一回来时,王恢才下令追击匈奴,而此时匈奴早已退出好几里了。

王恢、李广等各位将领只好战战兢兢回长安向汉武帝请罪。

【点评】

马邑之战功败垂成,这令汉武帝非常沮丧。好不容易让浑邪王相信了汉武帝君臣合演的那出苦肉计,并引诱浑邪王率部倾巢出动,在即将进入汉军所设的包围圈时,却因为汉军忽略了设伏中的某些细节问题,让浑邪王看出了破绽,并逃过了这一劫。从此,汉匈之间正式撕破了脸皮,双方真刀真枪展开了长达十几年的消耗战。对于汉武帝来说,马邑伏击战的失败,败就败在细节。

【链接】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马邑伏击战的失败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在现代社会,细节影响品质,细节显示差异,细节决定成败,早已成为商海博弈者们的共识,现代企业的管理实际上就是细节管理。

一个企业迅速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由于人员增多,业务扩大,日常事务驳杂,经营者往往没有精力面面俱到,某些细节常常容易被忽视。但是,在很多时候,这些被忽视的细节很有可能成为企业的致命伤,导致企业在许多重大的举措上功败垂成。

因此,一个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做大做强,就需要在管理中突出细节,并善于从细节之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细节决定成败。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整体上的竞争,而且也是细节上的竞争。细节的竞争既是成本的竞争,创新的竞争,也是各个环节协调能力的竞争;从另一个层面上说,也就是人才的竞争。

海尔CEO张瑞敏曾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海尔集团“严、细、实、恒”的管理风格,把细和实提到了重要的层次上,以追求工作的零缺陷、高灵敏度为目标,把管理问题控制解决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使经济损失降到最低,逐步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消除了企业管理的所有死角,大大降低了成本材料的消耗,使管理达到了及时、全面、有效的状况,每一个环节都能透出一丝不苟的严谨,真正做到了环环相扣、疏而不漏;而近些年不少公司的大起大落也在于,虽其规章制度不可谓不细、不严、不实,但往往说在口上,定在纸上,订在墙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真所谓成也细节,败也细节,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

海尔集团在管理中能够注重细节、突出细节,是其成长壮大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张瑞敏人主海尔之前,海尔的经营状况一塌糊涂。张瑞敏人主海尔后,在管理上很抓细节,突出细节。他组织人马编写了10万字的《质量保证手册》,制定了121项管理标准,49项工作标准,1008项技术标准,其中第一条居然是“不准随地大小便”。正因为他善于突出管理细节,经过一番细节方面的大手术后,海尔迅速发展,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国际知名企业。

细微之处见精神。一个企业在管理中突出了细节,往往容易获得客户的信赖。在当代,那些真正实现了持续发展、做大做强的企业,往往都是非常注重细节的企业。因为注重细节,他们的产品几乎很少存在质量问题;因为注重细节,他们很好地树立了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因为注重细节,他们有效控制了成本,使他们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成为了质优价廉的产品;因为注重细节,他们与客户、供应商、消费者之间能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这样的企业自然能够得到持续发展,做大做强。

汉武帝策划的马邑伏击战,之所以功败垂成,就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处理好细节问题而让匈奴浑邪王看出了破绽,这一次失手,迫使他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与匈奴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马邑伏击战失败的教训是惨重的,现代企业的经营者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第三节 要有战略家的心理素质

【历史追踪】

马邑伏击战的功败垂成,让汉武帝感到非常震怒。不过,汉匈之间的战争已不可避免,正是用武之际,所以他没有处死王恢和李广。他下令将主要责任人王恢关押在大牢里听候裁处,将李广等将领各降一级,罚俸半年,并责令李广总督雁门至上谷、河南一带的军事,整军备马,囤积粮草,防御匈奴入侵,并做好随时征讨匈奴的准备。

自此,汉匈之间的大规模战争正式拉开了序幕。匈奴多次进犯汉朝,烧毁城池,屠杀军民,汉军也多次发起反击战和攻击战。

汉武帝亲自巡视边疆,并抓到了在马邑伏击战之后畏罪逃到匈奴的聂一。武帝赦免了他,并令他继续打人匈奴内部,为汉朝提供情报。

公元前129年,匈奴入侵上谷,汉武帝派遣4个将军各率万余骑兵进击匈奴。车骑将军卫青从上谷出发,攻到了龙城。前128年,汉武帝又派卫青率领3万骑兵从雁门郡出发,将军李息从代郡出发,两路进攻匈奴。在这一战中,卫青斩杀了匈奴骑兵数千人。

前127年,匈奴攻破上谷郡、渔阳郡,杀掠了不少官兵和老百姓。汉武帝命卫青率数万大军从云中郡出发,沿黄河北岸迅速向西北进攻。卫青所率的大军一举攻占了军事要塞高阙,切断了占据河南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与匈奴王庭之间的联系。随后,卫青率军又沿黄河西进,一直攻下了陇西才罢休,完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所部的战略包围。

匈奴在河南的防务全线崩溃之后,白羊王、楼烦王只得率残部逃出塞外。在攻击匈奴的战役中,卫青凭收复河南的战功被封为长平侯。

匈奴丢失了河南后,他们几乎年年率军袭扰汉朝边境。

前124年,汉武帝再次派遣卫青率军进攻匈奴。卫青率军经过朔方,打到高阙,并成功地袭击了匈奴右贤王的军队。

这次战役后,汉武帝任命卫青为大将军,统率各路诸将,全权指挥汉军对匈奴作战。而且这一次战役的胜利,确保了朔方郡的安全,又切断了匈奴单于主力与占据河西地区的休屠王、浑邪王所部的联系a

前123年,大将军卫青统率各路大军10余万骑,两次从定襄出发进击匈奴。

前121年,由于汉朝间谍的挑拨,匈奴的浑邪王和休屠王因争夺祭天金人发生内讧。武帝得到信息后,迅速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远征。在两位匈奴王酣战到精疲力尽时,霍去病率军突然杀到,匈奴兵大败。霍去病率军追击,越过焉支山,向西北追击了千余里,数战数捷,缴获了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人。随后,他又乘胜从北地出发,越过居延海,南下祁连山,孤军转战2千余里,大败匈奴军,斩杀23000余人,俘虏匈奴贵族59人、官吏63人。

浑邪王看到大势巳去,军无斗志,反抗也徒劳无益,只得率4万余人束手就擒。霍去病奉命受降。汉武帝将浑邪部的4万降卒分别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5郡。

汉王朝对匈奴作战的连续胜利,使得西北边境上的威胁基本解除。然而,活动于汉王朝北边东部的匈奴左贤王部并未受到沉重打击,仍然在右北平、定襄诸郡侵扰边地,而且匈奴主力退居大漠以北,以其飘忽若飞、出没无常的高度机动性战术时常侵扰,严重威胁着汉朝北部边地的安全。

前119年,汉武帝又发动了规模空前的远征匈奴的战略大决战。卫青率军从定襄出发,向北直进千余里,战胜匈奴伊稚斜单于的主力,推进到阗颜山的赵信城灭敌19000余人大胜而还。霍去病率军从代郡出发,轻装疾进,长驱2000余里,在大漠击溃匈奴左贤王的主力,斩首七万余人,进军至狼居胥山、祭姑衍山而还。

这一战汉军彻底击溃了匈奴军的主力,自秦汉以来的百年匈奴边患基本上被解除,再也无力侵扰中原地区。匈奴残部一部分留在了漠北,一部分开始向中亚方向推进,直至西迁到了欧洲。

【点评】

匈奴是汉朝最大的边患,自刘邦在平城白登山被围后,汉朝在与匈奴的对峙中一直处于守势,基本上靠和亲来维持边境的短暂安宁3汉武帝继位后,随着国力的增强,决心扭转对匈奴的软弱政策,从军事上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彻底威胁。于是,从马邑伏击战开始,汉匈之间展开了长达十几年的消耗战。汉军在这一战争过程中,起初也接连遭遇惨败,随后逐渐反败为胜,在战略上赢得了主动地位,尤其是经过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这三次战略反击,终于彻底打败了匈奴的主力部队,第一次全面解决了北方的边境危机。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既是一场消耗战,也走一场心理战。汉朝赢在强大的国力,赢在汉武帝的良好心态,他始终没有因为一两次局部战争的胜败而影响自己的战略决策。

【链接】

市场经济是一种风险经济,竞争非常激烈。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持续前进,做大做强,必然要经历不少大风大浪。这对企业经营者的心理素质来说,是严峻的考验。一个经营者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平静看待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成败问题,顺利时不骄傲,不至于阴沟里翻船;而遇到挫折时也不至于忧心忡忡、郁郁寡欢,导致整个企业士气低落,一蹶不振。事实上,有不少经营者并不具备这样的心理素质,以至于企业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休克性反应。

辽宁的朱先生本来并不是优秀的弄潮儿,但良好的机遇使他在下海不久就接连挖到了好几桶金,而且这几桶金的分量都还不轻。在经营顺利时,朱先生一时欣喜,信心倍增,认为命运之神站在了自己这一边,他怎么做都能贏。

前不久,他看中了一个新型铝合金门窗项目,毫不犹豫地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市场并不能始终靠运气去赢得的。另一家厂商生产的塑钢门窗以其良好的密封性能、保温隔热隔音性能,对他的产品形成了严重的冲击,渐渐地,他的新型铝合金门窗断了销路。而此时,他所有的投资都已经全部陷在了里面。

几次好运气就让朱先生得意忘形,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可幸运之神总不能永远眷顾他,以运气为拐杖来度量财富之路,是早晚要摔跟头的。投资是一门学问,要尊重其规律,否则就要受到惩罚,朱先生的失败只能说是他自己咎由自取。像这种心态的人是不可能使自己的企业持续发展、做大做强的。

在市场竞争中,失败往往比胜利更容易遇到。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经营者就必须要做到败不馁。

面对失败,经营者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其实失败和成功一样,都是生活、工作和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有竞争,就必然有失败,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常胜将军是吹出来的。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面对失败不知所措,一筹莫展。

在现代市场上,那些真正能够成功地做大做强的企业,其经营管理者往往是善于面对失败,并从失败中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