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闻采访技巧:理论与实践
5210800000030

第30章 采访的方式及复合实践(3)

北极圈的陆地,全部是很厚的永久冻土层。地像岩石一样坚硬,很不习惯。枕头下边一个角落里尿味很大,大概是小孩子们常常打翻尿盆的缘故。来时估计会生虱子,带了点滴滴涕。入口附近到处是污物和动物油,黏糊糊的,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关于“食”,本多胜一写道:

所谓“食”,就是“吃”。肚子空了,把食物装进胃袋里。这里既不是全家聚齐共同进餐,也没有一定的时间。肚子饿了,所以就吃。

早晨。实际上已近正午了,第一个起床的大致总是主妇奥坎古。穿好衣服,习惯地吹掉脂肪灯,拿出横放在枕头底下的一块驯鹿肉,用爱斯基摩妇女使用的扇形刀切下一块放在嘴里。两岁的卡雅坎诺和五岁的卡鸦爬起来,奥坎古就分给他们一块。

从贮藏食物的地方取出一些小块的冻肉,放在堆食物的地方。其中有驯鹿的肉块儿、头盖骨、脚,有海豹的胸。有时,还有雷鸟、野鸭、雁,全都带皮。室内暖和,冻肉一化,黏糊糊的,里边还有腐烂的。再把这些东西放到各种肉水里头,浸得水渍渍的。面对这种情景,我们要把它放到嘴里,的确需要相当大的勇气……

关于劳动——狩猎,他如此说明:

极地的海水,一年之间水温差别不大。我们去的时候是5、6月,水温是一2℃左右。掉下去不得了。比海水更可怕的是气温。梅里比尔半岛的最低气温,5月份是一27.8℃,6月份是~19.4℃,冬季是一50℃~一60℃……从海水里出来立即就会冻成冰人。6月份即使不会马上冻成冰人,从海边回到部落,一路上也是活不成的。5年前伦敦大学向格陵兰岛海域的加马茵岛派出一支远征队,那是6月下旬,小船在海中颠覆,全员6人都穿了救生衣和防寒、防水服,但是,只有一人游到仅有100米的海岸,5人死亡。会游泳也无济于事。

我们的小船就来到了这样的海水中。而且,小船破旧不堪,船底有洞。爱斯基摩3人,我们2人,共5人。水不断地往船里进,有一个人专管往外舀水。进入海湾之后,浪大起来,从上面也灌水。然而,一旦海象出现,爱斯基摩人就会拼命摇船追赶,根本不理会海浪,只管往前划,小船里乱嚷嚷的。海水从头上浇下来,爱斯基摩的衣服虽然带帽子,但也很冷。投掷渔叉时,离海象只有四五米远,这个时候,如果它用巨大的牙齿掀翻小船,我们也就没命了。海象不受伤是不用牙伤人的。

深入的体验使本多胜一能从另类角度思考,从而确切地描绘他的采访对象,他们的处境,他们的观点,他们的情绪,他们的欢乐忧思。他的《美利坚合众国》也是这样凭借体验、感受写出了美国黑人社会的生存境遇与命运遭际。

可以看出,体验式采访能让记者获得生动的现场材料,掌握不易为人掌握的资讯,增加报道的可信性。当然,更重要的是在新的生活氛围中感受到的新气息,产生的新思维,形成的对比与联系感。

这种采访一般费时较长,因为这种参与式报道要求的不仅仅是事实材料,更多的是在实际生活中收获体味与思想。因此,采访者不可能蜻蜓点水似的问、观,他更多的是“陪做”。

体验式采访对新闻记者早已构成了许多挑战与考验。参与这种游戏的记者首先要有接受不同生活方式挑战的准备,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心与对象一同跳动,让灵魂跳出既有框架,让自由观念深植内心,让视野更辽阔,让宽容与大度伴着前行……采用这种方法的记者应当像本多胜一对爱斯基摩人那样,理解他们食用生肉、室内大小便等行为,这是关切他人生存方式的最佳佐证。他绝不能像晚近中国媒体上出现的一些号称“体验式报道”记者所做的那样,将对方的生存完全视为辛酸与艰涩的典型。《三湘都市报》“体验七十二行”的开端篇《深夜,我当了一回巡道工》就是十分突出的个案。这篇浮光掠影的报道抓取的只是巡道工生活的艰辛与可怕:“列车开过的隆隆响声被包在山洞中久久不息,巨大的响声直贯双耳,令耳膜疼痛难受。这难受还未消失,一股呛人的内燃机油烟又扑面而来,我的喉咙中像有一块酸辣椒卡在中间,辣味夹着酸味逼得眼泪直往外冲。”在偶尔的“深入”中,记者以我度人,缺少必要的“共振”意识,给人的感觉是残缺的描绘。由根本上言,这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偶尔之举算不得体验式报道,因为它根本缺乏“关切”的姿态。

在现实的表演中,大量号称“体验式报道”的行为其实只能算一种“伪行动”。在这些打着“体验式报道”旗帜的行为中,为体验而体验,背离了展开新闻事件的大方向,或者把报道对象处理成记者本人,把报道焦点对准记者本身。这些是体验式采访者应当特别警惕的。 八、隐性采访 又称“微服暗访”。指在特定的采访环境里,为了弄清事实真相,隐藏记者身份而装扮成特定对象圈中成员的采访方式方法。这种方法最能反映出新闻记者的“侦察员”角色。

隐性采访有其体验的一面,但更多的则是观察。它不会破坏原有的空间与结构,由于双方关系不明朗,故而也最自然地保留了事件的原生态,真实,可信。与此相连的是它也容易在表象的构结中埋藏记者的努力,使主体深陷事端而丧失理性。

隐性采访是一种侵入性采访,它是指双方在采访契约无法达成情况下的一种冒险出击。一般认为,它特别适宜于如下几种情境:

1.采写某些揭露性报道。例如《洛杉矶先驱论坛者报》的一名记者为了揭露非法移民遭受剥削的真相,伪称自己是非法移民,去到一家服装公司所属的工厂做小工。最终,这位记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亲眼观测,写出了一篇引人注目的专稿。《深圳晚报》女记者涂俏以她的《征婚亲历记》揭开了征婚世界中的种种隐秘:

我是不太注意报纸中缝的,那天,偶然发现某大报中缝内,刊登了数量相当多的征婚启事。我数了数,共有23颗寂寞的心,在利用现代传媒喊出自己的渴望,这倒是个跨越婚介所,自己“解放”自己的好办法。23人中,多数为成功人士。如:年轻富豪、有钱靓女、45岁成功男士、英俊商界奇才等等,看得眼花缭乱,仿佛深圳优秀男女都患了单身求偶的饥渴症。只是有点不解,既然如此富有,为什么仅花区区几百元登一条中缝广告?他们为什么都笨笨的,不会向哪个女演员学习,也来个“十万元征婚”,坐收渔利?这样分析下来,仿佛其间有什么秘密。为了探个究竟,我按照中缝上的广告,拨了一位“成功男士”的征婚电话。电话打过去,占线。再打,还是占线。我不厌其烦,不屈不挠地连续拨了40多分钟,终于拨通了对方的电话。万万想不到的是,接听电话的竟然是某婚姻介绍所的接待小姐。是偶然的相撞,还是预设的玫瑰陷阱?我耐住性子,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打完了23个电话,花了我许多的市话费,真要命,23个“优秀”男女的后面都是婚介所!我决定顺着某位男士的藤,摸一摸婚介所的瓜。这位男士的情况是:38岁,1.80米,深户,硕士,海内外有公司。婚介所的小姐声音热情甜蜜,让我把自己的条件说出来,并要了我的联系电话,声称会把我的条件转告对方,看看对方有没有兴趣,假如有,就让我们见面。那时候,我必须去婚介所交钱,没交钱之前,她不会把“成功男士”的手机号码告诉我。她说,半个小时之后再与我联络。我已经学精了,口口声声表明绝对有诚心,只是必须在看到“成功男士”之时才会交钱。双方交涉了一番,在我坚持之下,那位小姐只有让步,答应由她安排,让我们晚上7时45分在阳光酒店的大堂内见面。当晚,我准时到达阳光酒店,接待小姐果然按电话里说好的那样,一袭红衣,手拿一枝红玫瑰,在大堂内焦急地等候。我有些失望,她的身旁并无男士。不悦写在我的脸上,接待小姐马上道歉。小姐一口悦耳的北京话,但从尾音听得出她是东北人,准确地说,是黑龙江人。她一副人高马大的身板,言谈举止却相当机敏。她强调,那“成功男士”今天晚上必须紧急过港谈生意,他是有诚意的,特意委派他弟弟代哥相亲。 (摘自2000年4月19日《三秦都市报》11版)

2.了解某一社群人的生活状况。1988年,《华盛顿邮报》记者尼尔·亨利为了报道社会中的最为贫困潦倒的群体——无家可归者的生活,就曾化装成一个游民,用去两个月时间,与这些小偷、流氓、酒鬼、烟鬼一起做乞丐、卖血,在垃圾堆里找食物,在收容所里过夜,他最终完成了轰动一时的《底层》。

3.反映一些集团的活动。可以混进某一非法团伙,进而全面地反映他们的活动,因为这些集团的活动通常是不愿意为外人所了解的,或者说他们不愿意接触非同道人。美国《生活》杂志摄影记者雷蒙德·德帕登为拍摄《阿富汗山间游击队》的照片,早在前一年就打扮成阿富汗人。他花了7天时间,翻越了喜马拉雅山脉,抵达阿富汗山区的游击队根据地,从而拍摄到他预先设想的题材。号称摄影界“变色龙”的茹斯·伯曼为了拍摄美国纳粹党的照片,甚至“加入”了美国纳粹党。

4.采访那些不善于、不愿意与记者打交道,或不愿意谈自己情况的人。例如对一些民间先进人物的采访即可使用此法。1986年,新华社记者曾扮作顾客,暗访北京天桥百货商场这家先进企业的服务,在《暗访天桥》一文中记者写道:

在布鞋专柜,一位50来岁的外地男顾客想买19号半小脚圆口布鞋。胸前佩戴“服务标兵”牌的109号售货员在货架上找了又找,没有这一型号。“真难买呀!”顾客失望地转身要走,但109号售货员马上叫住他说,若愿留下地址,来货后可以邮寄。这位顾容喜出望外,当即写下自己的地址,并留下三双鞋钱。109号售货员笑着说: “放心吧,货一到就给您寄去。”这位顾客也满意地笑了……许多妇女围在丝绸柜前挑选被面,一位顾客选了好几条,看来都不中意。089号“服务标兵”从柜里抱出一捆整匹的新面料为她重裁。我们看089号售货员一剪,一抖,一折,一卷,一扎,一递,一笑,那一连串娴熟的动作和吟吟的微笑,真叫人看了就感到舒畅。到此为止,我们注意到的都是些“优秀服务员”和“服务标兵”,名副其实。但是,那些普通售货员怎样呢?在的确良专柜当班的088号售货员,是位带着团徽的姑娘,别看她笑容不多,工作效率却很高……有位顾客要买一种窗帘布,她立即迎上前去问: “要多少?”“8米。”她竟脱口答出:“8米价钱是20元4角。”接着她问顾客:“您要做多大窗帘?”“五乘六的两个,五乘三的一个。”她又用算盘算了一下,告诉顾客: “8米不够,得8.5米。” “您想得真周到。”顾客由衷地称赞。是不是所有到天桥商场的顾客都很满意呢?也不尽然。这天我们就碰到两次售货员与顾客发生矛盾的现象。值得一说的是,每当售货员和顾客发生矛盾的时候,售货员和商场领导都能圆满解决……

不论何种情况,在隐性采访中,记者所要付出的与所应警惕的,都远远超出普通采访。

这类采访的工作条件往往是艰苦的,有时甚至要冒生命危险。1976年,美国《亚利桑那共和报》的调查记者唐·鲍尔斯因调查了亚利桑那州政界和黑社会之间的关系,结果被安装在他汽车上的一枚定时炸弹炸死。为此,记者的伪装显得十分重要。1997年,一些电视记者去制贩假阿胶的河北某地采访。第一次由于准备不足,闯进村子后被查问身份证、介绍人,结果不但未完成任务,还险遭殴打;第二次,经过精心策划,进村采访的记者特邀了一位操纯正广东口音的人充当大老板,并给他配了一位女记者装扮成女秘书,同行的还有一位暗拍记者。车子进村,虽遇盘查,均能一一过关。

在中国社会,这类采访最好能与公安部门相配合。

这当然也关系到隐性采访与隐私权问题一项。各国的相关界限有相当的区别,在中国,即使诸如违法行为发生在私人场合,只要对公众利益有促进,就可以报告。这些有关问题,最好在与公安等执法部门配合中予以合理解决。

另外一种善后措施是尽可能在访察中做一些凭证记录,诸如照片、录音带、录像带都可以帮我们度过可能会卷入的诉讼漩涡。

隐性采访应当以人文关怀为第一要求。新闻记者不可滥用这种形式,除非万不得已非用不可。一旦使用这种方法,就要尽力全面、系统、科学地完成调查,不可造成失真现象。在那些可能会伤害到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的信息面前,一定要以公共利益为记者介入问题同样值得注意。第一,你不能陷得太深,以至于改变了事情本来的进程,你可以登台表演,但不要充当主角。第二,不要认为被你观察的人在认识上和你一致,即使你卖力地扮演配角,你的真正身份仍是局外人、旁观者。

九、代访

这是一种少见但却实用的方法。是指在记者无法与对象接触的情况下,委托有关人士代为采访的一种采访形式。

这种采访是一种有风险性的采访,最好事先拟定几个自己要问的题目,并将必要的要求转告委托人,事后尽可能予以核实考量。《四川日报》记者罗鸣的实践颇具典型性:

当我得知李瑞环同志要去巴渝茶楼听川剧卡拉oK时

……我面临着两道难题:

一是我不懂川剧。“外行看热闹”,如果笔下开“黄腔”,必然影响首长的形象;二是跟随领导采访,记者的活动空间极小。何时去,何时走,坐何处,见何人都由别人安排,记者没有一点自主权。更令人头疼的是搞保卫工作的同志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往往喜欢把领导和群众甚至和记者隔离开来,有的记者开玩笑说,他们巴不得用一个罩子把领导罩起来,这样最省事。记者采访就困难了。为了做到心中有数,我决定当天晚上提前行动。当别人随同李瑞环同志去看山城夜景的时候,我找到了重庆市文化局长郭汝魁,向他详细了解巴渝茶楼的背景材料以及有关川剧的知识,然后我来到巴渝茶楼,仔细观察了厅堂布局和设施,对第二天的采访方案作了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