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5226500000013

第13章 佛教——了脱生死的不二法门(3)

东晋大臣庾冰首先提出,僧人应叩拜君王,结果因遭到反对而未能实现。直到南北朝时,宋孝武帝强令僧侣跪拜,否则便处以极刑,僧侣们才被迫屈服。

后来,北魏高僧法果主动接受了汉地的礼仪,甚至说“太祖明睿好道,即是当今如来”。这种把天子当做佛祖加以膜拜的做法,标志着印度佛教已经中国化了。这为佛教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在协调好与统治者的关系后,佛教又与民间传统充分融合。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民间对观音菩萨的崇拜。他在印度佛教中是男身,但到中国以后,他竟变成慈眉善目的妇女形象,还被赋予“送子”的使命,被称为“送子观音”。

僧人的生活方式也变化很大。印度佛教有“不持银钱戒”,而中国的寺院经济却蓬勃发展。各大寺院不仅占有大量的土地,还放高利贷大肆敛财。许多僧人“居广厦”“衣轻裘”,拥有奴婢。这与印度的“苦行僧”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中国僧人与印度僧人的饮食习惯也大不相同。按照佛祖的法旨,出家的僧人“日中一食”,晌午以后是不能吃东西的,而中国的僧尼一般是早、午、晚“一日三餐”。

食荤与吃素

印度佛教并没有禁食荤的戒条,只是中国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强迫僧尼一律吃素,并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其实,也只有中国的汉族佛教徒才吃素,藏、蒙、傣等少数民族佛教徒和其他国家的佛教徒都是食荤的。

不仅如此,僧尼的装束也中国化了。在印度,佛教徒只穿由布拼成的“三衣”,即五衣、七衣、大衣,但在中国,单薄的“三衣”不足以御寒,逐渐变成了只在做“法事”时穿“法衣”,平时则穿单衣、夹衣、棉衣等,有时还穿裤子、鞋袜。

在对待蓄发的问题上,中国的佛教徒也很有特色。他们出家的第一件事便是把头发、胡须剃光,而印度的佛教徒,头发长到二指都不剃掉。

头陀

中国的汉族僧人中,也有留蓄长发的,他们被称为“头陀”。在印度,头陀是一种苦行僧,而中国却阴错阳差地把蓄长发、留长须的僧人叫做“头陀”。这样的“头陀僧”,确实是中国汉族佛教的发明创造。

总之,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适应了中国的环境,成功地与中国的民俗、生活方式融合,才得以扎根、成长、壮大。同时,佛教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文化。

⊙思想碰撞——中国佛教八大宗派

佛教传入中国后,随着其传播范围的扩大,印度佛教的各派思想宗义互相碰撞,并与我国的本土文化相融合,逐渐出现了八个较大的佛教派别。

法华宗是中国佛教最早的宗派,其教义的主要依据是《妙法莲华经》。法华宗集合当时南北各家义学和禅观之说,整理并发展而成一家之言,得到朝野上下的支持和信奉。元明以后,法华宗提倡修净土,形成了“教在天台,行归净土”之风。

三论宗,由隋朝的吉藏大师所创,依据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三论宗奉印度龙树菩萨为初祖,他对缘起性空的学说进行了发挥,开创了大乘佛教,堪称释迦牟尼之后大乘佛学的第一人。

禅宗,主张修习禅定,以心传心。南朝齐梁间,菩提达摩在少林寺将《楞伽经》传授弟子慧可。慧可传法于僧璨,僧璨传法于道信,道信传法于弘忍。弘忍之后,禅宗分化为南北二宗,其创始人分别是慧能和神秀,人称“南能北秀”。

净土宗,又名莲宗,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其思想在东汉时就已传入,初期经典有《弥勒菩萨所问经》《佛说弥勒下生经》《大阿弥陀经》等。唐朝时,高僧善导正式开创净土宗一派,弘扬往生净土法门,并尊东晋高僧慧远为始祖。

法相宗,又称唯识宗,剖析一切事物的相对真实和绝对真实,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其始祖为唐朝玄奘法师,他西行求法归来后,先后翻译出瑜伽学系的“一本十支”各论和《成唯识论》,其所传“唯识因明之学”对后世影响颇大。

华严宗,又称法界宗,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以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为宗旨。华严宗推戴杜顺为初祖,而实际创始人是法藏。法藏28岁以后,开始广事讲说,有著述百余卷,详尽发挥智俨的教规新说,正式创立华严宗。

律宗,又称南山宗,是唐朝高僧道宣依据《四分律》所创立的佛教宗派。律宗着重研习和传持佛教戒律。后来,唐朝律宗大师鉴真和尚东渡传法,在当时日本的都城奈良东大寺佛殿前筑坛传戒,弘扬戒律,开创日本律宗一派。

受戒之始

三国时期,印度高僧昙柯迦罗来洛阳,见中国僧人只落发而未受戒,即译出《僧只戒心》,作为持戒的准绳。戒,包括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实践;戒相是戒的表现或规定,即五戒、八戒等。

密宗,又称密教、喇嘛教,主要修习三密瑜伽,且修持方法秘密,赖师徒口耳相传。三密具体为“语密”(真言咒语)、“身密”(手势或身体姿势)、“意密”(心作观想),修行的目的是三密相应,即身成佛。

密宗传说

传说,释迦牟尼涅槃后数百年,印度佛教出了一位龙树菩萨。他打开了释迦佛留在南印度的一座铁塔,取出密宗的经典,从此密宗开始传世。唐玄宗时,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藏三位印度密宗大师来到中国,传下了密宗的教门。

除了以上谈到的八大宗派之外,还有以《成实论》为经典的成实宗和以《俱舍论》为经典的俱舍宗。不过,这两个宗派流传的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一般提到中国佛教的宗派指的就是八大宗派。

⊙顿悟成佛——慧能发展中土禅宗

禅,也称“禅定”。它是一种修持的方法,强调静和定,即安静稳定地坐下来,深入持久地思考、钻研佛法,从而达到启发大智慧,领悟佛法而获得解脱的目的。

禅定虽是佛教各宗派都使用的修持方法,不过以“禅”为名的禅宗自南北朝时期创立以来,经过与儒家、道家等中国本土哲学思想的交融,占据了绝对优势。

以心传心

传说,有一天佛陀在灵山上登座后,并未宣讲佛法,只是安详从容地拈着一朵金婆罗花。众人都很不解,唯有迦叶尊者妙悟其意,微微一笑。佛陀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分付摩诃迦叶。”摩诃迦叶就成了西天禅宗初祖。

菩提达摩被奉为中土禅宗的初祖,然而真正完成中土禅宗本土化的,实际上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就是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禅宗六祖——慧能。

慧能是中国佛教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生于广东,自幼丧父,以打柴为生。一天,他偶然听人诵《金刚经》,心有所感,便到湖北黄梅,请求五祖传授佛法。

五祖故意说:“你是岭南未开化的蛮人,怎能成佛?”慧能答道:“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五祖见他颇有慧根,就收下了他,并让他在碓房舂米。

一日,五祖命弟子各作佛偈一首。大弟子神秀作了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五祖赞许地说:“依此偈修行,可以免坠恶道。”

慧能闻听神秀所作的偈后,改作一偈,请人写在壁上。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为人的觉悟本性并不是菩提树,先天纯洁清静的心也并非明镜台,原本就没有实体的东西,又会在哪里沾染上俗尘呢?

这与大乘佛教所说的“万法皆空”的宗旨最为契合,比神秀更胜一筹。众僧见了慧能的佛偈,大为惊叹。五祖见了也是心中一惊,他怕有人会因忌妒而加害慧能,就赶紧把墙上的字擦掉,说道:“也未见性。”

次日,五祖来到碓房,见慧能正在奋力舂米,感叹道:“求道之人,为法忘躯!”他用拐杖在碓上敲了三下就走了。当夜三更,慧能来到五祖禅房,闻五祖讲说《金刚经》,遂大悟,得传禅宗衣钵。为防有人加害,他连夜离寺。后隐居韶关曹溪。

万物皆空无,一切唯心造

隐居15年后,慧能出山弘法。一天,他来到广州法性寺,正值寺僧讲论《涅盘经》,有幡被风吹动,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慧能便上前说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后来,慧能在曹溪宝林寺开山传法,开创了禅宗南派。慧能主张佛性人人皆有,创立了顿悟成佛的理论,简化了繁琐的佛教教义,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

⊙红花白黄——揭示藏传佛教秘密

藏传佛教即喇嘛教,主要在藏族地区传播和发展。它是印度传入的密教,汉地传入的大乘佛教,及当地的原始宗教“苯教”三者相融合的产物。

前期的藏传佛教约始自7世纪,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为妻,二人分别带入印度和汉地佛经、佛像、法物。松赞干布为她们建了大昭寺和小昭寺。后任赞普积极推动发展佛教,翻译经典。后来,佛教的传播遭到当地苯教势力的抵制,朗达玛继位后大举灭佛,其后百余年,佛教在藏区几乎绝迹。

朗达玛灭佛

9世纪中叶,朗达玛当上赞普后,大举灭佛。他将大昭寺改为屠宰场,把释迦牟尼等身像埋藏起来,污蔑文成公主是魔鬼转世。那时候,僧人们被勒令改信苯教,不愿杀生的还被强迫上山打猎,许多佛像被损毁,大量佛经被焚烧。

后弘期约从10世纪晚期开始,佛教分别由康多和阿里重新传入西藏,正式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藏传佛教。密教经典和法门被大量转译为藏文,浓厚的密教色彩成为藏传佛教的最大特点。

七觉士

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对佛教的发展也起了极大的作用。首先,他迎印度僧人寂护和莲花生入藏,并建立了桑耶寺。在桑耶寺建成后,他又派人到印度请来了12位僧人,为7位吐蕃贵族青年剃度授戒。这7位最早的藏族僧人,被尊称为“七觉士”。

藏传佛教逐渐形成了红教、花教、白教、黄教等派别。13世纪中期,花教五祖八思巴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创蒙古文字,受封为帝师和大宝法王,兼领13万户,掌握了西藏地方的政教大权。14世纪时,白教的两大支派的上层喇嘛受元、明两朝册封,相继执掌了地方政权,创立活佛转世制度。

天葬

天葬是藏地古老而独特的风俗习惯,就是死后将尸体喂鹫鹰。藏传佛教信徒认为,将肉体奉献给天葬台上的鹫鹰,是此生所做的最后一件功德。在他们看来,行天葬是最高境界的施舍,里面包含了佛的慈悲、爱心、利众和施舍的观念。

15世纪初,伟大的修行者宗喀巴创立了黄教。他改革藏传佛教,严格戒律,强调显密兼修、先显后密的修行次第,势力日渐强大。后来,清朝政府正式承认了黄教的活佛转世系统,并册封其中最大的两个活佛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令其分别统领前后藏僧俗事务,成为整个藏区精神上和世俗上的领袖。

⊙社会影响——家家弥陀户户观音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佛家文化,成为灿烂中华文明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佛教的思想体系对中华哲学思想体系的影响巨大。它对道教、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等,都产生过重要的渗透作用。

佛学与儒学

二程和朱熹的“理一分殊”来自华严宗的“月映山川”之喻;陆九渊和王守仁的“心外无物”“明心见理”是禅宗“自心是佛”“明心见性”的翻版。康有为的《大同书》和谭嗣同的《仁学》,也都吸取了禅宗和唯识宗的某些教义。

佛教传入中土后,形成了禅宗、华严宗等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它们提倡“心性本净”和“心性本觉”,一转印度佛教“心性本寂”的强烈出世倾向,协调了出世与入世的关系,平衡了儒家的“修齐治平”与道家的“遁迹出世”思想。

其次,佛教传入民间,其宗教仪式、禁忌、节日等也逐渐转化为民俗,如拜佛、烧香、还愿、放生、造像、建塔、庙会等,规范了民众的心理构成。因此,国人虽未全民信教,但民俗影响所致,却使佛教具有了全民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受到民俗保护的佛教,呈现出极强的韧性,虽屡经浩劫,仍然发展得风风火火。明清两代,儒释道三教合流,佛教各宗派的道场也殊途同归,佛教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出现“家家弥陀,户户观音”的盛况。

再次,佛教学说在中国的诗歌、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领域也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如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是雕塑艺术的宝库,在创作思路和手法上,无不受佛家学说的影响。

最后,译经事业的发展,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意境、文体、命意遣词方法,以及众多的新鲜词汇,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能力。如“三昧”一词,现在已成了汉语中表示精髓、奥秘、要旨的词汇。又如,受佛教诵经的影响,印度的“四声”已成为汉语的基本发音标准。现在中国孩子一上学,就要学习“平上去入”四声。

佛学与中国文学

《法华经》《百喻经》等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的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苏轼等人的诗歌创作;《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名著的思想倾向、艺术构思均与佛学渊源颇深;平话、戏曲等源于佛家讲唱活;禅师们的谈话和开示记录,则催生了朴素、活泼、自由的语录体。

近年来,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社会环境的日益宽松,佛教寺院恢复迅速,香客盈门,不少家庭供奉佛像,特别是香港设立佛教公众假期等,均反映出佛教即使在现代高科技时代,仍然在民众中拥有广泛的信仰基础。

可以说,佛教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因此应重视对佛教文化的适当改造,使它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相适应,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 佛教自度度人的经典小故事 ■

佛教义理玄微,一般人难以领会,所以佛经常会“假近以喻远,借彼而况此”,通过譬喻,将艰深的义理化作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易于接受。希望大家能从下面佛陀普度众生的故事、妙的顿悟小公案、《百喻经》故事汇,以及高僧大德的故事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醍醐灌顶——佛陀这样普度众生

礼拜六方

一天,佛陀看见一男子向着东、南、西、北等各方礼拜,便问他为什么这样做。男子答道:“礼拜六方,是家传习俗,据说这样做能得到幸福。”

佛陀慈祥地说:“我也有六种礼敬的方法。一是孝顺父母,令其欢喜、安慰。二是敬重师长,接受教导。三是夫妻要互相敬爱。四是对待朋友要诚实、互敬。五是对待僧人要布施、恭敬。六是对待仆人要宽大。做到了,就会有美满的家庭,幸福的人生。单是礼拜六方,有什么用呢?”该男子听后很受启发,就皈依了佛教。

心开意解

有一天,一位国王突生一念善心,决定行大布施。于是,他将珍宝堆积如山,只要有人来求取,他就任其自取一把。此时,佛陀化作一位修行者来到该国。

佛陀对国王说:“我想讨些珍宝回去盖房子。”于是,国王让他抓了一把珍宝。佛陀又说自己要娶妻、要生活、要给儿女准备嫁娶的资财,于是国王让他取的珍宝一次比一次多,直到最终把整座宝山都给了他。

可佛陀突然又说,自己什么都不想要了。他说:“人生苦短,万物无常,旦夕难保。财宝再多也难填欲壑,只有徒增痛苦罢了,不如息下贪念,以求大解脱。”

这一番话,让国王心开意解,带领群臣皈依佛教,受持五戒,最终修得正果。

佛陀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