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5226500000014

第14章 佛教——了脱生死的不二法门(4)

佛陀到某村庄化缘,一个农人斥责佛陀不自耕自种,而托钵向人乞食。佛陀即申辩正理,回答说:“我也是耕耘者,众生的心地就是我的田地,八正道是我的种子,精进是我的犁牛。我在勤力耕耘众生的心地,使他们拔除烦恼,得到安乐。”

马有四种

佛陀见众僧有的精进用功,有的懈怠懒散,于是集合大众,以方便法门示教。

他说:“王舍城内有这样四种马:看见主人的鞭影,立刻疾驰;鞭尾触到尾巴,才知疾驰;以杖鞭打其身,才知飞奔;以铁锥刺其身,才慢吞吞地驾车上路。世间人如同这四种马,也可分为四等。你们究竟要当哪一等人呢?”

比丘们立誓要成为第一等或第二等的人,不愿做那等待严厉鞭策的第三或第四等人,于是个个摄心正念,精进修持。

友有四品

一位信徒问佛陀道:“如何才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佛陀说:“友有四品,不可不知。”“哪四品呢?”信徒问。

“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是谓四品。”佛陀接着说,“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弃;见富贵附,贫贱则弃,这是花友。何谓如秤?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这是秤友。何谓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这是山友。何谓如地?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这是地友。”

“这四种朋友,我们该如何选择呢?”信徒再问。佛陀说:“前二者,攀富贵,弃贫贱,有赠则尊敬,无赠则怠慢,都是嫌贫爱富的酒肉朋友,不能视为知己。后二者,能把欢乐给人,卫护一切众生,恩厚不薄,这才是我们所应与之交往的。”

只在此刻

佛陀问众僧:“人命在几间?”僧甲答道:“在数日间。”佛陀说:“你未见道。”僧乙答道:“在饭食间。”佛陀说:“你也还未见道。”僧丙答道:“在呼吸间。”佛陀听了,欢喜地说:“你已经见道了,你是真正领悟了佛法的人!”

生命永恒

佛陀晚年,其十大弟子中的舍利弗、目犍连相继先他而入涅槃。在舍利弗进入涅槃后,其弟子均头沙弥非常伤心地捧着灵骨去见佛陀。

佛陀就开示均头沙弥说:“均头!你的老师入灭了,他的无漏戒定功德和深广的智能也随之消灭了吗?”均头哭着回答:“没有。”

“既然一切生死的痛苦灭去了,而一切清净功德都不失,那你又何必哭泣呢?”均头一想:“是啊!老师的肉身虽然幻灭了,但是老师的功德却长留人间,法喜充遍宇宙,还哭什么呢?”当下领悟而止泪。

⊙心开意解——奇妙的顿悟小公案

放下

唐代,严阳尊者请教赵州禅师:“一物不将来时如何?”意思是说,在禅修的道路上,我抛弃了一切,下一步该怎么办?赵州禅师答:“放下吧。”严阳尊者说,已经两手空空,还要“放下”什么呢?赵州禅师说:“放不下,那就把它挑起来!”听到这话,严阳尊者忽然开悟了。

洗钵去

一位僧人不远千里,来到河北赵州观音院学禅。早饭后,他走到赵州禅师身前,请教说:“禅师,我刚刚开始寺院生活,请您指导我什么是禅?”

赵州问:“你吃粥了吗?”僧人答:“吃完了。”赵州说:“那就洗钵去吧!”

赵州禅师的话,让这位僧人悟到:要用心体会禅法的奥妙处,必须不离日常生活;那些日常的喝茶吃饭,与禅宗的精神没有丝毫的背离。

一切都在

小和尚独坐参禅,好多天默然不语。师父看出其中玄机,微笑着带他走出寺门。寺外一片大好的春光,天地间弥漫着清新的空气,草芽嫩绿,小鸟飞翔……

小和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师父却已经开始在半山坡上安详地打坐了。

傍晚,师父起身,带着小和尚回寺了。刚入寺门,师父突然跨前一步,轻掩两扇木门,把小和尚关在寺外。小和尚不懂师父的意思,就独自在门外打坐。

黑暗很快笼罩了四野。这时,师父把小和尚叫进去,问他说:“外面怎么样?”小和尚说:“全黑了。”师父问:“还有什么吗?”小和尚答道:“什么也没有了。”

师父却说:“不,清风、绿野、花草、小溪,一切都在。”小和尚忽然懂了。

磨砖做镜

怀让禅师见弟子道一整天只知呆坐着参禅,便问:“你怎么整天在这里坐禅?”

道一说:“我想成佛。”怀让禅师拿起一块砖,在旁边的石头上磨了起来。道一很奇怪,就问道:“师父,您磨砖做什么呀?”怀让禅师:“我磨砖做镜子啊。”

道一问:“磨砖怎么能做镜子呢?”怀让禅师说:“磨砖不能做镜子,那么坐禅又怎么能成佛呢?”道一又问:“那怎样才能成佛呢?”怀让禅师说:“就好比有人驾车,如果车子不走了,你是打车呢?还是打牛?”

道一沉默不答。怀让禅师接着说:“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坐佛?如果学坐禅,禅并不在于坐卧。如果是学坐佛,佛并没有一定的形状。你如果学坐佛,就是扼杀了佛。执著于坐相,就是背道而行。”怀让禅师的话,让道一如醍醐灌顶。

八风吹不动

苏东坡任职瓜洲时,和江北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交好,两人经常谈禅论道。

一天,苏东坡自觉修持有得,当即作诗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随后派书童过江,将诗拿给佛印禅师品赏。佛印禅师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即叫书童带回。

苏东坡以为佛印禅师定会赞赏他的禅境,打开来一看,上面写着两个字:放屁。这下东坡居士真是又惊又怒,即刻乘船过江找佛印理论。

船至金山寺,禅师早已在江边等候,苏东坡一见佛印立即怒气冲冲地说:“佛印,我们是至交道友,你即使不认同我的修行、我的诗,也不必骂人啊!”

佛印禅师笑着说:“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个‘屁’字,就让你过江来了?”苏东坡听后恍然大悟,惭愧不已。

⊙借彼况此——《百喻经》故事汇

佛教义理玄微,一般人难以领会,所以佛经常会“假近以喻远,借彼而况此”,通过譬喻,将艰深的义理化作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易于接受。

据说“经中有大喻八百,小喻三千”,包括顺喻、逆喻、现喻、非喻、先喻、后喻、先后喻、遍喻等。佛经的譬喻影响很大,很多都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著名成员,像“盲人摸象”“空中楼阁”“水中捞月”等,妇孺皆知。

《百喻经》,也称《百譬经》,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全书分两卷,共有百余个寓言故事,均为宣扬佛教教义而作,但“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完全可以当成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对社会人生也很有启发意义。

笨人吃盐

从前,有个笨人到别人家中做客。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在菜中加了一些盐,他觉得味道很好。笨人心想:“菜的味道好是从盐中来的,不多的盐就已这样好吃,那么多吃些,味道一定格外好了。”于是,笨人就向主人要了一杯盐,一口吞进嘴里去,不料咸得要命,急忙吐了出来。

水多不喝

一位路人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来喝。他看到远处热雾蒸腾,以为前面有水,可是走过去一看,却又不是。后来他东找西寻,终于找到一条河流,河水奔流不息,而且十分干净。然而,这个人却只是呆望着,并不下去喝水。

同行的人很奇怪,就问他:“你口渴找水喝,现在找到了,为什么又不喝呢?”这人的回答却让人啼笑皆非,他说:“你喝得完这么多的水吗?要是喝得完我早就去喝了。既知喝不完,所以我不去喝了。”

烈火熬糖

一个人正在家里熬砂糖,正好一个富人来拜访他。他想奉承那富人,请他吃一杯糖浆。于是,他就舀了一些砂糖汁到小锅里,加了一些水,放到火上去煮。

炉火很旺,糖浆不久就沸滚了。他怕富人等得不耐烦,想让糖浆快些冷下来,就不停地用扇子在糖浆上用力扇。可小锅还在火炉上,因此他扇了很久,糖浆还是在沸滚,把他急得满头大汗。富人看了觉得很好笑,对他说:“你这样是白费气力,不把锅下面的火熄灭,上面怎能扇得冷呢?”

事实证明

有许多人坐在一间屋子里,谈论某人的品行,内有一个人说道:“这个人别的都好,只有两件事不好:第一是他常常动火发怒,第二是他做事很鲁莽。”

不料那人正好从门外经过,便立刻怒气冲冲地走进屋里,用手打谈论他的人,并说:“我什么时候曾经动火发怒了,什么时候做事鲁莽了?”当时在场的人都对他说道:“您现在的举动,不是足以证明您的易怒和鲁莽了吗?”

沉香烧炭

从前有个官宦子弟,到海里去采取沉香。花了几年时间,终于采到一车沉香。他拿到市场上去出售,因为价格太高,好多天也未能售出。他心里既着急又苦恼。

那时他看到市场上有很多人挑着炭卖,总是一挑到就有人买,于是他心里想:“如果把沉香烧成了炭,不是很快就可以卖出去了吗?”他就立刻把沉香烧成了炭,果然一到市上就卖光了,可是一车的沉香,还没卖到半车木炭的价。

水仍在流

有一个人,走路走得很口渴,恰巧路边岩石中有一泓清泉涓涓流出,旁边还放着一只盛满水的木桶。他就大口喝起来,喝饱了就对着泉水说:“我已经喝好了,你不用再流出来了。”可是水依然在流着,并不停止。于是,这人大怒大闹不休。有人见了,笑着对他说:“你不要它,你自己走开就是了,何必定要它不流出来呢?”

一场空欢

有个乐师很出名,国王请他去演奏,许诺给他一千个银钱。等演奏完了,国王却食言了。乐师就向国王索取,国王决心耍赖,就对乐师说:“你奏乐给我听,不过使我空欢喜一场;我许诺给你银钱,也只是叫你空欢喜一场罢了。”

⊙杯茶禅理——高僧给我们的启示

不要偏离

金代禅师在修行之余,很喜欢种植兰花。到了一定的季节,在他的禅院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兰花,美丽典雅。

有一次,他要外出云游,临行前嘱咐弟子要按时给兰花浇水。这位弟子知道金代禅师对兰花的钟爱,因而在给兰花浇水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出错。

可是,有一天,弟子在给兰花浇水的时候,却不小心绊到了架杆上,把一整架兰花都掀翻在地上,弄得花叶凋零,断根外露,满地狼藉。他十分惊恐,师父那么喜欢兰花,现在弄成这样,可怎么办呢?

金代禅师回到了禅院后,弟子硬着头皮上前去,请求师父责罚。谁知金代禅师竟然一点儿也不生气,而是淡然笑道:“我养兰花,是为了让美丽的兰花装扮禅院,是为了开心快乐。如果我为此而生气,岂不是偏离了本心?”

能否放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

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又不敢问。这样又走了20里路,他实在忍不住了,就问道:“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

老和尚淡然地说:“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20里地还没放下?”

咸淡由之

1925年初秋,弘一法师因战事而滞留宁波七塔寺。一天,老友夏丏尊前来拜访。他看到弘一法师吃饭时只有一道咸菜,便问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弘一法师道:“咸有咸的味道。”饭后,弘一法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丏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白开水?”弘一法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高僧选徒

兄弟二人皆有远游修道之志,无奈父母年迈,妹妹年幼,老大家中还有病妻。

某日,一位高僧路过,兄弟二人想拜其为师,并将家中的难处诉说一遍。高僧双手合十,微闭双目,说道:“舍得,舍得,没有舍哪来得?你二人悟性皆不够,十年后我会再来。”然后便飘然而去。

哥哥顿悟,手持经书决绝而去。弟弟望望父母,看看病嫂幼妹,终不能舍弃。

十年后,哥哥归来,口诵佛经,仙风道骨。弟弟却已弯腰弓背,面容苍老。

高僧如期而至,问二人十年中有何收获。哥哥说,游遍名山,访遍名寺,诵经千卷,感悟万千。弟弟说,十年内送走老父老母,病嫂身体康复,幼妹成家立业;自己却为生活所累,无暇诵读经书。

高僧微微一笑,决定收弟弟为徒。哥哥不解,追问缘由。高僧道:“佛在心中,不在名山名寺;心中有善,胜读真经千卷;父母尚且不爱,谈何普度众生?”

众善奉行

白居易向鸟巢禅师请教:“佛法的大意是什么”鸟巢禅师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鼻孔里哼了一声,说:“这个连3岁的小孩也会说。”鸟巢禅师说:“虽然3岁的小孩也说得出,但80岁的老翁也未必能做得到。”白居易衷心信服。

不如求己

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到观音菩萨的像前,佛印禅师合掌礼拜。忽然,苏东坡问了一个问题,“人人皆念观世音菩萨,为何他的手上也和我们一样,挂着一串念珠?观世音菩萨念谁?”佛印禅师:“念观世音菩萨。”苏东坡:“为何亦念观世音菩萨?”佛印禅师:“他比我们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

杯茶禅理

有一天,一个人来向南隐禅师问禅,禅师以茶相待。他将水注入来宾的杯中,杯子满了,禅师却好像没有发觉,继续往杯子里注水。

望着茶水溢出杯来,流的满桌都是,那人忙对南隐禅师说:“杯子满了,茶水已经漫出来了,禅师不要再倒了。”

南隐禅师停下来。“你就像这杯子,”他微笑着说,“你的头脑里装满了对禅的看法和想法,却来问我。如果你想听我说禅,你得先把自己的杯子空出来啊!”

■ 佛教经典、众神、名胜与高僧 ■

佛教经典极多,其中《金刚经》《心经》《坛经》等较为大众所熟知。佛教诸神,从上到下按照果位的高低,依次为佛、菩萨、罗汉、天神。此外,佛教还有四大名山、四大石窟及众多知名寺庙。佛教的历史上有许多高僧大德,他们的故事广为传颂。

⊙佛门圣典——中土佛教重要经典略说

佛陀去世不久,由弟子大迦叶主持,召集众比丘,在王舍城的七叶窟举行了第一次结集,形成了一致认可的经典。据传说其后几百年又有过三次结集。

中国大规模系统地翻译佛教经论是从5世纪初开始的,其代表是鸠摩罗什。汉地译经事业到隋唐时达到极盛,出现了最伟大的译师玄奘。晚唐之后,汉地翻译印度佛经渐少。

禅宗

《顿悟入道要门论》,大珠和尚著,是把小雅引入佛经的第一本书,通俗易懂。

《坛经》,记载禅宗六祖惠能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和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其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

《金刚经》,佛教的重要经典。佛教认为,依此经修持能得无上正等正觉,成就金刚不坏之身,脱离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到达苦海彼岸。

《维摩经》,旨在于宣传大乘般若空观,直见真如佛性,与禅宗理论最为吻合。此经与《坛经》所示道理有很多共通之处,历代祖师也多引此经言句以接引后学。

《楞伽经》,大乘佛法中综合了“虚妄唯识系”及“真常唯心系”的重要经典,说明唯心、如来藏及阿赖耶识的教义,传说由禅宗祖师达摩传授于二祖慧可。

《圆觉经》,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是唐、宋、明时期禅宗盛行讲习的经典。

天台宗

《法华经》,集大乘思想之大成,说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和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等内容。其空性说和《般若经》相摄,究竟处则与《涅盘经》沟通,指归净土,宣扬济世,兼说陀罗尼咒,其主旨在于会三乘方便,入一乘真实。

《大智度论》,鸠摩罗什译于后秦年间,主讲中道实相,以二谛解释实相,发挥般若思想,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作系统解说论证。

此外,还有《大般涅盘经》和《大般若经》。

净土宗

《阿弥陀经》,包含了净土法门的纲领性的内容——信、愿、行。净土法门是佛陀大悲愿力留给末法众生的对症良药,可以让末法众生往生净土,皆能成佛。

《观无量寿佛经》,本经是释尊在灵鹫山,于1250人之声闻众和32000菩萨众之前,以王舍城所发生的宫廷事变为起因而述说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