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5226500000058

第58章 优伶——予人欢笑,自饮苦酒(1)

优伶,统指以歌、舞、乐等为业的艺人。在古代,优伶用他们婉转的歌喉、优美的身姿和戏谑的表演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营造出歌舞升平的社会氛围。人们都依恋他们、亲昵他们,但同时又侮辱他们、作践他们,艺术的尊荣与艺术家的低贱构成了强烈的反差。

■ 巫觋事神——优伶的产生与发展 ■

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诞生了专门的神职人员,负责部落的祭祀、占卜、祝祷、驱疫等。这些人被称为“巫觋”,而巫觋事神的一个重要手段便是“歌舞”。因此,人们常将“巫”视为优伶艺人的远祖。

优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戏曲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它从先秦优伶的滑稽戏脱胎而来,经过汉魏六朝的故事剧、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南戏、元代的杂剧、明清的传奇等发展阶段,逐渐走向成熟。

中国最早的职业演员,大约产生于西周末年,那时称其为“优”。这些“优”是奴隶主贵族的家养奴隶,善歌舞。优主要在贵族们饮宴时歌舞助兴,有时模仿一些人的言谈举止,以博得众人开怀一笑。最早的优伶,是春秋时楚国的优孟和晋国的优施,以及战国时的优莫。早期的优伶乐舞机构在商代出现,当时称为“瞽宗”。在那里专职乐舞人员实施乐舞管理、传授乐舞。

汉朝经济繁荣、文化鼎盛,艺术表演活动也十分热闹,可谓百戏杂陈。“百戏”指所有能够诉诸人的感官,引起人们审美快感的技艺,包括音乐、歌唱、舞蹈、武术、杂技、幻术、滑稽表演等。当时,大批民间艺人被征入宫中,一些贵族也开始在家中蓄养精于百戏的优伶,以供娱乐。优伶表演的内容也突破纯歌舞的性质,融入了较强的故事性。

唐代的优伶歌舞表演中,有一种滑稽戏——参军戏。唐代善于演“参军戏”的名角不少,黄幡绰、李仙鹤二人还曾因善演参军戏而得到过皇帝的宠爱。

“参军戏”的由来

传说,后赵的参军周延,因在任期间盗窃宫中的黄绢被绳抓。赵高祖特令优伶们在宴会上表演此事,以儆效尤。饰演周延的演员一身黄绢衣,另外一个优伶问:“为何混迹于吾辈中?”“周延”就指着身上的绢衣说:“我本参军,只因这……只好来此了。”演到这里,君臣哄笑一堂。久而久之,人们就将这种戏称为“参军戏”。

北宋时,温州一带出现“南戏”。初期的南戏剧情较为简单,只需要三四个演员,多用小曲演唱。当它被城镇居民接受之后获得了一些发展,结构也复杂起来。长戏可达五十多出,短的也不下二三十出。其曲调以南曲为主,有时也吸收某些北曲腔调。南戏的角色主要是生、旦、净、末、丑、外、贴七种,演唱的形式很灵活,既有独唱、接唱,又有合唱。

杂剧是元代北方地区的一种短剧,兼有歌舞、对白且能表演故事。每本四折,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如果故事情节过于复杂,就再加上一个小小的“楔子”。在这四折戏中,优伶们要用不同的宫调演唱,男主角叫正末,女的称正旦,配角有外末、冲末、外旦、净、搽旦等。

明清传奇是长篇戏曲,情节往往奇特怪异、曲折动人,多取材于唐传奇,在南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传奇在演出时,也要分很多出,每出还要加上出目,有的时候还采用南北曲合套的形式。此外,清代还出现了上百种地方戏,以昆曲、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乱弹腔、秦腔、楚腔、三簧腔、柳子腔、弦索腔等较为有名,各种地方唱腔互相争鸣,百花齐放。

戏中角色分工

在一部戏中,男主角通常为正末,女主角则为正旦;副末开场为领班,外旦、搽旦等为女配角。发展到后来,戏中的角色越来越多,大致分为九类,分别为生、旦、净、末、丑、贴、副、外、杂。戏曲中生、旦、净、末、丑等各种角色,各有千秋。虽然它们之间最终要分出高低主次,但若想演好一出戏,必须有各个角色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才可以。否则,极有可能被观众赶下舞台。

回顾我国戏曲产生、发展的历史,也就等于回顾了优伶走过的历程。优伶——后来称戏曲演员——从最初专供统治阶级玩乐的工具,逐渐下移,成为下层民众娱乐身心的艺术表演者,体现了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进步性。

■ 严师高徒——十年如一日勤学艺 ■

优伶学艺的戏班有大有小,其日常管理的内容也因师父的不同而各异,但他们有一个毋庸置疑的共同之处,那就是极为残酷、苛求。人们在舞台上看到的精湛表演,无不是通过这种残酷的管理、训练换来的。

幼童进科班学艺,须由家长立下“关书”,并由保人签名画押。进入科班学习,称为“作科”。作科期间,班主和教师根据学员们的形貌、嗓音等条件,来确定他们是学习生、旦,还是净、末、丑;学文,还是学武。学习的科目有喊嗓、吊嗓、翻跌、武打、歌唱、拉身段等,有时也集中排练一个剧目。

戏中角色名称的由来

有种说法,认为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名称是剧中人物身份的简化。“生”就是生员的简称;“旦”指的是小姐,“姐”字去掉“女”旁剩下一个“且”字,把“且”字的下部断开,就是“旦”字;“净”的含义更简明,登台之前要上彩涂面,上彩之前当然要先洗净脸、刮净胡须了;“末”角就是指末将;“副”角指的就是副帅。

练嗓子是科班孩子的“必修技”。无论冬夏,在每天太阳未出之时,戏童便来到空旷的地方,或是树林边,或是草地上,尽情发声,气出丹田冲喉直呼。之所以要气出丹田,是因为丹田之音悠远、深长、嘹亮,不似喉头发声短促、艰涩。这样苦练数年,才会使自己的声音浑圆、嘹亮、富有节奏感,登台之后才能一鸣惊人。

除练唱功之外,他们还要练武功。武功又分为翻跟头、蹲马步、倒立等名目。翻跟头又有虎跳、吊毛、抢背之说。据说虎跳是指两手先后着地再侧着身子翻;吊毛则是腾空翻,翻过以后脊背着地;抢背是手和头都不着地,翻过去后肩膀着地。这些都要练到家才行。

戏班的训练一般从早晨持续到晚上掌灯时分,中间扣除短暂的午饭时间,休息是不可能的。除非有的孩子坚持不下来虚脱了,师父们同意让他暂时喝一点红糖水,休息一会儿。即便如此,耽误的这点时间后面也要抽时间补上。

不可小看的“丑角”

别看那些小丑们在舞台上蹿蹦跳跃,其实丑角是一个极显功力的角色,不是一般人能演得了的。他们无论谈笑、起坐都不受到格律的约束,表演非常自如,但非常讲求台步技术。历史上,优孟、东方朔、唐玄宗、清高宗等名人,都曾客串过丑角。

如此艰苦的练习是不间断的,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既没有星期天,也没有节假日。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回忆早年学艺的情景时,曾动容地说:“寒风凛冽的冬天,姐姐说:‘脱下棉袄来!’我就赶紧脱下棉袄,姐姐推开房门,向院子里泼了一盆水,立即结成冰。姐姐说:‘小凤快跑圆场。’我穿着单衣,猛地出了屋在冰面上跑圆场,跑得满身发热,手指冻得紫红,姐姐不叫停不敢进屋。夏天三伏天,姐姐要看我的功,让我在院里练,在太阳底下还要加上两件衣裳。”从这位艺术家的辛酸经历,不难看出戏班管理的严格和训练的艰苦。

学员毕业,叫“出科”。出科时,学员要焚香谢师,领回“关书”。如若照旧在该班演唱,老板即按其技艺水平的高下,为他“开戏份”,规定拆账的比例数,少者铜元数十枚,多者两百余枚。倘不愿留在本社的,则准许其自由投奔别的戏班或独立谋生。

“科班”真相

科班出身,现在指受过正规教育或专业训练的人。其实,“科班”原本是旧时培训戏曲艺人的“学校”,大都是由艺术造诣较高、声望素著的伶人自动发起创办的。幼童进科班学艺的期限一般为7~10年。进入科班学习,称为“作科”;从科班学成毕业,叫“出科”。

学员必须严格遵守班训班规,不得违犯。如富连成班的班训为“自古人生于世,须有一技之能,我辈既务斯业,便当专心用功。以后名扬四海,根据全在年轻”。这个科班还规定了“四要”和“四戒”。四要,一要养身体,二要遵教训,三要学技艺,四要保名誉;四戒,一戒抛弃光阴,二戒贪图小利,三戒烟酒赌博,四戒乱交朋友。

可以说,科班对学员的严格管束和训练有些野蛮,学员练功时稍有疏忽或品行举止上稍不检点,就会遭到责罚和打骂。不过,我们认为,“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提倡的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学艺精神。

■ 梨园瓦肆——学艺与演出的地方 ■

唐宋以前戏班演出时一般都在宫廷或者贵族的家中,而没有专门的戏馆。唐宋以来随着戏曲这种艺术形式向民间发展,于是出现了戏场、乐棚、勾栏、瓦肆等专门的戏馆。

唐朝的“梨园”,其功能主要是训练、调教器乐演奏、歌舞表演人员。在梨园中的受训人员称为梨园子弟,他们演奏技艺很高,有时还能得到唐玄宗的亲自指点,人称“皇帝梨园子弟”。梨园行在唐代的全面兴起,使得这一时期的歌舞艺人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技艺水平也相当高。李龟年、许合子的歌唱,裴兴奴、贺怀智的琵琶,张野狐的箜篌等,都为时人所称道。

“梨园行”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