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想法更要有做法
5228100000010

第10章 摸着石头过河(1)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的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和兑现曾经心动过的金点子!

要知道世界上所有的计划都不能帮助你成功,要想实现理想,就得赶快行动起来。成功者的路由千条万条,但是行动却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必经之路,也是一条捷径。

立刻行动起来,不要有任何的耽搁。

成功只属于勇于实现自我的人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

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自立自强的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还是一个人生存于世的根本。早在我国周代典籍《易经》中就讲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汉代典籍《礼记》中也讲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我们的祖先历来强调,凡是有志气、有道德、有本领的人,必定是自立自强的人。

几千年来,人类就凭借着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历经重重磨难,艰苦奋斗,生生不息,创造了伟大的人类文明。人类才能继续繁衍和生存。如同猪只须经历自立自强的过程,才能长出猪壳,才有生存的基础。如同小猪,经历了磨难,最终获得了它的保护伞——猪壳。

你能够使成功成为你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你能够使昨日的理想成为今天的现实。但是,靠愿望和祈祷是不行的,必须动手去做才能让你的理想实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有一位名叫西尔维亚的美国女孩,她的父亲是波士顿有名的整形外科医生,母亲在一家声誉很高的大学担任教授。她的家庭对她有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她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她从念中学的时候起,就一直梦寐以求当上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她觉得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才干,因为每当她和别人相处时,即便是生人也都愿意亲近她并和她长谈。她知道怎样从人家嘴里掏出心里话。她的朋友们称她是他们的“亲密的随身精神医生”。她自己常说:“

只要有人愿给我一次上电视的机会,我相信我一定能成功。”

但是,她为达到这个理想而做了些什么呢?她什么也没做,而在等待奇迹出现,希望一下子就当上电视节目的主持人。

西尔维亚不切实际地期待着,结果什么奇迹也没有出现。

谁也不会请一个毫无经验的人去担任电视节目主持人。

而且,节目的主管也没有兴趣跑到外面去搜寻人,相反都是别人去找他们。

另一个名叫辛迪的女孩却实现了西尔维亚的理想,成了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辛迪并没有白白地等待机会出现。她不像西尔维亚那样有可靠的经济来源,所以白天去打工,晚上在大学的舞台艺术系上夜校。毕业之后,她开始谋职,跑遍了洛杉矶每一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是,每一个地方的经理对她的答复都差不多:“不是已经有几年经验的人,我们不会雇用的。”

但是,她不愿意退缩,也没有等待机会,而是走出去寻找机会。她一连几个月仔细阅读广播电视方面的杂志,最后终于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北达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电视台招聘一名预报天气的女主持人。

辛迪是加州人,不喜欢北方。但是,有没有阳光,是不是下雪都没有关系,她只是希望找到一份和电视有关的职业,干什么都行!她抓住这个工作机会,动身到北达科他州。

辛迪在那里工作了两年,最后在洛杉矶的电视台找到了一个工作。又过了五年,她终于得到提升,成为她梦想已久的节目主持人。西尔维亚那种失败者的思路和辛迪的成功者的观点正好背道而驰。她们的分歧点就在于,西尔维亚在10年当中,一直停留在幻想上,坐等机会,期望时来运转,然而,时光却流逝了。而辛迪则是采取行动。首先,她充实了自己;然后,在北达科他州受到了训练;接着,在洛杉矶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最后,终于实现了理想。

失败者谈起别人获得的成功总会愤愤不平地说:“人家有好的运气。”他们不采取行动,总是等待着有一天他们会走运。他们把成功看做是降临在“幸运儿”头上的偶然事情。而成功者都是忙于勤奋的人,他们从来都不靠运气的降临,只是忙于解决问题,忙于把事情做好。

2、失败是磨砺人生的试金石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

释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末了才吩 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稍顷,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抓了茶叶放进杯子,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茶几上,微笑着请年轻人喝茶。杯子冒出微微的水汽,茶叶静静浮着。年轻人不解地询问:“宝刹怎么用温茶?”

释圆笑而不语。年轻人喝一口细品,不由摇摇头:“一点茶香都没有呢。”释圆说:“这可是闽地名茶铁观音啊。”年轻人又端起杯子品尝,然后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丝茶香。”

释圆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稍顷,小和尚便提着一壶冒着浓浓白汽的沸水进来。释圆起身,又取过一个杯子,放茶叶,倒沸水,再放在茶几上。年轻人俯首看去,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丝丝清香不绝如缕,望而生津。   年轻人想要去端杯,释圆挡开,又提起水壶注入一线沸水。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在禅房弥漫开来。释圆一共注了五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扑鼻,入口沁人心脾。

释圆笑着问:“施主可知道,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相差这么大吗?”

年轻人思忖着说:“一杯用温水,一杯用沸水,冲沏的水不同。”释圆点头:“用水不同,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才能释放出茶的清香。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沉浮的茶叶呢?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就像温水沏的茶叶,只在生活表面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而那些栉风沐雨的人,如被沸水冲沏的酽茶,在沧桑岁月里几度沉浮,才有那沁人的清香啊。”

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炽热的沸水呢?茶叶因为沉浮才释放了本身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和坎坷,才激发出人生那一脉脉幽香。

勇敢面对你的失败与挫折

任何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失败,不管你向前走的路有多少人在帮你,有多少的能力让你尽情发挥,有多少的物质与精神的帮助,更不管别人说你是多么顺利、多么容易、多少成功,你的心里知道有失败的痛苦,以及失败后才有的成功的滋味。因为,人总有七情六欲,人有情商,总有对世事不满意的地方,这些地方从小的方面来看,就是一种无法让你快乐的失败。

其实,人生的路上,总有人冲在前面,也总有人会落后。不管是成功与失败,人的态度百千种,有的人面对失败勇往直前,不管向前走的路是多么艰难,总是有人不顾一切地走在前面,把失败看成是下一次成功的基础,因而,为了获得成功,你必须知道失败的原因,必须执着于你正在做的事,喜欢并相信你正在做的事是有意义,是能够成功的。

同样的道理,肯定就有人害怕失败,在失败面前哭泣,失去信心,不敢面对自己和他人,不敢坚持自己所在进行的事业,只看到眼前的困难,这样的人看不到明天。其实,过去的失败才可能让我们清楚的知道,曾在哪里跌倒过,为什么跌倒,找出原因才能走后面的路。如同猪壳经过失败才清楚的知道蜻蜓并不属于自己。

1892年夏季,暴风雨席卷了美国密苏里平原,肆虐的洪水冲毁了公路、庄稼和农舍,许多人无家可归。一个瘦弱的小男孩穿着布满补丁的破烂衣服,站在农舍外围的高坡上,眼睁睁地看着棕色的河水汹涌而来,漫过河堤,席卷了农田。

?洪水卷走了一家人所有的希望,父亲扶着栏杆俯身呆望着桥下滚滚的河水,没有说话,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小男孩紧紧地抱住父亲的大腿,似乎要给父亲鼓励和力量。父亲终于重新上路。

不久后的一天,一位演说者到了瓦伦斯堡的集会上演讲,演说者雄辩的技巧、扣人心弦的故事深深地影响了男孩。从那一刻起,他发誓要当一名演说家。然而,笨拙的外表、破烂的衣服和少了一根食指的左手却总是让他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感觉非常自卑。

有一次,已经是一名师范院校学生的他穿着那件破夹克刚走到台上,就有人喊了一声“我爱你,瑞德·杰克!”紧接着,大家笑成了一团,原来在英语里瑞德·杰克与破夹克是谐音词。还有一次,他讲着讲着竟忘了词,在人们的口哨声中,他汗流满面地站在那里,尴尬至极。

连续十二次演讲的失败让他心灰意冷,他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又一次的比赛结束后,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家走,路过一座桥时,他停了下来,久久地望着下面的河水。

“孩子,为什么不再试一次呢?”不知何时,父亲已经站在他身后,正微笑看着他,眼里充满着信任与鼓励。像十二年前的那个午后一样,站在小桥上的父子俩又一次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接下来的两年里,他一直努力着。1906年,这个年轻人以《童年的记忆》为题发表演说,获得了勒伯和青年演说家奖,那一天,他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他就是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生导师和成人教育大师”的戴尔·卡耐基。

三十年后,戴尔·卡耐基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他的《成功之路》系列丛书创下了世界图书销售之最,在他去世后的许多年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人们仍在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地提起他的名字。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喜欢用这句“为什么不再试一次呢?”去鼓励自己的孩子们。是啊,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没有承担失败的决心和信心。戴尔·卡耐基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伟大的思想家艾丽丝·亚当斯那句话:“世上没有所谓的失败,除非你不再尝试。”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让人在感慨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深深的思考,许多时候,面对挫折与失败,或许我们也该对自己说这样一句话:为什么不再试一次呢?

所以,面对失败的态度很重要,不要怕失败,如同猪壳离开猪明显是一次失败的选择,但猪壳并没有气馁,并没有睢不起自己。爱迪生估计他发明电灯时,共做了一万上千次以上的实验。他成功地发现许多方法行不通,但还是继续做下去上到发现了一种可行的方法为止。他证实了大射手与小射手之间的唯一差别;大射手只是一位继续射击的小射手。他说:我只是排除 了两千种可能性,因而缩小了可以成功的范围。虽然一次的失败,便足以使多次的成功毁于 一旦,而多次的失败,却可能是另一次成功的契机。许多遭受重大挫折而屹立不倒的人,无不善于从失败中总结成功的经验。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将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族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板隔开。透明的玻璃板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使鳄鱼撞不破这道由玻璃构成的墙,而又能让鳄鱼看到小鱼,小鱼也能看到鳄鱼。

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而小鱼也害怕得四处乱躲,看起来就象在真正的海里,那种物竟天择的场面。但是,它失败了,鳄鱼虽然很吃惊,但毫不气馁。它用自己简单的思维,接着又向小鱼发动了第二次更猛烈的攻击,当然,它肯定又失败了,并且这次还受了重伤。休息一会儿后,它仍然展开猛烈的攻击,就这样,第三次、第四次……,多次攻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

这时,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认为这是一道攻不破的墙,不再徒费力气,就习惯地呆着。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所有努力,最终活活饿死。

可能,有的人看到这个故事后,会在心中嘲笑鳄鱼的愚蠢与懦弱,简直跟傻瓜一样。其实,许多时候,当挫折接踵而至,当失败如影随形,当遇到屋漏偏逢连夜雨,当祸从天降的时候,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不也曾如同鳄鱼一般,不再去碰撞,放弃所有的努力,静静听任命运的安排吗?

其实,失败往往比成功更能增长经验,成功和失败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失败的总结就不会获得成功,可以说,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人士都会经历失败。失败是成功过程的一环,失败后的努力能让你取得真正的进步,关键是在于你面对失败是放弃还是勇往直前,如果你坚信自己不畏艰难,愈斗愈勇,总有一天成功会如期而至。而那些被失败的阴影所笼罩,从此陷入泥潭不能自拔,以致心灰意冷甚至畏缩不前,不敢再有所尝试的人来说,成功的果实始终离他们很遥远。

世间事贵在过程,失败訑是过程的一种,成功也是一种,只是成功需要失败的考验。人有钢铁般的意志,除非你放弃,否则你永远不会被打垮。所以,不要因为失败而变成一个懦夫,一个放弃希望的人,当你使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有成功时,不要放弃,只要总结失败的原因再开始,从头再来。如同猪壳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败,并不放弃自己,努力的积极的去寻找猪。

在苏格兰国土上,有一位勇敢善战的国王。那位国王曾六次带领他的军队和入侵的敌军作战。可是由于战略战术不当,国王六次都以失败告终。他带领的一支军队,被打得人马四散,溃不成军,最后连他自己也没有隐身之处。他绝望地想:完了,这下子恐怕是再也没有挽救的希望了。

正当他靠着柱子痛苦、绝望,然后,他把头仰靠在柱子上,他便望见草棚的柱子上,有一只小小的蜘蛛正在拉丝结网。国王失神地、呆呆地就望着那个蜘蛛,就这样望着,望着。

那蜘蛛从这一端爬到另一端,眼看着将丝挂上,一阵风吹来,丝断了!蜘蛛只得返身回去,再次拉丝、结网,眼瞅着又一根丝已经挂住了,一只麻雀跳上跳下,一振动那丝又断了。国王喃喃自语:“可怜的小蜘蛛啊,你也像我一样失败了!”可是,再看看那蜘蛛呢,它并没有停止拉丝结网。最后,一张完好的蜘蛛网总算结成了。

国王看着看着,惊叫起来:“一只小小的蜘蛛都不怕多次失败,最后终于成功,何况人呢?”国王得到蜘蛛的启示,满面愁容一扫而光。经过再一次的努力,国王的人马又组织起来了。经过一番训练,再次出征,这一回终于打了一次决定性的大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