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想法更要有做法
5228100000018

第18章 影响行动的内在(3)

那晚他洋洋洒洒写了7张纸,描述他的伟大志愿,那就是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牧马农场,并且仔细画了一张200亩农场的设计图,上面标有马厩、跑道等的位置,然后在这一大片农场中央,还要建造一栋占地4000平方英尺的巨宅。

他花了好大心血把报告完成,第二天交给了老师。两天后他拿回了报告,第一页上打了一个又红又大的F,旁边还写了一行字:下课后来见我。

脑中充满幻想的他下课后带着报告去找老师:‘为什么给我不及格?’

老师回答道:‘你年纪轻轻,不要老做白日梦。你没钱,也没家庭背景,什么都没有。盖座农场可是个花钱的大工程,你要花钱买地、花钱买纯种马匹、花钱照顾它们。你别太好高骛远了。’接着老师又说:‘你如果肯重写一个比较不离谱的志愿,我会重打你的分数。’

再三考虑好几天后,他决定原稿交回,一个字都不改。他告诉老师:‘即使拿个大A字,我也不愿放弃梦想。’”

蒙提此时向众人表示:“我提起这故事,是因为各位现在就坐在200亩农场内,坐在占地4000平方英尺的豪华住宅中。那份初中时写的报告我至今还留着。”他顿了一下又说:“有意思的是,两年前的夏天,那位老师带了30个学生来我的农场露营一星期。离开之前,他对我说:‘说来有些惭愧。你读初中时,我曾泼过你的冷水。这些年来,我也对不少学生说过相同的话。幸亏你有这个毅力坚持自己的梦想。”’

习惯点拔:

自己拿定主意,追随自己的梦想。只要有毅力和恒心,最终美梦会成真。

做人首先应该自立自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在求生存、求发展,然而由于每个人的观念不一样,所以,对自己的要求也不一样。有的人能做的事情也不去做,也说不会做,依赖性太强,只想着依赖家长,依赖别人;有的人没志气,缺乏上进心,整天疲疲塌塌不得过且过;有的人经不起一点困难和挫折,不能知难而进,总是知难而退;有的人玩心太重,玩起来劲头特别大,静下来工作就会无精打采,潦草、甚至旷工不做。这些人,谈何自立自强?

自立自强就是不依赖别人,不安于现状,勤奋,进取,靠自己的劳动生活,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断向上。以此获得精神与物质的满足。自立自强是良好的品质,可贵的精神。自立自强的人,不论在工作,学习还是在生活上,凡是能自己干的,都不会依赖别人,把依赖别人、不思进取、不努力看作是没有出息的表现,是不光彩的行为,将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的美好生活和获得事业的成功看作是一种莫上的光荣。

自立自强的人懂得做人的道理,知道生存的原则,明白如果不自立自强,总有一天会被社会所淘汰,而自己也不可能丰富生命的体验。如同猪一样,坚持自立自强的思想,一代一代的猪才能生存下来。

很小的时候,她也像别的孩子一样,拥有许多美好的梦想。其中,她的最大梦想就是上学读书,可是,她却从来都没有得到走进校门的机会。原来,在5岁时,她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变成了一个残疾儿童。但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她却没有沮丧和沉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她,就是张海迪。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她却能发愤学习,学完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知识是一笔财富。忍着病痛,刻苦学习的张海迪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财富。凭着这笔财富,她终于自学成才,取得了成功。

1981年12月,《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张海迪的事迹;1983年2月,张海迪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还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

1983年海迪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韩国出版。

张海迪的事迹广为流传,要是换成你,这样艰难会不会感到非常痛苦,甚至想要哭泣呢?

可是,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张海迪却没有因此而哭过。她说:“我这些年来从没有为病痛哭过,让自己哭的是为那些热心关爱自己的人!”

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挑战、激烈竞争的时代,如果我们不具备自立自强的品质就很难生活得有意义。象张海迪,如果她选择依赖父母,依赖国家帮助也在情有可原之中,那样的她,只能是作一个附身虫般的生活。但是她选择了自立自强,虽然吃了不少的苦,受了众多的磨难,最后,她成功,她的生命更具有非凡的价值。

作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自立自强的精神,不依靠自己解决问题,不能独立地走出困境,敢于面对挑战,他就无法适应这个社会,就有可能被淘汰;而作为一代人,如果没有自立自强的精神,国家就无法强大,作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立自强的精神,这个国家就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要重视从小培养孩了自立自强的精神,培养孩了富有开拓精神、创新精神,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培养他们自己动手修理、到外边参加劳动的习惯。不管贫富,都要培养。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他们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如同猪爸爸和猪妈妈教育小猪一样,让小猪自食其力,独自生活。

刘女士,40岁,丈夫提出离婚。家庭出现了危机。她认为自己做了十多年的全职太太,放弃自己的事业,每天打理老公儿子的生活起居,辛辛苦苦为家做了很多却得不到丈夫的认可,百般痛苦,吃不下睡不着,受到严重打击。

痛苦反思后,她决定离婚,既然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她也不再依附于别人,不再这样没有自我的活下去,她坚信,没有过不去的坎。

脱离社会15年,这个年龄很难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但她下定决心,不怕累不怕苦,不再缅怀过去的优裕生活,决定自立自强,找不到工作就去当保母,当清洁工,以积极的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所发生的一切。慢慢的,她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不断的努力下,经过两年时间,攒足钱顶下了一家餐馆,当起了老板。

后来,她丈夫又提出复婚,承认了他以前的错误。看在儿子的基础上。她答应了,但是她要求必须做自己的事业。

现在社会男女平等,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女人在经济上大多依靠丈夫,而从某种角度上讲,家庭就是女人的全部。可是世间没有一层不变的事,婚姻也有太多的变数,谁也无法预料将来。倘若婚姻遭遇变故,自立的女人一定会很快站起来,因为她有自立自强的品质,容易找到自己的支点,而害怕自立的女人,则会失去精神支柱,感到天地塌陷,全线崩溃。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举不胜举。

女人更需要自立自强,必须从思想上,能力上加强自己。只有如此,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变故,至少,都能很快站起来,能够养活自己,能够生存下来,更重要的是,自立自强的女人会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得到人们的尊重,能够找到自我。象小猪,最终长出了猪壳,获得了生存的本领。

在培养自立自强品质上,有些国家做得比较好,原西德的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在瑞士,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佣人边学习语言。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

有一个人一直想成功,为此,他起早贪黑,不眠不休,做过种种尝试,但到头来,他连一份工作都找不到,更何谈如何取得事业的成功。为此,他非常苦恼,觉得自己认真努力了,为什么连份工作都找不到呢?

于是,就跑去问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是一个老船员,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却一直关注着儿子。见儿子问自己,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很早以前,我的老船长对我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间,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老船长说:要想有船来,就必须修建自己的码头。

儿子听了这话沉思良久,还是不得要领。他继续奔波忙碌。一天,他到一家公司应聘销售,招聘的人问他,你有什么技能?你做过什么工作?你看过《谁是最伟大的推销员》这本书吗?突然,他领悟了父亲说的那句话。这是一个知识的时代,没有知识,靠乱闯乱撞,瞎干苦干,成功的机率几乎是微乎其微。

这之后,他不再四处尝试,而是静下心来,好好读书,边做边学。不但上了大学,而且成了令人羡慕的博士后,拥有了知识和技能。

现在他根本不必四处找工作,有不少公司经常打电话来,希望他能够加盟,而且待遇好得惊人。

“困难象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是致理名言。因此,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我们要勇敢面对,面对了才有另一番天地,或许,困难正是促进你走向成功的捷径,迎难而上,这才是上等人生哲学。

人生看似很曲折,其实,除运气占一点点成份外,更多的来自于自己的努力,是否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是否有敢于挑战生活的勇气。如果能够做到抛弃浮躁,锤炼自己,加强自我的素质,机遇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自立自强的品质,需要每个人更能强化自己,丰富自己,让自己发光,培养责任和社会义务感。为自己努力修建一座高质量码头,何愁到不了幸福的彼岸。

也许,自立自强的过程会让你觉得累或苦,还可以伴随着病痛与折磨,可是,当你战胜困难、锐气不减、激情犹在的时候,当你以更新的姿态,以更刚强的生命力去迎接命运的挑战的时候。你会发自内心的感叹自己并没有浪费这青春年华。你都会为自己做到了自立自强而骄傲不也。如同小猪经历了挫折和痛苦,做到了自立自强。也只有做到了自立自强,你的人生,才会达到无怨无悔的境界。你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5.习惯与方法:行动力的节奏

要想改变世界就得改变自已

是你改变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你?年轻人经常谈到这个问题。如果你想改变你的世界,首先就应该改变你自己。如果你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也会是正确的。这就是积极心态所谈及的主要问题。当你抱着积极的心态时,你世界中的一些困难与挫折便会在你面前低头。有一位牧师讲了这样一个令人惊奇的小故事。

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我要准备次日用的讲稿。妻子出去买东西了。那天在下雨,我的小儿子吵闹不休,令人讨厌。最后,我在失望中拾起一本旧杂志,一页一页地翻阅,直到翻到一幅色彩鲜艳的大图画——一幅世界地图。我就从那本杂志上撕下这一页。再把它撕成碎片,丢在起居室的地上,对儿子说道:“小约翰,如果你能拼拢这些碎片,我就给你2角5分钱。”

我以为这件事会使约翰打发掉上午的大部分时间。可是没过10分钟,就有人来敲门了。原来是我的儿子,他手里拿着一幅刚拼好的地图。我惊愕地看到约翰如此之快地拼好了一幅世界地图。

“孩子,你怎样把这件事做得这样快?”我问道。

“啊,”小约翰说,“这很容易。在另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就照着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地图也就是正确的。”

我微笑起来,给了儿子2角5分钱。“你也替我准备好了明天的讲稿。”我说,“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也会是正确的。”

摒弃坏习惯,培养好习惯

◆ 奥格?曼迪诺给青年人的忠告: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野,来自于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大门。

怀的习惯容易耽误一生,而好的习惯可以使你走向成功。一个人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但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只要摒弃坏习惯,培养好习惯,我们就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先来看几个关于习惯的事例。

一个刚刚毕业来到企业的大学生,喜欢抽烟,又舍不得把好烟分给别人抽,因此在他的烟盒内装有两种档次的香烟,高档的自己抽,低档的给别人抽。结果这个人的结局比较尴尬,没有几个朋友,没有晋升,没有影响力。所以,有人说,习惯决定命运。

在二次大战期间,邱吉尔已经六十多岁了,却能够每天工作十六小时,一年一年地指挥大英帝国作战,实在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它的秘诀在哪里?他每天早晨在床上工作到十一点,看报告、口述命令、打电话,甚至在床上举行很重要的会议。吃过午饭以后,再上床去睡一个小时。到了晚上,在八点吃晚饭以前,他再上床去睡两个钟点。他并不是要消除疲劳,因为他根本不必去消除,他事先就防止了。因为他经营休息,所以可以很有精神地一直工作到后半夜之后。

约翰?洛克菲勒也创了两项惊人的纪录:他赚到了当时全世界为数最多的财富,也活到九十八岁。他如何做到这两点呢?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他家里的人都很长寿,另外一个原因是,他每天中午在办公室里睡半小时午觉。他会躺在办公室的大沙发上——在睡午觉的时候,哪怕是美国总统打来的电话,他都不接。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细心,我们就会发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成功的人似乎永远都在成功,仿佛有一种魔力在驱赶着他走向成功;而失败的人似乎永远都在失败,仿佛他天生就注定是个失败者。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难道是上天的安排?——当然不是。许多研究行为科学的学者和研究成功的励志大使给出了我们答案:是“习惯”两个字在起作用。事实上确是如此,如果一个人习惯于勤奋,他就会成功;如果一个人习惯于懒惰,他就会一事无成。

那么,什么是习惯?习惯就是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行为。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行为习惯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习惯经过我们的反复行为,会不知不觉变作我们本能的一部分。习惯是一种能左右我们的神奇力量,它决定着我们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