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八王的灵魂儿让两个鬼差押解着入了地狱,一路上,八王见到峰尖入天的雪山,无数个犯了罪的鬼魂被钉在山壁上,只能向着来来往往的人嚎叫,痛苦不堪;此外还有鬼差使一根长的不见尾的钩竿穿着鬼魂的舌头,从后脑贯出,十分残忍,鬼魂只能一个个的跟着鬼差走;另有十几个鬼差正齐心协力用一杆又粗又大的铁柱子,站在梯子上在一口滚烫的大锅子里不断的搅拌着,只见这锅子里装的全是沸腾的油,一群白衣散发的鬼魂排着队等着受刑,八王好奇的问道:”他们即将要下油锅了,为什么不逃呢?!”其中一名鬼差答道:”他们生前作恶多端,该有此报!”八王叹道:”该有此报……如果人世间的恶人也能够像他们这样甘于接受惩罚,那么阳世不就少了许多痛苦之事吗!”那鬼差冷笑道:”贤王懂得自律,就当人世间的人都如你一般知道自律两字吗?人偶尔犯错,有时会抱着不会被发现的侥幸心理而越陷越深,有些则干脆自暴自弃,反而壮着胆大做恶事哩!”另一名鬼差接茬道:”也有些是被宿命所缠,不断地犯下错误,这倒怪不得他们自己,皆因前几世做恶太深,所以必须一世一世的去偿还,直到还清为止。凡此种种,便是因果循环之理。”八王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些什么。
两名鬼差将八王带至阎罗殿,早有威风凛凛的阎罗王,两旁侍立着鬼判与一众小鬼。”八贤王赵德芳,本王在此已等候你多时了。”阎罗王徐徐的说,嘴里吐出几缕幽幽的绿焰,他的嗓音洪亮,在八王的耳际嗡嗡作响,心跳都似加快了一拍。
八王不怯也不躲,只是笑咪咪的说:”劳您久等,小王真是该死啊!”
阎罗王两只眼睛瞪的像灯笼似的,他丢了个眼色给鬼判。鬼判忙翻出生死簿,道:”八贤王赵德芳,宋真祖之子,历侍三代君主,死因为宋仁宗投毒,对吧?”
八王点了点头算是回答。
阎罗王接着鬼判的话说:”赵德芳你听着,本来你爱民若子,力保忠臣,按照惯例,本王当留下你在这地狱中担当一职,使你免于受轮回之苦,可惜的是,早年间,你乱人伦,妄图弑父,无论你积下多少阴德,这一条罪过仍是不可免的,所以本王现判你马上投胎转世,但看在你广积阴德的份上,此世仍让你投于帝王之家,把已成颓势的朝廷全部败光,就算你功德一件,如何?”
八王叹了口气,道:”谁家的江山不是辛苦打来的呢,何必要我做这种事?”
阎罗王笑道:”你是有所不知,俗语说:国之将亡,必生妖孽。你要投去的这一世天下,原是姓杨的,他们屡次藐视天帝,对外,不施****之政;对内,不按礼法周全,把好好的一个天下,搞的是乌烟瘴气,此次你就要做一回亡国的妖孽,让真正贤德的人有机会掌控天下,这样,百姓才有好日子过,天道才能倡盛,对不对?”
“是啊,十年风水轮流转,皇帝也该换着做。”八王咪起两个眼睛笑道,鬼判没有听出他言语内的讥刺之意,也跟着傻笑起来,被阎罗王狠狠的瞪了一眼。八王清了清嗓音说:”阎罗王,我既已身死,前尘往事再与我无关,我倒宁愿接受应有的惩罚,要拔舌或扔油锅都随你便,只是我再也不想抽身于帝王之家了。”
阎罗王颇有些不高兴,但仍好言好语的劝着:”照例你们皇族中人都可以在此谋个一官半职,不必像一般的百姓们那样吃各种各样的苦,你死去的父兄都已经在这里扎根,难道你不想早日赎清你的罪孽,早些在此间与他们团聚吗?”
八王低头不语,阎罗王又好言相劝了一会,见他毫无领情之意,不由得气的鬓发倒竖,两个大獠牙自咧开的大嘴间生出,十分阴森恐怖。八王突然仰天笑道:“妙哉!想我们生时,在阳间是何等的尊贵体面,死时更是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广建陵园,谁料到死后,一家人竟在这阴间重逢了!”
阎罗王见八王已有服软的意思,便恨恨的叫来一群小鬼,仍像来时那样,押着八王去投胎。
这群小鬼前呼后拥的围着八王,一行人来到一条汹涌的河川之前,有一位破衣烂衫的老婆婆盘腿坐于河边,面前放着一只闪着寒光的白瓷碗。小鬼告诉八王,这便是忘川河,那老婆婆便是孟婆了。孟婆见有人来投胎,骂骂咧咧的起来后,用那白瓷碗自身后的河川舀了一碗水,送到八王面前,凶神恶煞的说:”喝了这碗忘川水,你就能忘掉前世所有往事。”八王依言一饮而尽,脑中顿时像是一座突然被搬空了的仓库一样,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孟婆又舀了一碗水,道:”喝了这碗孟婆水,你就能忘掉一切恩恩怨怨,重新投胎做人了。”八王接过水碗正要喝,却突然停了下来,一旁的孟婆并小鬼众人唯恐生变,都急急的催他快喝,八王苦笑一声,仍是一饮而尽。孟婆指着滔滔不绝的河水说:”过了这座奈何桥,你就能再次投为人身了。”她所指的地方竟浮现出一座半透明的石桥,只见其头,不见其尾。
八王信步走上奈何桥,脚下就是汹涌的河水,走着走着,河水中竟相浮现出许多的人和事,八王现时只觉得这些都很面熟,但已经记不起来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如果宫中也有这样一座奈何桥该有多好。无论悲喜,过了这座桥就什么都不剩下,可以安心的做皇上的奴才了。多好啊!”
八王大声讥笑着,双眼死死盯着浮现在河水上的一个小小的人影,可当他再回想时,这人影早被浪淘卷走,他连对方的面目也记不清了。八王愣了一会,继续向前走,这奈何桥竟像没有尽头似的,前方永远是没在一片幽黑之中,八王心中有些没底了。
“……”
八王闲倚在寒气逼人的栏杆上,即使是现在,他也像是在南清宫中慵懒的游玩着一样,半轮明月斜斜地照在半空,那苍凉的月色像是要把人的心都焙冷,阴郁的表情第一次出现在八王脸上。
再说这杨姓天下,自先王起,在与外邦的问题上就一直采取谈判的手段,无论对方强弱,一味采取进贡的方法求得一时平安,因此国力日见削弱,太子登基以后,于文治武功上都没什么卓越的贡献,倒是在子嗣的问题上赶超了先帝,万岁爷一向热衷于美色,把先帝所订的三年一选秀改成了一年一选秀,因此后宫佳丽无数,子女成群,民间尝讥笑道:”这世上的美女早就全进了宫了!”左拥右抱后,皇上又苛捐杂税,常常动用国库的存银来博美人一笑,可怜老百姓们被瑶役压的抬不起头来,生计日见艰难。
且说后宫中有一位陈姓妃子,生的貌美无比,皇上甚是宠爱,引来其他妃子的嫉恨,再加上她本人出身寒微,没有强大的娘家支持,人人欲除之而后快,有人在皇上面前造谣诽谤,有人在背后耍阴谋,有人则把目标锁定陈妃身边的得力亲信,欲叫她折翼断手,再无可用之人……等等阴险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陈妃为人敦厚,不擅与人争斗,所有的苦楚,也只有自己忍了。今年春分时节,京城长安细雨连绵,已有多日,处处都飘荡着湿霏的不安气氛。陈妃在游御花园时,突然分娩,生下一个容貌盖世无双的漂亮皇子来,奇的是孩子落地的那一刹那,长安雨止,种在御花园中的牡丹一齐盛放,花香缥缈,整个长安城都能闻到,人人皆以为奇。此时太子已三十来岁,其他的皇兄们业已长大成人,皇上对这最小的儿子甚是宠爱,马上下令册封为贤王,取名德芳,便是德高望重,流芳百世之意。自此常常待在陈妃寝宫看望他们母子。
一日,皇上来到了陈妃寝宫,,陈妃本欲起身行礼,被皇上一把拦住道:”你还在坐月子,身体虚弱,就不要行礼了。”说着,皇上又问小皇子在哪儿呢?早有乳娘抱着小皇子走了过来。皇上疼爱至极,自己抱了过来,这孩子穿着一套红色的小袍子,衬着他白皙的皮肤,十分可爱,一双天生的单凤眼,左右转动眼珠时,带着一股自然的媚态,皇上越看越喜欢,不由得笑道:”这孩子出生的时候,天有异相,说不定他才是上天选定的太子呢!”皇上此语只是高兴之余随口说说的,却不想给陈妃母子带来了连绵无绝的灾难!原来,陈妃寝宫潜伏着皇后的眼线,悄悄的把这些话禀报给了皇后。皇后听罢大惊,道:”陈妃这个妖女,平常缠着皇上也就罢了,现在生了个儿子,居然就迷惑得皇上要废太子了!”皇后认为此事紧急,忙召集宫中其他生有皇子的妃子们,一同商议要除去陈妃母子的办法。
本来陈妃问心无愧,不怕被人计算。可怜的是德芳还是奶娃娃,什么都不懂也被扯进来。一日皇帝带着陈妃母子去庙里祭祀,寺外一和尚敲响大钟为新生的皇子祈福。德芳正在沉睡,吃了这一吓,哇哇的哭个不住。皇上笃信佛教,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心中不悦,不过没有直接说出来。反对陈妃母子的后妃们借题发挥,一个个的在皇上耳旁吹枕边风,搞得皇上不胜其烦,来陈妃寝宫的次数开始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