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半面妆
5230100000009

第9章 珠没江海命多秭(2)

德芳叹道:”钟大人去世后,钟夫人一定吃了不少苦吧?这小院子哪像是大夫家眷能住的呢!十年前,是钟大人上谏圣上将我安置江南,这份恩情我从来都没有忘记,本来此次进京,我应当马上来府上拜访,谁想被一大堆杂事缠住了……真是不应该啊!”说罢以袖遮面,洒下两滴泪来。钟夫人一惊,这才想出十年前那件事,忙离座朝德芳下拜道:”本来民妇应当恪守闺阁,没有说话的余地,可钟家已败落如斯,民妇惟有腆着脸恳请殿下帮忙了!”德芳大感意外,忙把钟夫人扶起来,此时,钟夫人早已是泪流满面,她非要德芳答应帮助钟家才肯起来,德芳没办法,只得答应了,钟夫人这才回到座位上,缓缓地道:”亡夫在世之时,钟家家境宽裕,风头一时无两,民妇又为他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幸福美满。四年前亡夫撒手人寰后,我那不肖子凭着他父亲的一点阴泽做点小官,本来一切都很平静,谁知这孩子吃醉酒后打伤了两江总督的儿子,我儿子丢了官不说,还引来朝廷追查,又是抄家,又是抓人的,我们钟家从此败落。事情发生后,我那不肖子投江自尽,钟家只余一干女眷,钱财散的更快。民妇尚有一女,字香燕,今年十六岁,从小患有严重的偏瘫之症,天生无法行走,只能躺在床上,这几年家境中落,没钱给她医治续药,眼看她的性命就要走到尽头,殿下!钟家只留下这一脉香火,请殿下大发慈悲,帮我们一把吧!”钟夫人说着说着,愈发激动,眼泪更是止不住地流。德芳瞟一眼身旁的茶,已不似刚才呼呼的冒着热气了,从容的拿起茶杯浅啜一会才道:”不知香燕可有人家了?她的教养如何?读过<女训>,会做针指吗?”钟夫人一愣,道:”有谁会娶一个没落人家的瘫子呢!香燕还没有人家,不过她天资聪颖,读过许多书,更可做诗,就是近年来病情严重,手根本拿不住针,不能做女红。”德芳听罢赞许的点了点头,道:”这样就好,我琢磨着我能帮的也极有限,眼下最重要的是给香燕找一个好人家,等她病好一点了,再把她嫁出去,这样钟夫人老来也有个依靠不是?”钟夫人感激的说:”如果是这样,那最好不过了,可有谁会心甘情愿的娶一个废人呢!民妇早就对这件事死了心,只盼着上天垂怜,能让我那可怜的女儿病好一点,我与她母子相依为命罢了。”德芳摆了摆手道:”不碍事的,这件事就让我来办……对了,钟夫人,你可要做好准备,香燕随时可能嫁入王侯之家。”钟夫人大吃一惊,德芳继续说道:”钟夫人,钟大夫生前于我有恩,我理应照顾好他的女儿,我一定会尽力给她找个最好的归宿的。”说罢拍拍衣袖,站起身来,道:”时候也不早了,我回去了。”钟夫人必恭必敬的将德芳送出大门外,自回府中不题。

出了钟府,德芳直奔楚王府中,及至书房外,正撞见小桂子给楚王回事,楚王笑道:”你这是到哪儿去了?老半天没个人影,柳明公主六月份要做生日了,你倒说说看,我们这做弟弟的,送什么礼好哩!”德芳笑道:”公主做生日,无非是送些绸缎、玩物罢了,我还有一些江南特有的名贵丝绸,哥哥要不要?”楚王摇了摇头,道:”年年公主们做生日,都是送的这些,忒俗,我想着还是要另辟稀径,送点什么雅致的东西才好。”德芳想起端秋困难的处境来,心想往年她的生日不知是怎么过的,不禁有些感慨。楚王见德芳面有异色,还以为他生气了,握着他的手笑道:”你看,我不过就是这么一说,柳明公主在父皇面前还算是说得上话的人,她的生日难免要多花点心思。”德芳顺口应承道:”是。”又望了望四周,笑道:”哥哥,我有一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哩?”楚王向小桂子使了个眼色,小桂子立即退下了,等他去的远了,楚王这才问道:”什么事?尽管说罢。”德芳清了清嗓子,道:”历来争储风波,最为险恶。由目前的形势来看,最有能力与太子争的只有秦王这一支,我们不妨坐等渔翁利,对外,不参与太子与秦王的任何斗争,对内,楚王哥哥要尽快建立起自己的威望,发展属于自己的势力。眼下,哥哥最大的不便之处,就是还未婚配不能上朝,无法掌握朝廷最新的动向。”楚王见他说的头头是道,不由得叹息道:”你的建议我不是没考虑过,可一时之间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德芳笑道:”眼下就有一个合适的,娶了她,能助你提升声势,而且决不会给你添麻烦。”楚王见他说的很有把握,两眼一亮,高兴的问道:”竟有此等好事?是哪家的姑娘?”德芳缓缓的道:”是昔日钟成鹰钟大夫的独生女,钟香燕小姐。钟家小姐年方十六,知书达礼,人所称道,只因天生残疾,无法下床活动……”楚王不等德芳把话说完,惊讶的问道:”瘫子?!这样的人娶进门有什么用处?!”德芳挥了挥手,道:”娶钟家大小姐进门,并不是为了借助她的娘家发展自己的势力,而是为了给天下人做一个表率,志在赢得声望而已,况且她瘫痪在床,就不会成为其他人贿赂的对象。”楚王不禁道:”我听说你与钟家颇有渊源,只怕是你娶了她会更顺理成章罢……”话音未落,德芳立即答道:”我也是这样想的,但就为着楚王哥哥还未婚配的缘故,我这个做弟弟的先成亲了,于礼数上总是不合。既然哥哥也是这个意思,那我明天就进宫向父皇请婚。”一番话说的楚王目瞪口呆,心想:好一个机灵乖滑的贤王!满面堆笑的道:”那我就先恭贺弟弟了!”

第二日,德芳好好的梳洗了一番,入宫晋见圣上。老皇帝听说钟家小姐是个瘫子,怎么也不同意这门婚事。德芳动情的说:”父皇,给皇子选择正妻不应贪图美色,而应选择贤良淑德的大家闺秀,也不应贪图她娘家财大势粗,这样将来只会造成外戚弄权的混乱局面。不错,钟家小姐是有疾在身,但昔日钟大夫与我有过一段渊源,我曾答应过他日后若有回京之时,定要报答于他,如今钟家败落,只剩下这一个孤女,我有心帮助她,却又怕男女有别,毁了她的清誉,害她被人说是攀龙附凤的世故女子,因此,我唯有堂堂正正的娶她进门,这样才能完成我对钟大夫的承诺。难道父皇是要我做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让天下人都瞧不起我吗?!”皇上见他说的都是大道理,难以反驳,唯有含着泪赐下了这门婚事,又说:”我儿真乃重情重义之人,传令下去!贤王的婚礼一定要办的风风光光,朕要让天下人都称颂贤王之德!”德芳长出一口气,忙叩谢皇上。

皇上赐婚的召书来到钟府,钟家上下无不鼓舞沸腾。钟夫人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女儿竟有做王妃的命,震惊之余更是对贤王的为人赞不绝口。此事一传十,十传百,那昔日背弃钟家的亲戚们听说了,又腆着脸重来攀附,钟家门前重又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皇上本就觉得对德芳有所亏欠,如今德芳大婚在即,他唯有下旨在长安城内建造一座豪华的宫殿供德芳居住,宫殿内所有的摆设都按照德芳在江南所居的南清宫所建,楼台亭阁,蜿蜒小溪,真乃世外桃源。约有半年吧,宫殿交付完工。皇上亲笔给宫殿提匾:“南清宫”。

婚礼这天,德芳一行从南清宫出发,乘一辆由四匹高头大马拉的双层马车徐徐而行,夹道上聚集了百姓无数,所有的人都很好奇:这位传闻中的王爷究竟是什么样子。及至侍女们揽起马车上的竹席,德芳双手笼袖钻进马车中危襟正坐,他雍容高贵的姿态深深烙印在了人们的心中,人群中爆发出激烈的欢呼声,人们情不自禁的呼喊着德芳的封号,漫天的彩带飞舞着,其情其景,不得不说是赚人热泪。迎亲队伍因为百姓络绎不绝的涌上街道,不得不放慢行进速度,直到将近下午的时候,德芳一行才来到了钟府门前,钟夫人一早迎了出来,今天她穿着一件暗红色的喜服,笑容满面的招呼着列位来宾。

喜婆引着德芳入了钟香燕的闺房,只见不大的床上,钟香燕穿着华丽的新娘喜服,安安静静的躺着。因常年卧床,她的身材异常瘦削,甚至开始萎缩,比起她包裹在华丽的服饰下干瘪的身体,她枕在玉枕上的头显得异常的大。更兼皮肤苍白,两颊凹陷,唯有那双眼睛在转动的时候,才能证明她是活着的。香燕听见有人进来,转动着一双大眼睛往德芳这边望来,德芳见她这个样子,心中老大不忍,便向她绽放了一个笑容。香燕看到了德芳的笑容,心中的不安也消散了,立刻回报一个虚弱的微笑。此时,喜婆忙来香燕床沿,将她扶了起来。德芳见此,忙问道:”这是在干什么?”喜婆答道:”扶起小姐,陪同王爷上马车回南清宫呀。”德芳皱了皱眉,道:”不必了,我来。”说着,拨开喜婆,亲自抱起香燕,大踏步的往门外走去。

香燕躺在德芳的怀里,在众人的艳羡声中,离开了她从未走出过的钟家。钟夫人见德芳这样爱护自己的女儿,感到很欣慰,忍不住偷偷的抹泪。香燕的眼睛留恋的停在德芳皓月般的脸庞上,突然说出了她见德芳以来的第一句话:”……夫君。”本来只是喃喃的低语,岂料德芳竟听见了,开朗的笑道:”是,小燕?”香燕吃了一惊,忙把头埋进德芳胸前,羞的再也不说话了。

德芳将香燕抱上马车,并没有让她坐在自己旁边,反而让她舒服的平躺着,把头枕在自己腿上。香燕知道这于礼不合,挣着要起来。德芳将一根食指按住香燕的嘴唇,轻轻的道:“莫说,你的身体不能坐,别管那些虚礼,出了事有我呢。”香燕心里感动,嘴上仍说:”……可我不想让人看见我这种样子……”德芳笑道:”无妨。”接着命令侍女们将四周的竹席全放了下来,将车里遮了个严严实实。香燕这才放下心来。民众们的欢呼声透过竹席送进香燕耳中,香燕高兴极了,两颊之上竟泛起了红晕。德芳神秘兮兮的笑道:”你看。”说着轻轻掀起席子一角,让香燕看那一张张一闪而过的充满喜悦的面孔,”他们都是为你而欢呼的。”德芳诚恳的说。香燕只将一双盈满泪水的眼睛望着德芳,感动的说不出话来。

婚后,德芳将钟夫人接进南清宫居住,奉之如亲生母亲,天下人对贤王之德有口皆碑,不断的有儒生写美丽的诗篇赞美贤王娶钟香燕的举动,称这就是孔圣贤所倡的仁义,长安之中,就连三岁的黄口小儿也会唱赞贤王的童谣。德芳的声势扶摇直上。楚王知道后,只冷笑了两声,称病不参加弟弟的婚宴。皇上见时机已到,又下一纸诏书,赞德芳有忠君之贤,一诺千金之贤,孝敬长辈之贤,宽以待人之贤,严于律己之贤,恪守君臣之礼之贤,礼让兄弟之贤,对发妻恩爱疼惜之贤,凡身为一个皇家子弟应有的贤德,全聚于其一身,是以改封号为“八贤王”,即日起便可上朝参议朝政,其妻钟氏封为一品诰命夫人,追封其父钟成鹰为护国侯,立庙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