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走向梦中的远方
5232700000038

第38章 悟山觉水

一 、 儒山道水

第一次登被诗仙李白称之为“天下幽”的青城山,不想遇到小雨,山中空无一人,我在一岔路口正踌躇间不知何往的时候,从后面走上来一位鹤发童颜、竹杖青衣的老者;便不约而伴,随兴而谈。身在青城山中,话题自然就落到了老子和他的道上。

老人说:“一提到老子和他的道,就不能不说孔子和他的儒。儒与道在形式上虽分为两派,但在实质上却是一家,是同一件事物的两个面。它们正是千百年来能使中国的文明之车稳稳前进的两个巨大的车轮,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树的两条深深植在中国人心灵土壤里的根。儒家思想的主旨,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用积极进取的精神,达到建功立业、超越平凡的目的。而道家则主张冷静迂回,顺其自然,以柔克刚,遇事用忍,其思想的内核,则是要人们以‘无为’的心态,来达到‘无所不为’的境界。如果说儒家在精神上给了你一把利剑的话,则道家无疑是给了你一块砺石。当你在劈荆斩棘的前进中感到剑锋连小草也砍不断的时候,这块砺石无疑会还你生命之剑以锋利。正所谓是:儒如山巍,道如水柔;山无水润必荒秃,水无山依难成韵。年轻人,看来你是初入社会,胸怀壮志,但世事艰难,往往不能皆如人愿。如果你真有恒心,儒与道一定会成为你生命之舟的两只浆,助你达到理想的彼岸。真的到了那一天,你会对儒与道还将有更深更新的理解。”

老人话像一把钥匙顿然打开了我心灵深处的一扇从未被开启过的大门,从这门中透进的光明,更使我的灵魂有着一种从未有过的舒展。也正是这段话,使我的理想之鸟从现实的土地上找到了可以依托的精神之树的高枝。

当我站在峰顶的老子的塑像前的时候,我还从老人的话里明白:任何偶像的背后都有它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内涵。

二 、松韵如歌

一年夏天在黄山,在天都峰前的一堵临渊而立的光秃秃的峭壁上,一棵小松树宛如倒挂的金钟一般映入了我的眼帘。它的那枝叶迎风而动的飘逸,它的那身处绝境而不惊的潇洒,竟像是一首迷人的生命赞美诗,深深地感动着我。我仿佛看到:在许多年前的一个时刻,一颗被鸟儿銜落的松子偶然地落到了这堵临渊而立的峭壁上的一个窄窄的逢隙里。然而,就在这条生命难以立足的石逢里,这颗松子并没有忘却它自己被投入到自然之后的绿色的使命。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它像所有的生命一样苏醒了,当它探出头来知道自己的处境时,它并没有畏缩,而是用根紧紧地抓住了这缝隙,不管风霜雨雪是如何的敲打过这个脆弱的生命,但它仍在顽强地用自己的绿色一寸寸地开垦着这片未开垦过的空间。虽然它没有挺拔的枝干,也没有如云的树冠,但是,它却向这个世界展示了生命的意志和生命的渴望,用他自己独特的生命的形式铸就了黄山松的一道动人的风景线……

是的,像这颗被鸟儿衔落的松子一样我们每个人谁也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地,不能选择自己的生长的环境,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内心深处的梦想,选择自己渴望选择的命运,从而完成我们作为一个人的神圣的使命!

三、溶洞之悟

几年前,受朋友之邀去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凤阳县,共游那里的一条刚开发不久的巨大的溶洞——韭山洞。

走进溶洞,便仿佛置身在了一个美妙而又神奇中的世界里,洞中的宽阔之处似宫殿般的雄奇,狭窄处甚至难容二人同时通过。洞壁之上,水波的刻痕,鳞鳞在目,这情景使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水的力量,水的意志。或许在许多许多万年以前,在这片土地之上肯定是一片水天泽国,这里的水像大海的迷途的儿女,在这里寻找着回归母亲怀抱的道路。然而,横亘面前的大山像一道永远也不能逾越屏障使它寸步难行。但是,它并没有灰心,而是用自己敏感的触角探索着,探索着,终于从大山之下找到了一线希望,一线光明,从这里从此开始了它为回归之途而进行的不懈地奋斗,终于在漫长的岁月里给自己打通了一条谁也不能再阻挡其前进的道路!溶洞啊,你难道不就是一个奋斗者矢志不渝的奋斗史,不就是一个奋斗者意志的像征吗?

我的朋友,如果我们能有像水这样的奋斗不息的精神,能有像水这样的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意志,试想我们还会有什么样的目标不能实现呢?

三 让心灵与自然相融

背包客,就是这样一群热爱自然、酷爱自由的诗意行走的勇敢者,不管他们是三五结伴,还是独行天涯,但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愿意以最原始的远游方式,去欣赏一般的旅游者难得一见的最原始的自然风光;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出于自己灵魂深处对美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