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于1950~1970年间经历了生育高峰,婴儿潮出生的一代人在1990~2015年间相继进入35~54岁的黄金年龄,使得主要储蓄者比率在这段期间出现了历史最高点。但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低出生率,中国人口结构正步入老龄化阶段,目前较低的抚养率于2010~2015年间将会出现拐点并逐步升高,主要储蓄者比率将于2015年见顶并逐步回落,从而导致家庭储蓄率回落,进而导致资产价格将下跌。预计资产价格的拐点很可能出现于2010~2015年之间。在末来5~10年内,中国容易产生资产价格泡沫。而当人口结构进入拐点时,资产价格泡沫破灭,房价和股市都可能下跌。在距离人口结构拐点尚有10年左右的关头时,政府需要加大对于社会保障和公共医疗的财政支出,这样将有助于降低主要储蓄者的储蓄倾向,避免资产价格泡沫的骤然破灭。
上海福思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金韬还论证了人口红利在股市中的作用。他认为,按照人生的周期,30~50岁时往往是一个人购物、置业等消费最强烈的时期。中国的生育高峰出现在20世纪60~70年代,这批人目前正好进入到30~50岁的黄金年龄段,形成对消费的强烈需求。这也正是目前行情支撑消费股持续走牛的决定性因素。他进一步分析认为,从人口红利的角度看,在目前中国的证券市场中,带来的市场机会主要表现在消费型与服务型行业上。在消费型行业中,可重点关注的是医药、食品饮料、旅游餐饮、家庭与个人用品等相关行业及上市公司。对医药行业来说,目前国家正在加大的医疗保障,无疑将进一步强化这一行业的投资潜力。在服务性行业中,应重点关注的是金融、房地产、百货零售、信息技术、交运设施等相关行业及上市公司。
以房地产为例,虽然该行业近来一直是国家调控的重点,但是当大量人口进入结婚和生育时期,将形成对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与刚性需求对应的则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刚性增长,因而这一行业近年来一直难以大幅回落。而在房地产投资及相关建材行业增长得到支撑的同时,与房地产相关的家具、家庭装饰等行业发展态势也稳步向好。政策对这一行业的调控,只会加大行业内的结构性调整,同时更强化了龙头公司如深万科、保利地产、中华企业等公司的市场机会。
而在服务性行业中,金融将是一个更值得重点关注的行业。不仅人口红利对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支持,而且税制改革和人民币升值更将大大强化这一行业的市场机会。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业绩将保持20%~25%的复合增长率,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则将保持25%~40%的复合增长率。像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龙头品种,更有望超越行业平均水平,实现高增长。
股市盛行十大理由
在对中国股市走势的判断上,看“多”的声音似乎压倒了看“空”,大牛市行情、股市“盛世论”、股市“黄金十年”等乐观论调不绝于耳地回响于市场和学术界。乐观者的理由归纳起来大致有十条。
1.理由之一:中国经济增长长期看好。“2006年股市行情繁荣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流动性过剩。最大的原因是,2006年经济运行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并且低通胀伴随的高增长。在这种大好的发展势头下,股市运行真正得到了经济周期上升的支撑。”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表示。2007年肯定会延续2006年大牛市行情,但资本市场的运作将更加复杂。他预计这波行情至少能持续到2008年奥运会。
“你们为什么说中国股市将迎来10年的黄金时代,为什么不是30年呢?”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秘书长王建看来,中国经济今后的持续稳定增长将是支撑中国股市的最根本因素。而从目前来看,尽管中国高层一再调低中国经济增长目标,但外界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保持着高度的乐观。正是这种乐观造成了中国股市、人民汇市、房地产市场等各种市场牛市的来临。而这种乐观也是中国目前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
2.理由之二:股权分置改革胜局已定。“股改成功,改变了资本市场的利益关系,使上市公司全体股东有了共同的利益取向,理顺了原来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这是股权分置改革最大的功绩。过去屡禁不止的关联交易、违规并购,都是掏空上市公司利润的手段,今后这种现象将会大大减少。这样,上市公司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将大大提高,股市的估值和定价功能将得到恢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说。
3.理由之三:人民币持续升值。国信证券综合研究所所长何诚颖认为,目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已经形成,只要人民币升值趋势不变,中国股市向上的趋势也不会改变。他预计,2007年至2010年人民币预计升值幅度为16%~20%。在涨跌互现的双向波动中,2007年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将在4%~5%,年底时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比汇率将达到1︰7.35。由于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会继续发挥作用,股市在2007年底将达到创纪录的5300点。如果人民币升值时长为五年,上证指数最高可达7000多点。
4.理由之四: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北京首创证券的一份分析报告称,股改完成后,大股东价值将通过上市公司市值来实现,因此大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良资产的动力将空前强劲。股改以来,已经有数百家公司的大股东承诺对上市公司注入资产,虽然目前还不能用明确数据来定量分析,不过,资产注入对上市公司业绩潜力的提升相当可观,用“爆发式增长”来形容并不为过。研究显示,A股市场已经进入“价值注入”阶段,预计未来三年内A股市场市值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4%。与此同时,在一个更加完善的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迎来了内生性的增长时期。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最新数据计算,全部A股的2006年预期业绩增长高达60%。大多数行业的实际业绩有望大幅超过市场预期。
5.理由之五:市场估值依然合理。国投瑞银投资部总监刑修元认为,目前国内A股市场大的估值依旧处于合理水平,这为股市未来稳步发展留下了持续上升的空间。以2006年12月15日为测算日,中标300公司2006年动态市盈率为19.18倍,2007年动态市盈率为15.61倍。因此,从动态的角度看,目前市场估值依然基本合理,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高估。而且,从全球来看,根据瑞银环球资产的全球股票市场估值模型,目前A股市场依然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市场之一。
6.理由之六:产业竞争优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认为,2006年推动股市上涨的主要因素,在2007年还将会继续存在。这些因素除了货币现象和制度变革之外,还包括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所引发的资本市场上升。按照目前的抽样分析,上升空间还有差不多五年时间,所以在2007年这个因素还会带动股市有良好上升空间。
7.理由之七:政策鼓励。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2007年: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预计,2007年1月开始实行的新会计准则预计将改进公司治理、增加上市公M透明度并将为股票市场吸引更多的国内或海外的机构投资者。同时,决策部门将鼓励海外上市公司进入中国股票市场。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信息中心的报告认为,将来两税合一后,内资企业适用的法定税率将明显下调,执行高税率的公司则会从中受益。两税合一带来的市场预期将提升A股市场的估值引力。
8.理由之八:金融创新。股指期货将于2007年早期推入市场,A股交易制度上只能做多只能做空的缺陷将得到修补,其“长牛效应”将进一步提升股市活跃度。平安证券表示,年内备兑权证可望面市。预计融资融券以及对部分类别的股票放宽涨跌停板限制、实施T+0日内回转交易等差别交易制度等也将相继推出。联合证券指出,国际上,股指期货交易规模和股票市场规模基本比例是1︰1。中国目前股市市值规模已达10万亿元人民币,按1﹕1的保守计算,股指期货的推出也相当于再造一个股市。
9.理由之九:人口红利。银河证券近日发布的2007年度股市投资策略报告认为,中国进入人口红利时代,将从内需方面保障上市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20世纪60~70年代是中国人口出生的高峰期,这批高峰人口目前都进入了壮年期,也就是劳动创造能力与收入能力的高峰。他们的子女也将在未来10年左右持续进入成年期。这两代人所形成的人口高峰,被当今业内称为人口红利时代。
10.理由之十:全球经济健康发展,根据国投瑞银的判断,进入2007年,全球经济的增长可能比2006年有所放缓,但整体增长率仍会较为强劲,保持在5%~6%。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将会在世界各地的股市上有所体现,这种利好也将对我国国内的股票市场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
站在市场开放和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的角度,吴晓求更是大胆地提出了激动人心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目标是:以沪深市场为轴心形成的中国资本市场是全球最重要、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资本交易场所之一,其市值将达到60万亿元到80万亿元人民币。”
长牛市里不轻言顶
早在上证综指1300点的时候,就已经有资金退场,很多人认为顶部到来,而1900点的时候出现了更多的资金兑现。到2700点的时候,时间定格在2007年1月初,上证综指出现长上影小阴线,同时,也出现了更多投资机构认为见顶的时刻。在这一波牛市中,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为指数太高了,应该要调整了。1300点时他们这样说,1700点时他们又重复这样说,到了2000点他们还是这样说,而到了3000点“高位”时,“指数抬高”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然而,指数却是在很多人认为存在泡沫、连续利空消息出台和不断的看空中连连创出了新高。时至今日,上证综指创出了4000点的以上高点,一个个顶部都已被不断地超越。
“是顶而并非顶,是头也非头”。从总体看,市场显然处于一种多头的状态,一个个高点都不是终点,却是多头市场的反应。按照目前市场的资金供应情况,场外资金纷至沓来,虽然新股发行速度有所加快,但股票短缺或许已经成为现实。多头市场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跌短涨长”,往往是盘中的跌势,收盘前却稳稳拉起。于是,“中国长牛市的高点究竟在哪里”成了市场中最多被问、最多被点击、最多被思考的问题。3000点、4000点、5000点?没有人能回答,但“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却成了投资基金私下里一个“唱多中国,做多中国”的潜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