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5234200000071

第71章 冷战时期(公元1946—公元1991年)(9)

战争开始的头三天为战略空袭,4 700架飞机和约20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对伊、科境内的防空和雷达系统、军用和民用机场、萨达姆总统住所、军事指挥中心、政府首脑机关、通信联络枢纽、核生化和地空导弹设施等军事战略目标进行了轮番轰炸。

此后则转向战术轰炸,侧重空袭伊在科战区以及共和国警卫师等地面部队、伊前线部队的后勤补给线等目标,以削弱伊在科战区的军事实力,为地面决战扫清障碍。

美军及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空袭作战持续了整整37天。据美及多国部队军方发布的战报,空袭使伊空、海军基本失去战斗力,伊导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袭击能力削弱到最低限度,伊军指挥控制系统被摧毁四分之三,伊军前线部队通讯联络发生困难,伊驻科部队后勤补给线基本被切断,从而使伊在科战区的战斗力受到重创。

针对美及多国部队的狂轰滥炸,伊拉克除加强防空力量外,不时有飞机升空作战,同时连续地向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发射“飞毛腿”导弹以反击对方空袭,但由于受到“爱国者”反导弹的拦截,再加上其导弹本来就命中精度不高,伊的反击力非常有限。在海湾战争前期的整个空袭作战阶段,伊拉克一直未能扭转自己被动挨打的局面。

1991年2月24日,举世瞩目的海湾地面战终于开始了。

还在战前,美及多国部队就已为地面进攻作了充分准备。空军使用气浪弹等重磅炸弹将伊军防线的雷区打开了通道,海军在海上大规模地进行了扫雷,空袭摧毁了伊前沿阵地许多坦克、火炮及岸舰导弹等防御阵地。

发起进攻的第二天,美及多国部队进一步加强备战工作。美军首先使用凝固汽油弹,破坏伊军阵地前沿的贮油壕沟,接着出动大型推土机在伊军沙堤防线打开缺口,并且加强了对伊军前线部队的空袭和炮击。

在2月22日到23日期间,美军出动B-52重型轰炸机次数达到海湾战争以来最高日出动量,对美地面部队进攻方向上的伊军阵地进行了地毯式轰炸。英军第一装甲师倾其所有大炮与火箭之力对伊地面部队进攻方向进行了火力攻击,仅2月21日一天就发射了1 300发炮弹,144枚火箭。

同时,美国和沙特等国还派出小分队,对伊军的前线部队作了火力侦察,并夺取了一些伊前哨阵地。正是在这些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美及多国部队的地面进攻分突破防线、纵深作战和合围围歼三个阶段顺利进行。

2月24日,由美海军陆战队两个师和阿拉伯联合部队组成的东路军率先在科沙边界兵分多路突破伊军防线,挥戈直指科威特市,当天即对科市形成合围之势。与此同时,美、英、法三国十个师组成的西路军,在沙伊边界多方向突破伊军防线,由南往北向伊南部纵深挺进,美18军的第101空降师还在伊沙边界以北八十多千米处实施了空降行动,为多国部队深入伊境内作战建立了第一个后勤补给基地。

2月25日和26日两天,多国部队东路军在科境内切割伊军部队,并挫败了伊装甲机械化部队在科市外围地区的反击行动,歼灭伊军约十个师。西路军的法国第6轻装师击败伊两个步兵师后,进抵伊纳西里亚—萨马瓦一线的幼发拉底河流域;美第18空降军的三个师继续向伊纳西里亚地区开进;美第7军的五个师和英第1装甲师则由伊南部及科伊西部边境地区向东进击伊驻科地区的部队。西路军在两天多的作战行动中歼灭伊军11个师,形成了对科战区伊军迂回包围的钳形态势。

其间,萨达姆曾亲临伊南部前线组织反包围作战行动,但未能获得成功,遂于26日下令驻科伊军全部撤出科威特,收缩战线,准备在伊南部巴士拉地区进行抵抗。

2月27日起,美英装甲机械化部队对伊军五个共和国警卫师等精锐部队实施围歼作战,美海军陆战队和阿拉伯联合部队则围歼科市外围伊军,并与科军一起开进科市,宣告科获解放。

整个地面作战行动于2月28日上午结束,举世瞩目的海湾战争终于停火。

海湾战争中100个小时的地面决战,其规模之大为二战以来所罕见。交战双方动用兵力达百万之众,作战区域涉及伊南部及科全境共约50 000平方千米的战区,结果以美为首的多国部队大获全胜。据美国、沙特等军方宣布,整个海湾战争使伊军42个师中的约40个师被摧毁或失去战斗力,加上空袭作战的结果,共摧毁和缴获伊军坦克3 700辆、装甲车1 800辆、大炮2 140门,击毁击落伊作战飞机150架,击沉或重创伊舰艇57艘,俘虏伊军17.5万人,造成伊军死伤10万~15万人,占领伊南部地区26 000平方千米。多国部队方面总共伤亡失踪六百余名军人(其中美军死79人,伤213人,失踪44人),被俘官兵41人,损失作战飞机49架(其中美机38架),水雷炸伤美两栖攻击舰和巡洋舰各一艘。相比之下,力量占优的美国及多国部队以极小的代价使伊军遭受惨重失败。

伊拉克人民从此却陷入了水深火热的生活之中。

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25日,西方人正沉浸在圣诞节的快乐之中,对苏联人民来说,这一天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晚上7 时,时任总统的戈尔巴乔夫在电视上发表讲话,宣布辞掉总统职务。7时20分,戈尔巴乔夫将象征总统权力的核按钮交给了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18分钟后,苏联国旗被俄罗斯国旗代替。这一切在短短的几十分钟时间里发生,却标志着一个由列宁亲手缔造的、世界上领土最大、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已不复存在。国际格局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苏联曾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却陷入了严重的内外交困局面。

在国内,经济停滞不前,社会政治气氛死气沉沉;在国际上,亦因苏联推行霸权主义和扩张主义政策而空前孤立,而且越来越难以承受同美国的激烈军备竞赛和旷日持久的阿富汗战争而带来的沉重负担。

此时,国内政治也出现了危机: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三位前最高领导人在20世纪80年代初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内相继病逝。苏共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中的多数成员抱着要改变苏联所面临的严峻局面的殷切期望,把年轻的戈尔巴乔夫推举为苏共中央总书记。

戈尔巴乔夫1985年上台后推行所谓的“新思维”,从政治和经济方面着手改革。但是,由于对苏联经济问题的症结缺乏深刻认识,戈尔巴乔夫等苏联领导人在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战略目标及政策选择上发生重大失误。具体表现为如下三点。

一、把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作为战略目标,而忽视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希望以改善人民生活的许诺来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取得人民的支持,却制定了超越实际可能的社会政策,结果适得其反。这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第一个因素。

二、由于苏联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估计不足,在实践中急于求成,盲目冒进。

三、苏联在意识形态和思想工作方面犯了错误,戈尔巴乔夫在倡导“公开性”和“民主化”的过程中,把这两个概念绝对化。只讲“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见多元化”,而不讲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原则界限,对社会各种错误思潮采取容忍甚至退让的态度,把一些有社会影响的报刊的领导权交给那些主张“激进改革”的“民主派”掌握。这些“民主派”乘机利用党的报刊和其他各种媒介,大肆宣扬“民主派”的思想和主张,严重扰乱了人们的思想,一些人因此而成了名当了官,继而又利用获得的政治地位和权力,推进苏联的演变。他们还大力宣传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鼓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趋同论”,宣称共产主义是“乌托邦”,从而也在理论上搞乱了人们的思想。

正是这三点因素导致了苏联政治发生剧变。

列宁在世时,非常重视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对维系民族关系的巨大作用,坚决反对苏共的“联邦化”。可是,1989年苏共中央九月全会通过的《党在当前条件下的民族政策》实际上放弃了苏共中央对各加盟共和国党组织在组织工作方面的领导,从而为苏共的“联邦化”准备了条件。

苏共领导人在对外政策上从推行“新思维”外交直到完全倒向西方,对苏联国内的演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于“新思维”外交的核心思想中所包含的谬误,以及改革过程中在政治和经济思想上逐渐认同于西方的价值观,再加上苏联国内经济、政治、社会和民族危机的不断激化,1989年东欧各国发生剧变后,苏联采取了迎合西方、乞求西方援助的做法。这一做法的结果也进一步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1990年2月,苏共中央全会作出决定,取消苏共在苏联的法定领导地位。

1990年7月,苏共二十八大从根本上否定了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共产主义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在组织原则上放弃党的民主集中制。就这样,改革一步步削弱和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一步步把苏共引向了社会民主党型的议会党的道路。

为了挽救苏联,使其免于解体和失去共产党的领导地位,1991年8月19日,苏联发生了“八一九”事件。以副总统亚纳耶夫为首的一些党政领导人发动政变夺取国家权力,他们扣押戈尔巴乔夫,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但政变于三天后宣告失败,亚纳耶夫等人被捕。“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以苏联总统的名义发布了宣告“苏共中央自我解散”的命令,其后又在他所著的《八月政变》一书中声称“苏共是不可改造的”,从而宣告了他对苏共的根本否定。就这样,苏联在戈尔巴乔夫等人推行的改革“新思维”下终于一步步走向了解体。苏联解体,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给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带来了巨大影响,也为许多国家提供了改革的经验教训。

当代社会

(公元1991年至今)

在20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表现出了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一些落后国家难以按照资本主义模式达到富强的目的,纷纷选择了社会主义模式。

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入稳定发展时期,整体世界的发展首先表现在经济的全球化,资本、商品、技术、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日益频繁,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增多。同时,在国际政治中呈现出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趋势,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民族自决权由理论变为现实,民族国家成为国际关系中相互平等的主体,少数大国主宰世界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不同文化超出了民族的范围交流接触,相互吸收融合。整体世界的发展也带来了资源、环境、战争与和平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而这些都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协商解决。

但是,由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居于世界前列,在全世界居于主导地位,由此形成了不合理、不平等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这种状况阻碍了整体世界的发展,也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展,因而必须予以改革。

21世纪,人类需要解决全球化和民族主义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每一个民族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根本利益的基础上,要具有全球意识,遵循民族平等与和平共处的原则,通过协商解决利益的冲突;另一方面,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建立起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只有这样,和平才能够维持,发展才能有保证。

····当代社会

欧盟的建立

欧洲联盟(英文名称:European Union;法文名称:Union européenne),简称欧盟(EU)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其实质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诞生。

欧盟现有27个成员国,人口5亿,GDP达14.5万亿美元。欧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以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欧盟的盟旗是蓝色底上的十二星旗,普遍说法是因为欧盟一开始只有12个国家,它代表了欧盟的开端。实际上这个十二星旗代表的是圣母玛利亚的十二星冠,寓意圣母玛利亚将永远保佑欧洲联盟。欧盟27国总面积为432.2万平方千米。

曼德拉就任南非总统

1994年5月11日,曼德拉在宣誓就任南非总统之后,与南非第二副总统德克勒克高举起紧紧相握的手。这标志着种族主义的统治一去不复返。

1994年4月26日子夜,南非升起了新国旗,这象征着南非已经告别种族主义统治,迈向新的历史时期。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全国大选在当天举行,5月20日,曼德拉宣布非国大党在大选中获胜。5月11日,新当选的南非总统曼德拉及首届南非民族团结政府内阁成员宣誓就职。三个多世纪的种族隔离制度和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终于走到了终点,而南非也开始迈上了政治解放和种族平等的发展道路。

曼德拉

香港、澳门回归中国

1982 年,邓小平就香港回归问题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进行会谈。邓小平同志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双方在经过首次谈判后,发表简短声明,表示将通过外交途径对香港的解决方法进行商谈。

1983年,经过七轮的会谈,公报称双方回顾了会谈的进程和所取得的进展,显示会谈已进入新阶段。 1984 年4 月,英国外相贺维访问北京后抵达香港,公开宣布英国1997 年之后放弃对香港的管治权。同年,中英双方在北京草签《联合声明》。

1997年6 月30日午夜,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将在这里隆重举行。

23时42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