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才情天子南唐李煜传
5237700000011

第11章 荣登九五:太子李弘冀之死

南唐元宗皇帝李璟养育子嗣众多,大约有子女十三人之多。皇长子李弘冀、二皇子李弘茂、三皇子和四皇子还有五皇子过早夭折、六皇子李从嘉、七皇子李从善、八皇子李从益、九皇子李从谦、十皇子李从信;另外三位公主分别为大宁公主、永宁公主和永嘉公主。公主身为女儿身当然不会卷入这皇位的争夺当中来,就只剩下这十位皇子了。十位皇子当中,六皇子李从嘉的那几位长兄英年早逝,只有皇长子这一位兄长,李从嘉已从名义上的六皇子变成实际上的二皇子。李从嘉的那几位皇弟都不是很成器,所以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就是大皇子和六皇子两人。然而,诸位皇子当中属大皇子李弘冀城府最深,最为心狠手辣。李弘冀是元宗皇帝李璟长子,所以李璟即位以后便封皇长子李弘冀为太子。此人心机极深,猜忌心也很强,当了太子还不断对其他皇弟进行打压,尤其是他的六皇弟李从嘉。然而此人却颇有军事才能,抛开皇子之尊,还是一位难得的将才。

当年后周大军攻占广陵(扬州),吴越也趁火打劫,悄悄偷袭南唐的常州。时任吴王的李弘冀驻守润州,局势相当危急,军情千钧一发。元宗皇帝考虑到李弘冀年少,为了他的安全着想,决定将李弘冀召回京城。可是驻守金陵的众将领认为,把李弘冀召回京城是小事,但主帅一旦临阵脱逃,留守在润州的将士必然会群龙无首、军心涣散。李弘冀倒是位铁铮铮的好汉,誓与驻守润州的众将官共存亡。润州将士见太子都与他们一同赴死,这还怕什么,士气高涨,一定要将敌军赶出境内,将他们杀个片甲不留。但是,士气归士气,面对浩浩汤汤的敌军势力,前锋将士还是屡屡战败。李弘冀急中生智,心生一计,他知道都虞侯柴克宏是个骁勇善战的将领,就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为他担保,破格提拔柴克宏为前锋主将。众将官一听,临时换将,实在是大大的不详,一旦战败,甚至会祸及国本,后果不堪设想。李弘冀还是无动于衷,执意要坚持自己的想法,柴克宏受提拔之恩,深受感动,念着这份恩情奋勇杀敌。稳固润州之后,又率兵解除常州之围,吴越军队最终大败,丢盔弃甲,仓皇而逃。这次战役,唐军共斩杀敌军万余人,俘虏了大小将领共十多位。李弘冀为了大局着想,即下令将俘虏回来的十多位将领全部斩杀。此次大战告捷,全军上下为之振奋,都对李弘冀临危受命的决定竖起了大拇指,都认为此举颇有高瞻远瞩之风,而且慧眼识人,才使得此仗能够大获全胜。太子李弘冀凯旋归来以后,可谓是功高震主,南唐江山似乎成了他的囊中之物,唾手可得,对任何人都可以不屑一顾。

元宗皇帝李璟在他的诸多皇兄弟当中他最为信任齐王李景遂,兄弟二人关系极为要好,李璟也经常性的将国家军政要务交予皇太弟李景遂全权处理。当年元宗皇帝李璟在继承大统之时,在烈祖皇帝灵柩前许下重誓,他退位以后便要将皇位传给他的皇太弟李景遂,无奈李景遂还记得元宗皇帝的承诺,元宗皇帝不得不将齐王李景遂列为储君。于是,李弘冀为了要顺利登上皇位,那么就要清理掉身边的所有绊脚石,元宗皇帝将政务交给齐王李景遂全权打理,齐王就成了李弘冀最大的绊脚石,皇长子李弘冀必须要扳倒他。很快,李弘冀与叔父李景遂就爆发了残酷的皇储之争。奸臣萧俨、孙晟等坚持拥立李弘冀为太子,李弘冀最后以太子身份入驻东宫。这太子之位本该是元宗皇帝之弟齐王李景遂的。兄终弟及,正是当年元宗皇帝对齐王李景遂的承诺,也是他曾经立下的誓言,他死后要将皇位传给他的弟弟李景遂。但李弘冀在南唐军中威望甚高,只因屡屡打了胜仗,其功劳远远在他的叔父李景遂之上。李弘冀的部将经常在元宗皇帝李璟面前给他施压,并要求皇帝李璟立李弘冀为太子,不然难安军心。甚至个别将领还危言耸听,不立李弘冀为太子,恐会引发兵变。皇太弟李景遂迫于压力,只好为之妥协,表示不愿继任皇位,请求回到自己的藩国。可就在回去的路上,齐王李景遂被人杀害。经调查,皇帝李璟惊然发现竟是皇长子李弘冀所为,加上上次润州之战,李弘冀临阵换帅,擅作主张,没有向元宗皇帝请示,李璟认为这分明是李弘冀藐视皇威,便废了他的太子之位。李弘冀处心积虑要逼走他的叔父李景遂,最终坐上了太子之位,但还是避免不了太过于猜忌的毛病,到底还是没有放过其叔父李景遂,半路上给下了毒。虽然再次登上了太子之位,没做多久,杀害叔父的罪过东窗事发,还是被元宗皇帝罢黜。就在齐王李景遂和皇长子李弘冀爆发皇储之争的这段时间,六皇子李从嘉却生归隐之心,早已厌倦皇家内部的明争暗斗。六皇子李从嘉的心里很清楚,大皇子李弘冀想要做储君他最大的障碍就是齐王李景遂和他,现在他的叔父齐王李景遂已被李弘冀毒死,自己便成了大皇子最大的绊脚石,而且必然成为大皇子的眼中钉、肉中刺,大皇子必然会想办法除掉他。大皇子李弘冀接下来就是对付李从嘉,并且千方百计的想要害死他。六皇子李从嘉担心皇位之争会为他带来杀身之祸,便表现出对皇位没有一丝一毫的兴趣,不能说是他表现出来的,李从嘉本来就一直向往世外,本就不打算做什么皇帝,六皇子李从嘉的淡泊名利、远离世俗的心境让大皇子卸掉了一部分戒心,对这个六皇弟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眼中钉。这段时间,六皇子李从嘉则经常带着妻子周娥皇四处游山玩水、吟诗作赋,这份闲情雅致就是要让大皇子减少对他的猜忌。他要让大皇子李弘冀知道他是一个贪图享乐的人,对荣华富贵、功名大业没有兴趣,总的来说就是要在大皇子面前扮演一个胸无大志的人物形象。也就是在这段躲避政治灾祸的日子里,李从嘉给自己取了很多向往世外的自号,如莲峰居士这样好几个自号。这段时间,他强烈的想要走向世外,去到一个与世无争的地方,远离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也是六皇子李从嘉饱受命运捉弄的时期,他的诗词产量剧增,种类繁多,其艺术成就颇丰。要知道作为一名诗词人,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有可能写出气势磅礴之作,一是在极度消极、伤心的情况下,一是在情绪极度高涨的情况下。此时的六皇子李从嘉毋庸置疑情绪自然处于极度消极和伤心。

这段政治风波,李从嘉无疑是受害人,他每天都在担惊受怕,每天都在政治阴谋下的风口浪尖上过日子。他渴望自由,他不喜欢被人猜忌,他觉得自己的人格是干净的,是不应该受人怀疑的,帝王之位对他来讲是没有意义的。好在六皇子李从嘉极为高尚的人格特点保住了他的一条命,太子李弘冀没有派人对他下手,连对他的猜忌之心也逐渐减退。但是天道昭昭报应不爽,恶人自有恶报。李弘冀自从派人害死自己的叔父齐王李景遂以后,便对自己的良心深感不安,每天是寝食难安,好不容易将自己的竞争对手给一一撂倒了,却依然被罢黜太子之位,还落下了一个杀死自己亲叔叔的千古骂名。但奇怪的是,自从齐王李景遂被太子李弘冀害死以后,李弘冀也被废除太子之位,自此以后李弘冀每天晚上都会做噩梦,都会看见叔父李景遂在外面向他招手,呼喊他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凄惨。躺在床上的李弘冀感觉自己被人给掐住了脖子,掐的他快喘不过起来,他就这样在床上来回的挣扎着。从噩梦中惊醒过来以后,他老是看见窗外有人,当他过去打开窗户时,人影却不见了,凄凉的惨叫声又从他的身后传来,而且阴魂不散。李弘冀精神就要崩溃了,眼前总是出现很多幻觉,是他的叔父李景遂再向他招手,在向他索命。

李弘冀彻底的疯了,他将挂在窗前的佩剑给拔了出来,向有人影的地方乱砍、乱刺,凶神恶煞的李弘冀一边砍着一边喊道:“滚出来,有种的就给我滚出来!我告诉你,我不怕你!你要是不跟本太子争夺皇位,我又怎么会害你,你既然要跟本太子作对,你就该死。”

说罢,李弘冀又猛向人影处砍去,屋子里片刻间变的一片狼藉,很多摆设的装饰品都被李弘冀给砸的粉碎,可不管怎么样,那人影阴魂不散,总是在他的眼前晃荡,凄惨的叫骂声也总是回荡在李弘冀的耳边。

李弘冀还是用剑拼了命的赶他走,就是赶不走,李弘冀再一次急了,万分恐惧道:“你别过来!皇叔,皇侄不是有意要害死你的,你要不跟我争夺皇位,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害你的!求你了,你就不要再缠着我了!走开,走开......”

不管李弘冀怎么祈求,齐王李景遂的阴魂总是缠着他,折腾了很大一晚上,搅得李弘冀不得安宁。李弘冀最终被李景遂的阴魂搞的精神崩溃,迷失心智的李弘冀最后竟不由自主的用剑刺向了自己,一剑毙命。

一段残酷的皇储之争宣告结束,南唐皇室内部因皇位引发的腥风血雨再次得以恢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