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才情天子南唐李煜传
5237700000021

第21章 李煜微服民间1

宋太祖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南唐发生了数十年不遇的饥荒。各州县的灾民纷纷向唐都金陵涌进,绝大多数灾民是靠乞讨或者食用草根树皮才到达京城。导致饥荒的最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南唐一年几次向大宋进贡,将金银财宝老百姓的血汗尽数捐给了大宋,加上大宋这些年来南征北伐必然消耗大量的军饷和粮草。这些军饷和粮草大多数是由附属藩国进贡的,南唐也是大宋附属国中的一员,而且也是诸国中最强大的,进贡的物资必然比其他国家要多出许多,因此南唐成了大宋名副其实的粮仓,南唐一年几次向大宋进贡,常年如此,早已被大宋榨干殆尽了。以至于南唐国内的百姓都没有办法自给自足,都失去了生活来源。尽管如此,老天并不留情,就在宋开宝元年南唐又出现了数十年不见的旱灾,地里庄稼绝大部分遭枯死,百姓颗粒无收,民不聊生。由于闹粮荒导致各地粮价猛涨,老百姓根本就无力消费,官府对各地的粮商进行了打压,强行要求他们降价,但这些奸商硬是不肯降价。都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南唐的这场饥荒无疑是一场政治危机,一旦处理不当的话便会激起民愤,进而揭竿起义,真到那时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李煜面临的压力不小。常言道,民以食为天,李煜还是深知这其中的利害。但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民间的饥荒究竟到了什么程度李煜并不知道,绝对不能听信大臣们的一面之词。于是,李煜决定带上他的几个亲信大臣微服民间,去一探究竟。随行大臣有韩王李从善,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徐铉,大臣周惟简等,李煜一行一走去宫门,眼前的场景就让他大吃一惊,他原本以为要看灾民视察灾情必须要到更远点的州县才行,没有想到这灾民都涌到京城来了,甚至到了皇城底下。这天,李煜身着素服便装和几位大臣来到了金陵城街上,街上到处都是人,这些人衣衫褴褛,神态狼狈,一看就是从外乡流浪过来的穷苦人,场面惨不忍睹。他们这些人不仅发型凌乱,而且还甚是肮脏,身上还发出一阵阵刺鼻的恶臭,好像有很长时间没有洗澡了一样。他们当中有些人甚至还是缺胳膊少腿,像是被人打断的。他们都饿得走不了路了,很多都躺在街道两边,将街道堵得严严实实的,见路边有人走来便将一口破碗伸向路人乞讨,运气好的就讨到了,运气不好的非被打残不可。

一个被饿得两眼犯晕的老人,无力的伸出自己随身携带的破碗,向路人乞讨,嘴里不停地乞求道:“活菩萨,给点吧!求求你了,老朽已经几天没有吃东西了,再这样下去就快要没命了,求求你了老爷!你就行行好救救老朽吧,老朽谢谢你了!”

老人一边向这名路人乞求着,一边扯着路人的裤脚,并一个劲儿的给这位路人磕头。任由这个落魄老人如何乞求,这名路人都是无动于衷的。

路人不仅没有同情心,还很不耐烦的用脚使劲踢着这位老人,狠狠地一脚一脚的踹着老人,老人给踢的吐血。

一边踢着,嘴里还不停的骂道:“老东西,还不快滚!再不滚,我非踢死你不可!快滚!”

老人作罢,便没有再求他,只好放路人过去。这一幕正好被李煜撞见,他对这名路人感到很是愤怒,但这充其量只是道德问题,路人并没有触犯国法,便没有将他怎么样。李煜感到一阵心酸,对老人的状况很是同情,他向这位落魄老人走去。

李煜来到了老人面前,蹲在了地上,深感同情地看着老人道:“老人家,你是哪人啊?听你的口音好像不是京城人!你的儿子呢?他们怎么不管你?!”

李煜不问倒罢了,这一问老人的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老泪纵痕,他的样子甚是可怜。看得出来老人装着一肚子的委屈,只是无处倾诉罢了,现在李煜问起来了,老人这才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

老人见到李煜似有一种亲切感,感觉到李煜身上有一股亲和力,这才愿意向他吐露心声。老人流着泪,看着李煜,感叹道:“年轻人啊,你有所不知,老朽是从饶州而来!饶州等地今年发生了旱灾,已经死了很多人了,老朽唯一的儿子也被饿死了,儿媳因为不愿跟着受苦另嫁他人了,老伴死得早,现在咱家就老朽一个人了,老朽是一路讨饭才来到京城的!老朽听说到处都在闹饥荒,百姓们都跑到京城来了,都说京城是最富裕的地方,有很多有钱人,皇帝老爷也住在这里,他不会不管的!听百姓们说咱们大唐的皇帝是个进贡皇帝,除了给大宋进贡,也没有为我们百姓做过什么!”

老人说完这话,李煜倒是不生气,毕竟他说的是实话,李煜只是一味的感到自责。

一旁的几位大臣一听到这位老人在李煜面前说这样的话便急了,韩王李从善斥责道:“老人家,这皇帝老爷的事你也敢管,再说了皇帝进贡不也是为了大唐社稷嘛,为了大唐百姓着想嘛!”

韩王李从善刚说完,翰林学士徐铉又接着训斥道:“老人家,咱皇上为了大唐可****不少心啊!再说又有谁愿意向大宋进贡呢,还不都是因为我们大唐的臣民不够团结嘛,这才让大宋有机可趁,对我大唐进行欺辱!皇上时时刻刻都在心忧百姓疾苦啊!”

落魄老人见二人一唱一和的为皇帝开脱,便心生诧异,道:“哎,我说几位,你们该不会是皇帝老爷的亲戚吧,为什么总是为皇帝老爷说话?!”

几位大臣被急的吹鼻子瞪眼,刚要说话,就被李煜打断了。李煜感觉老人很淳朴很真实,在宫中很少能听到这样实在的话,他跟这位老人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李煜回头问韩王李从善要了几两银子交到落魄老人的手上。

李煜将银子塞给老人家以后,便亲切地安慰道:“老人家你说的很对,这个皇帝老爷啊的确当的很窝囊,除了给大宋进贡收刮民脂民膏以外也没有别的本事,其实我也恨他,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这些钱拿去吃点东西吧,剩下的钱就作为回家的盘缠,相信灾难总会过去,朝廷总会赈灾的!”

老人听完李煜的话,眼泪再一次流了出来,他拽着银两,跪在李煜的面前郑重其事的给他磕了几个头。

老人家一边对李煜磕着头,一副感激不尽的样子痛哭流涕道:“年轻人,你是个好人!好人一定会有好报,你要是皇帝一定是位好皇帝,可惜咱大唐缺的就是像你这样的皇帝老爷!”

老人家说罢,便起身一瘸一拐的走了。

这话都是老人家的肺腑之言,李煜这下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感觉像是喝了甘泉。

李煜一行目送落魄老人远去后,便继续向前走。沿途尽是像刚才那位老人那样可怜巴巴的乞讨者。作为南唐国君的李煜心里很不是滋味,好在李煜不是个暴君,对于刚才那位落魄老人的一阵臭骂,李煜还是欣然接受,虽然老人并不知道眼前这个救济他的年轻人就是大唐的皇帝,但是老人说的都是心里话,平日里高居庙堂的李煜是很难听到这样的真话的。李煜虽然平日里好声色,喜奢侈,但还是位仁义爱民之君,听到他在百姓心里是这样一个形象李煜还是感到很自责的。李煜和随行的几位大臣一路穿街过巷,接着又在一家客栈门口停下来。原来在客栈门口有位衣衫不整的年轻人想要应征客栈里的小二。

年轻人跪在了掌柜的面前,卖力的乞求道:“掌柜的,你就行行好收下我吧!我一路跋山涉水来到京城,就是希望能够找到一线生机!在京城我无依无靠,要是掌柜的你能给我活干,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啊!求求你了!”

年轻人的语气很诚恳,甚至还流着泪。他的样子很是狼狈,全身都臭熏熏的,像是从粪坑里爬出来的一样,脸上也沾满了泥土。

掌柜的不但不同情这个年轻人,反而对他心生厌恶,一边用脚将他往店外踹,还显出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道:“臭要饭的,还不快滚!你要把我的客人都熏死啊!再不走我就要打人了,现在到处闹饥荒,到我这来吃饭的客人都少了,哪里还有钱雇人呐!快滚,快滚!”

可无论掌柜的怎么骂这个年轻人,年轻人就是死死的拽着掌柜的裤脚不肯放松。掌柜气急,正要出手打这个年轻人,突然被李煜一行给阻拦了。

李煜走过去,韩王李从善抢先一步将跪在地上的年轻人给扶起来。李煜瞅了瞅掌柜的,又看了看这个年轻人,掌柜的见此感到有些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