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细说汉初三杰
5245400000037

第37章 让韩信去打败项羽

刘邦在正面战场上虽然丝毫占不到便宜,但是因为有其他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他已牢牢地掌握了这场战争的主动权。疲于奔命的项羽在正面战场上的攻势也明显减弱了,于是,刘邦抓住有利时机,向项羽展开了政治攻势。他先派陆贾到项羽处,要求项羽释放他的父亲和妻子,双方和解,各自罢兵,项羽没有答应。不久,刘邦又选派了一位善于辞令的儒生前去劝说项羽,希望罢兵讲和,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从性格上讲,以霸气和善战而名震天下的项羽当然不甘心接受任何和解,但他也知道自己眼前的处境,如果再继续与刘邦在荥阳、成皋一带对峙下去,那么形势将会变得对自己更加不利。项羽权衡再三,并在儒生的再三劝说下,答应了刘邦的和解要求,双方罢兵讲和,缔结和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随后项羽释放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他们自刘邦在彭城之战失败后,作为俘虏,一直被项羽扣留,当做人质使用,在广武对话中,项羽曾经以烹杀刘邦的父亲为要挟,要求刘邦罢兵,但偏偏刘邦比他更加无赖,一副大义灭亲的样子,说你我曾经结拜为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你要是烹杀他,那请你分我一羹,致使项羽不得不放弃这一做法。现在刘邦一家终于得以团聚了,当他的父亲和妻子回到军中时,士兵们都高呼万岁,以示祝贺。

项羽释放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后,就率军东归。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刘邦也觉得累了,现在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也打算率军回关中休养,可是张良和那位堪称阴谋家的陈平却不答应。张良和陈平一番合计后,对刘邦说:“大王,我们已经占有了大半个天下,诸侯纷纷归附和支持我们,而项羽则陷入了兵疲粮尽、孤立无援的困难境地,现在正是彻底消灭项羽的最好时机。如果不趁这个有利时机击败项羽,那么,一旦等他缓过劲儿来,恢复了元气,要想打败他就难了。换句话说,不趁眼前这个大好的时机消灭项羽,就等于是放虎归山,养虎遗患。”

每到关键时刻,张良总会给刘邦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而每到关键时刻,刘邦总是会毫无保留地采纳和接受张良的意见,这大概就是他们君臣的相知、相依、相助。刘邦听张良这么一说,立刻来了精神,也顾不得什么和平协议,立即挥师越过鸿沟,马不停蹄地追击项羽。

然而,这项羽哪里是省油的灯,他是天生的战争天才,如果不是因为有韩信来到这个世上,那么任何人都拿他没有办法。项羽一见刘邦率领大军追赶自己,感觉自己又上了这家伙的当,这个混蛋真是个无赖,太不讲信义,罢兵讲和、中分天下是你主动提出来的,和约才签订几天你就毁约了,看老子怎么收拾你。于是,项羽回兵反击,尽管楚军已经非常疲惫,在人数上远不如汉军,但是这毕竟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部队,而项羽又是冲锋陷阵的巨无霸,于是双方在固陵一带展开激战,结果刘邦又被打得大败,不得已只好退兵固守待援。

固陵之败后,刘邦有些泄气,他搞不懂不管什么时候,明明自己的兵力占优,战斗力也很强,为什么只要和项羽一交手总是大败而归,难道这辈子就没有机会打败项羽了吗?刘邦再次陷入了困境。他问张良:“先前,寡人通知韩信和彭越率军前来会师,共同攻打项羽,但二人至今没有率军前来,而我们又不是项羽的对手,子房有什么办法解除目前的困境吗?”

张良说:“韩信和彭越二人不如约前来,这个问题很好理解,现在项羽已经穷途末路,即将被消灭,而韩信和彭越都立了大功,可是他们还没有得到自己的封地,所以当然不会如约来与大王会师。大王如果能主动分封天下,给他们以封地.那么他们很快就会来与大王会师;如果不主动分封,那么,他们来不来就很难说了。”

刘邦说:“我不是已经分封了他们吗?”

张良回答说:“虽然大王已经封韩信为齐王,但是韩信心里很清楚,这并不是你的本意,是他自己来要的,你当着使者的面骂他的那些话,难道他不知道吗?所以他追随你的信心还不坚定。而彭越则攻占了原来梁国的地方,功劳很大,大王原先为了照顾魏豹,封魏豹为魏王,以彭越为魏相。现在魏豹已死,大王应该尽快封彭越为王。”

“那么,怎么个分封法呢?”刘邦又问。

张良建议说:“韩信的家在楚国,他的家乡观念重,想得到故乡为封地。大王如果把陈县以东至大海都分封给韩信,把淮阳以北至谷城都分封给彭越,让他们各自去为自己的封地而战,那么,要打败项羽就指日可待了。”

刘邦听了张良的这一席话,恍然大悟,他马上派使者去韩信和彭越那里,分别封他们为梁王和楚王。果然韩信、彭越答应立即率军前来固陵与刘邦会师。

不久,韩信、彭越、英布等诸路兵马先后到来,军威大振,光韩信率领的齐国军队就达30万之众。刘邦心中大喜,任命韩信为诸路军马总指挥,统一负责对项羽的最后决战。

韩信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法对付项羽,项羽虽然勇武盖世,连破韩信九面埋伏,但终究破不了他的十面埋伏,结果被韩信在垓下击败,军队损失了七成。随后,韩信又找来一大批能唱楚地民歌的将士在深夜里大唱楚歌。半夜时分,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项羽以为楚国全境都已经被汉军占领,心绪极度低落,而他的将士们听到楚歌后,也被勾起了思乡情绪,无心恋战,在夜里纷纷逃亡或投奔汉军去了,就连项羽那位非常忠厚、又屡屡坏他大事的叔叔项伯也离他而去。项羽见大势已去,只好带领剩下的800余骑连夜突围。韩信派灌婴率领5000精锐铁骑追击,项羽逃到乌江边上,想起当初自己率8000江东子弟渡江击秦,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三载亡秦,分封诸侯,威镇天下,而今竟无一人随自己回江东,自愧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不愿渡江,与追兵一阵搏杀后,自杀身亡,悲壮地结束了自己轰轰烈烈的一生,死时年仅3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