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富有天下的创业启示录
5245500000034

第34章 善待对手,不可意气用事

在创业路上有一个或者几个竞争对手并不是一件坏事,这是因为,由于目标相同,竞争对手往往会采取一些比你更为高明的谋略和方法,在这个时候,竞争对手俨然就是你的一位老师,如果你没有从他的“言传身教”中领悟出一些对自己有益的东西,那么,他就会用你在与他竞争中所接受的惨痛教训来“开导”你,让你从此不敢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稍有懈怠。因此,对待你的竞争对手,你应该持一种尊重的态度。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你才会有时机稍纵即逝的紧迫感,从而让自己更加尽心尽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对自己的竞争对手保持平和的心态,很多人往往会意气用事,只看到竞争对手不利于自己的一面,尤其是在竞争对手让自己蒙受一定程度的损失时,他们往往会捶胸顿足,对竞争对手破口大骂,说竞争对手不仗义、耍花招……其实,作为旁观者,我们很清楚,这种态度不仅不会对自己的竞争对手造成什么损失,有时,反而会自乱阵脚,暴露出自己技不如人的事实和狭隘的嫉妒心理。其实,对于高明的创业者来说,他们是不会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竞争对手的。相反,他们会尊重自己的竞争对手,向对手学习。在这方面,朱元璋是做得很好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他对待郭子兴的态度。

据《元明风云书》记载:朱元璋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经验,看得懂一般的文书,这在当时起义军的中下级将士中是很少有的。所以,参加红巾军后,他的才能很快地显示出来,两个月后,被郭子兴调到元帅府当了亲兵。朱元璋办事能干,待人接物很有一套,元帅府上上下下都说他好。不久,郭子兴就把他作为心腹侍从,另眼看待了。……郭氏夫妇看到朱元璋人才出众,对郭的事业会有很大的帮助,就把二十一岁的养女马氏嫁给了二十五岁的朱元璋。

在濠州城里,郭子兴同其他几个元帅之间的关系闹得很僵。这年九月,徐州红巾军主将芝麻李被元军所杀,部将彭大和赵均用率部投奔郭子兴和孙德崖,从此,濠州城里就有了四个元帅。彭大和郭子兴接近,孙德崖则拉拢赵均用,双方勾心斗角,愈演愈烈。一天,孙、赵串通,突然绑架了郭子兴,并对其施以毒打。朱元璋在彭大的支持下,领兵救回了郭子兴。此后,双方的结怨更深了。

但是,朱元璋的功劳却引起了郭子兴的嫉恨,从此,他处处对朱元璋加以限制,甚至将他关押起来,多亏了妻子马氏暗中相助,他才得免于难。

朱元璋看到濠州城内诸将矛盾重重,争权夺利,胸无大志,前途不能乐观,决心依靠自己的努力,另外打开一个局面。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六月,他经郭子兴同意,回到家乡钟离募兵。少年时期的伙伴徐达、周德兴等和同村邻乡的熟人,闻讯纷纷前来。他很快就募兵七百多人,回到濠州。郭子兴嘉奖他,破格提拔他为镇抚,当了一员中级的带兵官。不久,他从这批新兵中挑选了徐达等二十四人,组成一支精干的小队伍,来到濠州南面的定远。他先招抚了定远驴牌寨的地主武装三千人,接着就带着这三千兵马,向东进发,乘夜攻破横涧山的元军营地。元军大部投降,朱元璋从中挑选了精壮的汉兵二万人编入了自己的队伍,随即浩浩荡荡地开向南面的滁州(今安徽滁县)。

……

朱元璋很快就攻下了滁州城。不久,在濠州深受排挤的郭子兴也来到了滁州。

在这个时候,朱元璋如何对待郭子兴非常关键。在当时,无论是郭子兴还是朱元璋对彼此的政治抱负都心知肚明,准确地讲,他们已经成为政治上的竞争对手,所以才会有之前的恩怨纠葛。但是,朱元璋并没有因为自己当初在郭子兴帐下受到种种限制甚至死亡的威胁,就对郭子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相反,他恭恭敬敬地将郭子兴迎进了滁州城,并且交出了自己的兵权。这种做法自然令郭子兴感激涕零,而朱元璋也因此赢得了心胸大度,不忘提携之恩的美名。

在创业过程中,竞争对手的作用并不都是反面的。相反,有时候,如果你能够尊重竞争对手,巧妙地利用竞争对手,那么,你很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假使朱元璋对郭子兴意气用事,拒不接收郭子兴入滁州城,那么,朱元璋除了给自己招致一个落井下石、忘恩负义的骂名外,估计什么也得不到。可贵的是朱元璋没有这么做,他不仅让郭子兴无话可说,除了感动还是感动,而且向天下人展示了他的胸襟和气度,他连曾经想置自己于死地的人都能宽容,对什么人还不能宽容呢?所以,在与群雄逐鹿的过程中,他的人气指数越来越高,投奔他的人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最终异军突起,统一了天下。因此,今天的创业者应该学习朱元璋的这种胸襟和气度,对待自己的竞争对手切不可意气用事,千万不能让感情蒙蔽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应该在尊重竞争对手的基础上,学习对手的优势或长处,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正常的竞争去战胜对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社会的肯定。

下面,我们不妨摘录一段地产界大亨、素有思想家之称的冯仑在自己的文章中对万科地产总裁王石与上海地产大王周正毅的比较,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该如何对待我们的竞争对手。

“这两天有两件房地产方面的事情,媒体非常关注。第一,王石登珠峰。第二,上海首富周正毅遇上了空前的麻烦——老婆被廉政公署拘传,传言有15亿银行坏帐的窟窿。这两件事情使得最近媒体最关注房地产。我对照这两个人的状态、历史或者说他们的行为,一直在想:王石以他在公司经营20年时间,创造了中国目前是第一的房地产公司。三个月爬山期间,公司一至四月份营业收入增长百分之五十,在资本市场上一直获得很好的声誉,既不包二奶,也没有绯闻,不住豪宅。在公司兢兢业业,同时在个人的爱好上不断出奇,不断创造新的业绩……这是一种人生。

“另外周正毅我也认识,他做了15年的公司……在非典期间“平淡”捐献一千万,以示自己公司大大有钱。在此之后公司不断地向外界披露,就是自己有钱有钱,15亿是小问题,没有问题。

“一个做了15年,一个做了20年,都在我们房地产行业……这样两个人生,两个故事,到今天成为这两天的焦点,折射出两种办企业的方法。

“我们过去的民营企业基本上是两种出路,一种是机会导向,关系导向,财务导向。什么地方有机会,认识什么局长,认识个什么关系,就去哪做生意。然后哪给钱就做什么生意。第二个战略导向,价值观导向。万科属于战略导向和价值观导向,周正毅是机会导向,关系导向,凡是机会导向、关系导向在中国二十年以上的公司基本上都为零。万科这样一个战略导向,价值观导向的公司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事情。”

同是房地产行业的重量级人物,彼此之间必然存在着无法掩饰和消除的竞争关系,但是,从冯仑以上的话语中,我们没有看到他对王石这个成功者的嫉恨,也没有看到他对周正毅这个失败者的鄙夷。冯仑的话语和结论都是基于一种客观事实上的理性思索。假如在这个时候,他对王石的态度不这样客观,那么,在王石登临珠峰之后,他应该认为自己的风头又被竞争对手抢走了,因此,很有可能在表示礼节性的祝贺时,再酸溜溜地来一句:这种做法就是一种作秀活动;而在周正毅东窗事发之后,他更可以表现出幸灾乐祸的心态:又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要是这个竞争对手永远也不能翻身的话,那么自己的实力就在无形之中增强了。可是,冯仑并不是一个如此狭溢的人,相反,他在深刻总结竞争对手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寻出一条民营企业发展的正确道路。这种眼光、这种心胸、这种智慧,是创业者应该具有的最可贵品质。对于创业者来说,只有具有了这种品质,才能从竞争对手身上借鉴和学习到更多有益于自己的东西,而且,这种借鉴和学习往往比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更有实用性,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创业成功的几率。

总而言之,在创业过程中,任何人,无论你选择的是什么样的创业项目,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竞争对手,这是不以创业者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过,每一个创业者都应该理智地对待自己的竞争对手,尊重自己的竞争对手,毕竟竞争与合作永远是对立统一的,在任何行业中都没有绝对的竞争,相反,在竞争中合作和在合作中竞争却是永恒的主题。如果在创业中,某个创业者一味地意气用事、无所不用其极,恶意与对手展开竞争,比如,一味的压低价格,那么一旦市场出现混乱,大家都会跟着倒霉。所以,能否善待你的竞争对手,不仅体现的是你的气度和胸襟,而且还体现了你是否具有创业的战略眼光。每个创业者都应该理智地善待自己的竞争对手,千万不要意气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