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富有天下的创业启示录
5245500000058

第58章 盖棺定论,堪称为世作则

朱元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历史的必然,他推翻元朝的志向,他一统中国的雄心,他安民济世的宿愿,他革旧布新的勇气,他惩贪奖廉的风范……这一切都使朱元璋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正因为这些深得人心的举措,才使朱元璋不仅创建了基业,也巩固了基业。

因此,对于今天的创业者来说,能够从朱元璋身上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受篇幅所限,本书即将结束。在此,特意摘录一段清代张廷玉在《明史太祖本纪》中的一段文字,希望通过这些见诸于笔端的文字,让今天的创业者能够更真切地了解朱元璋的生平,从中获得更多的有益启示。

闰月癸未,帝疾大漸。乙酉,崩于西宫,年七十有一。遗诏曰:“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蚊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辛卯,葬孝陵。谥曰高皇帝,庙号太祖。

帝天授智勇,统一方夏,纬武经文,为汉、唐、宋诸君所未及。当其肇造之初,能沉几观变,次第经略,绰有成算。尝与诸臣论取天下之略,曰:“朕遭时丧乱,初起乡土,本图自全。及渡江以来,观群雄所为,徒为生民之患,而张士诚、陈友谅尤为巨蠹。士诚恃富,友谅恃强,朕独无所恃。惟不嗜杀人,布信义,行节俭,与卿等同心共济。初与二寇相持,士诚尤逼近。或谓宜先击之。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故先攻友谅。鄱阳之役,士诚卒不能出姑苏一步以为之援。向使先攻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腹背受敌矣。二寇既除,北定中原,所以先山东、次河洛,止潼关之兵不遽取秦、陇者,盖扩廓帖木儿、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未肯遽下,急之则并力一隅,猝未易定,故出其不意,反旆而北。燕都既举,然后西征。张、李望绝势穷,不战而克,然扩廓犹力抗不屈。向令未下燕都,骤与角力,胜负未可知也。”帝之雄才大略,料敌制胜,率类此。故能戡定祸乱,以有天下。语云“天道后起者胜”,岂偶然哉。

赞曰: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惩元政废弛,治尚严峻。而能礼致耆儒,考礼定乐,昭揭经义,尊崇正学,加恩胜国,澄清吏治,修人纪,崇凤都,正后宫名义,内治肃清,禁宦竖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职相维,置卫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太祖实身兼之。至于雅尚志节,听蔡子英北归。晚岁忧民益切,尝以一岁开支河暨塘堰数万以利农桑、备旱潦。用此子孙承业二百余年,士重名义,闾阎充实。至今苗裔蒙泽,尚如东楼、白马,世承先祀,有以哉。

张廷玉的这段记述和评论大致是公允的。的确,从疆域上看,大明帝国的疆域超过了汉唐,他对老百姓的体恤不亚于汉代的文、景、光武、唐代的太宗、宋代的太祖。对于贤能之辈的驾驭不亚于刘邦,深谋远虑、先算而后胜不亚于李世民。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出身贫贱却不像刘邦那样为抬高自己的身价故弄玄,说什么自己是赤帝的儿子下凡,斩白蛇而起义。相反,他甚至把自己贫贱的出身、不幸的遭遇诉诸于文字刻在故乡凤阳的皇陵碑上,作为让子孙后代以及各级官吏永远不忘创业艰辛的教材,命令凡途经这里的大小官员及自己的后代必须到此跪拜颂读,接受教育。毫无疑问,朱元璋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皇帝,他以他的成功诠释了陈胜、吴广没有能诠释好的那一则论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的创业成功对于今天的创业者来说有着太多的有益启示,尤其是那些出身寒微、各方面条件都处于劣势的人更应该从他的身上找到创业的灵感和必胜的信心,以及由弱到强、做大做强的运筹经略之道,并在学习和借鉴中把自己的创业活动变得更有成效,更令人刮目相看。

事实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我们每个人所面临的机遇比朱元璋那个时代多得多,有很多创业者之所以以至今还没有取得成功,缺的不是机遇,不是文化,也不是资金,而是朱元璋那样的创业特质。朱元璋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在创业之初,他要家庭背景没有家庭背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文化没有多少文化……当时的韩林儿、刘福通、徐寿辉、郭子兴、倪文俊、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明玉珍等,还有众多割据一方的小头目,哪一个的创业基础都比他好,但最终只有他取得了成功,不但剪灭了群雄,而且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奠定了大明王明270余年的基业,为后世留下了众多可圈可点的历史佳话。他的创业经验值得今天的创业者总结、借鉴和学习。对于今天的创业者来说,也许他们读懂了朱元璋,也就明白了自己究竟该如何创业。其实,创业并不难,难的是创业者如何去破解创业的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