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杂文
5251600000057

第57章 发辫的争论

郭沫若。

大姑娘们和小姑娘们的头上,往往拖着两条长长的发辫,有的快要拖过磕膝窝了。这两条长发辫有时分披在胸部的左右两边,有时又是一前一后。

发辫们经常在争论。不过发辫用的是另外一种语言,声音也特别小。

据懂得发辫语言的人说,发辫分成了两派。

一派的发辫说:我们简直成了无用的长物了。愈拖愈长,就像两条死蛇一样。

另一派的发辫坚决地反对:笑话,我们不是很美吗?多谢姑娘们还每每跟我们打上一对红蝴蝶、白蝴蝶,或者别种颜色的蝴蝶。而且我们是从苏联学来的先进经验呵!

要你才笑话呢,苏联的姑娘们老早就不拖长辫子了。

乌兹别克的姑娘们要梳很多的小长辫子,那是例外。一般地说,

拖辫子是脏衣服的,梳洗费时间,做工作时拖拖沓沓。有什么美呢?说好听点,就像京戏的旦角的两鬓拖着两束长流苏啦,

对啦,你说像长流苏,那就表明我们是民族形式的美。你要反对,你是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者吗?

不要乱扣帽子吧。你要知道,我们头发,剪下来是很有用处的。我们可以做肥料,可以做药材,可以做纺织原料,可以做戏剧的行头,可以做……你简直是近视的实用主义者,美术的观念太贫乏了。

你要知道,姑娘们是顶喜欢美的。我们如果不美,姑娘们为什么拖着我们?

那是惰性的表现呵,我听说三十几年前中国的男子也都拖着长辫子,虽然只是一条。后来起了辛亥革命,把它们革掉了。在当年男子们也以拖辫子为美,剪辫子的时候还曾经有人哭过呢。今天,我希望,在女子们的头上也来一次“辛亥革命”,我自己就被革掉,一点也不可惜。

你简直是左倾幼稚病患者,

你犯了右倾保守主义的毛病,你自己不知道罢了。

两派不断的争论,随时随地都在拖着双长辫子的姑娘们的头上进行着。

据说,不拖双辫子的头上是没有争论的;辫子短些的,争论也就少些。有一种鹌鹑头,把头发剪得短短的就像一个鹌鹑儿,欧洲人管它叫“女青年头”。在那样的头上没有争论。

还有一种是把头发留剩尺来长,在后脑勺上总结成一个刷把。

在那样的头上也没有争论。

看来,发辫的争论是不容易停止的。两条发辫愈拖愈长,发辫的争论也会愈拖愈长,像我们目前最流行的八股文章一样。

1956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