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你可以和他们一样有钱:福布斯40位常客的发家秘史
5266700000011

第11章 家族继承的巨额财富(1)

一个人的存在可以改变几代人的命运。继承遗产是获得巨额财富的捷径之一,出身豪门自然就拥有财富。

进入新时代后,人类向财富继承观念提出了挑战。在这个正在经历社会变革的年代里,特权和财富逐渐转移。

在瑞银140余年经营私人银行业务所积累的经验中,我们确实见到过一些不近情理的资产分割行为,但更具威胁的是家族财富的逐代侵蚀。由于惰性、不理想的投资结果、税务及因继承而引起的财富分割等原因,曾经的富有也会归于贫乏。

在经济大潮中,财富家族的企业在走过一段创业繁荣之后,今后如何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创业,如何让家族企业成为百年老店,如何让财富家族的继承人超越前代人,已成为摆在当代财富家族面前的新课题。

印度商业帝国信实商业

2007年10月29日,印度报业托拉斯声称:印度信实工业集团的老板穆克什·安巴尼的个人财富已经超越比尔·盖茨;同年,美国《时代周刊》把他列入新世纪青年领袖花名册;2008.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穆克什排名第5位。这个从家族企业打拼出来的经营者终于以凌驾于世人之上的姿态出现在了公众的面前。

穆克什·安巴尼的父亲德鲁拜是印度家喻户晓的商业奇才。德鲁拜年轻时,无意中发现也门金币实际价值大于它的币值,于是开始对其回收加以熔炼,并以此攫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德鲁拜回到印度后,先开始从事香料和纺织品出口生意。1966年,德鲁拜开始进入纺织行业,他的产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青涩时代

穆克什·安巴尼是家中的长子。在他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大忙人,但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们有更全面的发展,在周末家庭聚会时父亲一定会出现。

穆克什上高中后,周末的时间他总是愿意待在父亲的办公室中,与父亲分享自己对商务的见解,并从中获得创业的激情。

父亲开明的教育让穆克什和自己的弟弟一样拥有自己选择所学专业的权利。穆克什最终与他的朋友们一起选择了化学。但是为了证明自己,他还申请了斯坦福大学。

穆克什对化学工程的选择,是他人生的里程碑。或许那个时候没有人知道它代表着些什么,但他的父亲始终相信:企业的未来在于对人才投资。

站在父亲肩上

1986年,穆克什和弟弟已经开始帮助父亲打理公司的日常事务。

他们的父亲德鲁拜去世后,穆克什继任集团主席,开始与弟弟共同主持集团的核心石化产品业务,并完成了不少大型炼油厂和化工厂的建设项目。但是,正如《福布斯》所指出的那样,穆克什的成长是在2002年。那一年,他控制了公司的能源实体,而他的弟弟阿尼尔继承了商业帝国的银行和电信公司部分业务。

2003年,穆克什手下信实工业集团的石油勘探、石化等业务全面盈利,市值比2002年翻了近一倍。与此同时,信实工业集团进军移动通信领域,并在不到一年时间中就抢占了印度移动通信市场高达21%的份额,成功地实现了公司的多元化战略。

两虎之争

2004年11月22日,穆克什与弟弟日益严重的分歧终于爆发。穆克什一直认为自己是长子,理应继承父亲的一切,但是弟弟阿尼尔的能力也绝对不俗,这造成了两者的矛盾。终于,随着矛盾的深化,兄弟之间的战争居然拉拉扯扯地到了董事会成员的面前。

后来,在母亲的调解下,穆克什正式掌管信实工业有限公司和印度石化公司,而弟弟阿尼尔则接掌了信实能源、信实通讯以及信实资产3家公司。

这次分家让印度甚至是外国的投资家们很是提心吊胆了一番。在和平分家计划宣布之日,印度股市大涨。由此可见,穆克什家族对印度经济的影响之大。

收购狂人拉克希米·米塔尔

拉克希米·米塔尔的发家史曾经备受争议,有人指责他使用不正当的收购手段来达到目的,但这些自有后人评判。无论如何,现在拉克希米·米塔尔是成功的。他两次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2004年的他排名第62位,而到了2008年,他一举跃居第4位,这让很多人为之震惊。

1950年6月15日,米塔尔在印度拉贾斯特邦西部沙漠地区一个贫困的家庭中出生了。但是这个家庭的贫困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米塔尔的父亲很快成了一家钢铁制造厂的股东。

勤奋的年少时代

小时候的米塔尔性格内向。但不爱说话的他学习却非常刻苦,并且志向远大——上小学的米塔尔在自己的尺子上刻着.“拉克希米·米塔尔博士,商学士、工商管理硕士、博士”。

后来,米塔尔随着自己的家人搬到了加尔各答。那时的米塔尔,每天早上在加尔各答最著名大学圣泽维尔大学学习会计学和商学,下午去帮着父亲打理公司,晚上回家复习功课。但这样的奔波似乎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在勤奋努力之下,.21岁的米塔尔从圣泽维尔大学以优异成绩毕业的同时,已是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管理人员了。于是,米塔尔开始为父亲那个年产量为2万吨小钢厂全职工作,一直到他25岁那年。

这一年,米塔尔出国度假时路经雅加达,打算顺便去帮父亲解决一下当地分公司的进展不顺利的业务。但是一到那,他就被当地的市场情况吸引了。放弃了休假的米塔尔,全心全意地扑在了公司的当地市场开拓上。正是这一次的经历让米塔尔锋芒毕露,并正式踏上了自己的钢铁王国之路。

帝国建成

1975年,米塔尔说服父亲在印尼成立了一家小型钢铁工厂Ispat.Indo。

1989年,米塔尔购进了一家每天亏损100万美元的印尼国营钢铁厂,并迅速将其转制。一年后,米塔尔就让钢厂的产量翻番,实现赢利。自此,米塔尔的并购之路变一发不可收拾。

1992年,米塔尔又买下了亏损几年的墨西哥第三大钢铁厂Sicartsa,这是10年前由墨西哥政府花费22亿美元打造的。但不幸的是,在其建成之后,石油危机爆发,墨西哥经济受到影响,致使钢铁厂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只有25%,Sicartsa亏损严重。无奈之下,墨西哥政府决定将其卖出,米塔尔在这个时候出手了。事实上,不到5年,Sicartsa就被米塔尔改造成为集团公司的明珠,产量占到了其钢铁集团总产量的63%。

历次收购的成功更加激发了米塔尔对于并购的热情。他坐着私人飞机每年飞行56万公里在世界各地视察,以便寻找到合适的并购机会。2006年,米塔尔旗下Arcecor与Mittal. steel两家钢铁厂合并为安塞尔米塔尔。米塔尔的钢铁帝国正式建成。

抓住机会

说到米塔尔的成功,我们不得不说他的主要秘诀:在钢铁生产中技术革新并及时运用。

米塔尔比别人更先一步地采用了更加有效率的微型炼钢炉,以取代传统的高炉炼钢技术。与此同时,他还开始投资原材料——废钢的替代品,直接还原铁。因为米塔尔知道随着越来越多的钢铁厂采用高效的微型炉技术,作为原材料的废钢价格将会大幅上涨。结果正如一位美国投资银行分析师断言的那样,米塔尔的这种技术让其他的钢铁企业很可能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难以被超越”。

米塔尔的远见也让他的财富激增,. 2004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中米塔尔排名第62位;而在2008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中跃居第4位。

缔造豪车帝国的家族.保时捷

保时捷的历史可追溯至1900年,第一部以保时捷为名的汽车——Lohner-Porsche正式登场并造成轰动。这部双座跑车是由费迪南·保时捷设计。多年之后,保时捷公司成了全球最赚钱的跑车公司。

20世纪30年代,福特汽车在美国逐渐普及起来。

那时,在美国之外的国家,汽车仍然是一种奢侈品,每50个德国富人中只有一人拥有汽车。希特勒当政后,决心生产出能与T型汽车相媲美的汽车。

有人提议,要设计这样的汽车,非费迪南·保时捷先生不可。事实上,他也正在做这类设计。

试图设计平民汽车

费迪南·保时捷,1875年12月3日出生于波西米亚(原为德国境内,今属捷克)的一个铁匠之家,15岁进入夜大学学习。后来,他一边在电厂工作,一边在维也纳工学院进修。

22岁那年,费迪南·保时捷设计了一台能安装在汽车轮内的电动机,以替代当时在汽车上普遍使用的链条传动,并因此而获得了第一个专利——“混合传动系统”专利。

1900年,他首创的电动汽车出现在巴黎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上。从此,他以“电动汽车之父”的美名享誉世界。1905年,他被聘任为戴姆勒公司奥地利分公司技术部经理,由于成功设计了“玛哈”牌汽车而获得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枚勋章。

一战后,面对萧条的德国经济,他曾建议戴姆勒公司老板开发平民轿车,可惜对方未能采纳。戴姆勒公司和奔驰公司合并之后,他辞职了,自己开了设计所,试图设计开发一种平民汽车。

大众汽车成了纳粹汽车

1933年,费迪南·保时捷设计出了大众汽车,当时他只是称其为1型汽车。这就是后来甲壳虫汽车的祖先,不过当时还没有“甲壳虫”这个名字。

当时大众还不是一个品牌,而只是一类车的总称。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在柏林国际汽车展上时吸引了绝大多数人的关注。1934年,宝马、梅塞德斯、欧宝、福特、艾德勒、哈诺玛格等公司都展出了他们适合系列生产的低消费车型,这些车也是作为大众型车展示给那些感兴趣的人们的。在纳粹建立政权时,大众车的技术概念已经比较成熟了,“大众”这个词常常出现在人们的谈话中。

但是没有想到,这种大众汽车却成了纳粹分子的宣传车,许多德国军官开着这种汽车招摇过市。这种车变成了纳粹汽车,甚至是纳粹中死硬分子的专用汽车。

希特勒灵机一动,想出了另一个主意。这些纳粹分子把这种汽车展示给大家之后,告诉大家:“如果你们勤奋努力,你们也能开上这种汽车。不过国家需要钱来生产汽车,所以你们每个星期都要拿出钱来。等到汽车生产出来,就归你们啦。到时候你们开着大众汽车,跑高速公路……”

很美丽的一个梦,所以也很虚假,但大家都相信了,谁也不知道元首和政府会欺骗自己。为了响应政府的储蓄计划,几十万德国人通过每星期投资5马克的方式购买大众汽车,总投资高达几百万马克。但是德国人被元首欺骗了,他们的汽车从来没有兑现。事实上,战争爆发之后,汽车工厂就一直在生产装甲车和坦克。还是只有纳粹的中坚分子才能驾驶保时捷的“甲壳虫”汽车。

让大众汽车开上高速公路是德国的一项计划。希特勒还有更多邪恶的计划等着榨取德国人民的血汗。

费迪南·保时捷觉得这些计划似乎和自己想象得不一样,不过元首告诉他说:“德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德国的命运与我们紧密相连!”

“甲壳虫”的诞生

二战开始了,保时捷重新回到制图板上,设计令人敬畏的猛虎坦克车。

1941年,日军轰炸了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迫使美国全面参战。

大洋彼岸,美国的福特决定,利用在欧洲的工厂生产战争武器。在二战中,10%的美国装甲车靠他提供。

大众汽车的工厂则全面为战争服务,工厂强迫工人劳动,德国工人对此十分不满。于是就辞退德国工人,从战俘营和集中营抓来战俘或者犹太人,强迫他们劳动,榨干他们的力气,直到他们累死为止。

这是德国汽车业的一个大污点,战争使原本是为人类幸福谋福利的工业蒙上了耻辱。

1945年4月,德国战败,希特勒的野心被埋葬在一片废墟之中。在轰炸过后,大众汽车厂有2/3被毁。亨利·福特反对重建计划,在他看来,如果大众汽车消失的话,福特汽车可以在欧洲拥有更大的市场。不过大众汽车还是恢复了生产,否则,此后的汽车历史只怕要改写了。

二战结束后,大众公司开足马力,加紧生产保时捷先前设计的“甲壳虫”汽车。由于该车占领了平民车这个最大的市场,故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累计产销2.100多万辆。

1950年,一位英国孩子看到他同学父亲的甲壳虫汽车,脱口而出:哎呀,这好像一个甲壳虫!从此人们就开始称呼这款汽车为“甲壳虫”。

大众的著名平民车还包括“高尔夫”,这种车的销售数量或许很快会赶上“甲壳虫”。

“新甲壳虫”也将是老款的接班人和有力争夺者。这款车在1998年底特律国际车展上一露面即受到了公众和传媒的高度关注。它是一种很容易使人一见倾心,而且很可能是当前世界上最为个性化的车型。

新甲壳虫的外形设计使人回忆起当年甲壳虫的风采,它拥有靓丽的色彩和动感的魔鬼身材,整体造型还是依赖于半个世纪前的款式,但是更多地加入了现代化的设计元素。再加上现代化的机械性能,则无疑又使它成为21世纪的现代车型。

人们在它的身上,还能看到费迪南·保时捷先生过去那张伟大图纸的影子。

大众辉煌了,他们的老设计师又如何了呢?

保时捷重振家业

盟军解放德国后,把费迪南·保时捷带走了,因为他在战争时是虎式坦克的设计师,那是一款夺走了许多盟军坦克手和步兵生命、让人们听见声音就胆寒的重型坦克。德国坦克设计师和盟军结下的仇,实在是太深了。

费迪南·保时捷因为与纳粹合作而被盟军拘捕,这位老人两年后获得自由,但那时他已经衰弱不堪。他的儿子费雷决心重振家业,老父亲则在幕后给儿子一些支持。

1948年,获释后的费迪南·保时捷重新开业,他组建的“保时捷设计有限公司”精心设计、制作了50辆功率为30千瓦,铝制车身的保时捷356型(因先后进行过356次设计变动而得名)跑车。该车在一次重大比赛中出人意料地战胜了许多欧美名车,一夜之间成为妇孺皆知的英雄,保时捷的地位由此得以确定。

很快,356汽车成为富人和社会名流的最爱,埃及国王法鲁克、法国的蓬皮杜夫人以及好莱坞奇才詹姆斯·迪安都拥有这样的汽车。

费迪南·保时捷在1952年逝世后,保时捷公司又推出了911、944等多款著名跑车。费雷的设计创造的这个豪华车帝国,其中70%的产品都归保时捷家族所有,现在的年销售额为20亿美元。

保时捷汽车已经成为现代世界财富的象征,它引领了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趋势:炫耀性消费。

美国“皇室”肯尼迪家族

美国的各大家族财团,都力图通过财富来谋求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在成功人物和政治人物如同明星一般的美国,肯尼迪家族的传说是美国人喜好童话故事的极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