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放空,就能过得轻松
5266900000010

第10章 洁身自好——不要让浑浊洪流把自己完全湮没了(1)

有一种廉洁叫莲出污泥而不染,有一种淡泊谓两袖清风明心志,有一种风格曰梅花香自苦寒来,有一种品德叫洁身自好君子道,有一种和谐为正气长存天地歌!

——佚名

放空自己,置一份洁身自好的基业

有的歪生意尽管获利颇多,却是把人引入歧途的职业。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要想洁身自好,首先要选择一份能够让自己洁身自好的基业。

中国有句古话,叫“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穷人尤其容易受这种观念的影响。穷人想发财,又没有赚钱的途径,就常常把希望寄托在发一笔横财上。因为穷人的弱势地位,因为穷人的无助甚至绝望,为了横财,穷人很容易走火入魔,把那些暴富的事当做正当生意。

越是贫穷的地方越是罪恶的温床。贫穷是致命的,贫穷可以让人疯狂。可问题是,疯狂不能解决问题。如果不能堂堂正正赚钱,赚来的钱也是不长久的。歪门邪道的生意看起来发得快,但来得快去得也快,歪生意通常要靠特定的环境和渠道,依赖性很强,一旦某个环节失灵,没有后续财源,赚来的钱又很快挥霍掉,最后还是从终点回到起点。

歪门生意总是见不得阳光的,就像俗话所说的那样:经常走夜路,总要碰到鬼。歪门生意所担的风险都远比一般生意大得多。更重要的是,人一旦尝到歪生意的甜头,就不愿意再下笨功夫,把心思放在踏踏实实的正常生意的经营管理上了。而歪生意终究不能大张旗鼓地做,从长远来看,真正想成大器者,还是正正经经做人,堂堂正正赚钱好。

想要成功的人生,选择一个洁身自好的基业,听从良心的呼喊,才是最重要的。关于良心,中国从古至今就有很多说法,“问心无愧”、“良心发现”、“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良心就是被现实社会普遍认可并被自己所认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良心就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等,这些都是人们对良心的不同认识和理解。

人们做工作追求事业,都有不同的选择,而事业确有成功与失败、荣耀与低调、名利与无私之分。倘若是从道德的层面来区分,事业可以简单地分为有良心的事业和无良心的“事业”。现实中,总有无良的人做无良心的“事业”,此“事业”非彼事业。

一个人几经拼搏,尽管其事业成就令人瞩目,但如果这件事业本身就是沾满污点的,也不会真正值得人们敬仰。做没有良心的事遭人唾弃,做没有良心的“事业”更为人所不齿。而当做事业的人已丧失良心和仁义,失去尊严与自重,不管以前“事业”多么荣耀和光彩,人们一旦想起那些无良的作为,他们的“事业”注定从根子上是失败的。归根结底,我们还是做好平凡的事,做对得起良心的事业,才更值得尊敬和敬仰。

《韩非子》中记述了这样一则故事。

鲁国人公仪休很喜欢吃鱼,当了鲁国的相国后,很多人送鱼给他,他都一一婉言谢绝了。他的学生问他:“先生,你这么喜欢吃鱼,别人把鱼送上门来,为何又不要了呢?”他回答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才不能随便收下别人送的鱼。如果我经常收受别人送的鱼,就会背上徇私受贿之罪,说不定哪一天会免去我相国的职务,到那时,我这个喜欢吃鱼的人就不能常常有鱼吃了。现在我廉洁奉公,不接受别人的贿赂,鲁君就不会随随便便地免掉我相国的职务,只要不免掉我的职务,就常常有鱼吃了。”公仪休不接受别人的鱼,是因为他有自己的立身原则,他不会为了蝇头小利,铤而走险而沦为别人的奴隶,最终使自己想吃鱼而没有鱼吃。

一个公务员,善解民意,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尽力服务民众,帮助民众,父老乡亲不会骂他忘本,大家认可他的人品与格调,他自己也对得起良心,他从事的就是有良心的事业。那些在风雨中修路建桥的建筑工人,看着一条条道路畅通无阻,人们穿梭于桥梁之间,他自己的劳动为他人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养活了家人,他的事业就是有良心的事业。每日必须早起,在人们上班之前已经清扫完街道的保洁员,他们尽管收入微薄,但却为大众带来舒心环境,他们的事业也是有良心的。还有那些不讲回报只讲付出的义工,那些在非政府机构中工作的有志之士,他们从事的事业,也都是有良心的事业。总之,所有做有良心的事业的人,他们永远值得人们普遍尊重。

“世上之所以有道德生活,最终要归因于良心。”人生的职业生涯和事业方向,大多可以由自己做主。我们阻挡不了别人选择什么事业,但能够让自己做有利于个人发展、给他人带来益处并饱含良心的事业。只有做有良心的事业,我们才不会因无良而忏悔,也不会因无良而遭受鄙视,也才会安然面对踏实的、真实的人生。

非分的身外财货,人世的机关陷阱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这是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言》中的一句话。他以此告诫各级官员要做到无功不受禄,取本分之财,不贪不占。

船因超载而沉没,人因诱惑入歧途。精彩世界,诱惑多多。在五光十色的“香饵”面前,如果让非分之财占了主导地位,就会因挡不住金钱的诱惑而巧取豪夺,挡不住权力的诱惑而卖官鬻爵,挡不住名利的诱惑而沽名钓誉,挡不住奉承的诱惑而忘呼所以,挡不住谗言的诱惑而封官许愿,挡不住美色的诱惑而寻花问柳,等等。诱惑犹如污浊暗流蔓延施虐,时刻冲击、腐蚀着人们的灵魂。非分之财源于人性的贪婪、源于私欲的膨胀、源于利益的诱惑。诱惑的魔力,利用的是人生的非分之财。只有弃除非分之财,你才能在诱惑面前眼不红,心不乱、手不伸、腰不弯,经得住考验,顶得住歪风。

《左传·襄公十五年》记载了一则距今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故事,大意说:春秋时宋国有人得到一块珍贵的美玉,要献给大臣子罕,子罕婉言谢绝。献玉人说:“这玉曾请玉匠师父看过,他认为是个宝物,所以我来献给您。”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你把美玉视为宝物,那还不如你我各自持有自己的宝物为好。”

古代先贤认为,人只要有一念之私,必有非分越礼之嫌,他们就很可能由刚毅变得软弱,由聪明变为糊涂,由慈善变得残忍,由纯洁变为污浊,并由此毁灭了一生的品格。所以古人把不贪婪当作修身之宝,依此平安地度越终生。子罕大臣以不贪为宝,献玉人以美玉为宝,如果献者献了,子罕受了,他二人也就同时失去了各自的宝物。

有一名贪官在走向刑场时说了一段忏悔之言:“一个对不义之财伸过手的人,不仅仅是丢弃了修身之宝,简直就是一台失去刹闸的汽车,在坡路上急速下滑,怎么也刹不住车了,十有八九,不是撞到悬崖上粉身碎骨,就是滑向万丈深渊死无葬身之地。”人之将死,其言亦善。这个贪官的临终之言,值得细细地咀嚼咀嚼!

有人断言,古今中外的贪官无一例外,一旦他们收了贿赂,大多变成了由行贿者摆布的可怜虫。常言道:“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不论为官为民,其人格品行的修养是终生大事,凡优秀的人品,都要经过各种环境的考验与磨练,才可能修成正果。贪婪是万恶之源,不论本来是多好的人,其品质德性多么优秀,只要他有了贪私的念头,对不义之财伸过手,终将会变得昏庸、残忍,丧失人牲,正直刚毅之气从前烟消云散。

贪婪的人永远贫穷,知足的人自然富裕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面对如今眼花缭乱、物欲横流的世界,你若是一个“不知足”者,那令你心动、想入非非的诱惑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你也会发现自己永远都是一个贫穷者。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欲望,人的欲望又是永无止境的,俗话说:“猛兽易伏,人心难降;溪壑易填,人心难满。”而生活所能提供给欲望的满足却又总是有限的,于是因为欲望多多,不少人虽然每天食有鱼穿名牌住靓宅行有车,但是依然体味不到生活的欢乐。人生之祸又大多是由于不知足引起的,唐人李群玉在《钓鱼》一文中如是说:“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钻钩。”当今世上那些贪食贪财之人,还不是在欲望的钩子上败走麦城?更有甚者,对钱财对权位对美色贪得无厌,从而肆无忌惮地用不法手段攫取,以至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弄得身败名裂甚至误了卿卿性命。再看看监狱里形形色色的案犯,又有几个不是由于贪心而失去自由身?正如道家鼻祖老子在《道德经》所言的:“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矣。”其意即是说,过于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到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平安。

清人胡澹淹写的一首打油诗《不知足》:“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要下,又虑出门没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此诗把贪婪者的心理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一条真理:过分的“污染”心灵、放纵行为是会付出代价的,贪婪必将导致堕落毁灭。

古希腊的《伊索寓言》里有这么一句话:“贪婪往往是祸患的根源”。实践证明,在物质上的“不知足”,就会使人失去理智,迷失自我。只有学会“知足”,才能抛开一切名缰利锁的束缚,使你的人生得到充实、丰富、自由、纯净;有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情,才能使你变得理智、成熟。

1983年,石油危机爆发,石油大亨默尔不停地奔波于两州之间,连日的劳累终于使他病倒了。但当他病好后却卖掉了公司,回到老家苏格兰定居下来。记者问他原因,默尔指着罗斯顿的名言,说:“利奥·罗斯顿。”后来有人发现默尔在他的自传中写了这么一句话: “富裕与肥胖没有什么两样,不过是获得超过自己所需的东西罢了。”而默尔正是在罗斯顿的史言里学会了知足,并明白了,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大的财富就是健康和快乐。

常常有人抱怨,活着真累,做人有太多的愁苦忧烦。的确,因为无穷无尽的欲望总难以满足,失望与忧伤时常向我们袭来。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许多人又不得不四处漂泊,流着汗默默辛苦地工作。尽管如此,困惑与烦恼依然与我们结伴同行。而通往幸福的道路更是扑朔迷离,我们在莫测变幻之中倘若没有足够的聪明才智权衡利弊得失,就可能会在不经意中摔跟头。因此,学会生存智慧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十分重要。

知足才能常乐,知足才能常安,这是现代人应铭记于心并要身体力行的生存智慧。因为只有知足一点,我们才能根绝那些折磨人的不切实际的欲望,从而生活得安宁。当然,把知足作为一种生存智慧,我们不能把它理解成随遇而安、不思进取等消极的人生态度,否则“知足”只会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我们所说的“知足”是对现实生活的欣然接受。其实当我们通过努力仍无法改变生活的处境时,除了欣然接受外,还有更好的选择么?“知足”也应该是为不负有限的生命奋发图强的同时,不与他人比地位高低比富贵享受,能坦然地对待功名利禄,有着古仁人志士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的达观处世态度,学会在平淡的日子里没事偷着乐。如果我们都能“知足”,就能在顺境中优哉游哉,万一置身逆境也能安之若素。如此,何愁生活不幸福快乐?

对财富的追求是无可厚非的,但终日为钱所累的人,可以说做了一生有钱的乞丐,成了金钱的奴隶。更有甚者为了钱耗尽其毕生的精力,到头来除了钱一无所有。也许人们太在意对金钱拥有的多少,而忽略了其他,其实人间有许多无价之宝,没有任何土地或钱财能与这些无价之宝相比。如果我们想要以良好的心态,从容的步履走过人生的岁月,就不要表现得太贪婪。我们可以允许财富进入我们的屋内,但永远不要让它主宰我们的心灵。

诺贝尔说过:“知足是唯一真正的财富。”人人都想站在人生舞台的最前面担当最佳主角一色,当欲望促使人们去仓促地采取行动,而最终无法得逞时,才悔悟:知足者,方能获得最大的满足。其实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我们心中,一个安稳踏实的梦,一个和谐温馨的家……所以。从今天起,卸下你沉重的包袱吧,用崭新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你自己,让自己的灵魂挣脱无止境的需求,进人眙然之境,这样的你才是最富有的。

把好自己的舵,别驶进了危险的浅滩

名利是把利剑,有人幸运地握住了剑柄,而更多的人却不幸地站在了相反的方向,做了“饮血剑”下的牺牲品。

当名利的剑锋上闪现出骇人的光芒时,人们才如梦初醒般地意识到名利的强大与残忍。其实,仔细想想,真正使名利变得残忍的就是人们自己,因为那剑尖所指正是人的内心。在追逐名利的道路上,很少有人能做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名利所惑,不在名利场中迷失自己。

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名利面前,贪欲使人丧失理性,缺乏判断力。自以为自己无比伟大,其实却如水中月,镜中花,只是表面繁荣,有朝一日大厦倾覆,也只落得身败名裂,树倒猢狲散。昔日权势熏天的达官贵人,明天也许就会变成众人唾弃的阶下囚,贪欲不仅吞没了自己,更使他们的亲人成为这场交锋中无辜的牺牲品,耻辱将烙上他们的心灵,永远挥之不去!倘若我们目前正被金钱所诱惑,甚至让自己逐渐丧失理智,就应当重新检视自己对金钱的态度,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心思坠入可怕的恶念之中。因为,金钱是魔鬼的诱饵,常常成为人们软弱的根由!

古人云:“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知识之败,慕虚名而不务实潜修也;品节之败,慕虚荣而不甘苦淡也”有所图谋,必有所烦恼;有所贪欲,必有所惩戒;有所得,必有所失!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为了名、为了权、为了利、为了益,给自己扣上锁链;为了情、为了爱、为了愁、为了恨,将自己套上了枷锁。总之,为了各种各样的欲望,不惜让自己负荷加重。

殊不知,欲望犹如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远不能满足;欲望之绳,总是绵延不断,无限加长。正是这一系列欲望,捆绑住了自己原本可以快乐飞翔的翅膀,使自己搏击长空、翱翔浅底、纵横驰骋的本领难以发挥,最终让自己丧命于风雨雷电、惊涛骇浪、荆棘沼泽之中。

要想使自己拥有幸福与快乐,要想使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必须尽快剪断欲望之绳,挣脱欲望之锁,以便给自己的身心减负,给自己的脉搏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