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肯定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大全集
5274400000037

第37章 换一种方式,让自己成为有爱心的人(1)

我们总是在等待别人先付出后,自己才肯付出,生怕吃半点亏。然而却未发觉在无形中我们已陷入了某一种被动的境地,间接地弱化了自己本身具有的能量。因此,不要过于计较眼前的利益,付出之后,收获自然会随之而来。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地付出,也正是这种不同程度的付出,导致了有着巨大差异的结果。大自然是公平的,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东西,你就必须有更多的付出。

收获之前别忘了播种

你在得到任何东西之前,先得付出。收获不会凭空而降,不劳而获的事情如徒然的空想。

我们从生活中获得了什么样的报酬,完全决定于我们所贡献的多少。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对于每一项行动,都会产生一种相等但对立的反应,“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许多人会站在生命的火炉前,说道:“火炉,请给我一点温暖,然后我给你加进一些木柴。”

秘书往往会跑到老板那里说:“给我加薪,我就会做得更好。”

推销员时常到老板那里说:“把我升为销售经理,一旦让我负责,我就能做得更好。”

学生往往对老师说:“我若把这学期不良的成绩带回家,父母就会惩罚我。所以,老师,如果你这学期给我好成绩,我答应下学期会努力用功。”

一位农夫祷告说:“如果让我今年丰收的话,我答应明年会好好耕种。”

总而言之,他们说的是:“给我报酬,然后我会生产。”

可惜生命并不是这样运行的,在你期望得到东西前,必须付出一些东西才行。

农夫必须在秋季收获之前,先在春季或夏季播种;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毕业文凭以前,也要先花费几百小时的读书时间;秘书想成为经理,也要花相当多额外的时间来工作;运动员想要赢得金牌,也要流许多汗水,埋头苦练才行。

因此,你在得到任何东西之前,先得付出。

付出是为了得到

太多的时候,我们的付出并不能使我们得到我们想要的,但如果不付出,就绝对不能得到我们自己想要的。

在生活中,我们面临着太多的选择,我们时常徘徊在是完全为自己付出,还是在为别人付出的同时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就好比一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手里只剩下最后一瓶水时,他突然发现了一个抽水井,他选择只是为自己保留这瓶水呢,还是倒下去看是否能抽出更多的水。

一个人死了,天使带他去天堂。路上,他问天使,天堂与地狱有什么区别。天使说:“我带你到天堂与地狱的吃饭的地方看一下,你就明白这二者的区别了。”

他们先到了地狱。地狱的大锅里盛满了鲜美的食物,散发出阵阵的香气。奇怪的是,围着大锅而坐的一群人手里都持着一把六尺长的勺子,食物因此送不到嘴里,个个饿得皮包骨头。他看到他们都在费劲地把勺子里的美食往嘴里送,但没有一个人成功。

接着,天使又带着他到了天堂。那儿同样是盛着美味的大锅,同样是六尺长的勺子,同样围坐着人,这里的人却个个红光满面。他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这里的人原来都夹了食物给别人,同时也喂饱了自己。

他终于明白了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同样是付出,地狱的人是自私的付出,付出了却没有得到;天堂的人却是无私的付出,这种付出无意之间成了更好的得到,正如《道德经》所写:“唯以其无私也,故能成其私。”

因此,当我们拥有付出的心态,并真实地付出时,这种付出便会带着我们走向成功,同时,让我们体验到非常人所能体验到的成就感。朋友,如果你想得到,想更好地得到,在此之前,你必须要先做一件事,那就是付出,这是惟一可以得到的捷径。

也许有人会说:“我才不要浪费时间去做那些没有回报的事情,我之所以工作,是为了得到相应的酬劳而承担我生活的一切费用。因此,让我做那些没有酬劳的事情,简直太荒谬,太没有道理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说的话不无道理。但他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只有相对的存在。因此,我不认为,有人会在做了一件事情后,没有任何的收获。

假如我们无法去克制自己的惰性和散漫,终日无所事事,那么我们将会一无所获。我们的一切报酬都是建立在我们所付出的基础上。

虽然我们无法预知我们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方式得到回报,但我们应当始终坚信我们终究有一天会品尝到收获的果实,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我们总会有所回报的,这是人生最简单、最基本的道理。

生活对我们的回报不只是以物质给予的方式出现,更多的时候它会在我们的内心起作用。那是一种内在流露出的种种举止、待人接物。无论如何,真心给予,然后会有所获得,吝于付出,将会一无所获。

生活中你是否学会了割舍

为了真正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我们需要适当的割舍,我们要随时准备适当地放弃另外一些追求和目标,这样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孩提时代,我们是按照快乐原则生活的。对于我们的愿望,父母总是尽量满足。当我们哭时,会马上得到食物;当我们害怕时,会得到安慰与保护;当我们生病时,会得到照料和治疗。父母关心我们是否感到舒适,只要我们大哭,他们会马上过来安慰我们,并按我们的意志行事。在小时候,我们并不懂得自我克制的必要。幼小的心灵只想马上满足自己的需要,并不懂得推迟满足或克制这种欲望。长大以后才明白,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需要对许多事物权衡比较,做出适当的取舍。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善恶之间进行选择,远不如在二者兼有的情况下选择那般艰难。比如,一个人希望发展创造性的组织才能,或者去当一个莎士比亚剧作中的演员,或者是做一个有影响力的牧师。很显然,他不可能同时都做到这些。在生活中两种期望可能是并不相容的,因而我们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在人生的早期,我们并不懂得这一点。在一个年轻人看来,他们想像中的职业都可以在将来试一试。如果要他们进行一次性选择,他们就会犹豫不决。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放弃自己想尝试的大部分职业,专心致志地去实现一个目标。

因此,我们不该向我们的孩子、朋友和爱人索取太多,我们应该宽宏大度,像卡尔·沙堡所说的那样:“松开你的手,随他们去吧!”对于不可实现的愿望,我们应该发自肺腑地大声说:“不!”我们应该消醒地认识到这种放弃意味着什么,进而从自身寻找新的力量,奋

力向前。

人们在心情不好时,会不自觉地把坏心情抱得更紧,从而无法从烦恼的死胡同中走出来,因为他不懂得割舍。

有一则故事,讲得特别生动,也很具启发性。

有一位旅行者,在经过险峻的悬崖时,一不小心掉落山谷,情急之下抓住崖壁上的树枝,不能上下。就在他祈求能有人在此经过营救自己时。真的有一双手伸过来接他,而旅行者却因为害怕一松开树枝就坠入万丈深渊粉身碎骨,而把树枝抓得更紧,不肯松手。像这样一个不懂得割舍的人,有谁能救得了他?

我们应该注意到,在放弃和压抑之间是存在着原则性区别的。一个人如果压抑他所有的欲望和希望,认为他们根本不可能实现,那么他就有可能走上一条悲剧性的道路。但敢于大胆放弃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很清楚地认识到,那些欲望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没有任何价值,在放弃之后,他们的内心变得更为坚强有力。他们敢直面人生,也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那么做。为了长久永恒的幸福,宁愿放弃一些暂时的诱惑。如果一个人能够这样做,那么他便懂得放弃中也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他就不会再压抑自己。我们直面人生中的诱惑并能放弃它们,坚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永恒、真正的幸福,这样的话,我们便不再感到内心的冲突和精神上的重负。

生命的回声

生命就是一种回声。你送出去什么,它们就还你什么。你春天播种了什么,秋天就会收获什么。人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实,这简单字眼中所蕴涵的意义却是深刻的。你得到的其实就是你曾付出的。

当我们对生活、对周围的人付出爱的时候,生活以及我们周围的人会给我们以爱的回馈。当我们付出恨的时候,回馈我们的也就只有恨。

有一个小男孩跟小朋友打架,受了委屈,没处发泄,他跑到山谷里,对着山谷大声地喊:“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这时,他突然听到山谷里也传来低沉阴郁的声音:“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这个小孩感到害怕,他跑回家,对自己的母亲说:“妈妈,山谷里有一个坏小孩,他对我说:他‘恨我’。”

他的母亲笑了,然后拉着他的手把他带到山谷边,让他对着山谷大喊:“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当然小男孩也听到了爱的回声。

对于生活,你付出了什么?付出的种类很多,方式也各不相同。有一种付出是对世界的看法,对生活的态度。正是这种对人生的态度,决定了你一生是否幸福。

在太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在为自己而付出。付出我们的汗水和辛劳来换取我们所应得的回报,但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需要另外一种付出——为别人付出。同时,获得自己所需的财富和精神上的满足。

一个小个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她的儿子墓前放一束鲜花。有一天,这位老妇人亲自到墓地来了,她坐在车里,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说:“夫人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纪的、孱弱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我就是亚卡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周都给你寄钱……”“买花?”守墓人叫道。“对,给我儿子。”“我一次也没忘记买花,夫人。”

“今天我亲自来,”亚卡夫人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了。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我只是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这些花。”小个子守墓人眨巴着眼睛,没了主意。他苦笑了一下,试着再说几句。

“我说,夫人,这几年您总寄钱来买花。我总觉得可惜。”

“可惜?”

“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这么想?”

“是的,夫人,请别见怪。我自己常跑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他们爱花闻花,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

老妇人没有作答,默默祷告一阵,没留话便走了。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直率,太欠考虑,这会让她受不了的。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突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我把花都送给那儿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你说得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我病好了,医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为别人付出的时候,你的人生也会因你的付出而快乐、升华,你得到的是生命的延长和增值。

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

给别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给别人一条路,也就是给自己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