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肯定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大全集
5274400000038

第38章 换一种方式,让自己成为有爱心的人(2)

彼得是一位会计师,一个满怀雄心壮志的企业新贵,他告诉自己,凡事一定要精打细算,绝对不能浪费任何资源,绝不放弃任何机会,随时要确保自己的优势状态,无论大、小事情,绝不让别人越雷池一步!他甚至还使用了一些神不知、鬼不觉的手腕,把许多同业人士压在自己底下,以确保自己的地位。

果然,彼得获得了丰厚的收入,占据了所有的好处,成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商场大亨。可是他并不快乐!总觉得生活中好像少了点什么,于是他的情绪越来越郁闷、笑容越来越少,最后,他得了轻微的忧郁症。

一个朋友介绍他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只在他的医嘱上写了一句话:“每天放下身份,去帮助一个身旁的人。”然后,便要他拿回去,两个星期后再来回诊。彼得觉得莫名其妙,但还是把处方单拿回家了。

两个星期以后,彼得又来到医生面前,但这次却是堆满笑容地推开了门。“情况怎么样?”医生问,彼得开心地回答:“真是太奇妙了!当我肯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去替旁人服务后,反而会得到一种说不出来的欣喜感!”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当我们用自己的眼光衡量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度量着我们。

我们只有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赠给别人,别人才会给我们最好的回赠。只有我们更多地帮助别人,才能得到别人更多的帮助。

有一位年轻人做梦都想成为富翁。于是他四处奔走,想要找到致富的方法。数年之后,他不但没有实现他的发财梦,反而成了衣衫褴褛、沿街乞讨的流浪汉。后来,他在万般无奈的时候,突然想起了观世音菩萨。据说菩萨救苦救难,无所不能,且善良仁厚。于是,他便去庙里向菩萨祈祷,希望菩萨赐给他成为富翁的方法。

观世音菩萨被他的虔诚感动了,就教他说:“要成为富翁很简单,你从这寺庙出去以后,要珍惜你遇到的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并且为你遇见的人着想,布施给他。这样,你很快就会成为富翁了。”

青年听了,心想方法真简单,高兴的不得了,就告辞菩萨,手舞足蹈地走出庙门,一不小心,竟被石头绊倒在地上。当他爬起来的时候,发现手里粘了一根稻草,正想随手把稻草扔掉,猛然想起了观世音菩萨的话,便小心翼翼地拿着稻草向前走。

路上迎面飞来一只蜜蜂,他想起菩萨的话,就把蜜蜂绑在稻草上,继续往前走。

突然,他听见了小孩子号啕大哭的声音,走上前去,看见一位衣着华丽的妇人抱着大哭大闹的小孩子,怎么哄也不能使他停止哭泣。当小孩看见青年手中绑着蜜蜂的稻草,立即好奇地停止了哭泣,那人想起菩萨的话,就把稻草送给了孩子,孩子高兴得笑了起来。妇人非常感激,送给他3个橘子。

他拿着橘子继续上路,走了不久,看见一个布商蹲在地上喘气。他想起菩萨的话,走上前去问道:“你为什么蹲在这里,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布商说:“我口渴呀!渴得连一步都走不动了。”“那么,这些橘子送给你解渴吧!”他把3个橘子全部送给了布商。布商吃了橘子,精神立刻振作起来。为了答谢他,布商送给他一匹上好的绸缎。

青年拿着绸缎往前走,看到一匹马病倒在地上,骑马的人正在那里一筹莫展。他就征求马主人的同意,用那匹上好的绸缎换那匹病马,马的主人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他跑到小河边去提了一桶水来给那匹马喝,细心地照顾它,没想到才一会儿,马就好起来了。

青年骑着马继续前进,在经过一家大宅院门前时,突然跑出来一个老人拦住他,向他请求:“你可不可以借给我这匹马呀?”他想起观世音菩萨的话,就从马上跳下马,说:“好,借给你吧!”那老人说:“我是这大屋子的主人,现在我有紧急的事要出远门。这样好了,等我回来还马时再重重地答谢你;如果我没有回来,这宅院和土地就送给你好了。你暂时住在这里,等我回来吧!”说完就骑马离开了。

于是年轻人就在那座大宅院里住了下来,没想到老人一去不复返,他便成了宅院的主人,过着富裕的生活。他终于感悟到菩萨的话,原来成为富翁的方法如此简单。

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这个世界,世界就会怎样对待我们。珍惜生命中所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凡事替别人着想。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你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和享受到生活的馈赠。

爱心满天星

《圣经》中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是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人生最值得珍藏的东西。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爱,没有爱,人就无法生存。外国有一句名言说,爱是万能的。的确,拥有了爱,便能拥有一切,包括财富和成功。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看见自家门口坐着三位陌生的老人,便上前同他们打招呼:“你们饿了吧,快进屋吃些东西,暖和一下吧!”

“你家男主人在吗?”老人们问道。

“他出去了,不妨事,你们进来吧!”女人说道。

“他不在,我们就不进去了,等他回来吧!”三位老人说。

晚上,丈夫回家后,女人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丈夫说:“快去告诉他们,我回来了,请他们进来!”

于是,女人再次出去请三位老人进屋。可他们还是不肯进来。一位老人说:“我们不能一块进屋。” 女人奇怪地问道:“为什么呢?”一位老人指着另外两个同伴说:“我们三个分别叫财富、成功和爱,我们只能一个到你们家去,你和家人商量一下,需要哪一个。”

无耐,女人只好又回屋请示丈夫,丈夫听后十分高兴,连忙说:“我们肯定要邀请财富老人啊,进让他进来吧!”妻子则说:“为什么不邀请成功呢?”在一边一直保持沉默的儿子插话道:“为什么不请爱进来呢,那样我们家将会充满爱。”“那就听儿子的吧,丈夫对妻子说。

就这样,女人出门把爱请了进来,可她回头一看,却发现另外两位老人也跟着进来了,她惊喜地问道:“你们怎么也跟着进来了啊?”老人们答道:“哪里有爱,哪里就有财富和成功!”

爱是美好的,但最伟大的爱是无私的,在渴望得到别人的爱的同时,也应该拥有一颗爱心,学会为别人付出爱。爱把宽容、温暖和幸福带给了亲人、朋友、家庭、社会和人类。当我们为别人付出一点爱的时候,自己也会得到爱的满足,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这种满足和快乐不会随着时间的潮流而波动,反而会在时间的酝酿中,越来越甜蜜,越来越醇厚。

一个诗人和女友出去散步,看见道边坐着一个乞讨的老妇人,好人让人可怜。女友于是便想给她点钱,诗人对女友说:“更需要在给她的心灵送点东西,而不是一丁半点的施舍。”女友感到不解。

第二天,诗人出去散步时,手上拿了一朵玫瑰花。当他走到老妇人面前时,弯下身子,双手把花送给了老妇人。老妇人站了起来,伸出双手,握住诗人的手,激动的半天说不出话来。接下来的几天,诗人和女友出去散步时,便没再看见老妇人。后来老妇人终于又回来了,以和以前一样坐在那里乞讨。

女友问诗人道:“她前几天为什么没来啊,她怎么过日子啊?”诗人语重心长地答道:“玫瑰花。”

诗人送给老妇人的哪里是玫瑰花啊,分明是一颗热热的爱心,正是这颗爱心,让老妇人感到了人间的温暖,幸福度过了好几天,因为诗人的爱而让她感到生命更加充实。

富兰克林说:“希望被爱,就要先爱人,而且让自己变得可爱。”爱能让这会变得温暖,能让荒原变为绿洲。只要人人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以服务作为人生的目的

假使我们不常为攫取一生的欲念和自私心所蒙蔽,那么随着日子飞逝而去,我们也不会空无所得。如果一个人老是利欲熏心,自然患得患失。希望对人有所帮助,不求人家对我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无私的人生观。

许多人活着是为了攫取,对于这些人,人生是为了自利。“施比受更有福”的告诫,对这些人毫无意义,因为他们觉得人生的价值要视能攫取多少而决定。

但是有些人却觉得人活着是要施舍。人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要向外发扬。这些人奉献自己,宽恕他人,并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活着。他们了解人生的快乐是什么,并拼命地去追逐。实在只有这些人才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

为我们所崇敬的、渴慕的、声名显赫如同星辰的人们,他们并不以为自己所得到的,都是理所应得的。相反,他们总是怀着感激的心情接受一切。他们为了最崇高的目标,尽量奉献自己的能力和时间,以造福人群。

服务是一种最神圣的事情,是一个人内部性灵的恩慈所表现于外面的、看得见的象征。在暑天火一样的气温下,出于爱心,递一杯凉开水给行路人;或是当有人行不义于你时,你却仍以仁慈的态度应答,这些都是很伟大的表现。这也可以作为行善的原则——用无我之爱使敌人解除武装。它能使对方冰硬的心软化。每个人本来都有情感,都有信心,可是大家都没有察觉。如果你用爱心待人,就可以唤醒人们的情感和信心。

也许你要问,怎么样的服务才算是神圣的呢?只要是能够减轻人们肩头和心头的重担的种种帮助便是神圣的。侍奉他人的工作不分尊卑,只要是凭着爱心去做就好。且听英国诗人白朗宁的高见:一切服务人群的工作同任何神圣的工作一样有意义。

所以我们对于服务工作的评价,不在高低,也不看他做的是什么,而是要看他的态度,他是抱着怎么的信心和动机去做的。所以不论是做面包的、做妻子的、掘壕沟的、种田的农夫、同写诗的诗人一样都是在服务人群。

生活是多方面的,也有各种各样的工作等着人们去做,只是有的工作很艰苦,很繁重而已。但一个人只要抱着崇高的信心和态度去工作,就可以把辛苦的工作化为乐事,工作不再是工作,而成为乐趣了。一项任务不管有多么艰巨,只要是为了比我们自己更崇高的人物,更崇高的目标而做的,就变得很崇高,也就有它的意义了。

不管做的是什么工作,如果认清楚我们的工作在服务人群的大计划中有份,就不仅会使工作轻松些,还能使工作具有崇高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工作在大局中有多大的价值。有了这种想法,虽然我们是在独立地担任一件艰巨的工作,除了薪水外没有其他报酬,也不感觉孤独。同时虽然所从事的是卑微的工作,但就因为看到了服务人群的真正意义,也使这卑微的工作有了尊严。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仅是生存,还有生活。有时生存和生活是合一的,但并不常常如此。每个人都要有所执着,要担负起自己的担子来,而且还要多负一些担子,以便帮助能力弱的人分担一部分负担。

我们到这个世界上来,最主要的是要好好生活,要过清白、崇高、坚毅、英勇、谦卑、有信心的、也是有效率的生活。这样,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就会比我们初来时更完善些。

改变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面临着太多的选择,我们时常徘徊在是完全为自己付出,还是在为别人付出的同时满足自己的需求。当我们拥有付出的心态,并真实地付出时,这种付出便会带着我们走向成功,同时,让我们体验到非常人所能体验到的成就感。如果你想得到,想更好地得到,在此之前,你必须要先做一件事,那就是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