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翠微史略:翠微寺与严福寺
5281900000027

第27章 翠微古诗集注(1)

§§§第一节 翠微古诗十八首

秋日翠微宫

唐·李世民

秋日凝翠岭,凉吹肃离宫。

荷疏一盖缺,树冷半帷空。

侧阵移鸿影,圆花钉菊丛。

摅怀俗尘外,高眺白云中。

(1)此诗收录于《全唐诗》第一卷。《文苑英华》卷一五八与明活字本《唐太宗皇帝集》卷上作“秋夜翠微宫”,《初学记卷三·秋第三》与《唐诗纪事》卷一作“秋光翠微宫”。

(2)翠微宫:《资治通鉴》卷一九九记载,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一年夏四月乙丑曰命修翠微宫,五月戊子曰幸翠微官,秋七月庚戌曰车鸳还宫,据此,此诗应写于贞观二十一年(647)秋。

(3)秋曰:《初学记》、《文苑英华》、明活字本《唐太宗皇帝集》、《唐诗纪事》皆作“秋光”。

(4)翠岭:翠微宫之后山,名翠微峰,位于终南山中段,太和峪(今黄峪)境内。

(5)肃:肃穆,庄重,《韩非子·难三》:“广廷严居,众人之肃所也,晏室独处,曾史之所侵也。”

(6)离宫:除正宫之外皇帝修建的永久性居住的宫殿,《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孝惠帝曾春出游离宫。”

(7)盖:此处指荷叶,此句《文苑英华》作“荷叶疏一盖”。

(8)帷:帷幄,帷幕。树丛连成一片犹如帷幕,此句《文苑英华》作“缺树冷帷空”。

(9)侧阵:秋日鸿雁南飞,所排成的行列。

(10)钉:形声字,从金,丁声,本义:炼饼黄金,引申为金黄色。

(11)摅:抒发,班固《西都赋》:“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

起初,张昌龄因善文而名振京师,但在科举时却被考官王师旦黜之,百官不知其因。王师旦便回答道:“虽有辞华,然其体轻薄,终不成令器,若置之高第,恐后进效之,伤陛下雅道”,唐太宗亦深以为然。而后,翠微宫建成,张昌龄献《翠微宫颂》,太宗读之,深爱其文,又试拟《息兵诏》,遂敕其任“通事舍人里供奉”一职。从这一典故可知,到贞观时,伴随着文治思想的兴起,尤其是科举中对词华的重视,诗风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在唐太宗后期的诗文创作中,也体现了出来。

此诗词藻虽富,但色调暗淡,贯穿着惆怅的意境。“凉”、“肃”、“疏”、“空”等字给入一种孤寂的韵味,翠微宫那笼山为苑、殿宇连亘的情景没有叙述出来。这与太宗早期述怀言志诗有着很大的区别,更像是苦吟诗风的滥觞。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

唐·李白

河伯见海若,傲然夸秋水。

小物昧远图,宁知通方士。

多君紫霄意,独往苍山里。

地古寒云深,岩高长风起。

初登翠微岭,复憩金沙泉。

践苔朝霜滑,弄波夕月圆。

饮彼石下流,结萝宿溪烟。

鼎湖梦渌水,龙驾空茫然。

早行子午关,却登山路远。

拂琴听霜猿,灭烛乃星饭。

人烟无明异,鸟道绝往返。

攀崖倒青天,下视白日晚。

既过石门隐,还唱石潭歌。

涉雪搴紫芳,濯缨想清波。

此人不可见,此地君自过。

为余谢风泉,其如幽意何。

(1)收录于《全唐诗》卷一七八。

(2)少府:秦汉时九卿之一,唐代因县令称“明府”,县尉为县令之佐,也称为少府,崔叔封即为长安县尉。

(3)金沙泉:在终南山太和谷(今黄峪)内。

(4)见寄:离开长安翠微寺后所寄。

(5)河伯见海若,傲然夸秋水:引庄子之寓言。《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

(6)睐:头脑不清,《战国策·赵策》:“愚者味于成事。”

(7)远图:远大的志向,张说诗曰:“远图待才智,苦节输筋力。”

(8)方士:有道之人,《史记·秦始皇本纪》:“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许敬宗诗曰:“幽人蹈箕颍,方士访蓬瀛。”

(9)结萝:萝,藤萝,《说文》:“萝,莪也,蒿属,”王绩《游北山赋》:“结萝幌而迎宵,敞茅轩而待曙。”

(10)鼎湖:见黄帝升天的传说,《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释法琳《辩正论》:“鼎湖之驾,邈矣不追,”李白《登高丘而望远》:“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11)渌水:邵雍《伊川击壤集·卷六》:“虚名浮利非我有,渌水青山何处无。”

(12)子午关:古代由长安入蜀所经之地。《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关内道一》:“子午关,在县东南百里,王莽通子午道,因置此关,”《汉书·王莽传上》:“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由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颜师古注:“子,北方也,午,南方也,言通南北道相当,故谓之子午耳。”

(13)鸟道:李白《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居巅。”

(14)石门:今在陕西省汉中市褒城镇东北褒斜谷,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在山南道兴元府褒城县北斜道中,东汉明帝永平中开,有《石门颂》记其事,北魏宣武帝永平中复凿之,有《石门铭》记其事。”

(15)搴:拔取,《广韵》:“搴,取也,”臣瓒注《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拔取曰搴。”

(16)紫芳:紫灵芝,《文选》录江淹《杂体诗·效谢庄郊游》:“始整丹泉术,终觌紫芳心,”李善注:“紫芳,紫芝也。”

(17)濯缨:洗涤帽带,寓指避世隐居或清高自守,《广雅》:“濯,洒也,”《说文》:“缨,冠系也,”《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18)此地:指翠微寺。

对于曾放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来说,诗首六句,恰恰是自己在官场上屡遭排挤的心理写照,同时也向友人表明了离开京城的原因。“地古寒云深”至“龙驾空茫然”一段,为回忆当初崔叔封游翠微寺见访,寄概于太宗升遐一事,寓意太宗时代已经过去,攀龙不成,只好游走。“早行子午关”至“濯缨想清波”一段,是在向友人汇报自己的行踪。据诗中所述,此诗应为李白行至汉中时所写。末后四句,则是答谢友人,同时也表述了自己的归隐之意。

题翠微寺二十二韵

唐·温庭筠

邠土初成邑,虞宾竟让王。

乾符初得位,天弩夜收铓。

偃息齐三代,优游念四方。

万灵扶正寝,千嶂抱重冈。

幽石归阶陛,乔柯入栋梁。

火云如沃雪,汤殿似含霜。

涧籁添仙曲,岩花借御香。

野麋陪兽舞,林鸟逐鸩行。

镜写三秦色,窗摇八水光。

问云征楚女,疑粉试何郎。

兰芷承雕辇,杉萝入画堂。

受朝松露晓,颁朔桂烟凉。

岚湿金铺外,溪鸣锦幄傍。

倚丝忧汉祖,持璧告秦皇。

短景催风驭,长星属羽觞。

储君犹问竖,元老已登床。

鹤盖趋平乐,鸡人下建章。

龙髯悲满眼,螭首泪沾裳。

叠鼓严灵仗,吹笙送夕阳。

断泉辞剑佩,昏日伴旃常。

遗庙青莲在,颓垣碧草芳。

无因奏韶濩,流涕对幽篁。

(1)收录于《全唐诗》第五百八十卷,又名《题太宗生遐之所》。

(2)翠微寺:见前注。

(3)二十二韵:全诗共二十二句,韵,韵语,韵体诗。

(4)邠:同“豳”,古代诸侯国名,周后稷的曾孙公刘由邰迁居于此,今在陕西省彬县,《古文苑·邯郸淳·后汉鸿胪陈君碑文》:“平原寇深,遂辞其民,思齐古公,邠土是因。”

(5)邑:国都,京城,《汉书匈奴传》:“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邑于豳。”

(6)虞宾:虞舜的宾客。《尚书·虞书·益稷》:“虞宾在位,群后德让。”

(7)让王:禅让王位,《庄子·让王》:“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

(8)乾符:旧指帝王受命于天的吉祥征兆,《晋书·慕容俊载记》:“寡君今已握乾符,类上帝,四海悬诸掌,大业集於身,”《东京赋》:“于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

(9)得位:登上皇位,此处指唐太宗李世民,《礼记·中庸》:“大德者必得其位。”

(10)天弩夜收锥:弩,弓箭,《说文》:“弩,弓有臂者。”铓,刀剑等的尖端、锋铓,此处暗指玄武门事变。

(11)偃患:偃兵息民,休养生息,苏轼《祭魏国韩令公文》:“功成而退,三镇偃息,”《吕氏春秋·顺说》:“若夫偃患之义,则未之识也。”

(12)优游:幽居闲适。《白虎通·号》:“谓之尧者何?尧者蛲蛲也,至高之貌,清妙高远,优游博衍,众圣之主,百王之长也。”

(13)万灵:众神灵,《史记·封禅书》:“黄帝接万灵明廷,”汉代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神灵扶其栋字,历千载而弥坚。”

(14)正寝:寝宫,《周礼·官人》:“官人掌王之六寝之修,”《尔雅·释官》:“无东西厢有室曰寝。”

(15)千嶂:层层山峦,孟浩然《下灨石》:“灨石三百里,沿徊千嶂间。”

(16)幽石:谢灵运《过始宁墅诗》:“白云抱幽石,绿篠媚清涟。”

(17)阶陛:宫殿的台阶,《墨子·备城门》:“陛高二尺五,广长各三尺,远广各六尺。”

(18)乔柯:高大的树木,裴迪《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乔柯门里自成阴。”

(19)火云:杜甫《贻华阳柳少府》:“火云洗月露。”

(20)沃雪:沃,肥沃,《史记·河渠书》:“关中为沃野,无凶年。”

(21)汤殿:温泉宫,唐代王建《华清宫感旧》诗:“公主妆楼金锁涩,贵妃汤殿玉莲开。”

(22)涧籁:山涧的水声,《说文》:“涧,山夹水也。”王勃《滕王阁序》:“爽籁发而清风生。”

(23)岩花:王勃《冬郊行望》:“桂密岩花白,梨疏树叶红。

(24)御香:何逊《九日侍宴乐游苑》:“晴轩连瑞气,同惹御香芬。”

(25)野麋:《说文》:“麇,鹿属,从鹿,米声,麇冬至解其角。”《晋书·陆云传》:“本谓云龙骙骙,定是山鹿野麋。”

(26)兽舞:《尚书·舜典》:“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27)林鸟:《禽经》:“林鸟朝嘲,林鸟,朝之将翔也,聚而噍啁。”

(28)鹓行:杜甫《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去岁兹辰捧御床,五更三点入鹓行。”

(29)三秦:项羽灭秦后,三分其地为雍、塞、翟三国,总称三秦,《汉书》:“三分关中,立秦三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董翳为翟王,都高奴。”

(30)八水:《关中记》:“泾与渭、洛,为关中三川,与渭、灞、浐、涝、潏,沣、滈,为关中八水。”

(31)问云:见宋玉《高唐赋序》,收录于《战国楚》。

(32)楚女:杜牧《寄李起居四韵》:“楚女梅簪白雪姿。”

(33)疑粉:陈后主《梅花落》:“拂妆疑粉散,逐溜似萍开。”

(34)何郎:指三国魏驸马何晏,《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敢,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35)兰芷:兰草与白芷,《楚辞·高骚》:“兰芷变而不芳兮。”

(36)雕辇:玉饰的车子,《东京赋》:“是时称警跸已,下雕辇於东厢。”

(37)杉萝:杉树和松萝,方干《赠处州段郎中》:“杉萝色里游亭榭,瀑布声中阅簿书。”

(38)画堂: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39)受朝:《礼记·曲礼》:“天子当宁而公,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

(40)颁朔:古代帝王于每年季冬把来年的历日布告天下诸侯,谓之颁朔,语本《周礼·春官·大史》:“颁告朔于邦国,”郑玄注:“天子颁朔于诸侯,诸侯藏之祖庙。”

(41)桂烟:指笼罩在桂树问的雾气。

(42)金铺:司马相如《长门赋》:“挤玉户以撼金铺兮。”

(43)倚丝忧汉祖:《西京杂记》卷一:“高帝、戚夫人善鼓瑟击筑,帝常拥夫人倚瑟而弦歌,毕,每泣下流涟。”

(44)持璧告秦皇:《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漓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

(45)短景:杜甫《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

(46)长星:《晋书·孝武帝传》载:“帝溺于酒色,为长夜之饮,末年,长星见,帝心甚恶之,于华林园举酒祝之曰:‘长星劝汝一杯酒,自古何有万岁天子邪!’”

(47)羽觞:酒杯。《楚辞·招魂》:“瑶浆蜜勺,实羽觞些。”

(48)储君:帝王继承者,《晋书·成都王颖传》说:“皇太,国之储君。”

(49)问竖:《文选》载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出龙楼而问竖,”李义府《承华箴》:“九载崇儒,三朝问竖,历选储仪,遗文在斯。”

(50)元老:李肇《唐国史补》:“宰相相呼为元老,或曰堂老。”

(51)登床:《书史会要》:“十八年二月十七日,召三品以上,赐宴于玄式门,太宗操笔作飞白书,群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相竟,散骑常侍刘洎登御床引手然后得之,其不得者,成称泊登床罪当死,请付于法,太宗笑曰:‘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竟不加罪。”

(52)鹤盖:形如飞鹤的车盖,梁朝刘孝标《广绝交论》:“鸡人始唱,鹤盖成阴,”清代钱谦益《题画寄王侍御五计韵·雀罗》:“鹤盖阴方散,龙门阪遂虚。”

(53)平乐:《三辅黄图》引《后汉书》:“明帝永平五年,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置上西门外,名平乐馆。”

(54)鸡人:《汉官仪》:“宫中舆台,并不得畜鸡,夜漏未明三刻,鸡鸣,卫士侯于朱雀门外,著绛帻专传鸡唱。”《周礼》:“鸡入夜呼旦,以船百官。”

(55)建章:李善《文选》注引《汉书》曰:“柏梁灾,越俗有火灾,复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於是作建章宫。”

(56)龙髯:龙之须,《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即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日鼎湖,其弓日乌号,”后用为皇帝去世之典。

(57)螭,中国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说文》:“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日螭,”此句暗指太宗崩于翠微宫含风殿。

(58)叠鼓:急切地击鼓,《文选》载谢朓《鼓吹曲》:“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輈,”李善注曰:“小击鼓谓之叠。”

(59)灵仗:出殡的仪仗。

(60)剑佩:宝剑和垂佩。贾至《早朝大明官》:“剑佩声随玉墀步。”

(61)旂常。旂画交龙,常画日月,是王侯的旗帜,《周礼·春官·司常》:“日月为常,交龙为旃……王建大常,诸侯建旃。”

(62)遗庙:残留的寺庙。杜甫《武侯庙》:“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63)颓垣:形容庭院的破败,杜牧《池州废林泉寺》:“废寺林溪上,颓垣倚乱峰。”

(64)韶濩:汤乐名,《左传》:“见舞韶濩者,”李善注引郑玄曰:“《韶》,舜乐,《护》,汤乐也,”后亦以指庙堂、宫廷之乐,或泛指雅正的古乐。

(65)流涕:流泪。《战国策》:“太子再拜,下行流涕,”钱起《经李蒙颍阳旧居》:“青溪引白鸟,流涕吊芳荪。”

(66)幽篁:竹林,《说文》:“篁,竹田也,”《楚辞·山鬼》:“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以上注解依明代曾益《温飞卿集笺注》与清代顾予咸补辑本增修而成。

温庭筠(801—866),唐代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为花间词派的鼻祖。《唐才子传》与新、旧《唐书》均有传。

本诗首写唐太宗登基之事,继而描述初唐翠微宫之宏伟。自“溪鸣锦幄傍”句下,专写太宗升遐与易储君之事,意境悲凉。“遗庙”一词,意指翠微寺,又依“颓垣”一词,此诗应成于翠微无学禅师驻锡此地之前。

本诗为韵体诗,共二十二句,压ang韵。除本诗外,温庭筠还作《过华清宫二十二韵》诗一首。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唐·孟浩然

翠微终南里,雨後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喜相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1)此诗成于唐玄宗开元年问,收录于《全唐诗》第一五九卷。

(2)诗题:康熙本《全唐诗》,宋本、毛本、近藤本俱作“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全唐本,近藤本云:“一作宿终南翠微寺,”毛本云:“时刻宿终南翠微寺。”

(3)翠微寺:前身为太和宫、翠微宫,唐高宗永徵二年(651)立为寺。

(4)闭关:闭门不出,江淹《恨赋》:“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后引申为佛教用语,指僧人独居一处,静修佛法,不与任何人交往,满一定期限才外出。

(5)沈冥:谓幽居匿迹,汉代扬雄《法言·问明》:“蜀庄沉冥,”李轨注:“沉冥,犹玄寂,泯然无迹之貌,”欧阳询等《艺文类聚三十六·晋陆机幽人赋》:“超沈冥以绝绪,岂世网之能加。”

(6)杖策:本谓执鞭,策马而行,此处指僧人所用拄杖,《毗奈耶杂事》:“佛在鹫峰山,有老苾刍登山上下,脚跌倒地。佛言,应畜拄杖,”《祖庭事苑》:“正如今禅家游出拄杖,或乘危涉险,为扶力故,以杖尾细怯,遂存小技许,串常汞者是也。”

(7)造:造访,《说文》:“造,就也,”《周礼·司门》:“凡四方之宾客造焉。”

(8)幽人:幽隐之人,隐士,此处指空上人,《易·履·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孔颖达《五经正义》:“幽入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光武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陶渊明《命子·其二》:“凤隐于林,幽人在丘。”

(9)静者:与“幽人”呼应,指深得清静之道、超然恬静的人,多指隐士,僧尼和道冠,《吕氏春秋·审分》:“得道者必静,静者无知,”《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