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翠微史略:翠微寺与严福寺
5281900000028

第28章 翠微古诗集注(2)

(10)儒道:儒家与佛家,诗人此处以儒者自许,《淮南子·淑真训》:“儒墨乃始列道而议。”高诱注:“儒,孔子道也,”佛教梵语之“菩提”,新译为觉,旧译为道。

(11)云林:云水山林,白居易《同崔十八寄元浙东王陕州》:“未能同隐云林下”。

(12)同调:志趣或主张相同。谢灵运《七里濑》:“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13)毕景:日影已尽,指入暮,《尔雅·释诂》:“毕,尽也,”《说文》:“景,日光也,”常建《白湖寺后溪宿云门》:“毕景有馀兴,到家弹玉琴。”

(14)暝:日落,天已黑,《说文解字》:“瞑,翕目也,从目、冥,会意包形声也,”《玉篇·日部》:“暝,夜也,”孟浩然《下灨石》:“暝帆何处泊,遥指落星湾。”

(15)烧:野火,此处形容色赤,《管子·轻重甲》:“齐之北泽烧火”,注曰:“猎而行火曰烧,”白居易《秋恩诗》:“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16)缅怀:追想、远怀,缅指遥远,《国语·楚语》:“缅然引领南望。”

(17)赤城:赤城山,浙江省天台县北,孔灵符《会稽记》曰:“赤城,山名,色皆赤,状似云霞。”《文选·卷十一》录晋代孙绰《游天台山赋》:“赤城霞起而建标,”标,立物以为表识也。

(18)临海:唐代台州治所,今浙江临海县,谢灵运曾作《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诗。

(19)峤:山锐而高日峤,《尔雅·释山》:“山小而高,岑;锐而高,峤;卑而大,扈;小而众,岿。”

(20)风泉:风吹声与泉流声,梁代庾信《终南山义谷铭》:“桂月危悬,风泉虚韵,”张九龄《始兴南山下有林泉》:“萝茑自为幄,风泉何必琴。”

(21)苏门啸:《元和郡县囹志》卷一六《卫县》:“苏门山在县北十一里,孙登所隐居,阮籍、嵇康所造之处,”《说文·口部》:“啸,吹声也,”《晋书·阮籍传》:“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魏晋名士常以啸抒情,为一时风气。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其作品多以描汇自然山水、反映田园生活为主。唐代文人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曾评价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此诗首句写景,勾勒出雨后山寺的清雅,次写与僧人交谈,展现了君子之交的情怀,末后描述入寝前的感悟,抒发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儒道”与“两心”二句紧密相连,指出了佛儒两家虽然有着不同的人生主张,但二者寄情山水、融于自然的清华之韵是相同的。诗人最后以“风泉清音”比作“苏门啸吟”,展示了自己清白高尚的情操,同时也给本诗增添了禅韵。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唐·王维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官。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

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

(1)见《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

(2)诗题: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云:“《文苑英华》于‘避署’下多‘之作’二字。

(3)敕:皇帝的诏令,《说文》:“敕,诫也,”《虞书》:“敕天之命。”

(4)岐王:李范,唐睿宗第四子,玄宗李隆基之弟。

(5)九成宫:隋代之“仁寿官”,唐贞观五年(631)扩建更名为“九成宫”,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新城区天台山上,唐贞观六年立《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征撰文,欧阳询书,记载了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

(6)应教:《李长吉歌诗笺注辑评》曰:“诸侯之言日教,魏晋以来,人臣于文字,问有属和,于天子日应诏,于太子日应令,于诸王日应教。”

(7)帝子:皇帝的儿子,此处指岐王李范。

(8)丹凤阙:宫殿前所筑高台称“阙”,唐大明宫正南门称丹凤门,丹凤门内正殿日含元殿,殿前左右有翔凤、栖凤两阙。

(9)幔:卦在屋内的幕帐,《说文》:“幔,幕也…蔽在上日幔,在旁日帷。”

(10)房栊:窗棂,泛指房屋,《玉台新咏·嘲刘孝绰》:“房栊灭夜火,窗户映朝光。”

(11)吹笙:二顾本,凌本、《唐诗品汇》俱作“箫”。

在王维的诗集里,还有《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等诗,可知他跟岐王李范的关系很好。此诗首句叙事,讲唐玄宗下诏将九成宫借给岐王后,岐王辞别京城前去避暑的事情。太极宫为长安城内最奢华的皇宫,麟游九成宫、终南山翠微宫也均为隋唐四大行宫之一。首句一出,三点成面,即勾勒出一副大唐盛世的图画。“天书遥借”一词,不仅将九成宫比喻为翠微宫,同时也很容易让读者联想起终南山翠微宫那“琼楼伴云、玉宇连天”的情形。中间两句,透过九成宫的窗棂、帷幔、房栊、明镜来描写宫外的云雾、山泉、树林、岩石,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末尾一句,则将诗境升华为禅境。借《列仙传》所记周灵王太子晋吹笙乐、作风鸣,被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最后乘鹤升天的故事,意谓仙家居处未必胜于此地,只要心境淡泊,又何必学太子晋那样成仙而去。

清代黄生《增订唐诗摘钞·卷三》云:“右丞诗中有画,如此一诗,更不逊李将军仙山楼阁也。‘衣’上字、‘镜’中字、‘喧笑’字,更画出景中人来,尤非俗笔所办。”

重过何氏

唐·杜甫

山雨樽仍在,沙沈榻未移。

犬迎曾宿客,鸦护落巢儿。

云薄翠微寺,天清皇子陂。

向来幽兴极,步屣过东篱。

(1)见《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四。

(2)樽:古代的盛酒器具。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酒盈樽。”

(3)沙沈:沙子沉下去,意即水涨之意。

(4)皇子陂:又名皇子坡,地名,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十道志》:“秦葬皇子,起塚陂北原上,故名皇子陂,”白居易《代书一百韵寄微之》:“高上慈恩塔,幽寻皇子陂。”

(5)展:音xi,一作履,《广雅》:“屣,履也”

《杜甫言志》云:“直叙重过之事。如樽之仍在,榻之未移,此无情之物至于我若为有情也。犬之迎客,鸦之护巢,此有情之物之于我益为依恋也。盖万物随化,与静者之心,上下同流,其妙如此。向来之幽兴,已尽极于山林之中;而此之重过,又求极于山林之外。于是步东篱之下,而悠然远望。翠微之寺,皇子之陂,云薄天清,历历在目,其乐有何如也。”

翠微寺有感

唐·刘禹锡

吾王昔游幸,离宫云际开。

朱旗迎夏早,凉轩避暑来。

汤饼赐都尉,寒冰颁上才。

龙颜不可望,玉座生尘埃。

(1)见《全唐诗》第三百五十四卷。

(2)吾王:指唐太宗李世民。

(3)朱旗:红色的旗帜,杜甫《诸将五首》:“曾闪朱旗北斗殷。”

(4)凉轩:供纳凉的楼阁,唐代李益《宿冯翊夜雨赠主人》诗:“凉轩辞夏扇,风幌揽轻稠。”

(5)汤饼:水煮的面食,黄朝英《缃素杂记·汤饼》:“余谓凡以面为餐具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古时有“汤饼会”,指寿辰时的庆祝宴会。

(6)都尉:官名,战国始置,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史记·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7)寒冰:冰窖中所存贮冰块,夏日炎热,颁发给功臣享用。

(8)龙颜:一作龙髯,此处寓唐太宗。

(9)尘埃:一作浮埃。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苏州三贤。白居易尝叙其诗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其诗善使事运典,托物寓意,以针砭时弊,抒写情怀。代表作有《陋室铭》、《秋词》等。

刘禹锡的咏史诗最为后人称道,咏史诗是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此《翠微寺有感》一诗,即是以唐太宗李世民避暑于终南山翠微寺的历史题材而作。

宿翠微寺

唐·马戴

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

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

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1)见《全唐诗》卷五百五十五。

(2)松阴:松树之阴,亦作。松荫”,多指幽静之地,唐代李山甫《方干隐居》:“露洗松阴满院清。”

(3)云壑:云气遮覆的山谷。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诱我松桂,欺我云壑。”

(4)积翠:翠色重迭,草木繁茂的样子,《文选》录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攒素既森蔼,积翠亦葱芊,”张铣注曰:“松柏重布,故云积翠。”

(5)韵:音声相和。

(6)经行:佛教徒修行的一种方法,意指在一定的场所中往复回旋之行走以调剂身心,《四分律·卷五十九》:“时常经行能得五利,一能堪远行,二能静思惟,三少病,四消食,五于定中得以久住。”

马戴,晚唐诗人,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人,生卒年不详。会昌四年(844)进士及第,官终太学博士。擅长五律,得贾岛苦吟之风,而声律继承盛唐。严羽《沧浪诗话》曰:“马戴在晚唐诸人之上。”纪昀《瀛奎律髓刊误》:“晚唐诗人,马戴骨格最高”。翁方纲《石洲诗话》曰:“直可与盛唐诸贤侪伍,不当以晚唐论矣”。

此诗极富声律,韵合了深山古寺中松满、径通、云静、楼空的景象。颈链“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一句,将翠微寺名嵌入其中,契合题意,虽有苦吟之风,又有轻灵活脱之感。

题翠微寺

唐·喻凫

沿溪又涉巅,始喜入前轩。

钟度鸟沉壑,殿扃云湿幡。

凉泉堕众石,古木彻疏猿。

月上僧阶近,斯游岂易言。

(1)见《全唐诗》卷五百四十三。

(2)涉巅:涉,渡水;巅,山峰;此处指沿溪水旁的小路登山。

(3)钟度:钟,寺庙内悬挂的大钟;度,此处为动词,唐代李贺《南园十三首》:“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4)殿扃:殿,殿宇;扃,音jiong,本意为从外面关门的门闩,此处为动词,关闭。指大门关闭的殿堂。

喻凫,字坦之,号均羽,唐文宗开成五年(840)进士,曾任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吴兴县)县令,常与李商隐、方干、僧无可等唱和,有诗集一卷传世。

此诗前后两联叙事,中间四联写景,将“寺钟”、“飞鸟”、“山谷”、“殿宇”、“白云”、“旗幡”、“凉泉”、“巨石”、“古木”、“猿猴”等景物嵌入在内。用词雕琢、出语轻灵,透露出一种幽深孤峭的意境,影射出隐居僧人的潜修风范。

斅颜鲁公送挺赟归翠微寺

唐·卢纶

挺赟惠学该儒释,袖有颜徐真草迹。

一斋三请纪行诗,诮我垂鞭弄鸣镝。

寺悬金榜半山隅,石路荒凉松树枯。

虎迹印雪大如斗,闰月暮天过得无。

(1)见《全唐诗》卷二百七十六。

(2)颜鲁公:颜真卿,唐代宗时曾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3)斅:音xiao,同敩,学习、效仿之意,《尚书说命下》:“惟敩学半,”《北梦琐言》:“卢每致书疏,凡一事别为一幅,朝士至今敩之。”

(4)该:同赅,完备、溯博之意。

(5)颜徐:颜,颜真卿;徐,徐浩,同为中唐著名书法家。

(6)诮:音qiao,呵责意,《吕氏春秋·疑似》:“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

(7)鸣镝:响箭,鸣为响声,镝为箭头,《史记·匈奴列传》:“冒顿乃作为呜镝,习勒其骑射,令曰:‘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

卢纶,唐代诗人,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任监察御史。其诗文深受唐德宗李适所爱,德宗自己赋诗后,常令卢纶作和。

诗中提到的挺赞,为终南山翠微寺僧,学贯儒释,书法承嗣于颜真卿和徐浩两位大家。颜真卿本人曾作《送挺赟上人归翠微寺》诗一首,已佚失。

寄白石师

唐·姚合

白石师何在,师禅白石中。

无情云可比,不食乌难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