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马上就办
5294900000021

第21章 马上就办的最高天职:完成任务(1)

增强你的时间观念,就是在既定时间里完成任务。上司在给你下达任务的时候,一般都会提出相应的完成时间。记住时刻将时间与质量这两个要求贯穿在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之中,最好能提前完成。一个每次都可以按其完成或提前完成工作的员工,即使不天天加班加点,不显得终日忙忙碌碌,也会让上司觉得你是一个让人放心的人,永不会天天追着你问工作进度如何了。

作为职场中人,你不仅仅是埋头劳作的老黄牛,有时候也需要抬头看看,主动地向上级汇报一下自己的工作情况,让上司知道你都做了些什么,这不是邀功请赏也不只是对上司的一种尊重,它是成为一名优秀员工所应具备的素养。

先做最重要的事

想要成为工作中的统帅者,就需要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简单点说就是分清主次—最重要的事情先做。世事难料,这是很多人的感叹,事实也确实如此,毕竟人还没有到料事如神的地步。然而,我们却可以事先对各种情况进行研究,并确认什么是最重要的,又该怎样去对待它。

古人云,预则利。在你的预案中分清了主次,一旦遇到突发性事件时,就会举重若轻、纲举目张地把它化解掉。相反,你就会“剪不断,理还乱”。幸福来自简单的生活方式,而简单则在于你能把握最重要的事。

每天花费几分钟制定合理有效的工作计划,并非是一件小事,它可以让你认清当天的工作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你就可以先着手做最重要的事情,从这点上就能看出一名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与责任心,它不仅可以让你成为工作的统率者,想象一下,当你先把最重要的事情完成之后,怎么会没有一种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也正是一名员工面对繁杂的工作最需要的身心激励。当你被这种成就感充溢着的时候,不管多琐碎的事情,你还是会有很高的工作热情去完成它。

人活在世上和自己有关系的事情太多。有喜事,有悲事,当然也有最重要的事和次要的事之分。那么究竟是最重要事第一还是非重要的小事第一?这个问题看上去好像一目了然,回答是肯定的,当然最重要的事第一了,但是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往往由于性格等原因,把最重要的事给耽搁了,最后悔之晚矣。

凯瑞大学毕业后,在求职上并没有费多少周折,很顺利地进入一家著名的跨国公司。她精明能干、善解人意,当然很受老板的赏识,进这家公司没有多久,很快就由普通员工提拔为经理助理,她工作更买力了,每天的工作都帮助老板安排得井井有条,和同事关系处理的也是很好,单位的同事们都很亲切地待她。

凯瑞在这里的工作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得心应手,心情也很舒畅。在同届毕业生当中她目前的处境是最好的,所以难免会有同学打电话咨询她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这些电话大多是长途,作为善解人意的她接个电话也是无可厚非的。帮助他人也是她的天性,所以每个电话她都会很认真给对方出谋划策。

为此,经理也批评过她,说这些小事下班再说,以免误了公司的最重要的事。当然,说也只是不痛不痒地说,毕竟安妮的工作能力很强,这种人情上的事情做了也就做了,况且她在工作上与经理也配合得相当默契。

一次国外的老板打电话过来,结果电话一直占线,这一次老板已经打电话通知中国区经理让他等电话有个重要的合同,结果他一直等了半个多小时才把电话打进来,了解电话占线的原因不是因为中国区经理把他的话当作耳旁风,而是凯瑞在接一个电话。当然,外国老板那次也没说什么。

直到有一天,凯瑞正在修改一份广告内容时,有人敲门,而她习惯性地说了句等一等,当她开门后方知是外国老板,这才慌忙地给他倒茶。他离开中国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并给中国区经理发了一份传真:

凯瑞很出色,也很努力,但是她没有很清楚地分清事情的重要性与非重要性。我希望下次见到的不是凯瑞而是一名能把最重要的事情时刻放在心上的员工。

经理看后傻了眼,他好像以前并没有太在意凯瑞那些小事,只知道她把工作都做得很好。凯瑞被辞退了,同事们都感到很吃惊,不过这家公司在后来的招聘面试题中就多了这样一项,最重要的事第一,还是非重要的小事第一?

凯瑞的工作经历是不是给我们大家一个警钟:有的时候,看似很小的事情,却能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那位外国老板的想法并不是没有益处的,那些生活琐事表面上看似乎并不影响大问题的解决和处理,但它浪费时间和精力。

员工主要的职责就是快速、准确、高效地完成上司交给的任务。这也是得到上司认可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样上司才有可能提拔你,使你通过被重用而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相反,如果你连最起码的主次都分不清,甚至连上司交给你的最简单的任务都无法完成,那么你肯定不会得到上司的认可,也许还有一种最坏的可能在等待着你,那就是被炒鱿鱼。

要想出色地完成上司交给的任务,首先就要分清主次—先做最重要的事。将最重要的事情放在首位是在职场中得以生存的核心问题。几乎每个人都被自己想做的、上司要求我们做的以及自己担负的许多细小工作给搞得精疲力竭,甚至有种疲于奔命的感觉。如何最好地分配自己的时间先作最重要的事,最大化地提高工作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它能左右你职场上的一切。那么,是什么在困扰着你?是你分不清摆在面前的问题到底哪个是最重要的。

对一个不重要的问题做出决定并不难,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并且能很容易地发现自己对于工作的主次分配有问题。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上司交给的事情都是重要的事情,问题不在于“重要”与“不重要”,而在于“重要”与“最重要”。所以“最重要”的敌人常常是“重要”。它就像雾一样常常迷住你的眼睛,使你找不着北。

罗伟毕业后,应邀到一家大型公司做助理。刚到任时,总经理给他谈了公司的情况与现状,并且交给他两件需要办理的事情,一件是资金周转问题,另一件是公司员工的日常需要供给问题。罗伟学的是会计专业,且认为有筹集资金的特长,因而产生了一个很实际的想法,将解决资金周转的问题放在了最重要的事情上。

罗伟为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在各个部门跑来跑去,但没有像以前的助理那样处理日常事务。这引起了公司绝大多数员工的强烈不满,因为以前的助理把主要精力放在满足公司员工的日常需要上。但是罗伟却不这么做。

公司员工对于他的这种做法极为不满,就派了一个代表团到总经理那里要求换新助理,或者让罗伟彻底改变自己的做法。总经理了解罗伟的做法,替他解释说:“放心吧!他会将你们的问题解决得很好的。但是,你们要给他一段时间。”

没过多长时间,公司资金周转问题解决了。罗伟这才开始着力解决公司员工的日常需要问题。虽然他后来将问题处理得很好,但是由于他没有将员工问题放在首要位置解决,许多员工对他已有成见,他在公司的情况可想而知,变得众叛亲离,最终,他只得离开那家公司。

后来,罗伟这样说道:“我的失误在于团队建设做得不够,解释工作做得不足,与公司同事的沟通太少。没有将总经理交给的任务分清哪是最重要的,哪是重要的。如果我将员工实际问题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也许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但是,现在说什么都已经太迟了。”

那么,对于你来说,上司交给的任务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使你无法将时间和精力放在你本想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上?是因为太多“重要”事情需要你做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情况就是这样,而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对没有将工作中的首要事情放在首要位置而感到不安。

上司在分配给你任务的时候,有时是间接的,有时是刚刚给你下达了一个命令,接着又下达了另一个命令。这时,你就要分清哪个是“最重要”的,先做好“最重要”的事情,再做“重要”的事情。这就需要你准确领会上司的意思,如果仅靠表面上的意思去理解上司的话,可能你无法体会到上司的真实意图。特别是有些上司在说话中习惯用一种暗示,就更需要引起注意。这时,你就要用你聪慧的大脑认真地领会。

例如,上司如果对你说,我最近整天忙得团团转,开会、写文件、赴约。对了,我让他们做的统计表怎么还没送来,我今晚需要看一看,还有你将我的公文包整理一下,一会儿我要去参加一个很重要的会议。这时,你就应该先把上司的公文包整理好,不耽搁上司去开会这才是最重要的事,然后,再抽空去看看统计表的完成情况,如果他们做好了,就拿过来放在上司的办公桌上;如果他们没做好,就要提醒他们加紧点,上司今晚要用。聪明的下属一般都会这样做。

没有哪个员工不会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那么对于工作中的细微小事就得特别关注,只要你投入极大的工作热情,分清“最重要”的与“重要”的,相信你的事业一定会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你就需要分清工作的主次—最重要的事先做。

作为上海西门子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负责移动系统计划及物流的副总裁,刘锋是一个做事有章可循,一切朝着既定目标前行的人,就像一位羽扇纶巾的儒帅,谈笑间万事皆定。这全靠“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分为ABC类,A类是必须完成的,我会为它留出足够的时间,这样我永远会先做最重要的事”。

任何新生事物的确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最初SCOR模式在上海西门子也是一样,而刘锋采取的方法是以小见大。他认为要想让所有人都对SCOR模式树立信心,必须先做出一个成功的小案例作为突破口,最后找出解决方案。通过对SCOR管理理念的应用,尽可能收集一些数据,对客户信息做实时分析。3个月后,为客户供货的速度迅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了。

有了这样一个案例作依据,刘锋对上海西门子供应链管理的重新规划加速了。在整个确立过程中,刘锋依然策略性地抓大放小,因为他“永远会先做最重要的事”。注重中央计划是SCOR模式的核心部分,“提高整个计划的准确性,就可以利用很少的资源来组织生产。”

刘锋通过SCOR模式,把公司的供应链管理简单分成四个部分:配送、制造、供应和中央计划。而其中的中央计划部门是凌驾于其他三个部分之上的。中央计划部门可以通过各种直接的突进获取信息,制定出高准确率的计划,这其实是把其他各个部门的计划职能归拢到了一起。

所以在把西门子的供应链管理体系重新规划好之后,刘锋的主要工作就是关注于计划,不断地修正计划。然而提高计划的准确性,最重要的事是通畅的信息传递,于是刘锋就把计划的触角延伸到了各个部门。比如在信息的传递手段上,他把信息系统延伸到了最末端的销售部门,散落在全国各地的任何一个销售部门只要把信息及时输入系统,中央计划部门就可以非常快地获得这些信息,并及时根据市场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信息的输入系统被要求是随时的,因为市场本身的变化非常大,这对信息的准确获得设置了不少阻力。所以计划的准确性已经不仅仅是计划部门的责任,它已经作为一种考核标准落实到每一个信息传递者身上,包括具体的销售人员,计划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年底对他们的考评。

通过对计划准确性一丝不苟的追求,始终做到最重要的事先做,使得刘锋领导的团队在一年的时间里,其计划的准确率在全球西门子网络设备制造企业中排到了第一位。

在时间管理方面有一个很有名20:80定律,也就是用你80%的时间来做20%最重要的事情,因此你一定要了解,对你来说,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是最有生产力的。

谈到时间管理,有所谓紧急的事情、重要的事情,然而到底应做哪些事情?

当然第一个要做的一定是紧急又重要的事情,通常这些都是一些突发困扰,一些灾难,一些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当你天天处理这些事情时,表示你时间管理并不理想。成功者花最多时间在做最重要,可是不紧急的事情,这些都是所谓的高生产力的事情。然而一般人都是做紧急但不重要的事。你必须学会如何把最重要的事情变得很紧急,这时你就会立刻开始做高生产力的事情了。

从个人角度来说,如果能够把握一天当中的20%的最重要的事情,并且用80%的时间来对其进行思考、准备和完成,那么就可以让这20%的投入产生80%的效益。

当然,分清主次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这样才能给自己留一些时间去享受生活。假如还像以前,无论什么事情都往日程里安排,我想把一个人分成两部分,也还是不能圆满,所以,分清主次是高效享受生活的和完成工作的前提。只有把事情有主有次地分离出来,才能避免浪费更多的宝贵时间。

必须遵守工作时间

人的一生就那么几十年,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就如同一笔再也不会增加的财富,我们必须用心计划着来花属于我们生命的这笔“钱”。从这个意义上讲,遵守时间就是在执行我们“花”生命之“钱”的计划。

大凡遵守时间的人都有很强的自律意识和责任心,他们善于尊重别人,办事讲求效率,做人做事讲究诚信严谨。反之,不遵守时间的人就会表现出没有自制能力,凡事放纵自己,严以律人、宽以待己,对事业对工作没有责任心,遇事先考虑自己,工作得过且过,什么事都无所谓,甚至不尊重他人,处人处世不讲信誉。

林霖大学毕业后来到一家私企,尽管表现不错,但经常因为一些他自认为是“小节”的问题,被主管批评。主管对他的评价是“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林霖觉得自己是一个男生,大大咧咧点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主管却对这些“小节”很较真。

林霖每天上班总是险些迟到,因为这个主管没少找他谈,并且告诉他,作为一个员工遵守时间是最基本的个人操守。不过,林霖并没把这当回事,他总是觉得反正又没有迟到,这叫做刚刚好。

林霖开会总是最后一个到场,会议刚结束他就第一个走,这些都被主管记在心上。后来终于有一次迟到了,被主管扣掉了他当月的奖金。

有次与一个重要客户洽谈业务林霖竟然也迟到,回到公司之后,主管相当生气,他解释说是因为塞车而迟到的。主管厉声道,塞车根本就不是迟到的理由。明知道那个时间段会塞车,为什么不提前点出发?你就是从根本上就没有重视。

林霖现在很郁闷,工作也提不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