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刘恒,有一次与主管招待的官员张释之到上林苑视察时发现有个叫啬夫的人特别 能说会道,便传令张释之,提升啬夫为上林苑总管。张释之深知此人只会卖弄嘴皮子, 没有真才实学,就进言文帝说:“陛下只看到啬夫会说话的能力好,就提升他,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恐怕全天下的人,都光卖嘴皮子而不干实事了。”听取了张释之的意见,文帝如梦 初醒,马上取消了任命。
有话好好说,是指说出的话要文明、合乎情理和礼仪,而且说话要分时间、地点、场合,还要讲究方式方法。除了这些技术性的因素外,最重要的是态度要诚恳,言语要亲切,能达到美言一句三冬暖的效果,那才是真正的能说会道。
某天,齐威王和魏惠王一起到野外打猎。魏惠王问:“齐国有宝贝吗?”齐威王 答道:“没有。”魏惠王听后得意地说:“我的国家虽小,尚且有直径一寸大的珍珠,光照车前车后十二辆车,这样的珠子共有十颗。难道凭齐国如此大国,竟没有宝贝?”
齐威王别有意味地回答道:“我用以确定宝贝之标准与您不同。我有个大臣叫檀,派他守南城,楚国人就不敢来犯,泅水流域的十二个诸侯都来朝拜我国。我有个大臣叫盼子,派他守 高唐,赵国人就不敢东来黄河捕鱼。我有个官吏叫黔夫,派他守徐州,燕国人对着徐州的北门祭拜求福,赵国人对着徐州的西门祭拜求福,迁移而求从属齐国的有七千多户。我有个大臣叫种首,派他警备盗贼,做到了道不拾遗。这四个大臣,他们的光辉将光照千里,岂止十 二辆车呢?”
齐威王这段话精彩到了极致!既是对魏惠王有力地回答,使他羞愧难言,同时更是对自己臣下的极好赞扬。正是通过这段巧妙得当的话语,齐威王大得人心,使一大批诸如田忌、孙膑 、淳于登等杰出人才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为其效劳。于是,齐国大治,出现了坐朝廷之上,四国朝之的局面。由此看来,一言可以兴邦绝非夸大其词。
俗话说,一句话能把人说跳,一句话也能把人说笑。说话不在于滔滔不绝,也不在于辞藻华丽或者气势磅礴,而在于能说到他人的心窝子里面去。言为心声,想要把话说好,不是用嘴巴,而是用宽容仁爱的平常之心。
有一次,柏林空军俱乐部招待空军英雄,主客是着名的乌戴特将军,会场上一片欢庆气氛。不少士兵都给将军敬酒。一位年轻的士兵由于激动,竟把啤酒冲到了将军光秃秃的脑袋瓜上。在场的人一下子目瞪口呆,那位士兵更是吓得手足无措。将军擦了擦脸,然后微笑着对年 轻的士兵说:“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方法有效吗?”一句幽默的话不仅让士兵心怀感激,也赢得了来宾的敬意。
列宁说过,说话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交际手段。人与人接触、联系、交往,都离不开说话,会不会说话是关系到一个人成败的大事。所以,下面这些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能说出口:
说人是非的话:人人都不希望背后被人说,要做到这点,首先自己就得背后不说人,任何人都讨厌长舌妇。
吹破牛皮的话:口若悬河、夸夸其谈,除了浪费口水、浪费时间之外,剩下的就是让人觉得你华而不实。
和人抬杠的话:和人抬杠的习惯会让你做起事来处处受阻,时时遇难。何必把精力浪费在和人争论上呢?
唯我独尊的话:不能只顾着表达自己的想法,更不能强迫人家接受你的想法,一言堂式的说话习惯,会让人失去人心。
直来直去的话:不分场合,不问对象,不讲方式方法,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容易莫名其妙地得罪人。
唠唠叨叨的话:唠叨会使你周围的人远离你,如果你不想成为孤家寡人的话,就千万别唠叨。
脱口而出的话:这种话有时候害人不浅,孔子说君子讷于言敏于事慎于行,无论什么事还是深思熟虑后再说出口比较好。
不知轻重的话:话说轻了不起作用,说重了又会伤人,话的分量要因人因事因时而定,而且还要说得恰到好处。
口无遮拦的话:说话不要逞口舌之快,事先一定要看清坦然的脸色,该说的才说,不该说的就不要说。
玩笑过头的话:玩笑是盐,没有它的话就没有味道,多了又反胃,开玩笑一定要看对象、选时机,这样玩笑才会成为沟通中的润滑剂。
自我炫耀的话: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自己的得意事说不定会触痛别人敏感的神经而导致恶果,还是谦虚一点好。
伤人自尊的话: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伤人自尊简直就是一种罪行,常说这种话会毁了你的生活。
中国人早就有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的说法,可见说好话是多么重要。大至安邦治国,小至家庭和睦都与说话分不开。美国人也是一样。20世纪40年代,他们把“会说话、金钱、原子弹”看做是在世界上生存和发展的三大法宝;60年代以后,三大法宝变成了“ 会说话、金钱、电脑”。虽然时代不同了,但“会说话”一直被美国人认为是三大法宝之首,这就是有话好好说的作用和价值。
言语是思想的衣裳,谈吐是行动的羽翼。好好说话就是以宁静平和的心情、真诚友好的态度、优雅的肢体语言、幽默的语言风格来与人沟通,这样自然就容易与他人和睦相处、达成共识,做起事来也更得心应手。
与他人和睦相处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世界上,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有的关系是无法选择也无法改 的,像父子、兄弟、姐妹这些血缘关系,是属于命中注定的一种关系。而另外一些关系,比如同学、朋友、同事这些关系,却是我们在学习工作中结交的。
人会做人,百事可为。怎么才算会做人呢?就是拥有广泛的人脉资源。一个大家公认的说法 是,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外85%要靠他的人际关系与处世的技巧。因为一个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必须在群体活动和交往中得到发展。一个人所遇到的困难、危机,也必须得到他人的协助、支持才能解决。因此,为人处世必须要与他人和睦相处,学习好如 何与各种人相处的艺术。
与老板相处:尊敬加学习。
任何一个老板能够干到这个职位上,至少有某些过人之处。其优秀业绩、工作经验、处世艺术、自身魅力,都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
与朋友相处:真诚加联络。
既然是朋友,就要以诚相见,以心换心,谁愿意与虚伪的人交朋友呢?此外,朋友虽好,如果不经常联络,也有可能慢慢变成陌生人。没事打个电话、发条短信,向朋友嘘寒问暖,是费不了多大劲的。
与下属相处:帮助加聆听。
帮助下属,其实是帮助自己,因为下属工作做好了,自己的工作也就做好了。而下属的心声,既能了解他们的想法,更能赢得他们对你的尊重。
与合作伙伴相处:诚信加分享。
对合作伙伴所作的承诺,一定说到就要做到,原因不用多说。另外,有肉一块吃,有酒一起喝,有钱大家赚。如果过于刻薄,失去了合作伙伴,那是得不偿失的。
与竞争对手相处:坦然加微笑。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处处都有竞争对手,这是很平常的现象。所以要心怀坦然,不要耿耿 于怀。同时,对他们要报以微笑,因为他们说不定哪天还会成为你的同事呢。
在人的形形色色关系中,最难相处的是同事关系。为什么呢?因为同学有亲疏之分,对不愿意往来的同学就可以“老死不相往来”。朋友虽然都是与自己情投意合、肝胆相照的,但因为大家都忙忙碌碌,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一年也难见上几次面。而同事呢?即使关系剑 拔弩张,还是得来往,而且人的一生中相处时间最长的就是同事。
一个单位里的同事相当于是同一条船上的伙伴,关系融洽、同舟共济,就能相得益彰,共同进步。这样不但能做好工作,自己心情也舒畅,有利于身心健康。如果与同事关系不和,甚至有点紧张,那就没有办法做好工作,整天就会生活在郁闷之中。既然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与同事在一起度过的,那么同事关系就涉及人生三分之一的幸福,所以搞好同事关系 是非常重要的。
怎样才能与同事和睦相处呢?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以诚相见,心诚则灵。
同事之间坦诚相见,才会营造出一种和谐友好的工作氛围。要做到这一点,相互信任是先决 条件。人之相交贵在知心,如果说话吞吞吐吐,做事遮遮掩掩,必然会引起同事的戒备之心。其次要勤于做事,乐于助人。勤快很重要,懒人到哪里都是不受欢迎的。很多单位早上上班都要打水扫地,这种小事没有分工,我们能主动去做,就会赢得同事的信任。
田先生性格耿直,胸怀坦荡,说话做事都光明磊落,因此,即使曾经误会过他的同事,最终还是很佩服他的为人。另外在工作时,田先生尽量多做事少说话。他认为这样做既可以让自己多积累工作经验,又可以让繁忙的工作占据多余的时间,避免无聊时闲谈别人的是非。所以很多年来,他和同事的关系都相处得非常融洽。
第二,与人为善,将心比心。
在人际关系中,也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也就是说,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 怎样对待你。假如我们本着与人为善、将心比心的原则,以诚恳、友善的态度去对待同事,给同事施加正作用力,同事当然也会投桃报李,给予你真诚的回报。毕竟一个单位的同事,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谁都愿意和睦相处、相安无事。
方先生先后在7个单位工作过,无论在哪个单位,他跟同事的关系相处得都很好,给同事们留下了较好的印象。他与同事相处的几点经验是:要待人诚恳、热情,要乐于帮助别人;给所有人以平等、充分的尊重,不因为是上级就溜须拍马,或者因为是下级就横眉冷对;不要 在背后议论同事的是是非非;学会对所有人微笑,那样所有人也会微笑着对你。
第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每个人都有很强的个体意识,都有自己为人处世的行为方式和习惯,所以,与同事相处, 一 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给人一张微笑的脸;时刻反省自己,提醒自己,尊重别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人处世,三思而后行。总之,这世上没有谁要与你过不去,你也别给人家制造难受。另一方面,我们要宽以待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别求全责备,哪怕同事有缺点,我们也要尽可能去容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学会宽容与理解。
南先生本来是天生的急性子,一遇到不顺心的事立马就发脾气。刚开始工作时,由于资历最浅,又在试用期,随时有可能被炒鱿鱼,因此南先生不得不克制自己的脾气,即使遇到个别同事因为种种莫名其妙的原因拿他撒气,他也保持一脸微笑。结果久而久之,同事都说他脾 气特好,都愿意与他交往,南先生工作起来也得心应手,后来还被提拔成为了部门主管。
第四,同事之间,相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话用在同事间的人际关系最适合不过。因为公司毕竟是一个成员众多,又具竞争性的组织。在一个单位共事,利益关系最为明显,冲突也最容易发生,因此 同事之间难以交朋友和产生真正的友谊。既然你不可能和每个人都结为知己,就只有和他们 保持泛泛之交,淡淡相处而又不至于彼此伤害对方的往来,这才是明智之举。
林小姐与一新同事相处一段后,觉得此人可交为知己,就向她谈了对部门管理的一些私人看法和意见。不料对方却是一个搬弄是非之人,背地里把林小姐的话夸大兼歪曲之后四处散播 ,搞得林小姐里外不是人,上上下下都对她另眼相待。吃一堑长一智,林小姐的体会是, 同事可以一同吃喝玩乐,不可谈任何实质问题,更不宜交心。因为说不定哪天你们的位置和关系会发生改变,到时有些往事造成的影响就很难说了。同事之间理应有互相帮助之谊,但同时又存在成为潜在竞争对手的可能,其间利害关系甚大,所以不能将同事当作知心朋友。
第五,不远不近,若即若离。
与同事相处不能太远,否则人家会认为你不合群、孤僻、不易交往;但也不能太近,容易让别人说闲话,而且也容易令上司误解,认定你是在搞小圈子。对待所有的同事,都要保持不即不 离、不远不近的关系,这才是最理想的。
特别注意的是,在一个单位里,不要结成类似十姐妹、八兄弟的小团体,这就是历代帝王所 深恶痛绝的朋党,它严重威胁了帝王的权威,很多朝代的政治不稳定,就是因为朋党乱政。单位中这样的小团体对老板同样是威胁,而且还会遭受到其他同事的厌恶与排斥,再则再坚固的朋党堡垒也有垮塌的时候,而且往往是从内部开始破裂的。与其最后灰溜溜地散场 ,还不如一开始就坚持若即若离的“半糖主义”。
第六,经济往来,AA最佳。
同事之间肯定会经常聚会,郊游、烧烤、蹦迪、泡吧或者结伴旅游什么的,经济上的来往较多,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采用AA制。免得因为斤斤计较而伤了和气,这样大家心里头没有负 担,而且经济上也都承受得起。
在一个单位一起工作是一种难得的缘分,所以我们要珍惜这种缘分,要坦诚以待、相互尊重 、相互支持和相互理解,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一个不会合理、妥善地与同事交往的人,是 很难立足于这个瞬息万变的新时代的。
一位名人说过:“其实,人一辈子活的就是周围那么几个人。”同事就是这重要的“几个人 ”的一部分,与同事交往,能做到平等、淡然、和睦相处,既有利于取得工作业绩,还能体 验到同事间才有的乐趣和友谊。
随时面带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