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不懂谈判,就当不好经理
5296100000041

第41章 总经理的必备的谈判知识(5)

这些刺激因素,是由人的潜在意识接收下来并进行“翻译”的。但如何“翻译”则取决于信号接收前的形式。比较典型的一种形式是当时至少有一方感到谈判前景不妙,有一种担心、怀疑,甚至具防范的心理。此外,对方当时可能刚经历了不同的,通常是不太好的境遇。比如,一方可能在办公室碰到了什么麻烦,而另一方可能在路上遇到了不顺心的事。

可见,人脑所受到的许多刺激,由于它们在大脑里并没有立即清晰地反应出来,因而很可能在“接收”的时候无意识地受到上述刺激的消极影响,因而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否则,这些不利因素会使谈判“出师不利”。

7.柔和气氛。

在研究影响谈判气氛的方法之前,必须先确定到底需要建立怎样的一种谈判气氛。一般而言,大多的谈判,都希望能“达成和谐共识”。为达到此目的,谈判气氛必须具有以下特点:真诚、配合、和谐、认真。取得相互合作的洽谈气氛,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因此,不能在谈判开始不久就进入实质性谈判。首先要花足够的时间,使双方协调一致,即协调敌我的思想和行动。因此,谈判开始时的话题最好是轻松的,比如,双方可以随便聊聊以下内容:①会谈前各自的经历--曾经到过的地方,接触过的人等等。比较轻松的话题还有:球赛、股市小道、高尔夫球等,甚至早上的新闻摘要(只要不给对方带来不快)。②私人问题。表现出真正关心他人的情况,不带任何威协的语调。例如:开始可以这样说“你好!”,然后谈一些仅限私人间的话题如:“这个周未我钓鱼去了。我很喜欢钓鱼,你周末是怎么度过的?”③对于彼此有过交往的,可以先叙谈一下以往经历和共同获得的成功。这样的开场白可以使双方找到共同的话题,为心理沟通预先做好准备。实际上,在闲聊中,双方也同时在传递一些无声的信息它同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时,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形象,包括一个人的姿势,它可以反映出这个人是信心十足还是优柔寡断,是精力充沛还是疲备不堪,是轻松愉快还是剑拔弩张。反应这些情绪的关键部位是头部、背部和肩膀。除了姿势以外,形象还反映在谈判人员的穿着仪表上:他的服装的颜色是深色还是浅色,是流行的还是匠心独具的,是整洁还是不修边幅。

但很快地,仪表留给人的印象会被其他印象逐渐淡化。最强烈的印象,是双方目光的接触。而且第一次的目光接触最为重要。从目光的接触中,可以了解对方是开诚布公还是躲躲闪闪的,是以诚相待还是怀疑猜测的。除此之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因素还有手势。很多情绪可以通过手势反映出来。比如,握手可以反映出对方是强硬的、还是温和的或理智的。在西方,一个人如果在用右手与对方握手的同时,又把左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这就说明此人精力充沛,或者说明权力欲很强(这是一种过于激烈的举动,他想控制别人)。有时,人身上的气味甚至也会成为影响谈判的因素。曾有一位能力极强的谈判人员,要不是因为他身上的气味令周围的人无法忍受,他应该可以成为一位出色的谈判家。洽谈的进展速度,实际上在洽谈之初就已经确定了,从双方互相问候、步行速度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诸如客人走进房间的速度、主人从桌前站起来或走上前的速度、以及双方聊天的速度等等。但这些动作的速度通常是难以确定的。而经常遇到的问题是,由于洽谈人员拿不准该谈些什么而出现停顿和冷场,从而减缓了随后谈判的速度;相反地,如果洽谈人员讲话速度很快,滔滔不绝,慌慌张张,同样是一个不妙的开端。通常需要的是既轻松而又有效率的谈判速度。

开场白阶段,不管是讲话速度还是无声的印象,都会为谈判奠定基调。当坐到椅子上之前站着的时候,正是洽谈做开场白的最佳时刻。原因在于,许多社交活动站着比坐着进行还更方便些。站着比较容易改变和对方的接触角度,它可以离得近些,也可以远些,而坐定在某一地方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况且坐在椅子上,经常要与对方两眼相视。另外,假如洽谈气氛在人们站着寒暄时就已经建立起来,则由站立转为坐下,还可以被用来强调地表示下面将从一般性寒暄转入正式的业务谈判,从而应该把精力投入到正式工作中了。

开讲阶段的进行过程被人们称之为“入题阶段”。由于谈判即将进行,双方都会感到有点紧张,因而,需要一段沉默的时间,以调整与对方的关系。这段时间要持续多久呢?应占整个洽谈时间的5%。也就是说,如果洽谈准备1个小时,沉思时间为3分钟,如果洽谈准备持续几天,最好在开始谈生意前的某个晚上,一起吃一顿饭。如果是以小组而不是个人为单位进行洽谈,那么,掌握好建立洽谈气氛的时间,其意义更为重大。当分别由四个成员组成的两个小组第一次会面时,大家首先忙于互做介绍和握手,此时可能显得十分混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言谈交流。几秒钟之后,八个人站成一个圆圈。这时,除一两个人偶尔发生的声音以外,一片沉默,其他人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无所事事。

一般而言,在人数较少的时候,才能建立起较为积极的气氛。因此,最好把八个人分为二到三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双方的人。在比较小的范围内,人们可能也的确可能立刻开始小声交谈。这种友好的交谈声是这八个人共同发出的,使人觉得从一开始就建立了热烈的、互相交流的气氛。

8.开场方式。

开场进行的一切活动,一方面能够为双方建立良好关系铺路,另一方面又能够了解对方的特点、态度和意图。因此,在这个阶段,必须十分谨慎地对所获得的对方印象加以分析。不仅如此,还要立刻采取一些重大措施,用自己的方式对他们施加影响,并使这些影响贯穿于谈判的始末。经理人最好把准备工作做得既周密又灵活。当坐下来转入正式谈判前,应该充分利用开讲阶段从对方的言行中所获得的信息。在这个阶段中,能够很快地掌握对方洽谈人员两个方面的信息,即代表他有丰富的谈判经验和技巧,可以顺利地发挥他的谈判作风。

对方谈判经验和技巧无须语言就可以反映出来。比方说:他的姿势、表情以及他“入题”的能力。如果他在寒暄时不能应付自如,或者突然单刀直入地谈起生意来,那么可以断定,他是谈判生手。谈判高手总是留心观察对方这些微妙之处。对方的谈判作风,同样的可以在开场阶段的发言中反映出来。一位经验丰富的谈判人员,为了谋求双方的合作,总是在开始时讨论一般性的题目,另一种具有不同洽谈作风的人员,虽然他的经验同样丰富,但其目的是为了对谈判产生影响,他显然会采取不同的措施。一进入谈判,他就极力探求双方的优势和劣势,探听哪些是自己必须坚持的原则,以及在哪此问题上可以让步,他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情况,甚至对每一个己方人员的背景、价值观、以及每一个人有把握的和担心的事,以及是否可以加以利用等问题,都要搞得一清二楚。这些信息,对于那些玩弄花招的,以牺牲对方利益而谋取自己利益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些信息能成为他在以后的谈判中使用的武器。如果把谈判比做游戏,而且彼此商定,游戏以一方的胜利而告终,那么他的举动是无可非义的。当经理人一旦察觉到谈判中间将会发生冲突,就必须万分小心。虽然,经理人还无法判定谈判将会怎样展开,但是已经看见了“黄灯”。虽然,这并不等于表示“进攻”的“红灯”,但起码已显示出对方有些神经质或是经验不足,或是对谈判有些不耐烦了。也许对方十分好战,“黄灯”真正转成“红灯”,但对经理人来讲,这就极易做出相对的反应了,披上经理人的战袍,投入战斗。

如果在这个阶段,经理人还不清楚对方这些行动的意思,而经理人在谈判开始时,所采取的是与对方“谋求一致”的方针,这时就应该引导对方与自己协调合作,并进一步给对方机会,使他们能够适应自己的方针,同时,自己也应该有更充裕的时间和机会,把对方的反应判断清楚。

这时,经理人施展技巧的目的是努力避开锋芒,使双方走向合作。经理人应不间断地讨论一些非业务性话题,并更加地关注对方的利益。这是这段开场对话:

“欢迎你,见到你真高兴!”

“我也十分高兴有来这里。近来生意如何?”

“这笔买卖对你我都很重要。但首先我对你的平安抵达表示祝贺。旅途愉快吗?”

“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这次要讨论的,在途中饮食怎么样?来点咖啡好吗?”

这并不是一个漫无边际的闲扯,虽然表面上它与将要谈判的问题不相干。但是,如果对方在这段谈话之后,仍坚持提出他的问题,经理人就可以认为“黄灯”有变为“红灯”的危险。如果能够接受这种轻松的聊天,虽然这并不能改变“黄灯”仍然亮着的事实,但它告诉经理人它有转为“绿灯”的可能。在这个阶段,经理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过早设定对方的意图。因为无论如何,自己已经掌握了一些信息,对于这些信息,经理人还要随着洽谈及实质性谈判的过程中,做出更深入的分析。

9.谈判能力。

是不是一出手便能立刻击倒对方,才称得上是高手呢?其实不然。事实上,大多数的谈判过程都是十分耗时的,谈判双方必须一谈再谈,对同样一件事情反复讨论才能达成协议。所以即使是一个能力高强、身经百战的谈判者,也不得不经过这样的过程,才能称得上“谈判成功”。总之,是要一步一步、慎重其事地来进行的。

A.排除万难。

大部分的谈判都必须克服许多困难,才能达到打击对方的目的。有些谈判因为其本身牵涉的层面太过复杂,或者因为谈判双方关系的不正常,便会使进行的过程倍加困难。而谈判的成功与否,不只影响到谈判者本身,甚至与整个社会、国家都会有重大关系。埃及和以色列的和平谈判,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以色列、埃及两国都是石油的主要产地,如果这两国进入战争状态,战火将会蔓延到中东各地,导致世界各国发生石油危机,甚至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谈判的影响力之深远,由此可见一斑。

不管谈判中有什么困难或障碍,圆满地达成谈判目的,是谈判者所责无旁贷的。那么经理人要怎么做,才能克服谈判中所遭遇到的各种困难呢?首先,是观念上的修正,不要妄想谈判能一次就完成。大凡谈判都应分为几个阶段,而与对方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则是谈判初期的主要目标。等到关系建立之后,才能深入谈及其他较复杂的问题,并且一一的解决,这就是克服困难的最佳办法。在谈判时,别忘了要时常留意对方对于自己的主张,究竟了解至何种程度。有些人即使不了解经理人的本意,但为了维持自尊或由于缺乏信心,说什么也不肯承认自己的无知。所以,只要你认方对于经理人的主张不甚了解,便应该找机会“测试”一番,如果连简单的问题也无法作答的话,经理人就可以肯定对方的确是不了解经理人的意思了。

如果经理人在事先就知道谈判不易进行,或在手中握有足以支持经理人想法的证据时,即可考虑将谈判分为几个阶段来进行。在第一回合的谈判中,若是对方所提出的问题,是自己始料未及者,或者说出了令自己难以接受的要求时,千万要保持冷静,小心应付。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经理人还有机会,第一次谈判时所无法解决的难题,往往能在第二、第三次谈判中出现转机。总之,就是要能屈能伸,才不至于在谈判时把自己逼入动弹不得的死巷子里去。

B.创造“完美的结局”

“完美的结局”已成为好莱坞电影的公式。不论过程如何坎坷、遭遇如何离奇,到了剧终,美丽的女主角与英俊的男主角必然“有情人终成眷属”,看的观众如痴如醉,心花怒放。在谈判中,如果能把“渐进法”与“完美的结局”二者结合起来,必能发挥巨大的效果。尤其争议较多的谈判,大半要分为数个阶段进行。而其中对立较强烈的问题,则应设法尽早于最初的阶段中解决,其余较容易的问题,则留在以后再逐项解决,如此一来,可以在谈判的最后,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的“完美的结局”。除了争议较多的谈判外,带有若干弱点的谈判,也可用此种方式来进行。在谈判的前半段,经理人应把重点放在那些较弱的项目,并且尽快获得协议。而谈判的后半段,则以讨论其余较单纯的问题为主。

使用“倒吃甘蔗”的“渐进法”,以求得“完美的结局”时,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在谈判中,哪些问题对你有利,哪些问题又对你不利,预先想好在什么时候,谈什么问题。“经验是谈判的良师”。每一次谈判结束后,经理人都应该做一番全盘研究,分析其间的得失,找出所犯的错误,以便做为下回谈判时的参考。

10.心理训练。

曾经参与谈判的人,大概都有过“慑于某种气氛”的经验。在一次世界性的高尔夫球赛中,一位职业选手只要再轻轻一推,球便能进入两尺外的洞内,而赢得冠军。这是关键性的一球,球进,比便结束;球不进,他便与另一位选手打成平手,必须另外加赛一场。当时,所有的观众都睁大眼睛,瞪着他,摄影记者的镜头也对准了他,现场的气氛可说紧张到了极点,而他本身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更是难以言喻了。最后,他轻轻一推--球竟然没进。这种球,他平常练习时闭着眼睛都能打进的。由于球没进,双方打成了平手。于是便加赛一场,结果,他失去了唾手可得的冠军。

A.训练精神的镇定力。

在重要的谈判当中,类似上述的情况经常出现。谈判者会被凝重的气氛和压力逼得透不过气来,于是便心生胆怯。一胆怯,谈判的主动权马上为对方所夺,再也难以取回了。

胆怯所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还不止于此。只要经理人曾经胆怯过,那么,在接下来的任何谈判,即使是最简单的谈判中,经理人都将或多或少感受到同样的压力。而一旦碰到类似于以往所经历过的场面时,其胆怯的程度,更是有增无减,甚至严重至令人想临阵脱逃的地步。如果经理人的镇定力不够,以往的失败势必又将重演,而且是不止一次的重演。如同上述可怜的高尔夫球选手,每当他再度碰到类似那次失败的情况时,观众的眼睛和摄影机对准着他,不管球的位置对他如何有利,结果通通一样--不进。也因此,他的高尔夫球生命便就结束,难以东山再起了。谈判亦然,如果无法克服胆怯的毛病,便永远无法尝到胜利的果实。

B.克服胆怯的三种权宜之计。

有几种权宜之计可以克服因慑于谈判气氛而产生胆怯的毛病。之所以称为“权宜之计”是因为没有一种能完全治好胆怯的灵丹妙药。因此,能做的,就是不断地自我训练,使自己更具有应付各种变化的能力。

(1)尽量做好谈判前的准备工作。万全的准备,尤其是自认为所做的准备比对方更为周全时,将使经理人产生自信。有自信的人,是绝对不会胆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