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词需要有“意”
作诗填词和写文章一样,都要立意。古人对此非常强调。列举一些供参考。
唐代诗人杜牧在《答庄充书》里说:“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藻为之兵卫。……苟意不先立,止以文采词句绕前捧后,是词愈多而理愈乱,如入阛阓,纷纷然莫知其谁,暮散而已。”这里的“气”指的应该是“气势”或“风格”。“阛阓”指街市。这段话的意思是,作品如果没有立意,好像上街买东西,乱哄哄地绕了一场,空手回家,什么也买不到。这个上街买东西的比喻,到了苏轼那里更为生动。
苏轼的话是南宋诗论家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转述的。葛立方是这样说的:“东坡诲葛延之(立方)以作文之法曰:‘儋州虽数百家之聚,人之所须,取之市而足,然不可徒得也,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钱是也,作文亦然。天下之事,散在经史子集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明事,此作文之要也。’”大意是写文章首先要有本钱,本钱是什么?“意”而已。没有好的“意”便什么好文章也写不出来,正如没有钱什么也买不到一样。
以上两例说的是“文”,这个“文”是否包括诗,没有明说。宋刘攽则直接说诗:“诗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中山诗话》)
清王夫之诗文都说,即“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姜斋诗话》)
曹雪芹也是特别重视写诗要立意的,这在《红楼梦》中多处都有体现。第48回和49回有关香菱学诗的具体情节中就涉及到有关立意的一些看法。他首先借林黛玉的话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接着又通过林黛玉等人对香菱先后三首诗的评价,阐明自己的具体观点。让我们还是看看香菱这三首诗以及众人的评价吧。
林黛玉给香菱出的题目是《月》。香菱的第一首是: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对于这首诗,薛宝钗的评价是:“这个不好,不是这个做法。”林黛玉看后说:“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关于措词这里不论,单说立意。林黛玉说的“意思却有”是说还算有“意”,但这个“意”只是字面的意思,就字面意思看,也太分散,缺乏中心思想,不能算是真正的立意。林黛玉的评价,不过是一种“鼓励”而已,所以她接着说:“把这首诗丢开,再做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做。”
第二首:
非银非水映窗寒,拭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宝钗的评价是:“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个‘色’字,倒还使得。”也就是说跑题了。
第三首: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众人评价是:“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这首诗可以说句句写月,句句带情。既是写月,又是顾影自怜,把自己的沉痛融于寒月之中。尤其尾联,曲折含蓄。这才是真正意义的立意。
曹雪芹安排这三首大体反映了学诗的过程。前两首反映的是初学者立意时容易犯的毛病,第三首才算是真正的立意。
以上说的都是“意”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写诗,千万不要忽视立意。“意”是诗的灵魂。没有“意”的“作品”,是个空壳,不能叫做诗。
那么“意”指的是什么呢?
有人认为“意”就是诗文中的内容。这不准确。诗文的具体内容属于题材或素材,诗文中所写的人、事、景、物、历史、时事等都是题材或素材。题材本身并不就是“意”,题材所蕴含的思想主题才是“意”。从题材上说,你可以写人、写事、写景、写物、写历史、写时事,但不能为写景而写景,为记事而记事,为状物而状物,更主要的是要通过所写的人、事、景、物,来表达你对这些事物的感受,包括你的情感态度,思想颖悟等。这样,我们所写出的作品,一般都会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字面的意思,就是你所写的人、事、景、物如何如何;一层是你通过所写的人、事、景、物,要表达的情感态度,思想颖悟。
字面上的意思和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有一致的,也有不一致的。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字面的意思和与要表达的意思基本是一致的。
也有不一致的。如我们已经提到过的张衡的《四愁诗》的第一章“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接下去还有“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字面上是四方追寻美人,但因“梁父”“湘水”“陇阪”“雪”的阻挡而不得。其实所谓的“美人”指的是能理解自己的“君子”或说就是国君,所谓的“梁父”“湘水”“陇阪”“雪”等指的都是奸佞小人。中心意思是倾泻报国无门之情。
又如郑板桥的《题竹石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字面上是赞扬岩竹的坚韧顽强,实际上隐寓着作者的刚劲风骨。这岩竹就是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
有人把诗中字面的意思称为“外意”,把诗中隐寓的意思称为“内意”。白居易在《金针词格》就有如是说:“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理谓义理之理…外意欲尽其象,象谓物象之象。”在作品的字面意思和所表达的意思不一致时,“立意”主要指的是“内意”,也就是隐含在字面之后的作者想表达的意思。
总之,所谓立意,就是确定我们想表达的情感态度和思想感悟。具体到不同的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思想感悟可能不同,但概括起来无非是情、志、理、美四个字。由于“情”和“志”难分难解,所以也可以概括为情、理、美三方面。把“美”单列出来的是毛翰先生。他在《诗美创造学》中说,从主观世界方面看,“诗要表现的是情、理、美,即诗人对世界和人生的情感体验、思想颖悟以及审美感受”。美“可以是依附性的,作为情思、意象、意境、语言、形式、风格等的一种品质”;也“可以是独立的,作为诗的内容要素,与情、思并列,三分天下有其一。诗可以是专注于情思表达的抒情诗、说理诗,也不妨是专注于美的传达和讴歌的‘唯美诗’”。
我比较欣赏毛先生的观点。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提法比较全面,它不仅包含了抒情言志,也包含了说理和达美。另一方面是把本来也属于情感范畴的美感特别提出来,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性。诗歌是文艺,是一种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文艺。文艺是绝对离不开美的。不美的作品不能称之为文艺作品。哪怕是揭露丑恶的作品,其表现形式也应是美的,也能使人获得美的感受。诗歌是一种艺术,诗歌也体现着美,体现着人的美感。有不少诗甚至就是以美作为主题。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样的诗,其“意”就是诗人对美的感受,其给予读者的也是美的享受。
情、理、美都是作者的主观体验,可以统称为“意”。立意就是对你所要表达的情、理、美的构思。写一首诗或填一首词,都应该心中有数:要表达什么样的情,什么样的理,什么样的美。这就是立意。
那么,立意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这方面,古人谈得也很多,诸如立意要高古、含蓄、敦厚、雄浑、蕴藉、淡雅等。本文不对这些进行挖掘,只讲点最基本的。
首先,要以“意”为中心,围绕“意”做文章。“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乌合之众,一盘散沙,难于成事。没有中心之意的作品,辞藻再美,也不可能成为一篇好作品。王昌龄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明月下山头,天河横戍楼,白云千万里,沧江朝夕流。浦沙望如雪,松风听似秋,不觉烟霞曙,花鸟乱芳洲。”他说这首诗“并是物色,无安身处,不知何事如此也。”(《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引王昌龄《诗格》)全诗句句写景,但缺乏中心,看不出作者想表现什么。由于景物杂乱,连自然之美也感觉不出来。可以说是见物不见人,因此王昌龄说作者在密集的物象呈现中“无安身处”,读者不知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还有更差的,东拼西凑或者写“豆腐账”,字面上都无法形成中心。譬如我曾看到过一首题名为《新安江奇雾》的诗:“中秋才观钱塘潮,直驱建德三百遥。夜阑卧听新安水,晨望奇雾白沙飘。”(出处记不得了)四句诗只是“豆腐账”式的日记:中秋节看了钱塘潮,然后驱车三百里到了建德,夜里听到新安江的水声,早上看到白纱般的雾。只此而已。看不出要表达的情理是什么。从题目看,“外意”应是雾之奇,但从字面上看,全诗只有一句谈及雾,且只有“白纱飘”三字,不知奇在何处?一首连外意都没有的诗,自然也就谈不到内意了。
下面两首也都是缺乏中心的诗。
《秦俑坑暂停挖掘》:“泥兵列阵护陵廷,挡住千秋沸怨声。山雾迷蒙停挖掘,秦皇幽梦暂安宁。”
《登蓬莱阁》:“蓬莱仙境我来游,观海登楼夙愿酬。碧水蓝天辉秀阁,清风白浪美神州。秦皇汉武谁无死,妈祖仙姑孰解忧。除却私心人自寿,养生妙法岂他求?”
这两首都摘自熊东遨的《诗词医案拾例》。
《秦俑坑暂停挖掘》从外意看,前两句说的是兵马俑挡住千秋沸怨,后两句是说暂停挖掘,使秦皇获得暂时安宁。
就外意说,不统一,没有中心。一首绝句只有四句。外意不统一,自然难有内意。熊先生把它改成:《秦坑俑》:“泥兵列阵护皇陵,难挡千秋怨沸声。不是生前频作恶,九泉原合有安宁。”这样,外意统一了,内意才能表现出来。
《登蓬莱阁》是一首七律,前四句景,后四句情,符合律诗的章法,问题是如何使景和情统一。要做到情景统一,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由景生情,一是由情选景。原作的主题是7、8句,即无私是养生妙法。如何由前四句景产生7、8句之意呢?很难。前四句讲蓬莱美景,这美景与无私是养生妙法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作者于5、6两句请出秦皇、汉武、妈祖、仙姑来,其中秦皇汉武与养生之道有关,因为他们都迷信过长生不老药,而妈祖仙姑则无关。这样一来,前六句中有五句与主旨联系不紧,这样就很难形成“无私是养生妙法”这个主题。熊先生的“改作”把主题换成“晚年盛世享此一游足矣”。改作如下:
更于何处觅佳游?喜踏沧波上此楼。
朝汛白生千点鹭,晚枫红染一川秋。
秦皇汉武谁无死?神药仙丹不解忧。
差幸暮年逢盛世,风光览尽复奚求!
按“改作”四联看,首联写登阁,这是“起”,颔联写登阁所见,这是“承”。颈联“秦皇汉武谁无死?神药仙丹不解忧”,这是“转”。尾联“差幸暮年逢盛世,风光览尽复奚求”,这是“合”。“改诗”只保留原作“秦皇汉武谁无死”一句,其实连这句也可改掉,比如改为“八仙过海谁人见?海市蜃楼千万秋”或者更自然些。因为蓬莱阁上有八仙过海的塑像,自然会使人想到八仙过海。海市蜃楼是蓬莱代表景象,而且和八仙过海一样,都是虚幻的东西。对于这些虚幻的东西不必去追求,倒是眼前的美景是个实实在在的享受。这自然也就和尾联连成一气了。当然这样也就不是改诗而是“另作”了。
上述几例,都说明,选择素材必须围绕一个核心,即围绕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这是最基本的。
二、诗词贵有新意
诗“贵有新意”。所谓新意,也就是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要新颖,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独立的见解,不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缺乏新鲜感的诗词写得再好,也不可能引人注意。反之,如果有了新意,即使文辞差一些,这点新意也可给人以启迪。
关于立新,清代诗人和诗论家叶燮在《原诗·内篇上》中有过如是说:“为情、为景、为事,人未甞言之,而自我始言之,故言者与闻其言者,诚可悦而咏也。使即此意、此辞、此句虽有小异,再见焉,讽咏者已不击节;数见,则益不鲜;陈陈踵见,齿牙余唾,有掩鼻而过耳。”
大意是写诗在情、景、事三方面,都要出新,要言他人所未曾言过的。这样人们才会喜欢它,吟咏它。即使意、词、句虽有差别但差别不大,咏诵者的兴致也会减弱。对于那些蹈袭他人的言意没有自己的新意的东西,则要“掩鼻而过”了。
叶燮这里所谓的“情、景、事”,包括我们所说的“意”和“题材”。先说说题材与立新的关系。
题材本身虽然并不就是“意”,但“意”是由题材产生的,也要通过题材来表现。新题材的优势在于它与生俱来带有新意,如果善于把握,就会写出具有新意的作品。
2006年,我读了一本关于秦城监狱的书。秦城监狱过去是关押政治犯的地方。所关押的人,既有罪有应得者,也有蒙冤者。联想到我党历史上曾有不少被冤屈的人,包括刘少奇、彭德怀这样的伟人,于是写了一首小诗:
“数载河东数载西,冤魂烈士驾齐驱。两腔一样殷红血,共染富强民主旗。”
把“冤魂”和烈士并列的题材,我还没见过,说他们“共染富强民主旗”更属新而又新。但我认为新得有道理。我这四句诗的意思是,我们为建立富强民主的社会,走过的路是弯弯曲曲的,有成功,也有失误。历史上的冤假错案的出现,就是失误之一。冤假错案的形成,是因为我们没有经验。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变得更聪明了,从而使我们找到正确的道路,加速了前进的步伐。从这个角度说,等于“冤魂”为我们上了一课。他们的价值不是和烈士的价值同等重要吗?
这个例子说明新题材较容易产生新意。但这样没有人写过的题材,很不容易发现。更多的情况是,我们想写的题材,已经有许多人写过。对于别人已经写过的甚至已被人写烂了的题材能否出新呢?回答是肯定的。其中运用发散思维,便是出新的方法之一。所谓发散思维或者说求异思维,是指对同样的信息,不依常规,善于从不同角度,寻求变化,获得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这方面现成的例子是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他是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后“反其意而作之”。这个“反其意”就是求异思维。让我们再比较一下这两首《卜算子·咏梅》。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两首词都是托梅言志。陆词以梅花自喻,用孤高寂寞的梅花表现自己的操守和傲骨。词人虽着力强调梅花的坚贞不屈,但笼罩全词的却是哀怨、凄苦的情调。毛词笔下的梅花却是一个战斗者、开拓者的形象,它坚贞不屈,在悬崖百丈冰的条件下,担当“报春”的使者,在“山花烂漫时”,它不居功自傲,而是和“群芳”一起同享欢乐。展现了一个革命者应有的宽广伟大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