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音乐史
5299300000031

第31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音乐(1949~1999年)(7)

在我国,真正意义的音乐考古,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北京大学教授刘复(刘半农)于1930~1931年间对故宫、天坛所藏编钟、编磬等传世古乐器进行了测音和研究,并写了《天坛所藏编钟编磬音律之鉴定》。1933年,他又先后对河南、上海、南京等地所藏编钟、编磬等古乐器进行了测音,并对巩县石窟寺北魏时期的乐舞造像、洛阳龙门石窟唐代的乐舞造像进行了拍照、测量和考察。1941年前后,杨荫浏设计制作了带有定音尺的音准器和《乐律比较表四种》,这为考古测音研究带来了很大方便。他还在《中国音乐史纲》中运用了当时考古挖掘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如河南汲县编钟的考证及殷墟的发掘资料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重大的考古发现层出不穷,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扩大了,在研究方法上日益注重考古学与音乐学、文物考古与考古挖掘的结合,研究成果颇为显著。

50年代到60年代初,音乐考古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李纯一关于远古至夏商音乐的两部论著——《我国原始时期音乐试探》和《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一分册)》。两书对缺少文献的中国“先史”及“原史”时代的音乐进行了一次较全面深入的探讨,填补了中国古代音乐史这一阶段的空白。

1977年,音乐学家吕骥、黄翔鹏、王湘等人对晋、陕、甘、豫四省的音乐文物进行了专门的考古调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音乐考古学科建设稳步前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首创音乐考古专业,并开始招收音乐考古专业硕士研究生。1989年,武汉音乐学院也增设了音乐考古本科专业。见图8—14(图略)

图8—14《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编辑出版会议

二、音乐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

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遗址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是中国音乐考古的空前发现。在该墓出土多达7000余件的珍贵文物中,有钟、磬、鼓、瑟、琴、笙、箫(排箫)、篪八种乐器共125件。另配有敲击乐器的钟槌、磬槌等12件,以及钟架、钟钩、磬架、磬钩、磬匣、建鼓座、瑟柱、琴轸等附件1714件。乐器大部分出自墓中室,出土时按照三面悬金石,其间并陈丝竹的方式摆放,展现了宏大的宫廷“金石之乐”乐队基本建制和演奏时的场面布局。其中尤为醒目的是闻名于世的曾侯乙编钟。它是目前同类出土乐器中已知规模最大、音域最宽、音律较准、保存较好的乐器,是我国十二乐音体系中最早具有半音音阶关系的一套完整的特大型定调乐器。曾侯乙编钟表明了早在24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的编钟音乐文化所达到的惊人成就,它的出土对我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通过对曾侯乙墓音乐材料的整理和研究,中国音乐考古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果,如乐器铭文释读考索、乐律学研究、乐器及图像的考释等,尤为突出的是对编钟的音响测试及研究。黄翔鹏对编钟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发现了编钟的双音规律,并写有《用乐音系列记录下来的历史阶段——先秦编钟音阶结构的断代研究》等文。崔宪所著《曾侯乙编钟钟铭校释及其律学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9月)是较新的关于曾侯乙编钟研究的著作。

1987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的骨笛16支,一般长20厘米、直径1.1厘米,多为七孔。经测试研究,其音阶结构可能为以G为宫的下徵调七声音阶,或以D为宫的六、七声清商音阶。骨笛年代距今近八千年(7920±150年),它所具备的复杂音列结构,远远超出已知的其它远古乐器。这些材料表明,至迟约在八千年前,中国就已经出现哨、笛等乐器,中国音乐有史可考的年代由此而大大提前了。

)第十节 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以一个崭新的国家面貌加强了与世界音乐文化的交流。50年代至60年代,向苏联及东欧国家的学习成为中外交流的主要内容,我国在音乐思想、教育方式等各方面都深受其影响。“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基本停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外交流的范围扩大了,呈现出全面开放的交流合作局面。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被介绍到中国,中国音乐家在各大国际音乐比赛中频繁获奖。同时,中国民乐以其特有的魅力在世界音乐舞台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50年代初,在文化部安排下,苏联及东欧国家的音乐专家先后到我国任教,为我国专业音乐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声乐、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管乐、指挥、作曲、理论、音乐史等各专业的专家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专家们不仅在基础理论、技巧训练、艺术修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传授和指导,还经常举行音乐会,开拓了我国音乐工作者的视野,丰富了我国音乐表演艺术领域。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教学交流和学术交流活动更加频繁,交流的对象扩大到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交流的范围涉及音乐专业教育的各学科领域。德国奥尔夫教学法、匈牙利柯达伊教学法、瑞士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日本铃木教学法、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以及苏联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体系等世界先进的教学方法被介绍到国内,并聘请国内外专家亲自传授。这些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的音乐教育学派,对中国音乐教育的改革、提高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见图8—15、8—16(图略)

中国音乐教育及表演水平突飞猛进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在国际音乐大赛中取得大量而优异的成绩。1949年以后,我国参加的各专业的国际音乐比赛主要有: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里约热内卢国际声乐比赛、米丽亚姆?海林国际歌唱比赛、维也纳国际歌剧歌唱家比赛、图卢兹国际歌咏比赛、罗莎.庞赛尔国际声乐比赛、国际青年歌剧演员比赛、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舒曼国际比赛、乔治?埃乃斯库国际音乐比赛、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基瓦尼斯”小提琴比赛、国际大提琴比赛、弗朗塞斯卡蒂国际小提琴演奏比赛、帕格尼尼奖国际小提琴比赛、国际中提琴比赛、东京国际吉他演奏大赛、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全美手风琴比赛、玛丽亚.塔纳尔斯国际音乐演奏大赛、国际手风琴大赛等。为我国夺得国际荣誉的选手有李波、郭兰英、楼乾贵、郭淑珍、黎信昌、刘捷、叶英、胡小平、傅海静、梁宁、迪里拜尔、詹曼华、陈或、苗青、徐林强、俞丽拿、盛中国、胡坤、郭昶、吕思清、周广仁、傅聪、刘诗昆、李瑞星、顾圣婴、殷承宗、李名强、许忠、韩中杰、陶纯孝、任同祥、刘明源、王范地、胡天泉等。

在创作领域,我国作曲家的作品纷纷亮相于国际比赛。歌曲《我们是民主青年》、《全世界人民心一条》、《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合唱《飞虎山大合唱》,交响诗《黄鹤的故事》,钢琴曲《庙会》组曲、《东蒙民歌组曲》、《太极》,弦乐四重奏《风?雅?颂》等作品均在国际比赛中取得较好名次。

在美国纽约小提琴比赛、卡赛尔国际高级制作比赛、USA国际提琴制作赛、索菲亚国际中小提琴制作比赛等国际乐器制作比赛中,我国的陈锦农、戴洪祥、郑荃等人表现出色,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在国人不断学习西洋音乐的同时,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也引起了世界音乐界的注意。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彭修文改编的《春江花月夜》、《金蛇狂舞》、《关山月》被认为是联欢节艺术演出中的最佳节目,获得了金奖。70年代后期,彭修文率中央广播民族乐团到欧、亚、非的11个国家和地区演出《春江花月夜》、《将军令》等乐曲。其后,德国评论家在《世界报》上发表文章:“西方音乐重视技术、形式,而中国人却用文学的思想方法来处理音乐,使其更富有诗意、更富有感情。”1998年,中央民族乐团首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精彩表演轰动了欧洲乐坛。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日益为世界所了解和喜爱,并在世界音乐之林取得了一定的地位。见图8—17(图略)

)第十一节 著名音乐家

1.杨荫浏(1899.11.10—1984.2.25)

中国音乐史学家、民族音乐学家。江苏无锡人。生于职员家庭。自幼熟读经史诗词,喜爱音乐,6岁向道士学箫、笛、笙、二胡等民族乐器。1911年入天韵社,师从吴畹卿学习昆曲、琵琶、三弦等。又从美国传教士郝路易女士学习英文、钢琴和作曲法,后向刘廷芳、丁燮林等学习音响学。1916年,就学于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3年,就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曾任校国乐组组长。1926年,辍学回乡,先后在无锡、宜兴等地的中学任教。1936年编辑出版了《普天颂赞》。1936—1937年,任北平“哈佛燕京学社”音乐研究员,并在燕京大学音乐系讲授中国音乐史。1941—1949年,在重庆、南京国立音乐院任教,讲授中国音乐史、国乐概论等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研究部研究员兼古乐组组长。1961年任中国音乐研究所所长。1973年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并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

50年代起,杨荫浏多次深入民间进行音乐采访,搜集了大量的民间音乐。1950年与曹安和一起采访了民间艺人阿炳,并收录、整理了阿炳的三首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三首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杨荫浏先后编辑出版了《阿炳曲集》、《古琴曲汇编》、《单弦牌子曲选》、《苏南吹打》(后改名为《苏南十番鼓》)、《关汉卿戏曲乐谱》、《十番锣鼓》等许多民族音乐曲集。通过对西安鼓乐及古代乐谱的研究,他翻译出宋代姜白石歌曲的乐谱,并与阴法鲁合著了《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

杨荫浏通过对中国音乐史、中国古代乐律和中国民间音乐的多年研究,写出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及著作,如《平均律算解》、《弦乐定音计述略》、《琵琶音律》、《笙竽考》、《三律考》等。他根据对昆曲等传统音乐中韵与曲调关系的研究,写出了《=语言音乐学》。此外,他还在报刊发表《对有关器乐问题的几点意见》、《对古曲(阳关三叠)的初步研究》、《(霓裳羽衣曲)考》等学术论文数十篇。1952年修订出版了1944年的旧著《中国音乐史纲》。1981年出版了《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

2.马思聪(1912.5.7~1987.5.20)

美籍中国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生于广东海丰。在广州上小学时开始接触小提琴等乐器和民间音乐。1923年赴法国学习音乐。1924—1925年就读于巴黎音乐院南锡(Nancy)分院。1926年赴巴黎,从奥别多菲尔(Paul Oberdoeffer)学习小提琴;后人巴黎音乐院本院,在布舍里(Boucherif)小提琴班上学习。此间,接触到欧洲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的大量作品。1929年回国,在上海、南京、广州等地举行小提琴独奏音乐会。1930年在广州与陈洪组织管弦乐队,任指挥。1931年再次赴法,从毕能蓬(Binembaum)学习作曲。1932年回国,与陈洪创办广州音乐院,任院长。1932—1937年在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任教。1937—1939年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后转云南等地)。1940~1941年任重庆中华交响乐团指挥。1945年任贵州省艺术馆馆长。1946年任台湾省交响乐团指挥。1947年任广州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主任。1948年任香港中华音乐院院长。1949年任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副主席。1950—1966年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1953、1960年连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1966年“文革”初期,不堪忍受侮辱与迫害,在白色恐怖中传奇般地出境赴美,后入美国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