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联手综合开发西部资源。为了加快开发西南的磷硫矿藏、水和能源、特种生物资源和南亚热带农业资源,西北的石油、钾矿、光能、风能、特产经济作物资源,需要同东部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实行互补和结合,以尽快发挥资源的优势,推进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
(二)树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实现经济效益,又要维护和改进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分析工业社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破坏之间存在着倒u形关系,或者称之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即环境破坏随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和西欧日本的经历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新加坡、台湾等的发展都符合这样一种倒u形关系。然而,在概念上接受这一关系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恶化只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的一个暂时的现象,可以听之任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在环境保护中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要将生态保护纳入到经济发展的进程之中,尽量减轻经济发展对生态的破坏作用,有效地防止经济发展中对环境的不可逆破坏。西部的资源虽然丰富,但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却很脆弱,加上多年来资源型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遇到了严重的威胁。
西部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是农牧民为了生存,陡坡开荒、草原过度放牧、林业过量采伐所造成的。从短期看来,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需要在短期内可能使西部地区的农林牧以及后续加工业的发展受到影响,但一个稳定的生态是农业长期发展的基础。由于多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对生态过度的破坏最终将无法恢复,必须避免任何以破坏生态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利益的行为。可行的方法是在不破坏生态的原则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从结构调整、现代化、产业化等多方面为农业发展寻找出路。美国西奥尔多·罗斯福时期的口号“明智的利用就是保护”值得借鉴。
(三)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以资源置换生产能力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产品供求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跨越,标志着长期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农产品全面短缺局面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单纯依靠增加农产品数量或提高农产品价格来增加收入的余地己越来越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已由过去的资源环境约束,变为资源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双重约束,农产品的结构和质量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这样的环境下,树立讲求增长质量的可持续性观念,正确处理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西部农业今后发展的关键。西部地区应立足于自身的优势产品及优势产业,加大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资源置换生产能力,以特色置换市场空间。当然,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与前几轮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过去农业结构调整是指数量或面积上的比例关系变动,改变过去以粮为纲、单打一的局面,主要解决农业向广度进军的问题,这种调整方法在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条件下是有效的。但随着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种调整思路必须转变。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决不能再走简单的数量、比例变动的老路子,必须注重调整的质量。这次结构调整,要向生产的深度进军,提高农业的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
根据西部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产品供求的现状,构建可持续农业体系,应在继续发展种植业的同时,加快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步伐,提高其在大农业中的比重。与此同时,在大农业内部,要提高种植业与林牧渔业之间的多层次综合利用水平,努力实现农牧结构、农林结合、牧渔结构,更加有效地利用各种农业资源。
(四)搞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西部农村的资源丰度不断下降,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资源丰度下降,是指生产依赖的资源的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扭转。要正确处理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因素,人类的经济活动就是生产和消费资源的过程,但资源又是有限的,这就构成了资源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冲突。可持续发展提出要反思人类过去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改善人类利用资源的效率,关注资源的代际分配和利用,指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道路。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把保护放在首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同时,要把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纳入法制轨道,对土地、水等重要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管理和开发,杜绝资源破坏现象。要促进全社会保护和节约资源机制的形成,推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环节,深入持久地开展节水、节地、节能等活动。
西部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决定了西部必须坚持把旱作节水农业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生态农业的重大措施来抓。多年来,西部各地区因地制宜,在发展早作节水农业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今后旱作农业要从整地改土入手,以蓄水保墒提高降水利用率为目标,重点推广抗旱新品种及其配套技术、生物覆盖技术,少耕免耕保墒综合耕作和过腹还田技术。节水农业要按照因地制宜、高效实用的原则,大力推广管灌、喷灌、滴灌、渗灌和渠道防渗等多种形式的节水灌溉技术。
狠抓草地建设。林草植被建设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把草地建设和保护提到议事日程,规划好、实施好。基本农田未达标的地区,要在资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搞好建设。土层薄、坡度大、投资高、不宜搞的要停下来进行还林还草,自然条件很差的地区要有计划地移民并村,为退耕还林还草创造条件。基本农田达标的地区,要不再扩大面积,重点放在现有基本农田的改造提高和其他坡耕地的还林还草上。25度以上的坡耕地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规定,全部退耕还林还草;25度以下的坡耕地要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将部分土地逐步退出耕作,转向发展经济林和建设牧草基地。在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的同时,对现有草地要加大保护和改良。
搞好农村能源建设。农村能源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农村能源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关系到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的实现。今后,要按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努力提高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再生能源的利用水平。要加快试验、示范、推广的步伐,千方百计提高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组合,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促进农林牧业综合发展。按照现代化农业生产要求,对生产力要素诸如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进行合理配置,积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在市场杠杆作用下,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组合,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第一、二、三产业与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依据各地区的优势,增加畜牧业、林业及副业的比重。同时,种植业内部要调整粮、经二元结构,逐步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三元结构,重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及名、优、特、稀农产品,依托资源优势,形成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建立起良性循环的农业经济体系。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目标,一是要对污水灌区污染较重的土地进行分期治理,通过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化学措施三者相结合的办法,连续治理。二是对化肥、农药、地膜等用量大、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的耕地,要因地制宜,改进手段,综合治理。三是在环境质量较好、名优土特产品资源丰富的区域开发建设绿色食品与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为社会提供安全、营养、无污染的优质农产品。
(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业基础设施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包括物质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两个方面。前者包括农业基础设施、邮电通讯、电力交通等,后者包括农村教育、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等。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四项内容:(1)基本农田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旨在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2)生态环境建设,旨在提高农业生产环境的稳定性;(3)农业科技、信息等服务体系建设,旨在提高农业应用科技和市场的能力:(4)农产品仓储、营销设施建设,旨在提高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西部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如已有的水利工程设施,由于年久失修,设施老化,配套不全或带病运转,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天然降水利用率低下,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针对这种情况,今后西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即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农业的总体比较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适应这一变化,基础设施建设目标需做相应提升。(1)农业资源利用水平升级。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应从外延型的增加农业资源利用能力转为内涵型的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上来。要调整治水目标,采取措施保护天然林、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耕地蓄水能力、加强水利建设、退耕还湖等,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改善农田灌溉系统,推广抗旱作物或品种,实行短窄畦灌、喷微灌溉、灌区节水管理与精细灌溉等综合节水技术,以及雨水集蓄技术与高效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农村环境利用水平升级。主要是天然植被保护水平升级,促进自然生态系统顺向演替的进程;“边际土地”治理目标升级,即采取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使“边际土地”得到最适宜的利用。
(六)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把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收益率作为主要目标,强化农牧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根据各自然区域条件的差异,在进行引导和生产重组的同时,从科学角度解决区域发展难题,普及技术与引进和研究新技术相结合,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促进区域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建立有利于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链,即农业的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重新建立农业基础结构和科技结构。
积极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抓住成熟适用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不但增产增效显著,而且能够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星火”、“燎原”、“丰收”等计划的实施,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工作者去农村开展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要重视推动民间各种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和科技服务机构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中的作用。狠抓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工程,实行大面积区域化种植、模式化栽培;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抓农业技术推广,首先要解决一些地方农技推广体系“网破、线断、人散”的问题。近年来,西部各地按照中央要求,落实农林水技术推广站“三定”工作有较大进展,但经费不足,队伍不稳定的状况尚未根本转变。要抓紧落实好农技推广站的“三定”工作;要注意培养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加强农业示范村、示范片建设,进一步完善县、乡(镇)、村、户科技推广网络,制定长期稳定的科技政策。要根据农业科技工作长期性、地域性、综合性和以社会效益为主的特点,制定农业科研机构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的政策;吸收科技人才,促进合理流动的政策;提高科研效率,多出成果、快出人才的政策,以促进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六)创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
社会基础是指通过一系列配套的农业政策与法规,创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继续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千方百计地把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下来,努力使西部地区人口增长低于全国人口增长的目标。要继续坚持现行生育政策,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继续巩固“三为主”,落实“三结合”(把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逐步实现“两个转变”(由以往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社会制约为主逐步建立利益导向与社会制约相结合,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相统一的机制转变)。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
提高农民的科学与文化素质。加快农村教育改革步伐,努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继续抓好扫盲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办好农业广播电视及函授教育、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和农业职业中学;农村普通中学要积极创造条件,增设农业劳动技术课程。省、地两级要建立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县、乡要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办好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继续抓好“绿色证书”工程,以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为重点对象,进行农业技术教育,培养技术骨干力量;大力发展科技示范户,普及科技知识,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特别需要社会化服务,包括信息、科技、购销、加工、储运、信贷、保险等。要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社区性、综合性服务与专业化、系列化服务相结合,构筑比较完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继续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村信用社要通过改革,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金融组织等。要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要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积极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在农业内部挖掘潜力,就业机会。在抓好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集体企业。只有把乡镇企业搞起来,才能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富裕的问题。另外,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