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西部开发中的三农问题研究
5299600000034

第34章 农村问题(8)

玛曲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是一个以藏族为主要居民的纯牧业县。玛曲县素有黄河“蓄水池”之称,是黄河水的主要补给地。黄河在玛曲县内的流程达433.3公里,流域面积959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4%,年平均流量554立方米/秒。黄河在玛曲支流众多,较大的一级支流有尕鲁曲、尕藏曲、头道河等27条,较小的二、三级支流达300余条,均发源于玛曲县境内的阿尼玛卿山和西倾山的南翼。黄河从青海省门堂乡进入玛曲时水流量只占黄河总水量的20%,而从玛曲县欧拉秀玛乡境内再返回青海省河南县时,流量增加到黄河总水流量的65%左右,补充水量达45%,其“蓄水池”作用可见一斑。

近年来,随着玛曲草原干旱现象加剧,草场沙漠化扩大,黄河首曲地区也出现了大面积沙化现象,生态恶化的警钟已经敲响。玛曲县拥有被誉为亚洲最优质的天然草场,其草地以亚高山草甸为主。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全县草场没有一点沙化,到处都是一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到六七十年代,由于社会、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场开始出现零星沙化。从1980年到1998年,玛曲县的沙化面积由最初的2.16万亩发展到67.18万亩,平均沙化速度达21.8%。在靠近黄河岸边的植被,因黄河水长期侵蚀,淘空了植被下面的流沙层,形成大面积塌陷沙滩。像这样的沙化带,在玛曲县境内的黄河沿岸已达119公里。

玛曲日益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有五点:即黄河沿岸有丰富的沙源、气候干旱降水减少、草场放牧超载、滥挖乱采中草药和严重的草原鼠害。黄河在玛曲县境内流程为433.3公里,有不少河段的土壤主要为沙质土和沙壤质土,这为玛曲地区沙化及草原沙化提供了丰富的沙源。据玛曲县有关资料显示,该县近20年来降雨量一直偏少,1967年至1987年间降雨量平均为615.5毫米,1988年至1997年降至530.2毫米。年平均气温从20世纪80年代的0.9摄氏度上升至目前的1.1摄氏度,年均大风日数从80年代的24.0天升至目前的25.7天。全县的气候特点开始从干冷、大风向干暖型转化,受此影响,全县的干旱草场面积不断扩大。玛曲县50年代有各类牲畜24万头(只),60年代为33万头(只),70年代为45万头(只),80年代达到64万头(只),1998年这个数字上升到70.53万头(只),草场已不堪重负。玛曲县还是虫草、贝母等重要中草药的产区,每年青海、四川及甘肃临夏、陇南等地的大量人口进入玛曲采挖中草药,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植被资源。同时,中华鼢鼠、高原鼠兔、草原毛虫等草原主要鼠虫害也在局部地区成灾,它们专食草的根茎叶,危害植被。鼠虫害严重的地区,许多草场逐渐演变为沙化区。目前,全县鼠虫害重度危害面积达15万公顷,占全县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8.1%。

二、西部典型省份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新疆的生态环境问题

新疆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2000年全区总人口1846.3万人,国内生产总值1364亿元。新疆是典型的绿洲经济、灌溉农业。近些年来,新疆生态环境也出现了不断恶化的趋势。

1.水资源贫乏,时空分布不均匀

新疆的国土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六分之一,而地表水径流量为884亿立方米,仅占全国径流量的3%,暂不能利用的有250多亿立方米,已开发利用的仅为水资源的41%,水利用系数仅为0.4左右。另外新疆的水资源地区分布十分不均,西部优于东部,北疆优于南疆。以农业用水来说,春季灌溉需水约占全年的40%,但来水量只占17%左右,夏季来水占全年一半,冬季占10%—20%,灌溉用水呈现春旱、夏洪、秋缺、冬枯的现象。

2.森林、草场资源退化严重

新疆是我国森林面积最少的省区之一,森林覆盖率仅为1.57%。由于采伐林木、毁林开荒、森林火灾等原因,使全区的天然植被大量破坏,森林资源日趋减少。据统计,塔里木河岸的胡杨林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已减少26.67万公顷,准噶尔盆地的梭梭林减少8万公顷。

近年来,草场超载过牧,只用不养,牧草得不到生息的机会;加之滥垦土地、滥挖中草药、大量的鼠虫危害,以及干旱缺水草场的存在,进一步加大了草场的载畜压力,加快了草场的退化速度,仅20多年的时间,新疆第二大草场——南湖草场三分之二的面积已严重退化,部分草地已开始沙化。目前全疆草场沙化面积已达2133万公顷,占草地面积的37.2%。

3.植被稀少单一,生态极其脆弱

除天山、阿尔泰山等少数山区外,新疆广大地域植被稀少。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植物总数只有200种左右,塔里木盆地南缘不超过100种。在这样严酷的自然生态基础上建立的绿洲,则是更为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新疆人类生存的绿洲环境,本来基础就很脆弱,加之人类生态环境本身固有的不稳定性,使得新疆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更加不稳定和脆弱。

4.沙漠化的威胁

绿洲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主体空间,绿洲生态环境与荒漠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绿洲规模,特别是绿洲农业规模不合理的扩大和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势必造成绿洲外围荒漠化程度加剧。在过去的50年里,新疆的沙漠面积增加了5万多平方公里,为现有耕地的1.6倍;但全区开垦荒地每年仍以80万至100万亩的速度递增,其外围的荒漠化程度也明显加剧,出现了草场退化、农田盐碱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风沙日益增大等恶性循环的问题,致使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失衡。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正在消失,约有200万公顷的可耕地和三分之一的天然草场正面临沙漠化的危险。

5.自然灾害严重

影响新疆农业生产的严重自然灾害,一是干旱,如新疆托克逊县因干热风危害,每年使小麦产量损失10%以上;二是风沙,每年春季吞没良田,淹没渠道、房舍、村庄,危害交通,严重影响生产和生活及人类健康:三是洪水及泥石流,由于夏季山区为阵发性降水,加上植被较少,保水保土能力低,造成洪水及泥石流,近年来有加重的趋势;四是鼠害、蝗害泛滥,不仅危害草场,也大量侵入农田。1998年据自治区治蝗灭鼠指挥部统计,全疆1000多万亩棉田遭受鼠害的达500万亩,严重受害的达300万亩。据统计,播种期间有30%的棉种因被鼠盗而重新补种;红花、打瓜、葵花播种后因老鼠盗吃而缺苗乃至翻种的面积也日益增加。

6.农业污染加剧

首先是水资源浪费、污染。一方面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粗放经营,长途引水、大水漫灌造成渗漏蒸发,水资源利用率低,农业生态系统处于低层次的不良循环状态;另一方面随着矿产资源开采和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废水产生量也不断增加,大多数未经净化就直接排入大自然,注入土地、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等水资源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其次是化肥、农药的污染。新疆化肥用量平均每亩已达40.2公斤,达全国平均水平,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硝酸盐超标,如新疆石河子最大的平原水库——蘑菇湖水库,据监测,每年入湖的磷200吨以上,氮约300吨,已成“死”湖,丧失了养殖功能:新疆农药用量普遍较大,土壤中药物残留日渐严重,同时也抑制了病虫害的天敌。

再次是“白色污染”。新疆地膜植棉兴起的20多年来,由于未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残膜回收,地膜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不断加大,每公顷土壤残膜量达450公斤以上,成了真正的生态灾难。

(二)甘肃的生态环境问题

甘肃省深居西北内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0年甘肃总人口为2562万人,国内生产总值983.4亿元。甘肃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态破坏日益加剧

由于人口快速增长,生产迅速发展,盲目开垦、毁林毁草造田,特别是在山顶、陡坡地大面积人为开荒种粮,加之乱砍滥伐森林,铲草皮挖草根,开矿采石,致使大面积的森林草地消失,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甘肃已成为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土壤侵蚀面积37.9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83.49%。其中水力侵蚀面积(包括重力侵蚀和泥石流侵蚀)13.83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30.43%,风力侵蚀面积22.36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49.21%,冻融侵蚀面积1.7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85%。从两大江河流域看,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70.71%: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7万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44.15%。全省每年输入黄河、长江的泥沙量6.44亿吨,其中输入黄河5.18亿吨,占黄河全流域输沙量的三分之一。甘肃长江流域是我国主要的滑坡区之一,滑坡面积约9067平方公里,已知的滑坡体或滑坡群共12135处。

同时,甘肃森林覆盖率仅为9.37%,低于13.92%的全国平均水平,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护林建设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需求,局部地区环境继续恶化。

2.污染严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多,工业废水、废气、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以及开矿采石等活动,河流水污染加重,地表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河流已发展为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特别在黄河流经甘肃的下游段,污染更加严重。水质污染使一些区域如平凉市泾河河段的部分地区已无法灌溉,重金属和矿物质的聚集不仅使农产品质量下降,而且对于土壤理化性质直接产生不利影响。全省固体废弃物堆放量已达1.27亿吨,不仅占用农业用地,而且一部分废弃物在降雨冲刷后通过地下水潜流,将有害物质带入其他区域,污染土壤。

3.自然灾害频繁

甘肃是我国气象灾害最为频繁的省份之一。主要气象灾害性天气有干旱、冰雹、霜冻、暴雨、风沙和干热风等。其中以干旱发生的频率最高、影响的面积最大,对农、林、牧业的危害程度也最为严重。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全省发生过大小旱灾40多次;每年平均受旱面积占全省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21%~32%。2000年,甘肃受灾面积达230万公顷,在整个西部12省区市中仅次于内蒙古(340万公顷),居第二位,其中旱灾面积186万公顷,洪涝灾14万公顷,风雹灾22万公顷,旱灾面积在西部12省区市中位居首位。特别是“八五”以来自然灾害连续不断,频繁的干旱和沙尘暴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灾难,如1993年“5·5”沙尘暴就造成2.45亿元的经济损失。

4.水资源日益短缺

甘肃是水资源贫乏地区。全省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29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200立方米,居全国第24位,不到全国人均的一半:耕地亩均571立方米,约为全国的三分之一。按流域分,内陆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333立方米,接近全省平均水资源量,黄河流域人均。783立方米,是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63%,长江流域是全省水资源相对丰富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557立方米,是全省人均占有量的2.8倍。水资源不但总量少,而且区域和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在区域分布上,中部干旱地区人均占有资源量只有250立方米,是极端贫水地区;南部地区降水较多,但属土石山区,易形成泥石流和滑坡,河西降水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在时空分布上,全年降水量的60%,多集中在7至9月,河流来水与降水同步。

据测算,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省降水呈减少的趋势。1980年,全省降水比多年平均减少13%,其中,内陆河流域比多年平均降水减28.3%,黄河流域减223.1%,长江流域增加7.9%。进入90年代,干旱呈加剧的趋势。1997年,全省降水比多年平均值减233.7%,其中内陆河流域减239.3%,黄河流域减229.7%,长江流域减236.4%。同期河流来水也呈减少的趋势。1980年入境水比常年平均减少9.5%,内陆河中黑河减少12.5%;1997年入境水减230%,内陆河中黑河减25%。从近20年水环境分析,降水量减少是引起水环境变化的根源,从而导致干旱加剧,河流来水偏少,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三、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成因

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环境的先天不足,也有人类后天活动的破坏,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先天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

我国有三大环境脆弱带,其中有两大脆弱带(即季风边缘带和梯度联结带)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三大高原之上,境内多高山丘陵,沟壑纵横,表层岩体破碎,自然营力活跃,而本身对生态环境的“胁迫”较大,常伴有较大的环境变化梯度和环境灾害积聚。由于西部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地形结构,使得该地区对环境的改变极为敏感,一个环境要素出现波动,整个系统受影响而造成灾害,对自然生态平衡和人工生态系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