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西部开发中的三农问题研究
5299600000033

第33章 农村问题(7)

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大量植被死亡。由于来水减少和耕地面积扩大,对地下水严重超采,造成采补失衡。石羊河中下游地下水年超采量达5×108立方米以上,仅民勤县年超采量近4×108立方米,使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100立方米至20立方米,局部地区地下水位下降40平方米。武威、民勤、永昌下游多处出现地下水沉降漏斗,迫使机井及提水设施数次更新换代。民勤县拥有机井1.1万眼,在目前运行的9400眼机井中,有300眼井深达300米以上。日益扩大的地下水开采和灌溉活动对地下水质的影响日渐明显,使地下水反复消耗和浓缩,导致地下水质急剧下降,人畜饮用水极度困难。20世纪50年代以前,多生湿生系列的草甸植物,到70年代严重退化,目前已全部被旱生植物代替,大面积天然林和沙枣林已严重衰败、枯死。

(二)自然灾害频繁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地域分布广,出现类型多,灾害损失大,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以干旱、洪涝、地震和海洋灾害为甚,而西部地区又是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率最高的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旱、洪、霜、雹等(见表7—5)。

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腹地,远离海洋,是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大陆性气候,降雨较少,水资源匮乏,旱灾成为西北地区灾害之首。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东部,内蒙中西部等属于黄土高原区。据不完全统计,黄土高原地区农村从公元180年至1999年,死亡1万人以上的旱灾约有16次,总计死亡人数1799万人。由于干旱程度的进一步加剧,仅甘肃河西走廊地区,近30年因缺水灌溉,已弃耕农田180万亩:甘肃民勤县因缺水,绿洲正被腾格里沙漠吞食着,若不很快解决该地区的水资源,几十年后民勤县将被沙漠淹没而从中国地图上消失。西部还是洪涝灾害频发的地区。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多雨的西南地区。西北地区虽雨水较少,但降雨时间多集中于6至7月,所以山洪时有发生。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陕南及川、渝、滇、黔、桂等广大地区,多是高原山地,沟深坡陡,地形复杂;气候也复杂多变,暴雨较多,洪涝灾害严重。1981年四川盆地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使全省119个县(市)受灾,受灾人口1500万,经济损失25亿元。陕南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仅汉水流域安康、丹江、汉中等地就发生5次洪水灾害,造成经济损失30亿元。西部也是我国著名的强地震活动区。西北地区的泾、渭河谷、银川平原、甘肃东部、祁连山区、天山南北,西南地区的川西和云南大部分地区均属我国地震高发区。据史料不完全记载,从公元前780年至1988年间上述地区共发生8级以上地震6次,7级以上地震52次,占我国同期同级地震的41.4%,其中20世纪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9次,约占全国同期同级地震的三分之一。地震和雨水的侵蚀及大暴雨的冲刷,又引发了山崩、滑坡和泥石流。西北的黄土高原、甘肃陇南山地、长江三峡、西南土石山区、藏东河谷地以及素有“地质灾害博物馆”之称的川藏公路等均为地质灾害的重灾区。川藏公路沿线共有大中型山崩、滑坡、泥石流灾害3000多处,较大的泥石流沟317条,分布范围占全区面积的七分之一。

案例分析:宁夏西海固地区的自然灾害及危害。

西海固地区是地质地貌灾害的重发区,灾害类型多,分布广,主要灾害有地震灾害、滑坡崩塌灾害、水土流失、水文异常等。自然灾害对西海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主要表现为:

(1)大量人员伤亡、病残,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提高。地震、滑坡等突发性灾害往往直接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海原8.5级大地震,造成31万人死亡,数十万人伤残,震后引发瘟疫。1996年的彭阳红河滑坡,造成10多人死亡。水文异常等水环境地质灾害对人体则产生缓慢而长期的危害,人们常年饮用咸、苦水,高氟水和缺碘水,导致氟中毒、地甲病等在西海固流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如氟中毒病人轻者牙齿变黄、缺损、脱落,重者骨骼变形、关节肿大疼痛,甚至瘫痪。地甲病患者达16.4万人。加之营养不良,造成人口身体素质低下,同心县某镇1027户人口中有残疾人1227人。

(2)农牧业减产、绝产和财产经济损失,影响经济发展。地质地貌灾害常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海原8.5级地震压死牲畜80余万头(只),100多万间房屋倒塌,海原、固原等县城被震平,破坏范围涉及北方大部分省区。土地沙化的扩大使沙尘暴频繁发生,1983年4月同心县一次沙尘暴死亡3人,受伤8人,7万亩作物遭沙埋。西海固恶劣的自然条件,频繁的灾害,导致经济发展缓慢,使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1998年人均GDP只有1133元,仅为宁夏人均GDP的26%,农民人均纯收入949元。

(3)破坏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制约了西海固文化教育的发展。地质地貌灾害给生产生活设施造成破坏,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难以保障。如水土流失使水利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原有的240多座中小型水库,由于泥沙淤积有50多座被泥沙淤平或冲垮,其余水库库容减少二分之一以上。土地沙化使盐池等县的许多水渠、道路和村庄被风沙压埋。扶贫资金必须拿出相当一部分用于灾害的救助以及生产设施的恢复,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无力举办技术培训和科普活动,进而导致人口文化素质难以提高。12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33%,青壮年文盲占25.38%,远远高于全国15.9%的平均水平,使西海固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4)带来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西海固地区环境脆弱,灾害频繁,加上干旱等影响,生活条件恶劣,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家族的兴旺,导致重男轻女、多胎生育现象普遍,致使人口过快增长。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34.7‰到22.9‰,泾源等县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仍达到17.32‰。人口超载达38万至1 28万人。人口的过快增长又进一步产生严重的贫困问题,1993年贫困人口有130万人,目前仍有近30万人口没有稳定解决温饱。

(三)江河断流,湖泊干涸

西部地区人口在不断增加,而降水量却在逐渐减少,人水矛盾越来越突出。为减缓这一矛盾,不少地方超量采用地下水,又导致了地下水水位下降,地表水也急剧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有的河、湖已断流和干涸。新疆的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至20世纪70年代开始断流,断流的河段越来越长,现在干流正由原来的1300公里缩短为1000公里,下游已有300公里完全断流。被世人誉为母亲河的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世界第五大河,自1972年下游首次断流至1998年的27年间就有21年断流,共计断流天数1050天。其中90年代有8年断流,共计859天,分别占总断流量的38%,占总断流天数的81%以上。黄河下游断流与黄河源头水量减少有很大关系。据有关报道,黄河源头的鄂陵湖——扎陵湖,1999年4月也第一次出现断流。马多县以上的黄河源区有4000多条大小河流,现在只剩下1000多条,四分之三的河流基本干涸。布哈河原有每秒7至8个流量(7—8流量/秒),现在降为2个多流量/秒。

西部地区许多湖泊面临干涸的危险。据有关资料显示,新疆全区比20世纪50年代缩小了4952平方公里。尾闾湖罗布泊早于20世纪50年代干涸,台特玛湖水也所剩无几,艾比湖的湖水面积20年前为1200平方公里,现在只有500平方公里。被人们誉为青藏高原明珠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其湖心岛是候鸟定居繁育子孙后代的天堂,被称为“鸟岛”。现在这个原来四面皆水的湖心岛,因湖水水位下降已与陆地相连成为半岛。据有关资料显示,青海湖水位正以每年13厘米的速度下降。有关专家断言,如果青海湖生态环境得不到有效治理,现在平均水深18米的青海湖,将在200年内消失。

(四)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65%,水土流失量为48.47亿吨(未统计西藏、海南、台湾)。西部是我国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以四川、内蒙古、云南、陕西、新疆、甘肃等省区最为严重(见表7—6)。其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已达45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向黄河输入的泥沙量多达16亿吨以上。陕西、甘肃两省年平均水土流失超过5亿吨。青海省水土流失面积达33.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6%,其中省内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22.5%。

西南地区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西南地区地质生态环境较差,多是石灰岩及泥石流山区。区内多高山峡谷,沟壑纵横,地质构造复杂,表层岩体破碎。随着自然环境的衰退,区内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其中,广西水土流失面积已占自治区总面积的52%,贵州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73%,而且还在逐渐扩大。广西20世纪60年代末水土流失面积为1800万亩,70年代末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100万亩,增长了72.2%,每年冲刷肥沃表土达7000万至8000万吨。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流域总面积的41%,目前,长江的年输泥沙量已达20亿吨,远远超过了黄河。长江上游的四川省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超过50年代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总和。从50年代至今,已有1000万亩耕地、3500万亩草场和9500万亩森林变成流沙。

黄河、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使耕地、森林、草原逐渐减少。如长江中上游,岩石裸露面积正以每年5%~7%的速度扩展,300年后,长江上游山坡将变成不能恢复的裸岩,使土地完全失去恢复植被功能及其经济价值。再如青海东部农业区,每年因水土流失损失NPK肥约23万吨以上,造成耕地贫瘠减产,农民生活困难。上游的水土流失,还导致下游江、河、湖泊、水库、堰塘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削弱了这些水利设施的蓄水防洪和调控能力,使水灾危害加剧,损害程度加重,1998年长江全线水灾损失严重与此不无关系。

(五)沙漠化速度加快

水土流失,干旱少雨,不仅使土地岩石裸露,而且使耕地和草原功能退化和沙漠化。其发展速度大有加快之势,成为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我国平均沙漠化面积为1560平方公里,70年代至80年代扩大到2100平方公里,现在总面积已达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沙漠化面积80%以上分布在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和西藏等广大农牧地区。现在全国每年新增的2400多平方公里的荒漠基本上都在上述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的荒漠化率分别达到15.96%、50.62%、33.06%、75.98%和86.07%,内蒙古的荒漠化率也高达59.27%。

荒漠化的不断发展使西北不少地区已形成沙进人退、耕地和草原被侵吞的境况,并造成了沙尘量发生频率急剧上升的状况。西北4省区(新、甘、青、宁),既是沙尘暴的发源地,也是沙尘暴最大的受害者。有关史料记载,从公元前3世纪到20世纪中叶,在近2100年间,我国沙尘暴共发生70次,平均30年一次,从30年代至今沙尘暴发生频率急剧上升。50年代共发生沙尘暴5次,60年代升为8次,70年代为13次,80年代达到14次,90年代上升为23次,2000年仅前4个月时间就已发生了11次。其中最为严重的是1997年发生在新疆塔里木盆地的3次沙尘暴,仅尉黎县3天之内平均每平方公里降尘25600吨。1983年新疆石河子遭袭击,1.7万平方公里农作物受害,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1993年一起沙尘暴危害西北4省区,1200万人受到袭击,造成11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1998年4月和5月两次强沙尘暴,甘肃河西走廊、内蒙中西部、宁夏南部等地都遭受严重侵害,美国在因特网上的地球警报,将这一沙尘暴过程列为该周所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1999年4月,发生在西北地区的沙尘暴是历史上所罕见的,仅新疆就有52个县300多个乡镇受害,直接经济损失3.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