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西部开发中的三农问题研究
5299600000037

第37章 农村问题(11)

(2)水资源管理要引入市场机制。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公益性强,单纯依靠国家公共财政的投入远远不够,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依靠市场发展水利。水资源管理引入市场机制,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项目要分开,实行不同的运作方式。

(3)改革水价形成机制。水价在我国长期以来偏低,加上征收不全,既助长了水的浪费,又使供水、水利经营等单位入不敷出,无法良性发展。要改革水价形成机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水价形成和运行机制。水价应该由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三部分组成。2000年宁夏农业用水价格从每立方水6厘提高到12厘,当年就少引黄河水9亿立方米,效果明显。

2.节约利用水资源

西北地区虽然水资源严重不足,但水的浪费现象仍然严重。因此,加强现有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大有潜力可挖。从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来看,主要是农业、工业用水。

(1)农业节水。农业是用水大户,据统计,全国农业用水量3500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75%。内蒙的河套地区、宁夏平原、甘肃的河西走廊、新疆的大部分地区等都以灌溉农业为主,农业用水一般都高于全国水平,有的高达80%以上。农业挖潜节水主要在三个方面:首先,提高水利设施的保水能力。西北地区农业水利设施多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修建的,标准低,质量差,多是土水库、土水渠,年久失修老化,渗漏水现象比较严重,渠系有效利用一般为0.4至0.45。据陕西泾、洛、渭三大灌区测量,每公里渠道渗漏损失在0.4至0.5,年损失量可灌溉农田10万公顷。因此,要加强对农业水利设施的加固维修。对于水库、渠道实行混凝土、石料、沥青、塑料砌防渗漏处理,调整渠系布局,搞好工程配套,建设必要的量水设施,全面提高灌区灌溉水利用水平。二是改进灌溉技术,提高水利用率。西北地区长期以来农田灌溉基本上采用地面灌溉,而且相当一部分地方是大水漫灌,不仅浪费水量,而且土壤和肥力易流失,水资源利用率仅为30%左右,而发达国家则为70%~80%。我们每立方水粮食产量只有1公斤,发达国家则为2公斤,以色列则达到2.35公斤。因此,西北地区应尽快改变传统的灌溉技术,改大畦为小畦,改长沟为短沟,改漫灌串灌为块灌,并积极推广采用先进灌溉设施技术,有条件的地方,要发展喷灌、微灌、滴灌和渗灌等技术。采用这些灌溉技术可节约水70%。国家科技部为使节水灌溉技术普及推广,研制成功喷灌、微灌、移地式灌水车、田间节约灌水等设备,并在华北、西北等省区示范。还有些省区启动“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产业示范工程”。西北地区应借西部大开发之机,广泛推广运用先进节水技术,以缓解农业用水的矛盾。三是调整农作物布局和农业结构,发展节水旱作农业。干旱少雨缺水的西北,农作物播种上应选择耐旱节水作物,因地制宜、适水种植的原则。要调整农作物布局,使水土资源优化利用;选育和推广耐旱品种,减少耗水量多的农作物种植;调整和改进种植技术,使农物生长期与天然降水规律相一致,做到既能节水,又能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产量。

(2)工业节水。我国工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20%~25%。在我国工业界虽多年提倡节约用水,但由于中国的水价低,工业上水资源粗放利用,利用效率低,浪费现象严重。例如,我国生产一吨钢需用水23吨至50吨,而美国、日本、德国所用水不到6吨;我国生产一吨纸至少用水450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至多用水200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部分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很低,仅为30%~40%,中小城市更低。日本、美国工业用水重复率已达75%以上。西北地区重化工企业多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建设的,设备老化,工艺技术落后,用水不仅远高于西方国家,也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不到20%。但西北地区工业节水潜力也很大。工业生产要大力推行节约用水。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尽可能压缩钢铁、机械、造纸、纺织、化工等高耗水型产业,重点发展耗水少的高新技术产业;其次彻底改造耗水多的老企业,改进工艺、更新设备,降低水消耗,向节水型方向迈进;第三,大中城市建立废水净化厂,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第四,根据各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用水情况,规定其用水量和年总用水量的最高限额,节约归己,超量者,超过部分加倍收取水费。

3.大西线南水北调

针对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节水仅是缓解水荒的权宜之计,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西北水资源紧张问题。要彻底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必须实施大西线南水北调计划。众所周知,西部是我国主要江河的发源地,仅在西南,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组成的诸江河流域,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0%,人口和耕地分别只占全国的1.5%和1.7%,而水资源却占到全国的21%,人均水资源为全国人均水资源的14倍。但是,这些水资源大部分却流出国境,每年流失水量约6000亿立方米,相当于12条黄河的水量。因而西北缺水这一亘古难题,应从发掘西部自身的内在潜能来加以解决。

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设想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提出,近50年来有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勘察研究设计工作,提出了多种调水方案,目前初步确定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总调水量380亿立方米至480亿立方米,并形成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相互联结的“四横三纵”的格局。

“南水北调”方案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江泽民指出:我国水的资源大为短缺。过去我们的认识不够,必须引起全党的十分重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认真做好水的资源开发与节约用水工作,二者不可偏废。南水北调的方案,乃是国家百年大计,必须从长计议、全面考虑、科学选比、周密计划。

调水工程将大大缓解我国西部、北部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

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的一种新设想:

根据大西线调水多源头的特点,以及保护全体系自流态势,并避免人为地可能将水利变成水害等,该方案采取以一个一级枢纽,用两个二级枢纽,分三次注入黄河的框架布局。具体是,以一级枢纽拉加峡为据点,向南、东、西三个方向拓展。

南线(1440公里)。根据拉加峡的高程3366米,由此往南首先联通大渡河,依次按相应高程联通雅砻江(3397米)、金沙江(3416米)、澜沧江(3448米)、怒江(3486米)、雅鲁藏布江(3558米)。诸江河全部联通后,水量将达到2006亿立方米,相当于四条黄河的水量。针对西北总体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特征,在纬度近似区,拉加峡犹如一个水塔,从西往东输水,如拉加峡—天水—西安—潼关,敦煌—嘉峪关—张掖—干塘,乌鲁木齐—哈密—嘉峪关—干塘,在纬度不同区,自南向北西输水,如拉加峡—青海湖—敦煌—乌鲁木齐,从而基本保持全体系的自流态势。

东线(西北部分800公里)。分流一级枢纽拉加峡来水的三分之一(660亿立方米),穿西倾山入洮河,中途离洮河至渭源,沿渭河经天水、宝鸡、西安至潼关,第一次注入黄河。这样,一是从根本上解决甘肃中部黄土高原干旱缺水和黄河断流的问题;二是从拉加峡至渭源,落差逾千米,可提供大于长江三峡发电量的水能;三是渭源以下(西北部分)可供通航里程560公里。

西线(西北部分566公里)。分流一级枢纽拉加峡来水的三分之二(1332亿立方米),顺黄河一段至青海湖,沿祁连山的南坡阿尔金山鞍部至敦煌。这样,一是可解决柴达木盆地、罗布泊的缺水问题;二是凭借祁连山南坡北高南低的地质地貌来调整标高,可提供通航里程480公里;三是阿尔金山鞍部(运河高程将为3150米)至敦煌,落差达千米以上,可提供大于长江三峡发电量的水能。敦煌是第一个二级枢纽,西线在此一分为二,一支向东,一支往西。

东支(西北部分1360公里)。分流敦煌进水的二分之一(666亿立方米),沿祁连山北麓,自敦煌经嘉峪关、张掖至干塘,继东线之后第二次注入黄河,再经岱海入永定河,经京、津入渤海。这样,既解决河西走廊、华北与京、津缺水问题;又能治理巴丹吉林、腾格里沙荒;还可利用祁连山北麓北低南高的地质地貌来调整标高,提供通航里程(西北部分)800公里。

西支(西北部分2240公里)。分流敦煌进水的二分之一(666亿立方米),从敦煌经吐鲁番至乌鲁木齐(西)东折,沿博格达山北缘,穿博格达山、巴里坤山结合部经哈密至嘉峪关。

嘉峪关是第二个二级枢纽,西支在此与东支合二而一东行至干塘,继东支之后第三次注入黄河,再经岱海入永定河,经京、津入渤海。这样,可解决塔里木、准噶尔盆地缺水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沙荒;又可和东支汇合后,增强东支解决问题的力度。

此方案的特点:一是在一个体系中,可以解决甘肃中部黄土高原干旱区、西北三大盆地(柴达木、塔里木、准噶尔)以及华北与京、津缺水的问题,解决西北四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巴丹吉林、腾格里)的沙荒,也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断流的问题,并提供拉加峡、阿尔金山鞍部等两个大于长江三峡发电量的水能。二是以一个一级枢纽、用两个二级枢纽、分三次注入黄河的布局,将水在利用前化整为零,水经利用后集零为整,从而避免人为地把水利可能变成水害之忧,且便于统筹规划,宏观调控。

)第八章西部农村的政治发展与社会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对农村的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提出了新要求。目前,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中产生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农村管理体制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希望在政治上以平等的公民身份参与社会生活,享受同等的政治权利。经济利益的驱动和政治环境的变化,使农民以前所未有的政治热情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迫切要求参政议政,用政治上的民主权利来保障经济上的自主权利,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就应运而生,并在推进西部农村的政治发展、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农村基层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的变化和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政社分开的改革,突破了人民公社的三级组织构架,农村基层组织逐步转变为乡、村二级,形成了“双层经营、户为基础”的格局。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到1984年底,全国已有99.7%的人民公社实行了政社分开,建立了7.25万个乡镇政府和92.64万个村民委员会。在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镇政府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86年9月发出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实行党政分工,乡镇党委要集中精力抓好党的自身建设,保证乡镇政府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职权,不能包办政府的具体工作;实行政企分开,乡镇政府要行使管理经济的职能,支持乡镇经济组织行使自主权,不能包揽或代替经济组织的具体经营活动;实行简政放权,建立乡财政,健全和完善乡镇政府的职能,加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在农村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镇政府的同时,我国西部地区的广西罗城、宜山等地农村于80年代初建立了村民委员会,提出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政治主张,这一做法得到了充分肯定,并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得到提倡。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充分肯定了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和群众自治的意义。1982年12月的新宪法正式用法律条文肯定了村民委员会这一群众性自治组织和自治原则。1986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村民委员会的建设。1987年11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正式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自治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村民委员会是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制定了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向村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村民会议由本村18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村规民约由村民会议讨论制定等一系列具体规定。同时明确要求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工作要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村委会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