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眼科疾病防治手册
5332900000010

第10章 结膜疾病的防治(2)

(1)如果发现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患者应及时隔离,所有用具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

(2)要注意手的卫生。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

(3)患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时除积极治疗外,应少到公共场所活动,不使用共用毛巾、脸盆等。

(4)饮食尽量清淡,禁烟酒。

什么是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其症状有哪些?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结膜炎。病原体为微小型核糖核酸病毒RNA病毒组中的肠道病毒70型(EV70)、柯萨奇病毒A24变种分子(CA24V)。主要通过手、手帕、水等媒介物传染。多发于夏、秋季节,多见于成人,小儿较少。其病症潜伏期短,大多数在接触后24小时内发病,且侵犯双眼。病发后患眼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较明显,一般不影响视力;结膜充血、水肿,70%患者发生结膜下点状或片状出血,有时伴眼睑红肿、结膜假膜或水肿等表现。有少量分泌物,常呈黏性。严重者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角膜浅层细点状浸润或上皮剥脱,一般在角膜下方多见。属中医天行赤眼的范畴。外因感染疫疠毒邪,内因肺热、肝火犯目所致。

西医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方法有哪些?

其治疗方法与流行性角结膜炎相同:

(1)以局部治疗为主,主要为支持治疗,无特效药物。常用的抗病毒眼药水有用0.1%疮疹净、0.1%无环鸟静、4%吗啉双胍、0.1%利巴韦林滴眼液,选用2种,每1~2小时1次。最好配合用0.25%氯霉素、0.3诺氟沙星、0.5%庆大霉素等预防混合感染。效果欠佳,症状严重且无角膜上皮膜失者,可配合用0.5%醋酸可的松眼液。

(2)口服吗啉双胍每次0.2~0.4克,每天3~4次。

(3)口服阿昔洛韦每次0.2克,每天4次。

中医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疗方有哪些?

疗方一

疏风清热汤

【成分】板蓝根18克,大青叶15克,白菊花12克,连翘12克,白茅根9克,桑叶9克,银花9克,黄芩9克,夏枯草6克,防风6克,蝉蜕4.5克。

【用法】每日1剂,头煎内服,二煎滤过后洗眼,日洗3~5次。

【功效】方中桑叶、菊花、银花、连翘、蝉蜕、防风祛风清热;板蓝根、大青叶清热解毒;黄芩、夏枯草清肺肝之热;白茅根凉血止血,利水消肿。本方具有疏风清热消肿之效。

【主治】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症见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水肿,并有点片状出血,角膜上皮点状剥落。自觉沙涩刺痛,畏光流泪;或伴畏寒发热,鼻塞流涕,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疗方二

泻肺饮

【成分】金银花25克,茅根20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石膏15克,连翘10克,桑皮10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益母草10克,栀子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银花、野菊花、蒲公英、连翘清热解毒;黄芩、桑皮、石膏、栀子泻肺胃之火,丹皮、赤芍、茅根、益母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甘草解毒,调和诸药。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效。

【主治】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症见眼睑球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自觉刺痛羞明,热泪如汤;伴头痛身热,淋巴结肿大,尿赤便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什么是纱眼?其症状有哪些?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睑结膜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似沙粒状,故称沙眼。中医称椒疮。外因风热邪毒,内有脾胃积热,内热与邪毒相结于胞睑,脉络阻滞,气血失和所致。其症状表现:起病缓慢,一般双眼发病,但轻重程度可不一致;轻度沙眼仅有瘙痒、异物感及少量分泌物;重度沙眼,特别是角膜受累或出现其他并发症者,有畏光、流泪、疼痛及视力减退等症状;结膜充血及血管模糊,滤泡与乳头增生,瘢痕形成,以上睑结膜和上穹隆部最为明显;早期即可出现角膜血管翳。在角膜上缘发生水肿和灰白色点状浸润,并有成排的新生血管伸人角膜上皮和前弹力层之间,可向中央瞳孔区发展,影响视力;严重者可产生许多并发症:睑内翻及倒睫,上睑下垂,睑球粘连,角结膜干燥症,慢性泪囊炎,角膜混浊。

西医治疗沙眼的措施有哪些?

(1)局部治疗:局部用药:0.1%利福平、0.25%氯霉素、0.3%氧氟沙星、0.3诺氟沙星、15%磺胺醋酰钠滴眼液滴眼,每天4~6次;用0.5%红霉素、0.5%四环素眼膏,每晚睡前涂眼。持续用6~12周。

(2)全身治疗:全身治疗虽然有效,但目前很少应用,急性期或严重的沙眼可选用:(1)口服四环素,每次0.25克,每天4次,用3周。儿童及孕妇忌用。(2)口服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每次0.1克,每天2次,用3周。(3)口服红霉素,每次0.25克,每天4次,用3周。(4)口服交沙霉素,每次0.1克,每天4次,用3周。

(3)并发症的治疗:睑内翻者,行睑内翻矫正术;睑球粘连者,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人羊膜移植等重建眼表手术;角膜混浊且无明显眼干燥症者,行角膜移植术。

(4)注意事项:避免接触传染,改善环境卫生,对旅馆,游泳池,理发等服务性行业,加强管理。

中医治疗沙眼的疗方有哪些?

疗方一

银翘汤

【成分】连翘15克,银花15克,荆芥穗10克,牛蒡子10克,桔梗10克,芦根10克,淡豆豉10克,薄荷6克,竹叶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兼疏风热;荆芥、牛蒡子、薄荷、淡豆豉、桔梗疏风清热;竹叶、芦根、甘草以助清热。全方共奏疏风清热解毒之效。

【主治】沙眼。自觉发痒干涩、羞明流泪,睑结膜轻度充血,少量乳头及滤泡,舌苔薄,脉浮。

疗方二

除风清脾饮

【成分】连翘10克,黄芩10克,防风10克,知母10克,玄参10克,荆芥穗10克,生地10克,黄连6克,陈皮6克,大黄6克,玄明粉6克,桔梗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黄连、黄芩、连翘、玄参、知母清脾胃,泻热毒;玄明粉、大黄泻热通腑;生地配大黄凉血活血消瘀;荆芥、防风疏散风邪;陈皮理气和胃;桔梗载药上行。全方具有清脾胃,散风邪之效。

【主治】沙眼。症见眼痒涩痛,分泌物多而胶黏,睑结膜充血明显,乳头丛生,色红而坚,并见滤泡散在。舌红苔黄,脉数。

疗方三

归芍红花汤

【成分】归尾10克,赤芍10克,白芷10克,防风10克,生地10克,连翘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红花6克,大黄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生地、归尾、赤芍、红花、大黄凉血散瘀;连翘、栀子、黄芩、甘草清热解毒;防风、白芷疏风散邪。全方具有凉血散瘀之效。

【主治】沙眼。症见眼睑重坠难开,眼内沙涩灼痛,羞明流泪,结膜充血较重,乳头滤泡累累,角膜血管翳明显,舌红,苔黄,脉数。

疗方四

解毒凉血汤

【成分】银花9克,酒黄芩9克,连翘9克,赤芍9克,丹皮9克,天花粉9克,荆芥3克,枳壳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酒黄芩、天花粉清热散结;赤芍、丹皮活血凉血、祛瘀通络;荆芥、防风疏风散邪;枳壳行气导滞。全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除风之效。

【主治】沙眼。症见眼睑肿硬,睑结膜乳头增生、色红而坚,伴角膜血管翳、沙涩不适,羞明流泪,并有分泌物,舌红,苔黄,脉滑数。

预防沙眼的措施有哪些?

(1)避免接触传染,公用盆洗用具须严格消毒。

(2)大力改善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广泛宣传卫生常识。

(3)提倡每人一巾,养成不用手揉眼睛的习惯。

(4)积极治疗沙眼患者,并适当隔离。

什么是春季卡他性结膜膜炎?其症状有哪些?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是一种季节性、反复发作的免疫性结膜炎。多见于以小儿和青少年,男性居多,常双眼发病,春夏季发作,秋冬季缓解,每年复发,病程持续3~4年,甚至10多年。病因可能是对空气中游离的花粉,或其他物质发生变态反应所致。其症状是:奇痒难忍,有异物感,严重者可畏光、流泪。根据病变部位分为3种类型:睑结膜型:以上睑为主,在充血的结膜上出现大小不一的扁平乳头增生,像铺路石子样排列。角膜缘型:角膜缘呈灰黄色的胶样隆起,以上方角膜缘明显。混合型:睑结膜和角膜缘的病变同时存在。因其每年发作中医称(时复)目痒。多因外感风热时邪,脾胃湿热、血虚风袭所致。

西医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膜炎的措施有哪些?

(1)局部滴用抗过敏和激素类药物为主,如色甘酸钠、0.5%可的松、0.05%地塞米松滴眼液,每天3~4次。奇痒者,可同时滴用0.5%硫酸锌滴眼液或做冷敷。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时应注意可能引起青光眼等并发症。

(2)全身用药口服阿司匹林,每次0.2克,每天3次,1周后每周口服0.6克维持。

口服钙片、浓鱼肝油、维生素C。

(3)睑结膜型者可试用冷冻治疗。角膜缘型者,因可能损伤角膜及深部组织,冷冻治疗应谨慎小心。若上睑结膜乳头高度隆起而摩擦角膜时,可将病变组织切除,并行口唇黏膜移植术。

(4)注意事项:尽可能避开有关的过敏原。发病季节出门戴有色保护眼镜,减少外界花粉、粉尘、强光等刺激。

中医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膜炎的疗方有哪些?

疗方一

祛风清热除湿汤

【成分】生地24克,黄芩10克,羌活10克,徐长卿10克,苦参10克,赤芍10克,麻黄6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奇痒难忍加防风、白鲜皮、地肤子;睑结膜充血明显,乳头肥大加丹皮、金银花、龙胆草;黏丝状分泌物加蒲公英、白茅根;久病不愈加党参、黄芪。本方具有祛风清热除湿之效。

【主治】春季卡他性结膜炎,证属脾胃湿热,复受风邪以致脉络受阻,气血瘀滞者。

疗方二

清热利湿祛风汤

【成分】龙胆草9克,茯苓9克,黄芩9克,赤芍9克,炒栀子9克,泽泻9克,地肤子9克,白鲜皮9克,防风6克,防己6克,蝉蜕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龙胆草、栀子、黄芩、地肤子、白鲜皮清热利湿;茯苓、泽泻渗湿泄热;防风、防己、蝉蜕祛风除湿止痒;赤芍、川芎活血行气、化瘀消滞。全方具有清利湿热,祛风止痒之效。

【主治】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症见双目奇痒,角膜缘周围呈灰黄隆起,春夏加剧,迁延数载;舌赤,苔黄腻,脉数。

疗方三

茵陈防己汤

【成分】薏苡仁30克,地肤子30克,鱼腥草30克,老鹳草20克,乌梢蛇15克,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茵陈12克,防己12克,茯苓皮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焦山栀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