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眼科疾病防治手册
5332900000012

第12章 泪器疾病的防治(1)

什么是泪囊炎?

泪囊炎指泪囊的感染性炎症,通常由鼻泪道阻塞引起。表现为泪囊区皮肤红肿、疼痛,眼充血、溢泪、溢脓。压迫泪囊区,脓液可从眼睑边缘的泪道开口处反流出来,患者也可伴有发热。如果轻度感染或反复性感染持续较长时间,多数症状可消失,仅表现为局部轻度肿胀。有时感染使液体在泪囊中,皮下可形成一含水囊肿(黏液囊肿)。反复性感染可使泪囊表面皮肤增厚、充血,可形成脓肿和皮肤溃破,形成瘘道。

什么是急性泪囊炎?其症状有哪些?

急性泪囊炎是泪囊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慢性泪囊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感染较强毒性的细菌,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发病。常见的致病菌为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其病大多数在慢性泪囊炎的基础上发生,与侵入细菌毒力强大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泪囊区皮肤有红、肿、热、痛等。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体温升高,有全身中毒症状。脓肿形成后有波动感,一旦破溃则形成皮肤瘘管。中医称漏睛疮。因风热外袭、热毒炽盛、正虚邪留所致。

西医治疗急性泪囊炎的措施有哪些?

(1)口服青霉素V钾,每次0.5克,每天3~4次;口服复方磺胺甲唑(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每天2次;口服交沙霉素每次0.2~0.4克,每天3~4次。或静脉滴注青霉素钠盐240万~32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毫升,每天2次。

(2)用0.25%氯霉素滴眼液,或0.3%诺氟沙星滴眼液,或0.5%庆大霉素滴眼液滴眼,每天4~8次。

(3)用如意金黄膏外敷。

(4)发病初期局部热敷。有脓点或波动感后,应作切开排脓。炎症完全控制后2~3个月,应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中医治疗急性泪囊炎的疗方有哪些?

疗方一

驱风散热饮

【成分】栀子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赤芍10克,当归尾10克,川芎10克,羌活6克,防风6克,薄荷6克,甘草6克,大黄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栀子、连翘、大黄清心泻热;羌活、防风、薄荷、牛蒡子疏风散邪;赤芍、川芎、归尾凉血祛瘀,通络止痛;甘草调和诸药。本方具有疏风清热,消肿散结之效。

【主治】急性泪囊炎。症见内眦患处红肿疼痛,胞睑肿胀,热泪频流,头痛心烦,恶寒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疗方二

黄连解霉汤

【成分】银花20克,蒲公英15克,败酱草12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黄柏10克,竹叶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黄连清心泻火;黄芩、黄柏、栀子通泻三焦之火;银花、蒲公英、败酱草清热解毒;竹叶清心除烦;甘草解毒,调和诸药。本方具有清心泻火解毒之效。

【主治】急性泪囊炎。症见内眦部红肿,延及面颊、鼻根,疼痛拒按,耳前淋巴结肿大;伴心烦口渴,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

疗方三

千金托里汤

【成分】银花15克,北黄芪10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当归10克,芍药10克,川芎10克,麦冬10克,白芷6克,防风6克,桔梗3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方中党参、黄芪、茯苓、当归、甘草、芍药补气养血,银花、防风清热祛风;桔梗、白芷以助排脓;麦冬养阴。全方补而不腻,有扶正祛邪之功。

【主治】急性泪囊炎。症见急性期过后,时有小发作,红肿压痛较轻,或溃后漏口难愈,脓汁少而不断;伴面色白光白,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弱无力。

什么是慢性泪囊炎?其症状有哪些?

慢性泪囊炎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泪囊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慢性泪囊炎是一种较常见的眼病,因鼻泪管狭窄或阻塞,致使泪液滞留于泪囊之内,伴发细菌感染引起。慢性泪囊炎的发病与沙眼、泪道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等有关。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常表现为结膜充血,下睑皮肤出现湿疹,用手指挤压泪囊区,有黏液或黏液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流出。泪道冲洗时,冲洗液自上、下泪小点反流,同时有黏液脓性分泌物。由于分泌物大量滞留,泪囊扩张,可形成泪囊黏液囊肿。中医称漏睛。因风热外侵,心脾湿热所致。

西医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措施有哪些?

(1)药物治疗。按压泪囊区,排空泪囊内的脓液,再以抗生素滴眼液冲洗泪囊。长期坚持,常可使泪囊脓液减少乃至消失。

(2)手术治疗。常用术式是泪囊鼻腔吻合术。无法行吻合术时,如高龄患者,可考虑泪囊摘除术,但术后泪溢症状仍存在。

(3)注意事项:泪囊中脓液未净时,不宜作泪道探道术,以防发生急性泪囊炎。本病顽固,常有脓液自泪小点渗出,注意预防外伤,切忌在眼部做任何手术,尤其是内服手术,否则细菌从伤口而入,可造成眼内感染。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脾胃积热发生急性泪囊炎。

中医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方有哪些?

疗方一

白薇丸

【成分】白薇12克,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石榴皮9克,防风9克,白蒺藜9克,羌活9克,连翘9克,白芷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白薇、蒲公英、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防风、白蒺藜、羌活、白芷疏风散邪;石榴皮收敛止泪;甘草调合诸药。本方具有疏风清热之效。

【主治】慢性泪囊炎。症见内眦皮色正常或微红,按之不痛,目痒流泪,指压泪囊部有黏液性分泌物溢出,舌质红,苔黄或白,脉数。

疗方二

竹叶泻经汤

【成分】赤芍15克,茯苓15克,黄芩15克,栀子12克,泽泻12克,淡竹叶10克,黄连10克,大黄(后下)10克,车前子10克,升麻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黄连、淡竹叶泻心经之火;大黄、栀子、黄芩、升麻清脾泻热;泽泻、车前子、茯苓清热利湿;赤芍化瘀消滞。本方具有清心利湿之效。

【主治】慢性泪囊炎。症见内眦微红潮湿,兼有湿疹,指压泪囊部见脓性分泌物溢出;伴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什么是急性泪腺炎?其症状有哪些?

急性泪腺炎是经血行传播,或局部病灶所致的泪腺急性化脓性感染。其病较为少见,多为单侧发病。起病急,表现为外上眼睑和眶缘红肿、疼痛,睑缘呈“S”形下垂。常致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日久局部可形成脓肿,皮肤破溃。属中医胞肿如桃范畴,因风热毒邪所致。

西医治疗急性泪腺炎的措施有哪些?

(1)口服青霉素V钾,每次0.5克,每天3~4次;口服复方磺胺甲唑(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每天2次,首次加倍;口服交沙霉素,每次0.2克,每天3~4次。

(2)用0.25%氯霉素滴眼液,或0.3%诺氟沙星滴眼液,或0.5%庆大霉素滴眼液滴眼,每天4~8次。

(3)发病初期局部热敷,用如意金黄膏外敷。或用超短波电疗、微波电疗(小辐射器),其剂量宜用湿热。局部热敷只适宜于初期,若开始成脓宜冷敷。

(4)已化脓者应切开排脓。睑部泪腺化脓从结膜面切开;眶部泪腺化脓从皮肤面切开。

(5)本病忌揉按或挤压。

中医治疗急性泪腺炎的疗方有哪些?

疗方一

急性泪腺炎方

【成分】金银花9克,连翘9克,紫地丁9克,天花粉9克,黄芩3克,皂角刺1.2克,黄连0.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银花、连翘、紫地丁清热解毒;天花粉清热散结;黄芩、黄连泻心肺之火;皂角刺消肿排脓;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散结之效。

【主治】急性泪腺炎。症见患侧眶上外缘处触有硬结,焮红肿痛,上睑肿而下垂,上睑穹隆结膜充血,泪腺膨胀,球结膜水肿,状若鱼胞;伴舌尖红绛,苔薄白,脉细数而弦。

疗方二

银花全蝎饮

【成分】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全蝎10克,天花粉10克,赤芍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陈皮10克,当归6克,乳香6克,没药6克,荆芥穗6克,羌活5克,黄连3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金银花、蒲公英、黄连、天花粉清热解毒;全蝎、防风、荆芥穗、羌活攻毒散结,散风止痛;赤芍、当归、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痛消肿;白芷、陈皮、甘草解毒排脓。本方具有解毒散风,破瘀止痛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