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读禅学管理
5340200000001

第1章 慈悲心怀

佛主诞生

做企业的直接目的是赚钱,终极目的却是做功德,以所赚的钱财来改善员工的生活,来回报社会--这是一种真正的大慈悲心。

人类的终极智能不是提供仇杀的技巧,而是给予博爱的训练和教养。就像伟大的诗人但丁在《神曲》里所赞扬的那样:“唯爱也,移太阳而动群星!”

释尊有一次外出,正好遇到一只饥饿的老鹰追捕一只可怜的鸽子。

鸽子对老鹰说:“你放过我吧!你现在是在捕食,错过我还有下一个;我现在是在逃命,我的命可只有一条呢。”

老鹰说:“我何尝不知道你说的道理!但我现在饿坏了,不吃了你我也没法活。这个世界大家活着都不容易,不逼到绝路上我也不会紧追不舍的。”

释尊听了慈悲心起,就把鸽子伸手握住,藏在怀里。

老鹰怒火中烧,只好跟释尊理论说:“释尊你大慈大悲,救了这鸽子一命,难道就忍心我老鹰饿死吗?”

释尊说:“我不忍你伤害这无辜的鸽子,也不想你白白饿死。有道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于是释尊就取出一个天平,一边放鸽子,另一边放上从自己身上割下的肉。

这鸽子看上去虽小,但无论释尊怎么割、割多少肉似乎都无法托起它的重量。

当释尊割下最后一片肉的时候,天平终于平衡了!

天地风云为之变色,真正的佛祖诞生了。

做企业就是做大善事

佛爱众生,不离众生,慈悲心怀是阐释佛教和禅宗的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

人格是衡量企业家素质高低的首要因素,有多大人格,办多大事情。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商人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博大的胸怀、诚实的态度和公正的行为,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慈悲心怀的基础上。

普通民众与企业家是世界这个大的生物链中的一部分,普通民众是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造就了社会的种种需求,企业家首先要满足普通民众的种种需求,从佛教的观点来说,这就是“与人方便”,就是做功德。佛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企业家也就因此赚到钱了。

市场营销的基本法则就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说白了就是“与消费者方便”。成功的企业家,就是真正洞察了消费者的真正需求,给了消费者更大更多的方便,自然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中国经济发展的20多年,民生用品的三大件从“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到“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到现在的“房子、汽车、旅游”,民众生活品质有了巨大的提高,这就是企业家的功德。

做企业就是多大善事,为什么这样讲呢?任何一个企业,无论是夫妻档还是雇佣数十万员工的大企业,背后都有同样数量的家庭在依靠企业生活。企业干得好,这些家庭生活就有保证,能够安居乐业。这远比什么烧香敬佛要来得大来得多,人要修行,佛有慧眼,经营一个企业确实就是行大善事。

双星集团的总裁汪海就把禅文化用在了企业管理中。“干好产品质量是最大的行善积德。”汪海就是这样向双星的员工灌输他的质量理念,让员工从心里认识到“质量等于人品,质量等于道德,质量等于良心”,自觉地管好自己,自觉地行善积德,凭良心道德做好工作,干好产品质量。正是把做企业当成做功德,青岛双星集团资产总额由不足1000万元增加到48亿元,增长了480多倍;全年出口创汇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达到1.25亿美元。身为“终身总裁”的汪海曾经戏言,自己要活到99岁,干到88岁,留10年时间自己喝喝清茶。禅意十足。

所以,企业家要将做企业当成是做功德。要努力实现利益的增长和企业的壮大。只有企业效益好、发展快,员工及其家属才能生活好,才有安全感。如果每个企业家都能做到这点,同时依法纳税、注重环保、诚信经营,由此社会就能稳定,国家才会强大,这不是做功德又是在做什么呢?

“钢铁大王”卡内基说过:“一个人在富有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因此,企业家要尽可能多做善事,回报社会。比尔·盖茨是世界上最会赚钱的人,同时也是最慷慨的慈善捐赠家。拥有460亿美元的他表示,只留几百万美元给孩子,其他资产将全部捐给慈善事业。媒体夸他“回报社会的热情甚至超过他赚钱的热情”。

企业家赚再多的钱也是社会财富,自己也不过是社会财富的管理者。回报社会不是因为你有多高尚,而是你必须做的功德,因为这是对整个世界大生物链的维护。

企业家能够挣上亿元,只是因为你自己能干吗?当然不是,而是社会大众帮了你,你的员工帮了你。那么你就要还员工的情--把员工的饭碗保住;就要还政府的情--依法自觉纳税;就要还社会的情--尽可能多地回报社会。

另外,企业家可以在管理中,运用禅师参禅的一些办法,既是做功德,也有助于经营。

持戒--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

布施--心系困难员工,给予他们照顾。

忍辱--身体的劳累,心理的疲劳,恶意的诽谤,失败的痛苦,通通得忍。

智慧--看问题要全面,多动脑筋去思考。

禅定--做事能集中精力,且有恒心。

精进--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现代的企业家不应着眼于自家的公司,只求自利而置他人利益于脑后。而是应有大慈大悲的心怀,以事业为功德,以责任为功德,以价值为功德,贡献自己的智慧,才能为员工、为群众、为社会谋福利。企业家要有造福人类的大理想,要做造福人类的大功德。

做企业的直接目的是赚钱,终极目的却是做功德,以所赚的钱财来改善员工的生活,来回报社会--这是一种真正的大慈悲心。做人、做事、做生意、做企业,都应该具有慈悲心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