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可以不浮躁
5340500000010

第10章 面对困难和挫折不浮躁(3)

那人毫不犹豫地回答:“遇到这些障碍有什么难的,我会采取怎样的态度?我会扫除它们,接着,我把它们扔到脑后,忘得干干净净。”

“障碍先生”又说:“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你说你会把它们扫除,接着忘掉。我想请问你,你有怎样扫除并忘掉障碍的技巧,是我们大伙儿不知道的?”

对方笑笑回答说:“我终其一生就是在扫除障碍,只要你有信心与胆量,而且愿意去做,我从来没碰到过一个不能扫除的障碍。既然你想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好,那我就告诉你。”

这时他把手伸进口袋里,拿出皮夹,在皮夹透明胶膜下有一张写了些字的卡片。然后,他把皮夹往桌子的那一头推去,接着说道:“拿去吧,读一读。这就是我的准则,不准告诉我那没有用。”

“障碍先生”拿起皮夹,脸上带着一抹奇怪的神色,准备开始念出卡片上的字。

“大声念。”皮夹的主人对他说。

接着“障碍先生”就用一种缓慢而怀疑的声音念道:

“我不相信自己会失败。”

“我活了这么多年,”皮夹的主人把皮夹收回口袋,说道,“一生里也曾经面对过很多困难,可是这些字里拥有的力量--真正的力量--有了这些力量你就能够扫除一切障碍。”他带着信心说出这些话。

大家都明白他说话算话。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克服很多困难的卓越人士,而不是那种自以为是的人。因此,对于他所说的话,与会人士都十分能接受。不管怎样,再没人提出消极言论了。就这样,这个计划开始实施了。虽然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碰到很多困难与危险,最终还是成功地完成了。

这个人所运用的技巧是依据一个有关障碍的重要事实--不要害怕障碍。只要对自己有信心,你就有能量来面对和处理它。

由此我们知道,面对障碍时要做的首件事就是站起来面对它,不要抱怨,而是对其要迎面痛击。我们不能在失败中度过余生。当你要站起来面对障碍时,会发觉那些所谓的障碍实际上还没有你想象中的一半可怕。

坚持就是胜利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做人的关键在于要有恒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一个人如果想要有所成就的话,就必须要有恒心,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任何人成功之前,都会遇到许多的失意,甚至是多次的失败。如果你放弃了,就是放弃了一个成功的机会,因为成功往往离失败只有一步之遥。自古以来,那些所谓的英雄,并不比普通人更有运气,只是比普通人更有坚持到最后的毅力罢了。

办事最忌半途而废,半途而废的人永远也不会成功。

古时候有个叫乐羊子的人。他告别妻子到外地求学,但学习的艰辛,求学的清苦,使他感到很乏味。他在书塾待了一年后终于决定弃学返乡。当乐羊子进门时,妻子露出惊喜而略带诧异的表情,可是当她看到乐羊子那沉甸甸的行装时,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她似乎猜到了什么。

妻子没说什么,只是拿出一把剪刀,走到织布机边,“喀嚓”一声,将织布机上织着的一匹布剪断了。乐羊子大叫起来,真是太可惜了!这是一块图案精美的花布,只差一点就要完工了。

“这本是一块快要完工的布,但我剪断了它,它便成了一块废布。”妻子说,“求学的道理也是一样,若能坚持到底,付出艰苦的努力,就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但若不能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会前功尽弃,如同这块废布一样,成为一个毫无用处的人。”

乐羊子低头不语。他感到非常羞愧,若不是妻子谆谆教诲,自己岂不是会虚度光阴,成为一个无用之人。想到此,他便背起行装,毅然回到书塾去继续完成学业。乐羊子的妻子教会了他做事最大的禁忌--做事切忌半途而废。真正想成就大事的人,要永远牢记这个道理。

诺贝尔在寻找硝化甘油爆炸的引爆物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失败,以至于他的父亲和哥哥嘲笑他固执。他不急躁,不灰心,耐心地分析失败的原因。经过锲而不舍的反复试验和细致分析,他终于发现了用少量的一般火药引发硝化甘油爆炸的方法,由此他第一次获得了瑞典专利权。之后,他开始用雷酸汞作引爆剂,结果失败了几百次。成功的那一天,随着“轰”的一声巨响,诺贝尔的实验室被送上天,他自己也被炸得鲜血淋淋。以鲜血为代价,诺贝尔获得了成功,由此,他发明了雷管。

有一则关于恒心的小故事一直让我们难忘: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趁老师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门去玩。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棒。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棒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棒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棒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这就是着名的“铁杵磨针”的故事,那么粗大的铁棒都可以磨成小小的绣花针,那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什么事做不成的呢?

恒心是一种执着。恒心是细流,可穿越万里山川,一往无前;恒心是竹笋,会冲开磐石,穿透重压的泥土,迎接阳光和雨露。拥有恒心,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鳌;拥有恒心,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保持恒心,矢志不移,沙漠可掘出清泉。

蒲松龄持之以恒终着成《聊斋》,奥斯特洛夫斯基用恒心着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世人敬仰。唐玄奘不畏路途艰险,前往西天取回真经。凡夫俗子的人生路又何尝不崎岖艰难?但若我们拥有恒心,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说成熟给予我们理想,那么在追寻理想的跋涉中一定要插上恒心的翅膀。梦想于缥缈的海市蜃楼,是一种空幻;满足于一时的所得,是一种庸俗;惧怕前进中的风浪,是一种懦弱;唯有恪守一份恒心,才是最充实的归属。我们憧憬未来,我们呼唤成功,我们企盼闪光的时刻。那么,就让我们用恒心去耕耘吧!

磨难造就伟人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多数人的人生道路是崎岖不平的。而正是由于这曲折的人生风景线,才使得生命更充实,更有意义;正是这种逆境中的抗争创造了成功。

人总是在逆境中不断成长,因为只有在困难中才会发现自己身上的瑕疵,从而完善自我。李嘉诚曾说过:一个人只有面对和忍受逆境的痛苦,成功的机遇才能表现出来。

一个女儿对父亲抱怨她的生活,抱怨事事都那么艰难。她不知该如何应付,想要自暴自弃了。她已厌倦抗争和奋斗,好像一个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就又出现了。

她的父亲是位厨师,他把她带进厨房。他先分别往三只锅里各倒入一些水,然后把它们放在旺火上烧。不久三只锅里的水都烧开了。他往第一只锅里放些胡萝卜,第二只锅里放了个鸡蛋,最后一只锅里放入碾成粉末状的咖啡豆。他将它们浸入开水中煮,一句话也没有说。

女儿咂咂嘴,不耐烦地等待着,纳闷父亲在做什么。大约20分钟后,他把火关了,把胡萝卜捞出来放入一个碗内,把鸡蛋捞出来放入另一个碗内,然后又把咖啡舀到一个杯子里。做完这些后,他才转过身问女儿:“亲爱的,你看见什么了?”女儿回答说:“胡萝卜、鸡蛋、咖啡。”

父亲让女儿走近些并让她用手摸摸胡萝卜。她摸了摸,注意到它们变软了。父亲又让女儿拿起那只鸡蛋并打破它。她将蛋壳剥掉后,看到是只煮熟的鸡蛋。最后,他让她喝了咖啡。品尝到香浓的咖啡,女儿笑了。她不解地问道:“父亲,这意味着什么?”

父亲解释说,这三样东西面临同样的逆境--煮沸的开水,但其反应各不相同。胡萝卜入锅之前是强壮的,结实的,毫不示弱;但进入开水之后,它变软了,变弱了。鸡蛋原来是易碎的,它那薄薄的外壳保护着自己呈液体的内脏。但是经开水一煮,它的内脏变硬了。而被碾成粉状的咖啡豆则很独特,进入沸水之后,它们倒改变了水。“哪个是你呢?”他问女儿,“当逆境找上门来时,你该如何反应?你是胡萝卜,是鸡蛋,还是咖啡豆?”

许多人要是没有遇到逆境,是不会发现自己真正的强项的。他们若不是遇到极大的挫折,不遇到对他们的人生有巨大的打击的事情,就不知道怎样焕发自己内部贮藏的力量。

逆境,是促使人奋发向上的动力,是锻炼一个人意志的火炉。俗语说:“逆境是检验强者和弱者的试金石,也是造就英雄和豪杰的先决条件。”这句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在逆境中脱颖而出,那么这个人就一定有卓越的成就。也就是说,任何人在逆境中只要不怕不舍,奋勇前进,就可以成才。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着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他在自己的史学着作《史记》中说:“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着《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话中提到的这些着作,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这些经典,无不产生于作者人生的低潮时期。就是被鲁迅称做“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也是写于司马迁受了“宫刑”之后。

“愤怒出诗人”,也许就是这个道理。这种现象在国外也有不少实例。塞万提斯在马德里的监狱里,写成了着名的《堂吉诃德》。那时他穷困潦倒,甚至连稿纸也无力购买,只好把小块的皮革当作纸写。有人劝一位富裕的西班牙人来资助他,那位富翁答道:“上帝禁止我去接济他的生活,唯因他的贫穷才使世界富有。”

音乐家贝多芬在两耳失聪、穷困潦倒之时,创作了他最伟大的乐章。席勒被病魔缠身15年,却在此期间写就了他最好的着作。弥尔顿就是在他双目失明、贫困交加之时,写下了他最为着名的着作。

马丁·路德被监禁的时候,把《圣经》译成了德文。但丁在被放逐的20年中,仍然孜孜不倦地在工作。约瑟尝尽了地坑和暗牢的痛苦,终于成为了埃及的宰相。

有的人不到穷途末路,就不会激发起自己的潜能。历史上有名的“背水设阵”就很透彻地说明了“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个人生道理。

有史以来,犹太人受尽异族的压迫,可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诗歌、最明智的箴言、最悦耳的音乐,大多出自于犹太人。对于他们来说,仿佛是不断的压迫给了他们繁荣。如今,犹太人仍旧很富有,不少国家的经济命脉几乎是控制在犹太人手中。对于他们,困苦是快乐的种子。正因为隆冬的严寒杀尽了地下的害虫,植物才能繁茂地生长。

斯潘琴说:“许多人的生命之所以伟大,都来自他们所承受的苦难。”

1893年一个寒冷的冬夜,在南非彼得玛利兹堡的一个铁路小镇,一个年轻人因为他的肤色而被扔下火车。这个青年就是印度的甘地,那一年他24岁。当时他去南非办理一件诉讼案,并买了头等车票。火车抵达彼得玛利兹堡时,有个欧洲人走进车厢包房。这个白人一见到有色人就召来列车乘务员。乘务员直截了当地叫甘地离开,到三等车厢去。甘地反抗说:“我有这个车厢的票。”乘务员满不在乎地说:“那没用。你必须走,要不然我叫警察赶你走。”甘地愤怒地答道:“你可以赶我走,但我有权待在这儿。我决不自动出去!”结果,甘地被警察驱逐下车,在荒凉漆黑的彼得玛利兹堡火车站待了一夜。他的外套和行李都被乘务员拿走了,冷得要命。他独自一人坐着,在黑暗中颤抖。他实在不能理解为何竟有人以折磨他人为乐。特别让他愤怒的并非他自身受到的伤害和侮辱,而是人对同类的残忍,是由于肤色和信仰不同所引起的种族间的迫害。

“那是一个冬天,”他后来回忆道,“是在南非寒冷地区的一个严冬,我的行囊里有我唯一的外套,而我却不愿去取回,因为我不愿再遭受一次侮辱。我瑟瑟发抖地坐着,屋里没有一丝灯光。”

后来,一个美国传教士问甘地,他一生中最有创造性的时刻是在什么时候。他回答说是在彼得玛利兹堡铁路小镇度过的那个夜晚。在那个夜晚,他问自己:“我是就这样屈服于这种不公正待遇呢,还是为了改变与我处境相同的人们的命运而做点什么呢?”那漫长的一夜使他决心永不向暴力低头,也决不用暴力手段来达到目的。后来,他成为印度历史上伟大的“非暴力之父”。

面对逆境,沮丧、灰心、绝望地悲叹命运不公都无济于事。在逆境中,我们要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坦然地面对失败,从现在开始,凭借自身的力量,挑战生活,挑战逆境。我们相信,任何困难和艰险都不会阻止我们迈向成功的脚步。只有历经磨难,才能到达巅峰,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逆境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挑战逆境的勇气。只有认真、努力地对待逆境,它才会变成一条蜿蜒的小路将我们导引向成功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