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可以更抢手
5340600000033

第33章 经营好自己的人际关系(1)

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15%取决于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85%则取决于他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因此,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是事业的最大资本。人生在世,光靠自己的力量“单打独斗”,任何事情都难以成功,只有经营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借用各方面的力量,拓展你的社交范围,储蓄你的人脉资源才可能创造事业的成功与辉煌。

莫逞一时口舌之快

在人际交往当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争吵原是出于某一件鸡毛蒜皮的事,但由于一方逞一时口舌之快,说了带情绪的话,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而另一方也不愿意做“省油的灯”,受羞后也勃然大怒,反唇相讥,从而导致双方你来我往,把口水仗打得如火如荼,甚至大打出手,小事变成了大事,酿成祸端。

“烦死了,烦死了!”一大早就听刘宁不停地抱怨,一位同事皱皱眉头,不高兴地嘀咕着:“本来心情好好的,被你一吵也烦了。”

刘宁是公司的行政助理,事务繁杂:设备维护,办公用品购买,交通讯费,买机票,订客房……刘宁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恨不得长出八只手来。再加上为人热情,中午懒得下楼吃饭的人还请她帮忙叫外卖。

刚交完电话费,财务部的小李来领胶水,刘宁不高兴地说:“昨天不是刚来过吗?怎么就你事情多,今儿这个、明儿那个的?”抽屉开得劈里啪啦,翻出一个胶棒,往桌子上一扔,“以后东西一起领!”小李有些尴尬,又不好说什么,忙赔笑脸:“你看你,每次找人家报销都叫亲爱的,一有点事求你,脸马上就长了。”

大家正笑着呢,销售部的王娜风风火火地冲进来,原来复印机卡纸了。刘宁的脸上立刻晴转多云,不耐烦地挥挥手:“知道了,烦死了!和你说一百遍了,先填保修单。”单子一甩,“填一下,我去看看。”刘宁边往外走边嘟囔:“综合部的人都死光了,什么事情都找我!”对桌的小张气坏了:“这叫什么话啊?我招你惹你了?”

其实,刘宁性格开朗外向,工作起来认真负责。虽说牢骚满腹,该做的事情,一点也不曾怠慢。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转真是离不开她。可是,刘宁口中的那些“讨厌”、“烦死了”、“不是说过了吗”……实在是让人不舒服。特别是同办公室的人,刘宁一叫,他们头都大了。“拜托,你不知道什么叫情绪污染吗?”这是大家的一致反应。

年末的时候公司民意选举先进工作者,大家虽然都觉得这种活动老套可笑,暗地里却都希望自己能榜上有名。奖金倒是小事,谁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肯定呢?领导们认为先进工作者非刘宁莫属,可一看投票结果,五十多份选票,刘宁只得十张。

有人私下说:“刘宁是不错,就是嘴巴太厉害了。”

刘宁很委屈:“我累死累活的,却没有人体谅……”

什么叫费力不讨好?像刘宁这样,工作都替别人做到家了,嘴上为逞一时之快,抱怨上几句,结果前功尽弃。冷语伤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所以,既然做了,就心甘情愿些吧,抱怨是无济于事的,相反,还会埋没你的功劳。

爱逞一时口舌之快者大多数是心浮气躁,又习惯指责他人。在他们的心灵世界里根本就没有“忍”字。只要不顺心,见事骂事,见人骂人,为的是排遣胸中的忧烦,仅此而已。但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焦躁的情绪得到宣泄了,被骂者的心里感受如何呢?

当然,逞一时口舌之快者也并不都像如上所说的那种可怕之人,平常社会活动中,正常人也会偶尔逞一时口舌之快,但此“快”字必也是一闪而过,接下来的便是“不快”了。

举个浅显的例子。当你在超市排队付款时,队伍前进的速度非常缓慢,前面有一个老太太“霸”在收款台前用了很长时间数着收款员找给她的零钱,你一面心疼浪费掉的时间,一面强耐着性子等了好久,最后终于按捺不住歇斯底里吼了一声。就这么冲动的一句话刚一出口,你立马就感到后悔、脸红。这就是正常人的逞一时口舌之快。就像人打完喷嚏会竖起一阵毛孔一样,其实逞一时口舌之快也是生理快感的宣泄形式。所不同的是,打喷嚏的快感是纯生理的,而逞一时口舌之快却掺有极浓的心理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克服逞一时口舌之快的毛病,就要从平常的自我心理调节上下功夫。

这就像围观、看热闹者即时的心情,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比如A公司起诉B公司侵犯其知识产权,看热闹的也分好几派。有希望A公司输的,有希望A公司赢的。最终A公司放弃起诉,双方和平解决问题。可惜那些爱看热闹的人由于没热闹可看了,那种莫名的快感也就没了。

逞一时口舌之快者在心理上也有围观、看热闹者的意味,他嘴发痒了,你不让他宣泄,那张嘴岂不更痒?然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多事情靠自己找快感的谩骂和攻击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会把事情办得更糟。

一个人要想懂得说话技巧,一定要善于察言观色,决不能逞口舌之快,严重地伤害别人的自尊,这种涵养功夫,说来容易,做起来就不简单了。一句话能使人笑,一句话也能使人跳。所以在你要说出心里的话之前,先想一想:这句话厚道吗?

对你的同事心存感恩

传说远古时候,上帝创造了人类。可是,人类的日益增多,使上帝开始担忧,他怕人类的不团结会造成世界大乱,影响稳定的生活。

为了检验人类之间是否团结、互帮互助,上帝做了一个试验:他把人类分为两组,在第一组人们面前放上一大堆可口美味的食物,但是却给每个人发了一双又细又长的筷子,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把桌上的食物全部吃完,不许浪费。

比赛开始了,第一组中每个人都只顾拼命地用筷子夹取食物往自己的嘴里送,但因筷子太长,怎么也吃不到食物。而且大家你争我抢,造成了食物极大的浪费。上帝摇了摇头,为此感到失望。

第二组并没有急着用筷子往自己的嘴里送食物,而是大家一起围成圆圈,先用自己的筷子夹取食物送到对面的人的嘴里,然后,由对面的人用筷子夹取食物送到自己的嘴里,就这样,在规定时间内,他们吃完了整桌的食物,并且没有丝毫的浪费。每个人不仅享受了美味,还因此获得了更多彼此的信任和好感。上帝看了,微笑地点了点头。

在评点结果时,上帝在第一组人的背后贴上5个字:利己不利人;而在第二组人的背后贴上另外5个字:利人又利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持有感恩的态度,随时愿意为别人付出,任何地方都会是幸福的天堂!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共享收获。

在企业里,每一个员工都有不同的技能,这些不同技能的人才构成了团队的价值。因此,在这个团队中,如果哪个成员的工作出现了问题,或者需要帮助,其他的人应该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去帮助他。虽然每个人的职责是不一样的、擅长的专业也是不同的,但是,对别人一些微小的帮助,也会给对方带去鼓励的目光,使他振奋精神,从而努力完成工作。虽然这样做可能会耽误一些时间,使自己的工作受到一点儿影响,可是,如果公司的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则必将有利于公司整体的发展和壮大。

你是否具有团队精神,直接关系到你的业绩。因为在工作中,你必须要通过与其他人合作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一些大公司招聘员工时,十分注重员工的团队精神,他们认为一个人是否能与人相处和相互协作,要比他个人的能力重要得多。因此,你必须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就像经营自己的婚姻一样对待你的“搭档”,这是你成为一个出色“搭档”的开始。帮助同事时要不求回报,接受同事的帮助要心存感恩,只有大家分享合作,才能互惠互利,达到双赢。

在企业里,自私的员工往往对别人心存嫉妒,而从来不愿意帮别人一点忙,这样的员工,绝对不会给人留下好印象。而这样的人,当他遇到困难时,也不会有人愿意帮助他。

时常抱有感恩之心的员工,对别人的点滴帮助都铭记在心,在对待别人的时候总是愿意多付出一些,以一种感恩、快乐的心态去对待工作,这样的员工,不仅在工作的时候有更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碰到困难时也会获得更多的帮助。

感恩而快乐地付出,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幸福,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收获!因此,在公司这个大团队中,每个员工都应学会感恩别人的帮助,那么,具体该如何去做呢?

第一,积极乐观。

心情是可以传染的,没有人愿意和一个愁眉苦脸的人在一起。即使是遇上了十分麻烦的事,也要乐观,你要对“搭档”说:“我们是最优秀的,肯定可以把这件事解决。”

第二,善于交流。

每个人毕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点,知识、能力、经历造成了彼此之间看待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交流是协调的开始,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同时听听对方的看法。要经常说这样的话:“你看这事怎么样,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第三,懂得分享。

不要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你时刻需要协作,即使是印一张表格,也得需要文员帮忙。你必须树立分享合作的精神,让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搭档”,同时也才能拥有出色的“搭档”。

第四,平等友善。

即使你的各方面都很优秀,即使你认为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就能解决眼前的工作,也不要显得太张狂。要知道,你并不能完成一切,所以要与其他员工做朋友,平等地对待对方。

第五,发掘潜力。

一加一等于二,但你应该让它等于更多。要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不要安于现状,试着发掘自己的潜力。想一想,一个有不凡表现的人,除了能保持现有的“搭档”之外,一定还会有不少人乐意与你成为“搭档”。

第六,接受批评。

一个对批评暴跳如雷的人,别人都会对他敬而远之。这当然不仅仅指“搭档”,任何不接受批评的人,都不会受人欢迎。请把“搭档”当成你的朋友,然后接受他善意的批评,改进自己的工作吧。

做一个豁达大度的员工

“小不忍则乱大谋”、“难得糊涂”、“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后人的至理名言。在今天的职场上同样“放之四海而皆准”。在职场中,经常会碰到看起来很吃亏的事,比如工作的调动、环境的变迁等;或者很受委屈的事,比如本该自己升职、加薪的,却花落别家等;或者无辜受到老板、上司的批评,当了别人的替罪羊;或者受到同事的误解,乃至算计。凡此种种,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忍耐、理解、宽容、豁达。

白领画眉就曾遭遇过来自朋友的暗算,但她从中感悟出另一种风景。

她说:“我曾经对一份工作萌生疑惑,隐隐觉得我的潜力决不仅仅至此,但在一般人看来那又是一份相对光鲜的工作。何去何从?我将自己的想法跟一位平日里总是对我笑脸相迎、体贴入微的女友做了交流,并顺便探听一下她们单位的情况。过了一天,就有人打电话给我们老总,说你们这儿的画眉想要跳槽去某处(就是那位女友供职的地方),请小心云云。听到这个消息,惊怒交加之下,我还是仔细想了想,这个想法的确只告诉了那个女友。我不禁笑起来。

“事情说开了,我反而有些释然,向老总坦承了我的感受。我终于选择了另一份无疑更适合我发展的工作--当然,不是去那位女友的单位影响她的发展。她实在是过虑了。

现在想起来,我真的要好好感谢那位女友。如果不是她从中作梗,对于当时还没有清晰自身发展脉络的我来说,还不知要在那份鸡肋工作中耽搁多少宝贵时间呢。

因此,如果今天你是一棵足够挺拔的树,那么不要仅仅感谢阳光,还要记得感谢那些赐你以寒彻痛楚的风霜雪雨。灿烂阳光无疑是美丽的,但仅是阳光,树木就会枯萎。只有风雨和阳光轮回交替,树木才会日渐郁郁苍苍--太过顺利的人生,无疑是有害的,所以谢谢你,谢谢你曾伤害我。”

豁达其实是一种心态,一种不苛求、不极端、不任性的健康心态。如果你以一种豁达大度的眼光去看世界,就会觉得绿水青山,碧云蓝天,无一不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彩图。如果你以一种豁达大度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就会觉得生活是一首诗,是一曲歌,无比轻快、欢畅、美好。

因此,当你遭遇到不公平待遇时,要相信这只是公司管理层的暂时失误,甚至是公司对员工的一种考验。当公司的某些制度和员工利益发生冲突时,一定要正确理解这一切,充分相信公司的“智能”和“眼光”。甚至在公司面临暂时的经济困难时,也要尽力想办法帮助公司渡过难关。

当老板说错了话,不管在什么场合,如果这些错话并不影响你的利益以及你所负责的工作,你不必据理力争,可以采取装聋作哑的方法,即装作没听见或没听明白。这是一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办法,它可让你避免一些是非,也避免让老板陷入尴尬和困窘。不要为争口气大闹一场,因为吵闹不能解决问题,反倒有可能断送了奖金,乃至丢掉工作。

当上司或同事与你发生冲突时,你应当冷静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比如,你不能忍受经理在众人面前为小过错对你大加指责,但如果你是经理,你会非常大度地容忍下属的当众顶撞吗?反之,如果不是采取息事宁人、宽容大度的方式来化解矛盾、冲突,而是针锋相对,其结果可能就是两败俱伤。

小刘的一番教训值得我们吸取:

大学毕业后,小刘在一家信息公司工作了两年,自认为在业务与资历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就不免飘飘然自以为得意。这时小刘被调至一个新部门,部门里的一个老员工--老张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小刘眼里,老张就是他的对手。公司里好几个有胆、有识、有为的年轻人都在跟老张的较量中“纷纷落马,摔得鼻青脸肿,夹着尾巴落荒而逃”,其中一位还是总经理的博士小舅子。所以当小刘知道自己要和老张搭档时,极度自负的他觉得有一种将遇良才、棋逢对手的感觉,大有和老张一决胜负的勇气。小刘觉得自己始终占据着各方面的优势:年轻、博学、新潮、反应灵敏、懂电脑、懂英文,对上会迎合领导,横向擅长人际关系,交际广阔,朋友遍天下。

老张唯一的优势就是他的经历和经验。据说老张是十几年前和董事长一起创业的元老。经验不过是过去经过的体验,对现在的新形势、新局面不一定适用。

小刘决定,第一天上班就给老张“一点颜色看看”。他的新部门是公司策划部,就是现在流行的企业形象策划、广告企划部门。在信息公司,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部门,是董事长直接领导、最为重视的一个部门。在讨论公司的一个可行性方案时,其他人提任何观点小刘都不提支持或者反对意见,只要老张一开口,小刘就立即提出反对意见,并罗列出很多不可能的因素,让大家一眼就看出老张观念之落伍、学识之老化。小刘说话时,似乎看到老张无声地叹了一口气。他得意地想:你老张气归气,私下里还是不得不正视自己老了,落后了,比不上年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