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尽职尽责:如何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金牌员工
5342000000018

第18章 细节之处见精神(1)

在工作中,大事情需要落实到位,小事情也要不折不扣的落实。因为,很多大事情,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就是由无数件小事构成的,假如我们小事落实不到位,大事情也就无法完成。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因此,优秀员工与平庸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注重细节,而后者则忽视细节。

工作之中无小事

在工作中,大事情需要落实到位,小事情也要不折不扣的落实。因为,很多大事情,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就是由无数件小事构成的,假如我们小事落实不到位,大事情也就无法完成。

快餐巨子麦当劳公司,就非常注重对员工“小事”意识的培养。当新员工进入麦当劳公司时,都会得到这样的劝告:“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值得你们去做,包括那些细小的事,你们不但要做,而且要非常用心去做。因为成功往往都是从点滴的小事开始的,甚至是很多细小入微的地方。”

麦当劳公司之所以如此强调工作中“小事”的重要性,是源于一名员工对一些细微小事的忽略造成了麦当劳公司的巨大损失。

在1994年第15届世界杯足球赛上,麦当劳公司企图抓住商机,一展身手。一位策划人员向公司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而且得到了公司的认可。于是这名策划人员便和其他同事紧锣密鼓、加班加点地进行各方面工作的准备。

在开赛期间,麦当劳公司将自己精心制作的印有参赛的24个国家国旗的食品包装袋派发给观众。原本以为这项创意必将受到各国球迷消费者的欢迎,但不幸的是,在沙特阿拉伯的国旗上有一段古兰经文,这受到了阿拉伯人的抗议。在阿拉伯人看来,使用后的包装袋油污不堪,往往被揉成一团,丢进垃圾桶,这被认为是对伊斯兰教的不尊重,甚至是对《古兰经》的玷污。

于是,面对严厉的抗议,这次花费不菲的行动泡了汤,麦当劳公司只有收回所有的包装袋,坐了一回冷板凳,当了一回看客。负责策划的人员也不得不引咎辞职。

可见,“小事”往往牵连大事,关系全局。在日常工作中,常常是因事“小”而被人忽视,掉以轻心;因其“细”,也常常使人感到繁琐,不屑一顾。但就是这些小事和细节,往往是工作进展的关键和突破口,是关系成败的双刃剑。

麦当劳公司在这一事件中的失败,正是由于忽略了小事、小节才酿成了大错,员工个人也因此丧失了个人发展的平台和机遇,使公司蒙受了巨大损失。

海尔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假如我们能够牢固树立工作之中无小事的理念,那么我们就能决策上科学民主,不搞“想当然”;在工作上精益求精,不求“过得去”;在行事上注重细节,不当“马大哈”,付出全部的热情和努力,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美。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曾这样告诫进入微软的新员工:“刚毕业的你,不会一年挣4万美元,也不会成为一个公司的副总裁,并拥有一部装有电话的汽车,直到你将此职位和汽车都挣到手。从小事做起吧,年轻人,不要成为‘怀才不遇式’的悲剧人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一座宏伟的建筑都是由一砖一瓦堆积而成,同样,工作的落实也是从这一点一滴的积累中获得的。

工作之中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可以算是大事。作为一名员工,不要小看小事,不要讨厌小事,只要有益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不论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全力以赴。用小事堆砌起来的事业大厦才是坚固的,用小事堆砌起来的工作才是真正的落实工作。

总之,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包括那些非常细小的事,我们不但要做,而且应该用心去做。这才是落实型员工的表现。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我们每一个人手中的工作,都像是我们亲手制成的雕像,无论它是美丽还是丑陋,都是由我们一手造成的。因此,我们在工作中所做的每一件小事,老板只要通过观看“雕像”,就能作出评判。

所以,无论你是职场中的老手还是新人,也不论你所做的工作本身是否就包含着诸多的小事,你都应该投入激情去把事情做好,这样才会使自己得到成长,才会有加薪和晋升的机会。

其实,我们任何人所从事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士兵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队列训练、战术操练、巡逻、擦拭枪械等小事;饭店的服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对顾客微笑、回答顾客的提问、打扫房间、整理床单等小事;你每天所做的可能就是接听电话、给上司倒倒茶、整理文档之类的小事。你是否对此感到厌倦、毫无意义而提不起精神?不管怎样,你千万要记住:这是你的工作,而工作中无小事。要想把每一件事做到完美,就必须付出你的激情和努力。

在对“小事”的态度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海尔。因为,小事在海尔人看来是“影响发展趋势的大事”。

海尔原冰箱二厂有位干部在上班时间打瞌睡,张瑞敏竟因这件小事处罚他。这事震撼了整个集团干部。张瑞敏认为,他的事反映了当时干部中一种普遍的思想倾向,觉得公司发达了,日子好过了,多少有些骄傲自满的情绪:公司发展到今天,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即使工作中出点毛病,也不能像过去创业时那样被惩罚了。抓毛病就要抓带倾向的毛病,干部中这样的风气滋长下去会非常危险。张瑞敏拿这件事开了刀,以威慑整个集团的干部。

1997年,《海尔人》记者在刚搬进海尔园一个月的洗衣机公司,发现三楼女洗手间的卫生纸盒被加了一把锁。他问清洁工为什么这样做,对方回答说:“员工素质太低,不加锁,纸就被人拿跑了!”于是记者发表文章《谁来“砸开”这把“锁”》。文章分析道:这一锁暴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员工观念、素质亟待提高。上锁,这很简单,但这锁并不能提高员工的素质。卫生纸可以锁,其他问题呢?二是因为管理者头脑中有一把“锁”。放弃了最艰苦的工作--教育员工、提高员工素质,没有把教育人当做“长期作战”的战略来部署。文章希望管理者能从头脑中“砸开”禁锢自己思路的这把“锁”!

该记者的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集团上下展开了一场“千锤重叩砸开这把锁”的大讨论。有人说:“锁,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使员工产生逆反心理,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有人说:“卫生纸盒加锁锁住了观念,锁住了员工素质再提高的契机。”洗衣机公司众多员工对卫生纸上锁表示很愤慨,他们说员工的素质并不像管理者想象的那样,到了卫生纸非得上锁的地步。

集团大抓此事,让所有员工参与讨论与发言,反思一下自身的素质状况。

以小见大,以小带大。海尔的这种做法充分说明了小事的作用,说明了工作中无小事。任何小事都不是孤立的,都和大事联系在一起。小事是大事的组成部分,包含着大事的意义。做好小事是完成大事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对工作中的小事绝不能采取敷衍应付或轻视懈怠的态度。很多时候,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一个毫不起眼的变化,却能实现工作中的一个突破,甚至改变商场上的胜负。所以,在工作中,对每一个变化,每一件小事我们都要全力以赴地做好。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一名小员工名叫阿基勃特,他经常到各地去出差。在出差之中,每一次住旅馆他都会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标准石油4美元”的字样,连平时的书信和收据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要写上那几个字。因此,他被同事起了个“每桶4美元”的外号。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先生听到这件事后十分惊奇,心里想:“竟有如此努力宣传自己公司声誉的员工。”他决定会见一下这名员工。于是,他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后来,洛克菲勒先生卸任后,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阿基勃特在签名的时候,署上“每桶标准石油4美元”,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但他全力以赴地一直坚持着,并把它做到了极致。尽管遭到了同事的嘲笑,他也没有放弃。在嘲笑他的那些同事中,肯定有不少人的才华和能力在他之上,可是却是他被提拔为董事长。

很多人轻视小事,认为小事不值得做,因此为自己的工作留下了隐患。工作中无小事。所有的成功者与我们一样,每天都在对一些小事全力以赴,唯一的区别是他们从不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

汪中求的着作《细节决定成败》里有这么一句话:“把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细微之处见精神。有做小事的精神,才能产生做大事的气魄。

滴水能穿石,铁棒能磨成针。不要小看小事,不要讨厌小事,只要有益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无论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尽心尽力去做。用小事堆砌起来的事业大厦才是坚固的,用小事堆砌起来的工作才是真正有质量的工作。

树立将小事做细的精神

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比较中国公司员工与日本公司员工的认真精神时曾说:如果让一个日本员工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员工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员工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会擦六遍,第二天可能也会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只会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

有鉴于此,他表示,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伟大来自于平凡,往往一个公司每天需要做的事,就是每天重复着所谓平凡的小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市场竞争已经进入到细节致胜的时代。

公司要想成就卓越,对于细节必须精益求精。微软公司之所以会投入几十亿美元来改进开发每一个新版本,就是要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出现纰漏,不给竞争者以可乘之机。对于细节的注意,使得微软的产品几近完美,从而确定了其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迪斯尼公司为观众和客人提供的优质服务,使游客在离开迪斯尼乐园以后仍然可以感受得到。迪斯尼的一项调查发现,平均每天大约有2万游人将车钥匙反锁在车里。于是迪斯尼公司雇佣了大量的巡游员,专门在公园的停车场帮助那些将钥匙锁在车里的游客打开车门。这一切,无须给锁匠打电话,无须等候,也不用付费。这一颇重细节的服务为迪斯尼公司带来了更多的顾客。

对于一个员工来说,注重细节其实就是一种工作态度。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必然是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热情。他们只能永远做别人分配给他们做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这样的员工永远不会在公司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因此,优秀员工与平庸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注重细节,而后者则忽视细节。

日本历史上的名将石田三成成名之前在观音寺谋生。有一天,幕府将军丰臣秀吉口渴到寺中求茶,石田热情地接待了他。在倒茶时,石田奉上的第一杯茶是大碗的温茶;第二杯是中碗稍热的茶;当丰臣秀吉要第三杯时,他却奉上一小碗热茶。

丰臣秀吉不解其意,石田解释说:这第一杯大碗温茶是为解渴的,所以温度要适当,量也要大;第二杯用中碗的热茶,是因为喝了一大碗不会太渴了,稍待有品茗之意,所以温度要稍热,量也要小些;第三杯,则不为解渴,纯粹是为了品茗,所以要奉上小碗的热茶。

丰臣被石田的体贴入微深深打动,于是将其选在自己幕下,使得石田成为一代名将。

人生就是由许许多多微不足道的小事构成的,智者善于以小见大,从平淡无其的琐事中领悟深刻的哲理。每个人所做的工作,也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但不能因此而对工作中的小事敷衍应付或轻视懈怠。

有一名青年,在美国某石油公司工作。他的学历不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他在公司做的工作,连小孩子都能胜任,这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焊接好。

当石油罐在输送带上移动至旋转台上时,焊接剂便自动滴下,沿着盖子回转一圈,作业就算结束。他每天如此,反复好几百次地注视着这种作业。没几天,他便开始对这项工作厌烦了,他很想改行,但又找不到其他工作。他想,要使这项工作有所突破,就必须自己找些事做。因此,他便集中精神注意观察这项焊接工作。

他发现罐子每旋转一次,焊接剂滴落三十九滴,焊接工作便结束。他努力思考:在这一连串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呢?

一次,他突然想到: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不是能够节省成本呢?于是,他经过一番研究,终于研制出“三十七滴型”焊接机。但是,利用这种机器焊接出来的石油罐,偶尔会漏油,并不实用。他并不灰心,又研制出“三十八滴型”焊接机。这次的发明非常完美,公司对他的评价很高。不久便生产出这种机器,改用新的焊接方式。

虽然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这“一滴”积少成多,能替公司带来每年五亿美元的新利润。这名青年,就是后来掌握全美炼油业百分之九十五实权的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

“改良焊接剂”改变了洛克菲勒的人生。他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普通人工作时往往会忽略的平凡小事,他却特别注意。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但不能因此而对工作中的小事敷衍应付或轻视懈怠。记住,工作中无小事。所有的成功者,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简单的小事,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所以说,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日本东京一家贸易公司有一位小姐专门负责为客商购买车票。她常给德国一家大公司的商务经理购买来往于东京之间的火车票。不久,这位经理发现一件趣事:每次去时,坐位总在右窗口,返回东京时又总在左窗边。经理询问小组其中的缘故。小姐笑答道:“车去时,富士山在您右边;返回东京时,富士山已到了您的左边。我想外国人都喜欢富士山的壮丽景色,所以我替您买了不同的车票。”就是这种不起眼的细节,使这位德国经理大为感动,促使他把对这家日本公司的贸易额由400万马克提高到1200万马克。他认为。在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这家公司的员工都能想得这么周到,那么,跟他们做生意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确实如此,细节都注意到了,还有什么大事做不好呢?

我们应当记住,工作中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精神,将处理琐碎的小事当作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当作是做一图伟业的准备,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