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炒基金其实很简单
5352200000015

第15章 新基民如何炒封闭式基金(2)

7、创新型封闭式基金对老封闭式基金有何影响

由于创新型封闭式基金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这一新产品的推出将会对现有封闭式基金产生较大影响。

(一)短期影响

1、不会造成投资者抛售现有封闭式基金

(1)现有封闭式基金机构投资者集中

现有封闭式基金的主要投资者是保险公司等机构持有人,且集中度较高。以某基金为例,三家大型保险公司持有基金份额接近基金总规模的35%;前20大持有人持有基金份额占基金总规模的60%以上;仅最大一家持有人持有的基金份额就占基金总规模的20%。据了解,其他封闭式基金的情况也类似。

一方面,现有封闭式基金2006年的净值增长率达到104%,预计2007年也会有良好表现。机构持有人不会因为新型封闭式基金相对于现有封闭式基金具有优势,就大量抛售现有封闭式基金而放弃收益。另一方面,机构持有人集中也导致基金的日常成交量较小。2006年全部54只封闭式基金每个交易日的交易量7亿左右,与1只流动性较好的股票相当:个人持有人持有数量较少,不会产生大量抛售;机构持有人持有量较大,大量抛售的损失更大。

(2)新型封闭式基金的规模有限

拟推出的新型封闭式基金的预计规模在50亿左右。按照数据分析,保险公司可投资于基金的金额接近3000亿元,目前投资于封闭式基金的金额在600亿至700亿之间,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因此,首只新型封闭式基金的推出不会导致保险公司必须卖出现有封闭式基金。

即使后续仍有产品推出,只要对发行节奏和发行规模予以适当控制,也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3)新型封闭式基金的投资者范围不限于场内

现有封闭式基金的投资者都集中在场内。而新型封闭式基金除了吸引场内投资者参与之外,还设计了场外发行,引入商业银行渠道的投资者,预计场外投资者将持有基金总规模30%-40%。场外投资者的参与将显着缓解基金发行对现有封闭式基金的冲击。

2、不会造成现有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扩大

业内人士认为,新型封闭式基金的推出不会导致投资者抛售现有封闭式基金,这就保证了现有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不会因为新型封闭式基金的推出而放大。

此外,从国内外封闭式基金市场发展的实践看,市场环境也是短期内决定折价率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市场走强的阶段折价率都会收窄。2006年,中国封闭式基金平均折价率为21.02%,比2002年到2005年的水平有了较大幅度下降,而从2007年上半年来看,现有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明显收窄。

3、对即将到期的封闭式基金转型有积极意义

2007年共有19只封闭式基金到期,2008年还有6只到期。这些基金如何实现平稳转型,是一个引起市场各方高度关注的问题。据了解,保险公司等机构持有人对基金转型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希望基金转型能够对现有封闭式基金的一些制度性问题有所改善;甚至表示,对于一些业绩较差、转型方案没有新意的封闭式基金,有可能不会支持其转型。

新型封闭式基金针对现有封闭式基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如果此类产品能够在2007年上半年推出,对于即将到期的其他基金来说,可以充分借鉴新型封闭式基金的优点,探索多样化的转型方案,争取投资者支持。

(二)长期影响

封闭式基金相比于开放式基金,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中国封闭式基金目前发展所遇到的困难,其根本原因在于现有封闭式基金设计存在问题。推出新型封闭式基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益尝试,对于封闭式基金品种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有利于2008年之后封闭式基金的改造

2008年到2017年,还有28只封闭式基金将陆续到期。这些基金一般都是规模在20亿以上的大型基金,它们能否顺利改造直接关系到封闭式基金品种能否存在下去。在封闭式基金到期之后,老基金并不只局限于转型为开放式基金,只要能够对现有封闭式基金存在的问题提出妥善的解决方案,争取到基金续期也是有可能的。推出新型封闭式基金将为改造2008年之后到期的封闭式基金,提供值得借鉴的思路和切实有效的方法。

2、有利于降低封闭式基金的整体折价率

中国封闭式基金高折价的根源在于基金产品设计存在问题。新型封闭式基金针对造成高折价的5个主要因素提出了解决方案,如果能够顺利实施,并成为封闭式基金的通行做法,将会对减少折价率发挥重要作用。业内人士预计,新型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控制在10%以内,是完全有可能的。

3、有利于扭转封闭式基金规模缩小的趋势

新型封闭式基金立足于解决封闭式基金的核心问题,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投资工具,为市场提供了新的品种。随着首只新型封闭式基金的推出,后续还会有其他封闭式基金产品跟进,封闭式基金的规模缩小的趋势将会彻底扭转。乐观的情况下,有可能显着促进封闭式基金产品的发展,实现封闭式基金规模较大增长和产品类型迅速丰富。

4、有利于争取持有人对封闭式基金品种的认同

持有人对现有封闭式基金的意见集中在基金治理结构方面。新型封闭式基金通过每年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建立了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基金持有人协商解决基金运作事项的常设机制,提供了基金份额持有人监督基金运作的制度保障,是完善封闭式基金治理结构的有益尝试。

5、有利于国内封闭式基金与海外封闭式基金接轨

新型封闭式基金借鉴了海外封闭式基金发展的有益经验,立足于中国基金市场的现状,在基金投资、治理结构、收益分配、转型条件等多个方面,吸收了海外的成熟做法。

8、如何适应“封转开”

2006年中,华夏的基金兴业成为第一只实施“封闭转开放”试点的品种,这标志着封闭式基金改革进程正式拉开了帷幕。该基金于当年8月9日顺利转型为开放式基金,到目前为止,长盛的基金同智、大成的基金景业和长城的基金久富等封闭式基金均已顺利转为开放式基金。在采用"封转开"过程中,需要基金持有人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准备:

首先,投资理念应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转变。

封闭式基金采取的是类似于股票的交易方式,这对于操作封闭式基金的投资者来说,已经习以为常。而转为开放式基金后,交易方式将发生重大改变。除非不转为LOF、ETF等交易型基金,封闭式基金长期以来的场内连续竞价交易将转变为场外的申购、赎回交易,动态的适时行情将消除,投资者的市场交易氛围将趋淡。一直的投资风格和习惯将由此而被打破。跟随证券市场投资气氛而动,采取"高抛低吸"的操作手法将不再灵验。这些都需要封闭式基金持有人正视和面对,并积极进行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的调整。

其次,适应"封转开"后的市场环境。实施"封转开",只是基金的运作形式和交易模式发生了变化,但基金本身的运作状况并不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基金运作业绩的影响也有限。因此,担心"封转开"后基金的业绩发生根本性变化也大可不必。反而重要的是,投资者应当从过去封闭式基金的市场环境中走出来,走进场外的交易环境,并尽快适应这种环境。

第三,购买目前正在发行和运作的开放式基金,为"封转开"做投资预热和铺垫。对于没有涉足或对开放式基金不熟知的投资者,特别是对开放式基金的交易流程一知半解或模糊不清的投资者,应尽快进行投资和购买开放式基金的学习、研究和演练,从而做好迎接"封转开"实战的心理准备,避免到期投资时的手足无措。

最后,选择渠道商也是封闭式基金持有人亟待面对的问题。假定实行"封转开",封闭式基金的交易方式将由场内市场转为场外市场。原来分布券商营业部的封闭式基金持有人,将面临新的交易渠道的选择问题。由于目前还有众多的券商不具备开放式基金代销资格,还有券商没有与管理封闭式基金的基金管理人签订开放式基金的代销协议,这就会迫使投资者进行渠道的被动性选择。对于习惯于在券商营业部进行封闭式基金投资和交易的投资者,就应当及时根据"封转开"的实施进度和相关的流程安排,进行客户手续的转移工作。

“封转开”作为彻底消除封闭式基金折价的一种途径,它的成功实施,大大提升了市场对于封闭式基金这一品种的信心。

之所以说“封转开”是彻底消除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的一种途径,是因为转为开放式基金后,原来的封闭式基金品种不再只能在二级市场交易,而是可以按照基金净值进行申购赎回,持有人随时可以按照实际价值拿回自己的资产。

这样,若即将实施“封转开”的基金品种仍存在较大折价,投资者买入并持有到期,转成开放式基金后再按净值赎回,可以让投资者快速获利。

比如,某封闭式基金1个月后转为开放式基金,目前的单位净值是1.08元,而市场交易价格是1元,那么折价率是7.4%。若基金净值一个月后没有变化,目前投资者按1元的价格买入,一个月后可按1.08元赎回,扣除各项费用,受益率应在6%以上。若基金净值上涨,则投资人的收益还会扩大;若基金净值下跌,只有跌到1.01元以下,投资人才可能亏钱。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时买入封闭式基金显然风险较低而收益较高。

因此,“封转开”导致到期日短的小盘基金市场价格迅速上升,折价率迅速下降,个别基金在“封转开”前的几个交易日还出现了溢价交易的情况。

9、封闭式基金如何套利

由于长期存在折价因素以及基金公司开始通过分红来稳定“老客户”,封闭式基金的魅力也不断显现。事实上,相对于有申购、赎回压力的开放式基金来说,规模保持稳定的封闭式基金更加容易应对市场的变化。由于在交易所交易,故封闭式基金交易价往往与基金净值不一致。交易价高于基金净值时为溢价,低于基金净值时为折价。国内的封闭式基金都为折价交易,幅度大小用折价率表示,由于折价交易,一旦“封转开”,将为投资者带来套利机会。

对于投资者来说,在通常情况下,有几种情况可能参与封闭式基金的“套利”:

首先,短期“套利”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与开放式基金每天公布净值不同,封闭式基金采取的是每周公布一次净值。因此,在周初的前几个交易日中所反映的价格与净值的关联度,其实反映了该基金上周末价格以及净值的变化。因此,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面对忽然上涨的封闭式基金,大可不必追高买入,而是可以在每周末的交易日中寻找介入的时机。因为,在周四或者周五时,投资者已经大体可以了解这个交易周的市场变化,并且从一些主要指数的周涨跌幅以及各只基金的重仓股表现来大致推测封闭式基金的净值,从而作出买卖决策。

另外,研究封闭式基金的重仓股也是参与“套利”的一个不错的方法。比如,如果某只基金的重仓股在长期停牌期结束后连续上涨,那么从理论上说将“增加”持有该股的基金净值。由于开放式基金存在申购的机制,因此随着该基金规模的短期内放大,会造成利润被摊薄的情况。因此,有的开放式基金在其组合中重仓股复牌前会暂时停止大额申购。相比之下,那些没有申购压力的封闭式基金,就可以发挥其“得天独厚”的规模不变化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