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随身带上15个习惯
5352300000018

第18章 习惯九:正确思考(2)

在卖旧书的过程中,她发现旧书的价值差别很大,那些教科书和言情小说之类一本卖不了多少钱,而一些线装书和早期的图书以及“文革”当中的图书报刊却能卖很高的价钱,一本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元也有人要。买这些书的人有的是自己收藏,有的是转手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倒卖。发现了这一点,她在收购旧书的时候就对这类书非常注意,买到手后仔细研究分类,自己留下一部分,其余的攒到一定数量时,她就试探着坐车带到北京的旧书市场上出售,获利果然不菲。

这位下岗职工的历程启发我们:思路就是财富。每一个项目,都可以采取“先发散、后集中”的办法进行思考。掌握了“发散思维,集中思维”的方法,你挣钱的路就有了千万条,任你选择。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条最能挣钱的路,也可同时选择几条路并驾齐驱。

有两个青年一同开山,一个把石块儿砸成石子运到路边,卖给建房人,一个直接把石块运到码头,卖给城里的花鸟商人。因为这儿的石头总是奇形怪状,他认为卖重量不如卖造型。三年后,卖怪石的青年成为村里第一个盖起瓦房的人。后来,不许开山,山上的人用漫山遍野的鸭梨招来八方商客。他们把堆积如山的梨于成筐成筐地运往北京、上海,然后再发往韩国和日本。而就在村里的人为鸭梨带来的小康日子欢呼雀跃时,曾卖过怪石的人又卖掉果树,开始种柳树。因为他发现,来这儿的客商都不愁挑不上好梨,只愁买不到盛梨的筐。五年后,他成为第一个在城里买房的人。

大家都知道“钱”需要付出才能获得,要说“钱”能“想”出来,不啻天方夜谭。然而,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创业成功,就必须善于开发新思维,多想、巧想、妙想,“想”出一条新财路……

4.思考让你告别平庸,走向卓越

平庸的人往往不是不动手脚,而是不动脑筋,这种坏习惯制约着他们摆脱困境的思索。相反那些成功者随身带着勤于思考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让问题成为人生的难题。

积极思考的习惯是成功理论中最重要的一项原则,你可将这一原则运用到你所做的任何工作上,你会告别平庸,走向卓越。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第士曾经在战车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将绳结打开。

这时,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第土绳结之前,不加考虑,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

一个孩子在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伤了脚趾,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在远处的小镇上。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断受伤的脚趾,然后忍着巨痛艰难地走到医院。虽然缺少了一个脚趾,但孩子以短暂的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一位朋友到一家餐馆应征做钟点工。

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征者都答非所问。

朋友答道: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要尽全力把托盘倒向自己。最后,朋友成功了。

亚历山大果断地剑砍绳结,说明他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小孩果断地舍弃脚趾,以短痛换取了生命;服务员果断地把即将倾倒的托盘投向自己,才保证了顾客的利益,这些都是正确思考的杰作。

正确思考往往蕴含于取舍之间,因为不这样做,就那样做,这些都是由一个人的思考力决定的。不少人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因为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

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有时仅仅抓住了一两次被别人忽视的机遇而获取了成功,要做到这些,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在人生道路上进行果敢的取舍。

所有计划、目标和成就,都是思考的产物。你的思考能力,是惟一能完全控制的东西。你可以以智慧或是以愚蠢的方式运用思考,但无论如何运用它,它都会显现出一定的力量。不懂得正确的思考,是不会克服困难的,如果你不学习正确地思考,是绝对没有办法防止受挫的。

在克服自身劣势的过程中,如果你是一位正确的思考者,你就是情绪的主人而非奴隶。你不应给予任何人控制自己思想的机会,你必须拒绝错误思想的倾向。

一般人开始时,会拒绝某一项不正确的观念,但后来因为受到家人、朋友或同事的影响而改变初衷,进而接受这一观念。

一般人往往会接受那些一再出现在脑海中的观念(无论它是好的或是坏的,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作为一位正确的思考者,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人性特质,使你今天所思考的到了明天仍然反复出现,并进而接受一再出现的思想,这正是明确目标和积极心态的力量本质。

人性有另一项共同的缺点,就是不相信他们不了解的事物。

当莱特兄弟宣布他们发明了一种会飞的机器,并且邀请记者亲自来看时,却没有人接受他们的邀请。

当马可尼宣布他发明了一种不需要电线就可传递信息的方法时,他的亲戚却把他送到精神病院去检查,他们还以为马可尼失去了理智。

在未调查清楚之前,就采取鄙视的态度只会限制你的机会、信心、热忱以及创造力。不要认为未经证实的事情和新的事物都是错误的。

正确思考的目的,在于帮助你了解新观念或不寻常的事情,而不是阻止你去调查它们。

请学会思想,思想是一个人惟一能完全控制的东西。因为思想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你必须借着有利的心理习惯,来控制这些影响因素,这种过程叫做“习惯控制”。

控制习惯的过程是不可思议的,它将你的思考力量转变成行动,但如果你没有这种习惯,或所学到的是不良习惯的话,那么它可能会给你带来失败。

你必须学会控制习惯。把你的思想当成一张底片,底片会记录任何反映在它上面的事物。底片不会挑选应记录的对象,也无法控制焦距和曝光时间,而你作为一位摄影师,有机会挑选所要记录的对象,决定影像焦距、光圈和快门。最后照片的质量,就取决于控制这些因素的技巧。

对于你心里那一张底片而言,构图的主题就是你的明确目标。你按照自己的选择挑选画面,以你强烈的雄心阐明挑选好的画面,并自行决定让你的思想做多久的曝光。

摄影师对重要的镜头不会只拍一次,他们多半都照好多次,每一次都稍微调整一下必须掌握的各项因素,以期照出最完美的画面。

同样,你不应让自己的思想只曝光一次,而是每天都让自己的思想对准心里那张明确目标的画面进行曝光。

久而久之,对明确目标的一再“曝光”会变成一种习惯,一种经过控制的习惯,一种改变自我的习惯,因为你是有意识地决定自己行为的性质。强烈雄心的一再呈现,也会将明确目标的画面印在潜意识上,而你的潜意识将会不知不觉地由想像力,激发出自己想达到目标的构想和计划。

但是这些构想不是那么简单就会出现的,你的潜意识不会自动地把一辆车放在你的车道上,也不会为你办理存款手续。构想只有付之于行动才可以实现,也就要求你必须每天都保持进取心,必须培养出处于控制之下的行动习惯。用信心的大欲望发动你的思考力;用信心的大欲望控制你的行动习惯力。记住这条成大事的基本法则:思考力+执行力=成功!

5.利用你的逆向思维

成功的契机,往往在于思维的悖逆。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小时候机智过人。有一天他和几位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大水缸,小朋友们一时便都慌乱了起来,有的大喊:“来人啊,救命啊!”有的拼命想把落水的小伙伴拉出来;司马光急中生智,拿起一块石头,将水缸砸破,水流走了,那位小朋友也得救了。

我们不难看出,孩子掉下水缸后,大多数孩子是按常规思维来救人的,即让人离开水:而司马光取的逆向思维,即让水离开了人。

也正是凭着“逆向思维”,司马光才得以化险境为安全,其事迹也成为千古流传的教育精品。

显然,逆向思维明显的特点就是不按常规办事,不循规蹈矩,显示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善于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思维在一个方向受阻时,马上改换新的方向,借助于他们思维的结果分析统筹,巧妙组合,从而找出新的突破。而那个“新的方向”往往正是常规思维的“死角”。因为常规思维往往表现出一种定势,墨守成规,按常规办事,往往只有一个思维角度,一个常规方向。

这显然是两种旗帜鲜明的对立,然而,逆向思维往往只有当它被诉诸语言文字时,才会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通常是,离开语言文字回到真实的生活中时,便又很快把它给忘了。现实生活就像一台庞大的消化机器,逆向思维一放进去,就容易被消融得一干二净。对于逆向思维,常规思维似乎有着极强的同化作用,就好像中国国家足球队对健力宝小将的同化似的,不知不觉中便已完成。

常规思维有着那么强大的力量,作为一种“定势”、一种“常规”,其本身就证实了它的历史悠久,根深蒂固。它决非只是个体的问题,而往往与整个民族,与整个社会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那些常规定势,往往正是世代传统的沉淀,而这,也正是其具有强大力量的根源,正因为这强大的社会历史后盾,使得它的地位坚固得难以轻易动摇。

而我们仔细探寻那些世代相传的纽带时,便发觉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传送工具。所以,我们这些经过教育与社会磨炼的大人才会不时惊奇于孩子的睿智,并由此便以为自己又发现了一个天才,而事实上,又有多少孩子成人后能继续以其神奇的智慧而着称于世·可笑的是,司马光这一被公认为思维奇特的孩子,长大后,就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保守派,极力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其反差之大,着实让人惊奇。而曹操的小儿子曹冲,小时候虽令人称奇的将那头大笨象的体重给称了出来,然而长大后,却也无所的作为。

所谓的超常、逆向思维,在孩子步向成熟时,却反而神不知鬼不觉地萎缩了。这不能不说足一个“悲剧”。不要为我们的社会辩护,我们并没有对社会谴责什么。作为一个社会,它无法不拥有一系列的秩序规范,而这,便是“常规”,的社会基础,便是所谓的“框框”。而我们的“逆向思维”便是要在这严密的框框中寻找立足之地。无疑,这是一件难度极大的工作,若不是刻意追求,我们难脱“常规”之手掌心。所以,具有“逆向思维”的人往往就会在社会中有所成就、有所名声。但这种人在社会中却又寥寥无几,因而其轶事便易于为人们所传说,伦琴发现伦琴射线后,收到一封信,写信者说他胸中残留着一颗子弹,须用射线治疗。他要求伦琴寄一些伦琴射线和一份怎洋使用伦琴射线的说明书给他。

我们注意到:伦琴射线是无法寄的,这不仅是无知,而且带戏谑成分,求人帮忙,却不庄重,居然开玩笑。换作常人,实在应该好好教训他一顿,阐述一下道理原理。但伦琴却回信道:请你把你的胸腔寄来吧。”以谬还谬,显然比怒斥一通效果好得多。他不为不敬重的来信而感情用事,这是一种受辱不惊的超常感情,而正是这种感情,才使他作出了不同一般的应对办法。

一反常规的反击往往让对方感到惊奇而无言以对,再来看一个着名的例子:

苏格兰诗人彭斯,一次凑巧见到一个富翁被一位穷人从水中奋力救起。而那个富翁却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说,留下一枚铜钱后便扬长而去。围观的人都非常气愤,要求将那可恶的富翁重新扔到河里去。而彭斯却上前说:“放了他吧,他自己也了解他的生命的价值。”围观的人们听了都为之哄堂大笑。

不动声色,极大地讽刺了那位爱财如命的吝啬鬼,尽管这其中似乎有阿Q式的自我胜利法,却仍然无法掩盖住那睿智之光。

有一次,国王问阿凡提:“要是你面前一边是金子,一边是正义,你选择哪一样?”阿凡提居然出乎意外地回答:“我愿意选择金钱。”国王大为惊奇:“金钱有什么用·正义可是不大容易得到的呀”阿凡提接着说:“谁缺什么就想得什么,我缺的是钱,所以我要钱;你缺的是正义,所以你要正义。”

那种出其不意的思维,让本想愚弄阿凡提的国王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其地们已经逐渐地由“主”向“客”靠拢,及至阿凡提故作姿态的作出解释时,我们就不禁“可怜”起那位被反主为客的君王了。

逆向思维就像天空绚烂的彩虹,无论它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出现在天空,升起的都有是人们发自内心的赞叹与向往。

而当今,逆向思维早已成为社会各式各界推崇的对象,尤其是在当今最热门的工商业界,更是倍受关注。经济学家和管理者口中的所谓利润来源于创新,实际上便是对逆向思维的一种诉求,创新要求人们把握住别人所忽略的机会,它不同于发明。通俗一点,它只是对一些现存的东西加以利用,而这些现存东西的价值通常是无法为常规思维所察觉的。所以,人们对企业家的最首要的要求,便是能创新。因为,创新便是利润,而对企业家本身而言,创新便早成功。

逆向思维有着其独特而巨大的价值。是打破常规有所创新的保证,启发自己的逆向思维,无疑是一个迈向成功的极好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