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上被封杀的幕后真相
5359000000010

第10章 数三国风流之虚实(1)

三国,在整个华夏历史之中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但却因一部《三国演义》的横空出世,掠去了大半人心,正所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成就了一片群星璀璨的历史天空。但是,在那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时代里,在那些高手角逐的刀光剑影中,在那些真真假假的神鬼谋略里,到底什么是虚?什么是实?

“空城计”并非诸葛亮所创

人们都很熟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弹琴退仲达”的故事,诸葛亮的“空城计”千百年来被戏曲家传唱,更被老百姓当成了经典的谋略。可是,诸葛亮果真有“西城凭三尺瑶琴,空城计吓退司马懿”这一本事吗?

据史学证明:当时诸葛亮初屯阳平时,司马懿还在宛城为荆州都督,不可能与诸葛亮交锋。后来他由此攻蜀,又值霖雨,也没有打成,在这前后,就再也没有在阳平交兵之事。何况,司马懿率兵二十万,就算怀疑有伏兵,也不至于退走,他可以就近驻扎设防。

“空城计”的发明权并不属于诸葛亮,是小说家罗贯中为了彰显诸葛亮的伟大功绩,移花接木的安排。

其实,“空城计”的“主人”另有其人,他们都用“空城计”吓退过敌人,他们分别是赵云与文聘。

据《三国志·蜀·关张马黄赵传》中注引《马云别传》中记载:建安二十四年(219),在一次战斗中,曹军的运粮部队到达北山下,足有千万袋粮食,黄忠便带走了大部分的兵力去夺粮,赵云只有数十轻骑,却与曹军大部队遭遇上了。赵云且战且退,最后退到营垒。有人主张闭门拒守,赵云却没有这样做,反而大开营门,偃旗息鼓。曹军怀疑赵云有伏兵,急忙退去,赵云命令士兵擂鼓呐喊,又以弓箭从背后射曹军。曹军大为惊骇,自相践踏,死了不少人。

赵云用“空城计”吓退曹军,等曹军明白过来后,都赞赵子龙“一身是胆也”!

《三国志·文聘传》注引《魏略》还记载了魏将文聘拒退孙权的一个“空城计”。魏黄初七年(226),孙权亲率五万大军突袭文聘据守的石阳。当时石阳城并未做好战斗准备,加上连降大雨,城防坍塌了不少。文聘被孙权大军围困,起先也不知所措,但他很快便想到一个疑兵之计。他命令城里人都藏起来,让人看不见,自己也躺在官舍里不起来。孙权见状果然大惑不解,对部下说:“北方人都说这人是曹氏的心腹忠臣,所以才委以重任,镇守此城,现在我打来了却不见一点动静,这不是有诡计,就是很快有救兵。”孙权以为有诈,没敢进城。

罗贯中把“空城计”的光环戴在了诸葛亮的头上,随着《三国演义》的家喻户晓,老百姓只知晓诸葛亮的假空城计,却不知“空城计”的“主人”另有其人。

“孔明”原来有两个

提到诸葛孔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三岁孩童也知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俗语。他羽扇轻摇、神机妙算,能决胜于千里之外,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在与诸葛亮同时期的三国,还有一个叫“孔明”的名士,他的才华和智慧并不输给诸葛亮。

这位孔明姓胡,名昭,颍川人,比诸葛亮长19岁,又比诸葛亮晚死16年,终年88岁。当时袁绍、曹操、曹丕都曾多次请其出山辅佐。后来,胡昭为避人征召,索性如闲云野鹤般,躲进了陆浑山(今河南嵩山县东北),在那里躬耕讲学,开馆办学,声名远播,很多世家子弟都来求学,司马懿也是他的学生之一。

胡昭不仅才智过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他和钟繇一起从师大书法家刘德,各项都学有所成,而且各有特点。

诸葛孔明和胡昭孔明,都是三国时期德高望重的名士,但由于胡昭一生隐居不仕,不像诸葛亮在政治、军事方面有大作为而名扬天下,又缺少史籍方面的记载,所以后人只知诸葛亮而不知胡昭。

诸葛亮

刘禅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在世人的心目中,刘禅可谓最没心没肺的人了,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是中国皇帝中耽于享乐的代表之一,只不过摊上一个好相父,才多混了几年,到了诸葛亮死了之后就亡国了,最后还无耻地做了亡国奴,说出了“此间乐,不思蜀”这样的混账话来。

可是,作为一个君主,刘禅真的昏庸至此吗?如果他是个愚钝的人,刘备又怎会放心让他接班?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多数人的印象里,刘备好像只有刘禅这么一个有点弱智的儿子。所以刘备选择刘禅作为他的继承人,实在是别无选择之举,临死之时对诸葛亮“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嘱咐,也成了佐证刘禅弱智的材料。其实我们都误会了刘备。

因为依正史《三国志·蜀志·二主妃子传》的记载,刘备除了刘禅之外还有两个儿子和一个义子:鲁王刘永、梁王刘理、义子刘封。刘禅是甘夫人的孩子,甘夫人本身就是一个妾,而且死得比较早。这就说明刘禅的地位并不比两个弟弟高,也说明他被立太子时肯定没有甘夫人的鼎力相助。同时,刘永和刘理却没有弱智的记载,如果刘禅弱智,或者其智力比起两个弟弟有明显不足,那么,刘备肯定不会选择他作为继承人。

另外,还有许多人夸奖过他呢,如,在刘备生前,诸葛亮曾感叹刘禅“非常聪明,超过人们的期望”。刘备也谦虚地说“审能如此,吾复何忧”!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对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南朝史学家裴松之也评价刘禅是“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

待刘禅即位,诸葛亮辅佐他有11年,诸葛亮去世后,他还在贤臣的辅助下做了30年的皇帝。在那个群雄割据的动乱时代,能执政这么久,且政局稳定,刘禅肯定有其过人之处。

所以,从上面的情况看来,刘禅即使不是济世之才,智力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在排除了他的“智力障碍”后,我们还能从别的一些事情上发现他不仅不愚钝,相反还很有头脑。据载,公元227年,诸葛亮准备北伐,刘禅虽然不赞成,但还是支持诸葛亮的行动,并在诸葛亮用人失误的情况下,不仅不加责怪,反而安慰说:“胜负乃兵家常事。”可以说,刘禅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内变”的道理,他能从长远着眼,保持政局的稳定,这样最终得实惠的还是老百姓。难怪裴松之会评价刘禅“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在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做的一个大举动便是立刻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曹魏景初二年(238),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刘禅唯恐蒋琬又走诸葛亮北伐的老路,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行,刘禅强调要与孙吴政权互相配合,同时兴兵,合力伐魏,否则,以弱蜀单独伐强魏,其结局只能是像诸葛亮生前那样劳而无功,得不偿失。由此看来,刘禅基本上是不赞成诸葛亮的北伐方针的,只不过碍于种种原因,他没有也不可能在诸葛亮生前表示反对。

刘禅第二个举动是废除了丞相制度,任命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大司马蒋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大将军费祎主管军事,兼管行政。两大权臣权力交叉,相互制衡,各有侧重。蒋琬去世后,刘禅干脆“自摄国事”。这样一种高明的政治手段,弱智的人根本使不出!

在为人处世方面,后主刘禅也显得很果断,并有人情味。当夏侯霸的父亲为黄忠所杀,刘禅安抚前来投降的夏侯霸时,说:“你父亲的遇害,非我先人所为。”一语带过之后,套近乎说:“我的儿子还是你外甥哩!”魏延叛乱被杀,后主也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后人认为:“后主能作此语,亦非寻常。”

这些行为足以说明刘禅不是一个完全懦弱乏智的人,他起码拥有中等的智慧,与我们印象中的“阿斗”有天壤之别,那顶“扶不起的阿斗”的黑帽子,实在该帮他摘掉。

所以,历史也好,现实也罢,你越是正着看,越看越是雾里看花,糊里糊涂;假若你颠倒过来,倒也能看出个一二来。一部《三国演义》让我们总是不自觉地用有色眼镜看待历史。三国里,刘禅领导的蜀国一直处于弱势,然而几十年来,刘禅能知人善任,政权稳固,重现实、轻面子,使百姓免受战争涂炭,要是阿斗真的“扶不起”,又怎能做到这点?

华佗有可能不是中国人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史载他生于公元108年,卒于公元208年,享年近一百岁。他是古代著名的医学家,精通内科、针灸和外科手术,并发明了一种麻醉药剂“麻沸散”。他还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创造了健身操——五禽戏。因为他医术高超,所以千百年来,他一直深受人们的崇敬和爱戴。

然而,国学大师陈寅恪宣称:华佗并不是中国人!陈寅恪一生以“治学严谨”著称,他的证据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他认为,天竺语(即印度梵语)“agada”是药的意思,旧译为“阿伽陀”或“阿羯陀”,为内典中常见之语。“华佗”二字古音与“gada”相适应。“阿伽陀”省去“阿”字者,就好比“阿罗汉”可以省略,仅称“罗汉”一样。华佗的本名为“敷”而非“佗”,当时民间把华佗比附印度神话故事,因称他为“华佗”,实以“药神”视之。他的意思很明显,“华佗”这个字和音的来源来自印度神话,是当时中国的好事者将印度神话在民间传播,以致最后被陈寿等拿到了中国的历史之中。其实,华佗的真名应该叫“元化”和“敷”。

第二,他认为,华佗的原型可能曾在中国存在,也可能真是沛国谯县一带人,甚至也有可能“通晓”一些养生之术。但此人后来变成了“华佗”则完全是将印度之“佗”(药王神)强加给了这位中国人。

陈寿的《三国志》记载,华佗治病时,会对不同的病症施以不同的治疗,比如病人必须动手术的,便让他服下麻沸散,然后再破腹取出患结。病患如果是在肠子里,就切开肠子进行治疗,再把腹部缝合,在伤口敷上药膏,四五天后伤口便痊愈了,不再疼痛,病人自己也没有感觉,一个月左右,伤口就会完全长好。这个故事其实来自于耆域治拘闪弥长者儿子的病。

又如,华佗治广陵太守陈登的病时,他让陈登服了两升汤药,吐出了大约三升虫,虫被吐出体外时,它们红色的头还在蠕动,半截身子像是生鱼片。这个故事其实和神医耆域的故事也有类似之处。

而日本学者松木明知则认为,“华佗”二字是波斯文“XWadag”的谐音,其含义为主或神。所以华佗不是人名,而是主君、阁下、先生的意思,引申到华佗个人的职业应是“精于医术的先生”之义。同时,他指出,波斯(古称安息,今之伊朗)国人经“丝绸之路”而东渐,华佗即经此路而游学徐土(今徐州)的波斯人。波斯人经丝绸之路入中原有据可依。根据这些,松木明知先生判断:华佗是由丝绸之路过来,游学于徐士(今徐州)的波斯人。

虽然关于华佗的身世众说纷纭,但他是中国历史上被神化、被理想化的神医,这一点是没错的。

区区羽扇,岂能借来东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大家都知道它来自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的典故。但事实上,孔明并没有借过东风。

在《三国演义》第48、49回里,周瑜利用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起初认为用火攻不存在问题,但当他站在南岸山顶上观看曹营水寨时,忽然狂风大作,江中波涛拍岸,一阵风过,刮起旗角于周瑜脸上拂过,使他猛然醒悟:此季节只有西风、北风,没有南风、东风,怎么能用火攻呢?于是他突然往后一倒,口吐鲜血,不省人事,从此卧病在床。

诸葛亮前去探望,屏退左右,密书十六个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写毕,递与周瑜曰:“此都督病源也。”瑜见了大惊,暗思孔明真神人也,早已知我心事,只得以实情告之。乃笑曰:“先生已知我病源,将用何药治之?事情危急,望即赐教。”孔明曰:“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八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丈,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何如?”瑜曰:“休道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风,大事可成矣!只是事在目前,不可迟缓。”孔明曰:“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如何?”

今湖北蒲圻赤壁

瑜闻言大喜,翻然而起。便传令差五百精壮军士,往南屏山筑坛,拨一百二十人执旗守坛,听候使令。

孔明于是在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斋戒,身被道衣,跣足散发,上到坛上开始作法祭风。

然而,遍阅正史你就会发现,诸葛亮借东风之说并无记载。《三国志·蜀·诸葛亮传》是这样叙述的:“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对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率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

司马光《资治通鉴》叙及此事时说:“刘备在樊口,日遣逻吏于水次侯望权军。吏望见瑜船,驰往白备,备遣人慰劳之。瑜曰:‘有军任,不可得委署;偿能屈威,诚副其所望。’备乃乘单舸往见瑜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瑜曰:‘受命不得妄委署;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备深愧喜。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涨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属于严谨的正史,可其中却没有一处提到诸葛亮仗剑作法借来东风,帮助周瑜纵火破曹的事情。更没有“都督若要东南风,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的说法。

另外,根据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的考证,赤壁乃在现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三十公里处的长江东南岸。气象专家们认为,如果冬季气候转暖,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的蒲圻一带是完全有可能刮几场东南风的。而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建安十三年十月“日有食之”,出现了日食,天气十分反常。来自东南沿海一带的副热带高压逐渐增强北上,形成了这一年特有的冬季常刮东南风的奇观。这是火烧赤壁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诸葛亮也许懂得这些气象知识,但并不是真像《三国演义》里描绘的那样,说诸葛亮自称“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

飞马扬予之张飞,谦谦伯儒亦张飞

随着《三国演义》的流传,张飞的形象被人们定格为一个有着鲜明个性、有些鲁莽的赳赳武夫,压根就不会把他同文化扯在一起。实际上,真实的张飞不但文武兼备,而且素有才情,是个很有名的书画家,尤喜欢画美人,也写得一手漂亮的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