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上被封杀的幕后真相
5359000000011

第11章 数三国风流之虚实(2)

据明代卓尔昌的《画髓元诠》载:“张飞喜画美人,擅草书。”清代《历代画征录》记载:“张飞,涿州人,喜画美人。”

如今,涿州人说涿州鼓楼北墙上的《女娲补天图》是张飞所画,张飞故里附近房树村万佛阁的壁画,据说也出自张飞笔下。

关于张飞会书法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陶宏影的《刀剑录》,说张飞拜新亭侯,亲书刀剑铭文:“新亭侯,蜀大将也。”明代《丹铅总录》还记载:“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文字甚工,飞所书也。”可惜这些物证已殁,无从考证。

大约在明代时,在四川流江县发现了一个摩崖石刻。这便是《张飞立马铭》,又叫做《八蒙摩崖》。《三国志》载,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秋,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曹操命张郃领兵三万进犯巴州。刘备令张飞率卒万人迎击于蒙头(即八蒙山,在今四川渠县)。张飞以少胜多,把名将张郃打得大败而逃。当时张飞非常高兴,便乘着酒兴,用丈八蛇矛在崖壁上以石代纸刺凿下与这通“立马铭”正文相同的两行隶体大字“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濛,立马勒铭。”以示纪功勉士并兼羞曹军。其字为隶书,笔力十分雄健,今川东渠县尚存摩崖,虽经千年风雨剥蚀,字迹尚依稀可辨。对于此事,清纪晓岚有诗赞曰:“哪知拓本摩崖字,车骑将军手自书。”

细观碑刻的拓本,笔画丰满遒劲,气势刚健凝重。横画“蚕头”暗藏,“燕尾”明显,极具婉转圆通的韵味。中锋藏锋如锥画沙,很是精妙。整体布局不杂一丝浮躁之气,极为认真,没有丝毫的鲁莽气息。

阆中桓侯祠张飞塑像两旁有一幅著名诗人流沙河写的名联:“园谢红桃,大哥玄德二哥羽;国留青史,三分鼎势八分书。”这对联是流沙河看了张飞庙后有感而发写下的,评价张飞是个文武兼备的英雄,对联讲到的“八分书”就是指当年张飞镇守阆中时留下的书法佳话。汉时的隶书叫做“汉八分”,“八,背也,言其势左右分布相背”。元吴镇《张翼德祠》诗作云:“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工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像恐难如。”车骑便是张飞,他于章武元年(221)拜车骑将军。吴镇的意思是,张飞的书法很有造诣,连三国时著名书法家——魏的钟繇、吴的皇像恐怕也比不上。这是对张飞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

据说张飞还会写诗作赋,在打败张郃后,他率部巡游真多山,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真多山游记》:“王方平采药此山,重子歌玉泸山涧。雪,住宿方行。”十九字的游经,情景交融,言简意深,无形中就透着一股美感,体现了张飞内在的文学修养。

另外,张飞有两个女儿,先后嫁给后主刘禅,一个为妃,一个为后。能够当上皇后,以古代讲究后妃德行美貌的标准来看,她们的修养、相貌至少应该算是不错的。根据现代遗传学的说法,气质和相貌都是会遗传的,若张飞真是《三国演义》中那样的粗人,又如何能生出这样的女儿?

由上可知,真实的张飞其实是一个很有文化修养的文武全才,可是人们为什么还一直叫他猛张飞甚至莽张飞呢?这恐怕与《三国演义》开头的描写以及野史、民间传说和戏曲的渲染造成的先入之见有些关系。《三国演义》的开头,介绍张飞的相貌,用了“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身份又是个杀猪沽酒的屠户。后世之人,一般都喜欢在自己的行业上寻根问祖,比如木匠奉鲁班为祖,鞋匠奉刘备为祖,做毛笔的奉蒙恬为祖,做豆腐的奉淮南王刘安为祖,杀猪的便奉张飞为祖,还编了故事说,张飞杀猪,只杀一刀,号称张一刀,如果那猪不死,就用手活活捂死,粗鲁得叫人咋舌。在《三国演义》中,张飞一出场就动不动要杀人。如此粗鲁没文化的形象与真实儒雅的张飞实际上是大相径庭的。

曹操杀杨修不是因为妒才

我们在课文里学过《杨修之死》,在评论的时候很多老师都喜欢说杨修之死是因为曹操妒才,真的是这样的吗?

杨修,东汉末年杨彪之子,才思敏捷,灵巧机智,官居主簿,替曹操典领文书,办理事务。应该说,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比如说,有一次曹操和群臣去曹娥庙祭拜,看到碑的后面有“黄娟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包括曹操在内的所有人都猜不出它的意思,唯有杨修悟出这是“绝妙好辞”的意思。“黄绢”为有颜色的丝织品,“色”与“丝”加起来是“绝”字;“幼妇”是年轻的女子,“女”与“少”放在一起,是“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孩子,“女”和“子”加起来是“好”字;“齑臼”是捣药草的器皿,药尝着是苦的,“舌头”的“舌”加“苦辛”的“辛”就是“辞”字。

曹操

又有一次,曹操视察完新造的花园后,不置褒贬,只取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别人都不明白,只有杨修知道曹操是嫌园门太阔,在“门”里添个“活”字,不就是“阔”吗?还有一次,有人送了曹操一盒酥,曹操只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置之案头,同样又是杨修猜出谜底是“一人一口酥”。

但是这么聪明的人居然被曹操给杀了,于是很多人就想起了周瑜“既生瑜何生亮”的那句话,认为曹操是嫉妒杨修比他聪明所以把他给杀了。实际上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曹操并非没有肚量的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言为心声,看到宽广的大海,感慨万分,海纳百川成就其大,升华的心胸如大海,能容日月星汉,何况人乎?曹操任人唯才,甚至连杀子仇人张绣都委以重用。曹操统领众将进入冀州城时,许攸纵马近前,用马鞭指着城门说:“阿瞒,汝不得我,安得入此门?”这句话和当时的动作可谓轻狂之极,“众将闻言,俱怀不平”。但曹操却“大笑”着接受了这一轻辱。可见曹操的肚量。

曹操曾在他的《短歌行》里这样写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当许攸来投奔,曹操的时候他甚至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就跑出去迎接了,可见曹操对人才重视之迫切。如此重视人才的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呢?这跟杨修自身有很大的关系。

杨修世代簪缨,却只在曹操的相府中担任主簿之职,他对此是很不甘心的,所以经常卖弄聪明,期望能够得到曹操的赏识。但是曹操对他的卖弄早已心怀不满,因为他的才华专用于破译曹操的思想,而不是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计策。甚至在立庶立长这样敏感的问题上,杨修也屡屡出手。有一天,曹操为了考察两个儿子的才能,命令两个儿子出邺城门,并在暗地里吩咐守门人不要让他们出去,目的是看他们如何反应。结果,曹丕果然被挡住了,曹植却斩杀守门人而出,于是曹操就认为曹植比较有才能。而实际上.这个主意是杨修出的,曹植至少在这个问题上并不比曹丕“能”。杨修的插手,干扰了曹操对两个儿子的考察,引得本来就对他颇为反感的曹操起了“杀修之心”。杨修显弄聪明,希望得到重用,本也无可厚非。但是他过于把目光专注在曹操身上,而不是军国大事上,以致除了解读曹操外,几乎一无建树,终于因此赔上了一条性命。

行军途中,曹操以“鸡肋”作为夜间口号,聪明的杨修立即就推断出:鸡肋就是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的意思。现在的情形就像鸡肋,进不能胜,退恐人笑。曹操有这样的心思,明天必定班师。这个推断可以说是准确无误。但是这种破译有什么积极作用呢?没有。只有曹操所说的“乱我军心”的消极作用。即使是在现代,杨修这样泄漏军事秘密、动摇军心也是要负刑事责任的。更何况是在古代,攸关战争胜败,曹操此时的情绪已经上升为“大怒”,喝令斩了杨修,并将首级号令辕门之外。

可以说,对于曹操这样的人,如果你能为他的军国大事出良谋、划妙策,即使别的地方有点差池,他也能容忍。但是如果不知天高地厚耍嘴皮子卖弄聪明的话,那下场就不会太妙了。试想一下,哪个领导会喜欢这样的下属?

就此而言,杨修的聪明并不是智慧,只是碍事的小聪明,简单地说杨修被杀是由于曹操妒才,是不确切的。

三国人名多单字非巧合

翻看东汉、三国之间长达三百多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惊人的“巧合”:这一时期内的人物,绝大部分取的都是单名,除了一些有个性的隐士如庞德公,和一些乳名如(刘盆子)外,要想在有身份、地位的人中找到双字人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委?要想弄清楚这件事,得从王莽改制说起。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权。为了保证统治地位和强调政权的合法性,他利用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几乎无孔不入,当然也涉及人名。

在这一系列“托古改制”的改革中,王莽对“名”特别重视,他一上台,就大刀阔斧对事物的名称进行改革。首先把中央各级官名改了,以表示新朝代的“新”,然后是大改地名。但今天改了,明天又改回来,朝三暮四,弄得人不知所措。后来,甚至将“匈奴”改成“降奴”,“单于”改成“服于”,由此引发了民族战争。王莽对姓名更是特别在意。他对自家的“王”看得十分重要,对许多刘姓皇族和有功部下赐姓“王”,以示恩宠。

在这期间发生的一件事,可以看出当时王莽对姓名的改革。

《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他对皇帝的宝座向来有野心,如果他耐着性子等,是有机会当皇帝的,可他性子实在太急了,就“自画容貌被服天子衣冠,刻铜印三颗,与其舅合谋,有承继祖父大统的企图。事发,宗自杀,仍遭罪遣”。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作出这样的处理:“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这道命令的意思是“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第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第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第三,只有良民才有资格用单字,用双字是一种惩罚。

王莽对姓名的改革影响了后世,人们为了显示自己是良民,是有地位的人,纷纷取单字,这也就是东汉、三国时期人名单字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