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上被封杀的幕后真相
5359000000016

第16章 诗词误解知多少(1)

花似伊,柳似伊,望文生义错多少?长江东,长江西,诗词误读知多少?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真实原因

某人在博客中写道:在外漂泊多年,终于要回一趟家乡,这几日就开始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更加体会到“近乡情更怯”的心情。

“近乡情更怯”,出自唐代著名诗人宋之问的《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前两句诗人回忆流放岭南时,与家人音书断绝。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一个人孤零零在岭南,和家人断绝了音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又到了立春的季节。表现出诗人度日如年般的痛苦。

后两句写诗人快到家乡时矛盾复杂的心情。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被解释为:现在,故乡就要到了,距离家乡越近,我的心就更加畏怯;遇到家乡的人,也不敢打听家人的消息,生怕听到一些坏消息。

本诗语言浅显,心理描写细腻入微,感情深挚自然。尤其是末尾两句,称得上描绘长年在外的游子回家心理的经典诗句。

而上文博客中的“近乡情更怯”似乎也与诗人的回家境况很贴近,其实,我们只记住了诗句的美丽与浪漫,却没有了解它背后的真实遭遇。

据历史学家考证,宋之问曾经被朝廷流放到岭南(今广东罗定县一带),后来偷偷地从那里逃回家乡,这首诗就是逃跑途中,经过汉江时所作,我们再回过头来温习这首诗,诗人由我们所理解的“少小离家老大归”的惴惴不安,变成了逃犯潜回的畏首畏尾,他时刻担心家人由于自己的牵累而遭受不幸。而且这种矛盾之情越接近家乡时就越强烈,所以他特别害怕碰到熟人,害怕自己的担心会变成现实。

当我们了解了诗句背后的故事以后,我们就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宋之问回家时那一系列复杂的情感和心理。

飞蛾的另一美名——落霞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出自王勃《滕王阁序》里的千古名句。其对仗工整,几近“工对”。上句的“落霞”、“孤鹜”与下句的“秋水”、“长天”都是名词性短语,对仗考究。而更绝的是,上下句中又各自成对,也就是格律上要求较高的“句中自对”:“落霞”可对“孤鹜”,“秋水”正对“长天”。其次,上句写动,霞、鹜“齐飞”;下句写静,水、天“一色”。一动一静,以动衬静。上句侧重于目随景而动,突出景物神态;下句侧重于心因景而静,突出景物色彩。画面和谐,美不胜收。

看到这句辞赋,很多人脑海里都会联想出一幅“孤鹜在晚霞里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的唯美意境,甚至连语文老师都是这么翻译的。但实际上,这里的落霞不是指傍晚的云霞,而是指“零散的飞蛾”。对此,宋代吴曾就在其《能改斋漫录·辨霞鹜》中说:“落霞非云霞之霞,盖南昌秋间有一种飞蛾,若今所在麦蛾是也。当七八月间,皆纷纷堕于江中,不究自所来,江鱼每食之,土人谓之霞,故勃取以配鹜耳。”宋代俞元德也在其《莹雪丛说下》中说:“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世率以为警联。然落霞者,飞蛾也,即非云霞之霞,土人呼为霞蛾。至若鹜者,野鸭也。野鸭飞逐蛾虫而欲食之故也,所以齐飞。”由此可知,“霞”不是云霞,而是一种飞蛾。另外,“落霞”之“落”并不是“飘落”的意思,“落”在句中与“孤”相对,意思当相同或相近,是“散落、零散”的意思。“落霞”对应“孤鹜”,与“孤鹜”齐飞,连接起来就是一幅“孤单的野鸭在水面上追捕零散的飞蛾”的画面,从而形成“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千古绝唱。

“屋漏”是指房屋漏雨吗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首杜甫自伤贫困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上元二年(761)秋八月。杜甫的一生,确系“颠沛流离”的一生。他出生于士大夫家庭,胸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理想。但奸臣当道,应试不第,一直贫苦,44岁才得到一个小官。“安史之乱”时他又被俘,后逃出虎口,投奔远在甘肃的肃宗,被任为左拾遗。47岁时关内大饥,弃官西行。“三年饥走荒山道”,辗转来到成都。上元二年春天,知命之年的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草堂,总算有了一个暂时的栖身之所,并靠故交严武的接济,过上了稍稍安定的生活。不料到了八月,怒号的秋风卷走了杜甫草堂上的茅草,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雨,弄得屋漏床湿。仕途多蹇、衰老贫困的诗人感慨万千,写就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

诗中“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里的“屋漏”二字历来被解释为屋里漏雨,这是错误的解释。这里的“屋漏”应该翻译为“房屋内的西北角”,是名词而不是动词。

依据《尔雅·释宫》所说:“西南隅谓之奥,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南隅谓之窔,东北隅谓之宦。”可见,屋漏即西北隅。《诗·大雅·抑》中也有:“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辞海》中解释“屋漏”的第一义项是:古代室内西北隅施设小帐的地方。《辞源》的解释是:房子的西北角。古人设床在屋的北窗旁,因西北角上开有天窗,日光由此照射入室,故称屋漏。《疏》:屋漏者,室内处所之名,可以施小帐,而漏隐之处,正谓西北隅也。

从诗文来看,如果把“屋漏”解释成“房子的西北角”,恰好和“床头”相对,对举成文,符合古诗文的词句格局。同时,用屋子里的两个不同的位置,泛指整个屋子(有点借代的修辞味道),说明屋子全都湿了——无干处,从而呼应“茅屋为秋风所破”,与“雨脚如麻未断绝”互相映衬。不直言漏湿而说“无干处”,下句的“雨脚如麻”才无语义重复之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千年误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流传千古、妇孺能诵的《静夜思》,其动人之处,在于平淡自然、意象真切、含蕴绵绵,读起来朗朗上口,声韵铿锵。不少人在儿童时代就能背诵如流。历来读书人无不赞赏这首信口而成、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佳作。毛泽东在圈评《唐诗三百首》时,对李白此诗,打上了三个大圈,称赞不已。

可是,很多年来,对于如此简单的二十字诗,却出现了两处误解,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到诗中的含义和李白所处的境况,即李白何时、何地“思乡”。绝大部分人只是望文生义,把“床前”的“床”误认为是“寝卧之床”,将“疑是”的“疑”误解为“怀疑”。其实,李白此诗所说的“床”,是指“井栏”、“井垣”;“疑是”的“疑”是“比拟”、“比喻”之词,应该解释为“拟似”而不是“怀疑”。

“床前明月光”的诗境是秋夜月明之下筑有水井的庭院,而不是抒写汉唐人席地而居的室内起居中的感受。李白诗集,宋代才见版刻,清中叶乾隆以后,尤其是《唐诗三百首》流行之后,《静夜思》才广为流传。但因为后人远离汉唐人的室内生活制度,不熟悉当时墙上的直棂窗或高处设置的瓮窗,透过它很难看到庭院的事物或感受这些事物,以致注家都误释为“床”。专家考证,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727),地点在今湖北安陆,李白置身在秋夜朗月下的水井边举头望明月,而非床前望明月。《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

床作井栏、井垣解,自古有之。《古乐府·淮南王篇》有句:“后园凿井银作床。”李商隐在《富平侯》诗中有句:“不惜金弹飞林外,更筑银床在井头。”杜甫亦有诗句:“露井冻银床。”这些诗句,“床”与“井”连在一起,就很清楚地表明这些“床”即为井栏。

如果把古人的床全部理解成睡床的话,是很容易闹笑话的。例如李白在《长干行》中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难道小朋友会骑着竹子绕“睡床”而玩耍吗?清末大画家青藤老人亦有句曰“流水细分床畔响”,难道“睡床”之畔有水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