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上被封杀的幕后真相
5359000000024

第24章 历史典故的前世今生(1)

鸳鸯织就却迟疑,唯恐被人轻裁剪。一场聚首,两处分离,无计再相随。当你念道“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时候,可曾想到鸳鸯在最先居然是比喻兄弟的?当你看到千金小姐这个名词的时候,可曾想到“千金”原本指的是男儿身?

“太牢”、“少牢”并非牢房

在中国古代各种礼制中,人们最重视的是祭祀之礼,祭祀之礼还被列入国家大事。这是因为古人对神存有敬畏、崇拜和感激的心理,希望能得到上天的庇佑。古籍中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凸显了祭祀的重要性。

人们祭神时所用物品叫牺牲玉帛。牺牲就是毛色纯一的牛、羊、豕(猪)三种家畜,三牲俱全称为大牢或太牢,用于供奉大祀诸神;有羊、豕而无牛称为少牢,供奉中祀、小祀诸神。只有贵为天子者方可使用太牢之礼,诸侯、大夫及其以下人等,只能使用少牢,否则就是越礼。至于平民百姓之祭,以碗、盘盛上自家最好的瓜果配上一碗大肉,就足够表达自己对神的诚意了。

而在没有了解“太牢”、“少牢”之前,我们很容易把它们误会为“牢房”、“监狱”的意思,实际上,在最初并没有出现“监狱”这个名称,它的起源要追溯到远古时代。“狱”是原始人用来驯养野兽的,发展到后来用来关押俘虏,国家出现后,监狱相应产生。夏朝的中央监狱叫“夏台”,一般监狱叫“圜土”;商朝监狱叫“羑里”,也叫“圉”;周朝时也叫“圜土”或者“囹圄”,成语“身陷囹圄”便是由此而来;直至汉代,监狱才始称为“狱”。

所以,“太牢”、“少牢”与监狱并没有关系,理解了上述内容,就能更好地体会老子《道德经》中的“众人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的含义了。

古时“鸳鸯”喻兄弟

人们对鸳鸯并不陌生,它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夫妻和睦相处,爱情永恒的美好象征。传说中认为鸳鸯一旦结为配偶,便游则并肩、飞则比翼、睡则交颈,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

于是,鸳鸯常被诗人写入诗中,从而留下“鸳鸯相对浴红衣,短棹弄长笛”、“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等无数动人的佳句。

其实,“鸳鸯”最初并非喻指夫妻,而是用来比喻兄弟之间的友好、亲密。

《文选》中有一篇《苏子卿诗四首》,其中第一首有诗云:“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指天空中的两个星名)。”而从“骨肉缘枝叶”、“况为连理树”等诗句来看,这显然是一首兄弟之间的赠别诗。

另外,晋朝的郑丰有《答陆士龙》诗四首,其中第一首《鸳鸯》的序文中说:“鸳鸯,美贤也,有贤者二人。双飞东岳,扬辉上京。”很明显,这里的鸳鸯是比喻陆机、陆云兄弟二人。三国时代魏国人嵇康曾经写过《赠兄秀才入军》的诗,也是用鸳鸯来比喻兄弟和睦相处、友好无比的。而再上溯到《诗经·小雅》其中“鸳鸯于飞”的句子,也不是比喻夫妻的。

那么,从何时起,鸳鸯才成为美丽忠贞爱情的化身呢?

据考证,以鸳鸯比作夫妻,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一诗,诗中有“愿做鸳鸯不羡仙”一句,赞夫妻之间美好的爱情,当时的文人觉得十分形象有趣,便纷纷效仿。渐渐地,鸳鸯便成为夫妻的代名词了。

然而,鸳鸯真的是情笃楷模,一生不离不弃的“爱情鸟”吗?

科学家观察到,鸳鸯只是在繁殖期建立固定的配偶关系,的确,从表面上是亲密相处、形影不离,而实际上,产卵、孵化、育雏都是雌鸟单独承担。雄鸟自“交配”以后,恰似“花花公子”一样,逍遥自在,各处游玩,把繁育后代的事情一股脑儿地都推给了雌鸟。另外,一旦有一方死去,另一方也不会“守节”,而会再行婚配。

而且,一只身强力壮、繁殖力强的雄鸳鸯,往往同时占有几只雌鸳鸯,而体弱的雄鸳鸯常常被排斥赶走,因得不到配偶而被淘汰。

原来,自然界中的鸳鸯并非想象中那样美好。

“千金”本是儿郎

“千金”一直是对宝贝女儿的爱称,如果某人的妻子生下一个女儿,我们便要恭喜他们“喜得千金”。一个美丽乖巧的女儿,在父母的眼里,是掌上明珠,无异于价值千金。

在中国古代,“金”不是指金子,而是黄铜,当时黄铜十分稀有,“物以稀为贵”,同时“金”又作为当时重要的货币单位,所以“千金”实为“铜千金”,这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珍贵。

只不过,令我们没想到的是,“千金”最初是用来称呼男子的。

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之子因杀人而犯死罪。范说:“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意思是说富贵人家的子弟,不能让他在闹市受戮,因而以重金为之赎命。可以看出,在春秋时期,“千金”是作为富家子弟之称的。

发展到南北朝时,“千金”也仍指男子,并未发生改变,如《南史·谢朏传》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

南朝梁司徒谢朏幼时聪慧,十岁就能赋诗,特受父亲谢庄喜爱,常把他带在身边。他也非常争气,人们都称呼他为“神童”。有一次随父亲游山,受命作游记,提笔便成,文不加点。宰相王景文对谢庄夸他:“贤子足称神童,复为后来特达。”谢庄也手扶儿子的背说:“吾家有千金。”

这一“千金”的用法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元代才发生了改变。在元代曲作家张国宾的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里有这样一句话:“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请自稳便。”后来在明清时期的一些拟话本和小说中,称女孩儿为“千金”的情况就更普遍了。如《红楼梦》第五十七回,薛姨妈笑说史湘云:“真是个侯门千金。”渐渐地,人们都用“千金”来称呼女孩了,“千金”体现了父母对女儿的爱,也彰显出女孩儿的高洁与尊贵。

“太岁”原来是块“肉”

我们都听说过“别在太岁头上动土”这句话,意思是不能以鸡蛋碰石头,触犯那些能力超出自己的人。

可是对于“太岁”到底是什么,大部分人都不太清楚,有人认为“太岁”是类似于“灶王爷”、“财神爷”那样的神仙,得罪了他后果不堪设想,而实际上,“太岁”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

那么,带有神秘色彩的“太岁”究竟是什么呢?

据史料记载,“太岁”又称太岁星君、岁君,具体指的是天上的木星“太岁”运行到了哪个区域,在地上相应的方位就有一块肉状的东西,这就是“太岁”的化身,在这个方位动土就会惊动“太岁”而触犯神灵。这就是“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由来。

这“太岁”的化身实际上是一块“肉”,在古籍《山海经》中,将人间的太岁称为“肉芫”和“视肉”,书中记载:“聚肉有眼而无胃,与彼马勒颇相仿佛,奇在不尽,食人薄味。”

唐代学者虞世南的《北堂书抄》转录了《临海异物志》中关于“土肉”的记载,文中说:“土肉,正黑,大如小儿,臂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大如钗股,浚克食。”

晋代学者郭璞在注释《山海经》时,对“视肉”做的解释是:“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故。”

明代名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肉芫”称为“本经上品”,对“肉芫”是这样描述的:“肉芫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俱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黄者如紫金。”

根据汉代王充的《论衡》,至迟在西汉,人们就已经认为动土起宅、迁徙嫁娶等必须避开太岁所经过的方位。“太岁头上不可动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神灵的尊崇。

正因为人们最怕遇到太岁,于是“太岁”头上动土,这词渐渐演变为触犯凶恶的人的意思,而那些凶恶、难惹的人,就被称为“太岁”,“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也就成了恶霸们吓唬人的口头禅。

“压岁钱”应作“压祟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长大,永远在美好的童年里生活,所以叫它“压岁钱”。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孩子们都希望快些拿到压岁钱,好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小东西。

其实,大家都误解了“压岁钱”,它的起源并非是希望孩子永远生活在幸福的童年,而是为了保护孩子,免受一个叫“祟”的妖怪的侵扰。

这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

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在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大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发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祟”以后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在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送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圆,其寓意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连的新钞票送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所以,长辈给孩子压岁钱,就是希望孩子得到压岁钱后,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宫保鸡丁”非“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