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保鸡丁”是一道有名的川菜,早在清末就闻名中国,只要是四川餐馆,一般都有这道菜,只是在菜谱上用字比较混乱,最多的情况会出现三种写法:宫保鸡丁,宫爆鸡丁,宫煲鸡丁。食客们望文生义,认为这菜确实是鸡肉为主料爆炒而成,更倾向于“宫爆”,却不知不觉中背离了菜名的初衷。
在“鸡丁”前加“宫保”,是为了纪念一个人——丁宝桢。据《清史稿》记载: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人,他是清朝时期一位有名的官员,咸丰三年进士,光绪二年任四川总督。据传,丁宝桢对烹饪颇有研究,是一位美食家,他喜欢吃鸡和花生米,并尤其喜好辣味。他在四川总督任上的时候创制了一道将鸡丁、红辣椒、花生米下锅爆炒而成的美味佳肴。这道美味本来只是丁家的“私房菜”,请客时常有这道菜,但后来越传越广,尽人皆知。
既然是丁宝桢发明的菜,为什么不叫“宝桢鸡丁”,而叫“宫保鸡丁”呢?“宫保”又是什么?
根据《中国历代职官词典》上的解释,明清两代各级官员都有“虚衔”,最高级的虚衔有“太师、少师、太傅、少傅、太保、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少师、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太保、太子少保”。虚衔就是朝廷封给重臣的没有实际权力的名衔,有的还是死后才追赠的,通称为“宫衔”。在咸丰以后,这几个虚衔不再用“某某师”,而多用“某某保”,所以这些最高级的虚衔又有了一个别称——“宫保”。清廷为了表彰丁宝桢的功绩,追赠他为“太子太保”,而“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于是他发明的菜由此得名“宫保鸡丁”,表示对这位丁大人的纪念。
“无毒不丈夫”是讹传
有这么一句话:“无毒不丈夫”,你可能挺纳闷:大丈夫就必须心狠手辣吗?难道“敢笑黄巢不丈夫”这句话,是在笑话黄巢还不够“毒”吗?
其实,这句话是被以讹传讹,事实并非如此。
原来,这句话的原形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度,是儒家很重视的思想,讲究掌握做事的分寸,在过和不及之间,要求君子善于审时度势。不能做到“审时度势”的人不能称为“丈夫”,这里的“丈夫”,是有远见卓识、胸怀宽广的“大丈夫”之意,“无度不丈夫”中的“度”和“量小非君子”中的“量”合起来恰成“度量”一词,其本意有如“宰相肚里可撑船”一词的意思。
这本是一句寓意深刻,旨在培养人们度量、容量的好格言,怎么会转变那么大呢?
这要从古时候文人的习性说起。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犯了孤平,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在格律至上的年代,“出”律是不能容忍的,便把这句改为“无毒不丈夫”了,于是这句话,终于成了典型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例句,成了迂腐文人笔下的又一个牺牲品。“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原话里“君子”对“丈夫”,“度”对“量”,本来是很完美的,可经过上千年的以讹传讹,竟成了“无毒不丈夫”这句现在我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对子很工整了,意思却已大变,文人们削足适履的做法,让人们误会了千百年。
北京协和医院与“磨洋工”
在人们的生活中,听说过洋灯、洋面、洋火、洋枪、洋灰……可就是没听说过“洋工”。
人们习惯于把一些人在工作过程中想偷懒少干活,偷奸耍滑,故意磨磨蹭蹭,消极怠工来拖延时间的消极行为称为“磨洋工”。其实,“磨洋工”一词最初并没有干活磨蹭、怠工的意思,而只是指建筑工程中的一道工序。
中国旧时官宦人家的房屋建筑讲究“磨砖对缝”,磨工就是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相当于现在的勾缝和打磨之类的装修。磨工是一项细活,需要工人耐心细致地打磨,也就是所说的“慢工出细活”。
而“磨洋工”出自一段有趣的故事: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腐败的清政府无力抗敌,只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求和。各国于是纷纷在中国设立殖民地。美国为扩大在中国的影响,用赔款在北京建造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协和医院的工程耗资巨大,建造规模也十分庞大,光主楼就有14座,又是高层建筑,外观上采用中国传统的磨砖对缝,琉璃瓦顶磨工工序十分浩繁,而且这座医院是由洋人出资、洋人设计、洋工监工的洋房,工程质量要求更高。因此,参加这项建筑工程的工人就把这项工作称为“磨洋工”,意思就是“打磨洋人的工程”。
现在这种费时费力的工序已经很少见了,但是“磨洋工”这个词语却被保留了下来。大概是由于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懑,人们便借此发泄,于是,这个词演变至今,完全改变了原有的意思,成了磨蹭、懒散的代名词。
“千里送鹅毛”本想送天鹅
大家都很熟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这句话,如果单从字面上理解,实在是有些奇怪,不远千里只为送一些鹅毛,而且鹅毛实在算不上礼物,这显然不合常理。
不过,读了下面这则小故事,你便会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据清光绪《沔阳州志》记载,唐朝贞观年间,云南一带的土司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和拥护,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长安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交代呢?所以,一路上,他对白天鹅悉心照料,唯恐有什么闪失。
在他们跋山涉水来到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去路上的尘土。不料,天鹅竟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思前想后,只能决定继续前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后来,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终于到了长安。
当唐太宗和满朝文武百官看到他献送上鹅毛时,都感到非常奇怪,缅伯高便向唐太宗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又献上了那首诗。
唐太宗知道原委后,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高兴地收下鹅毛,还特意回赠一些中原特产,好生款待。缅伯高带了答礼回去,大赞唐朝的友好情谊,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的故事便广泛流传下来,成为我国民间交往、交流感情的一种谦词。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意思是,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是两个危险年龄,是不吉利的“坎”,人很容易在这个岁数死亡。于是,这两个数字总是像魔影一般,在垂暮之年的老人眼前晃来晃去。这一说法已流传了几千年,这是真实的吗?
其实这种说法与我国古代的两位圣人——孔子和孟子的死亡年龄有关。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实岁为72岁,虚岁是73岁;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实岁是83岁,虚岁是84岁。因为古代人的年龄都是以虚岁来计算的,所以孔子是73岁死的,孟子是84岁死的。我国古代,他俩被推崇为“圣人”,孔孟学说在我国也有巨大的影响,故认为孔子和孟子的死亡年龄是不可逾越的,于是被认为老人的“坎”,而且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了。
在古代,能活到这个年龄算高寿了,要超越这个年龄不容易。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大为延长,百岁老人早已遍及城乡。生物学家根据动物细胞分裂的次数推算人的寿命,人类的正常寿命应在100岁以上。还有生物学家认为,一般哺乳动物的最高寿命,相当于它们性成熟期的8~10倍。如果人类的性成熟期按14~15岁计算,则人类的最高寿命应是112~150岁。事实上,古今中外也确实有不少人是活到百岁以上的,可见,健康长寿是完全可能的。
而与“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相对的,有一句闽南俗语:“一生七十才开始,你四十算什么。”看来,只要以轻松的心态对待人生,生活就可以很精彩!
“青楼”原指帝王居
青楼,一个敏感的词语,长久以来,它一直被用来喻指风尘女子聚集的场所,其实,把青楼指代妓院是一种误传。
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齐武帝于兴光楼上施青漆,谓之青楼。”同时指出:“今以妓院为青楼,实是误矣。”可见,青楼最早是指帝王之居,后来,它的语义范围渐渐扩大,比较华丽的屋宇、豪门之家均可称之为“青楼”,诗歌中也有不少这类的“青楼”。
傅玄《艳歌行》: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曹植《美女篇》: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江淹《西洲曲》: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这些诗歌都是称誉居所的富丽华贵,可见,“青楼”与豪门、富贵是联系在一起的,与权势、财富、地位相关。所谓“南开朱门,北望青楼”,其中的“朱门”对应“青楼”,自然含义相近,与所谓的“声色”、“妓女”没有任何关系。
最早称妓院为青楼出自南梁刘邈的《万山采桑人》一诗,内有“娼女不胜愁,结束下青楼”。不过这里的“娼女”,只是指家奴,但由于它本来的意思与艳丽奢华的生活有些关系,所以不知不觉间,青楼的意思发生了偏指,“青楼”逐渐从“深闺”中走了出来。唐代之后,偏指之意则成了专指,专指烟花之地,较之平康、北里、章台等词,青楼多了形象感,多了一丝风雅气息。
之后,这种隐指渐渐明朗化,比如元代有一本记载妓女生平事迹的书,便叫《青楼集》。明代有一本《青楼韵语》,实则是《嫖经》的易名。清代有一本小说,名为《青楼梦》。
因为文人墨客们误解了“娼女不胜愁”中的“娼女”,“青楼”的身份便一跌再跌,由最早的“帝王居”沦为“风月场所”。